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5%稻杰油悬浮剂防除直播稻田杂草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5%稻杰油悬浮剂防除直播稻田杂草试验表明,在稗草二至三叶期用稻杰600mL/hm2、750mL/hm29、00mL/hm2茎叶喷雾,对稗草株防效达98.91%~99.73%,对以莎草为主的阔叶杂草株防效达95.21%~100%;在稗草四至五叶期用量1 200mL/hm2对稗草株防效达100%,对以莎草为主的阔叶杂草株防效达97.97%,明显优于对照药剂50%杀稗亡可湿性粉剂。该药对水稻安全,是目前替代50%杀稗亡可湿性粉剂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2.
哈尔滨地区田间禾本科杂草生物学特性及群落结构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采用随机取点和倒置“W” 9点取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哈尔滨市不同作物田禾本科杂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 ,哈尔滨市田间禾本科杂草主要有 8种 :稗草、狗尾草、马唐、野燕麦、荩草、芦苇、稻李氏禾和长芒野稗。各作物田内优势杂草种类不同 :大豆和玉米田优势杂草主要是稗草 ;小麦田优势杂草主要是稗草和野燕麦 ;水稻田优势杂草主要是稗草和稻李氏禾 ;蔬菜田优势杂草主要是稗草 ,偶有荩草和狗尾草。总体上 ,各群落都有稗草 ,其发生量最大、分布面最广。  相似文献   

3.
2.5%五氟磺草胺防除水稻机插秧大田杂草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5%五氟磺草胺防除水稻机插秧田杂草效果研究结果表明,2.5%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在水稻机插秧大田稗草二至四叶期,喷施900~1 800 mL/hm2,可有效防除田间稗草、异型莎草及阔叶杂草。  相似文献   

4.
太湖县水稻田杂草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安徽省主要农作物田间杂草调查方案》对太湖县水稻田间杂草发生种类、群落组成及危害特点开展了调查。结果表明:太湖县水稻田共发现22种杂草,其中禾本科杂草7种,主要以稗草、千金子、双穗稗草为主;阔叶杂草11种,以鸭舌草、水竹叶、矮慈姑、水苋菜、节节菜为主;莎草科4种,以三棱草、具芒碎米莎草为主;主要杂草频度均在40%以上,从高到低依次为稗草、鸭舌草、千金子、双穗稗草、三棱草;直播稻田以千金子、稗草和双穗稗草为优势种,移栽稻田以稗草、鸭舌草、水苋菜、节节菜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5.
韩乐天防除水稻直播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用5%韩乐天EC375~450ml/hm^2于稗草3~4叶期喷雾,对直播稻田稗草、双穗雀稗及一年生多种阔叶杂草均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杂草总体防效可达81.8%以上,且对籼稻安全。  相似文献   

6.
1主要特性(1)对水稻田多数主要杂草有效,包括稗草、一年生莎草和许多阔叶杂草,其中对稗草的防治效果尤为突出。作物水稻直播田防除对象拂稗草草,(野包括慈稻菇稗等)。,异型莎草,鲤肠,鸭舌草,雨久花,狼巴用药时期稗草2 ̄3叶期用药方法茎叶喷雾毒土/肥法制药用药量600~1200ml/hm  相似文献   

7.
选用13%氰氟·吡啶酯乳油等新型茎叶除草剂及其组合用药,在单季直播稻田稻苗3叶期进行茎、叶喷施防除抗药性杂草示范试验。结果表明,13%氰氟·吡啶酯乳油80 mL/667 m2+10%氰氟草酯乳油100~150 mL/667 m2组合施用,对直播稻田抗药性稗草、千金子及其他杂草具有较理想的防除效果;10%恶唑酰草胺乳油160 mL/667 m2足液喷施,对直播稻田抗药性稗草、千金子防除效果理想;10%恶唑·氰氟乳油170~200 mL/667 m2,对抗药性稗草、千金子、鸭舌草等阔叶杂草、异型莎草等莎草科杂草的防除效果稍差。药后13 d,参试药剂各处理对稗草的株防效为96.8%~98.8%、对总草的株防效为85.0%~98.0%;药后30 d,参试药剂各处理对稗草的株防效高达97.2%~99.0%、鲜重防效高达95.4%~99.5%,对总草的株防效高达94.1%~98.1%、鲜重防效高达94.6%~99.2%,但田间残留稗草仍能造成危害。提出了直播稻田抗药性稗草防除控草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19,(9):38-39
为明确10%双草醚(稻对)悬浮剂对直播水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和适宜剂量,为该药剂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10%双草醚悬浮剂防除直播稻田杂草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双草醚悬浮剂在水稻4叶期后、杂草1~7叶期进行茎叶喷雾法施药,对水稻安全,对稗草、双穗雀稗、鳢肠、异型莎草等杂草20天后的防治效果为87.92%~96.99%,40天后的防治效果为92.43%~98.45%,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金华农区早稻直播田杂草的发生及防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调查表明,早稻直播田发生的杂草有41种,分属21个科。其中稗草为优势种,田间出现频度为100%,二级以上危害田块占56.4%。局部农区优势种为水莎草或千金子,发生密度高,危害严重。早稻直播田出草顺序依次为稗草、牛毛毡、千金子、矮慈菇、节节菜、鸭舌草、丁香蓼等。稗草出草高峰在水稻播种后5~15d,其它杂草出草高峰在水稻播后10~20d,25d后杂草停止出苗。播种当天或播后4d内采用40%直播净675~900g/hm^2,对稗草、千金子有特效,总体除草效果可达95%以上。对水竹叶、双穗雀稗较多田块,采用10%农美利295~300ml/hm^2,防除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直播稻田杂草常年发生较重,特别是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生最重;经试验,每667m2用40%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WP70~120g对稗草的防效达95%以上,且对水稻安全,但对千金子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11.
1稻田杂草群落演变概况 1.1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我市耕作制度以双三熟制为主.1975年前季稻田牛毛草覆盖度达12.5~30%,每m2杂草密度:异型莎草等莎草科杂草15.3株,节节菜4.6株,稗草0.81株.农民称这种草相为"上面撑阳伞,下面铺地毯".以牛毛草、异型莎草与稗草为主组成杂草群落.  相似文献   

12.
沿江稻区机插秧大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化除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普济圩农场机插秧稻田主要杂草有8~10种,以稗草、千金子、鸭舌草、节节菜为主。主要杂草组分(群落):千金子+鸭舌草+节节菜+水蓼和稗草+鸭舌草+野荸荠。栽后5d田间见草,杂草基数:禾本科30株/m2,莎草13株/m2,阔叶类草15株/m2。栽后12~15d出现第1出草高峰,为72~101株/m2。此后杂草出现分枝分蘖,到栽后25~40d出现第2出草高峰,此期千金子和稗草增长最快,达278株/m2,所以机栽后12d内控制杂草基本苗是化除成功的关键。多种化除药剂筛选试验表明:用于人工移栽大田和直播田茎叶处理的几种常用除草剂,均可用于机插秧大田封闭处理,对机插秧苗安全,化除效果达74.5%~100%。  相似文献   

13.
稗草危害对单季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拔除稗草及其他杂草80%处理的平均产量为4 485 kg/hm2,减产32.5%;拔除稗草及其他杂草60%处理的平均产量为3 720 kg/hm2,减产44.0%;拔除稗草及其他杂草40%处理的平均产量2 925 kg/hm2,减产56.0%;拔除稗草及其他杂草20%处理的平均产量在2 805 kg/hm2,减产57.8%;不除草处理的平均产量在2 055 kg/hm2,减产69.1%。  相似文献   

14.
稗草危害对单季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拔除稗草及其他杂草80%处理的平均产量为4 485 kg/hm2,减产32.5%;拔除稗草及其他杂草60%处理的平均产量为3 720 kg/hm2,减产44.0%;拔除稗草及其他杂草40%处理的平均产量2 925 kg/hm2,减产56.0%;拔除稗草及其他杂草20%处理的平均产量在2 805 kg/hm2,减产57.8%;不除草处理的平均产量在2 055 kg/hm2,减产69.1%。  相似文献   

15.
水稻田杂草种类及发生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主要杂草种类1.秧田常见杂草传统水育秧田常见杂草有稗草、异型莎草、牛毛毡、节节菜、扁杆藨草、眼子菜、鳢肠等。肥床旱育秧田常见杂草为稗草、马唐、狗尾草、鳢肠、小藜、凹头苋等。抛秧盘育秧田杂草主要有稗草、异型莎草、牛毛毡、节节菜、鳢肠等。2.移栽本田常发杂草主要有稗草、千金子、鳢肠、异型莎草、碎米莎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水稻田杂草发生种类及危害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1986~2000年由科研、推广及管理8家单位组成的浙江省农田杂草研究协作组在浙江省嘉兴、杭州、金华和温州4个农区,对水稻杂草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开展全面系统调查,涉及早稻、晚稻、单季稻、秧田等各种耕作稻制和直播、抛秧、旱育秧等不能轻型栽培方式。调查结果,浙江省水稻田共有杂草41科77属131种和2变种,其中主要杂草21科35属41种和1变种,如稗草、千金子、双穗雀稗、异型莎草、空心莲子草、鸭舌草、矮慈菇、节节菜、牛毛毡、丁香蓼等。杂草危害以单季稻田最重,晚稻田次之,早稻田最轻;早稻田杂草群落简单,以稗草占绝对优势,而晚稻田群落较为复杂,由稗草和阔叶草及莎草共同构成群落。一些杂草在局部地区造成严重危害。同时,直播田和抛秧田杂草危害地常规移栽田,旱育秧田杂草种类多于常规水育秧田。长期使用除草剂,使常规栽培稻田一年生  相似文献   

17.
一、杂草识别与发生 1、稗草 俗名又叫稗、野稗。夏季一年生水田杂草,该草与稻苗相似。区别之处在于稗草无叶舌、叶耳,全株光滑无毛,叶片狭长,主脉明显,叶鞘光滑柔软。1株稗草可结数千粒至上万粒种子。种子细小,成熟期比水稻早。稗草主要为害水稻、大豆、蔬菜和果树等作物。  相似文献   

18.
选择水稻田10种单子叶杂草和4种双子叶杂草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明确供试杂草对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和草铵膦的敏感性差异,为将来抗草甘膦和抗草铵膦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生产中杂草防除提供依据。结果显示不同杂草对2种灭生性除草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和18%草铵膦可溶液在最高剂量下对供试杂草达到药害5级所需时间分别为5~13 d和4~9 d,杂草对草甘膦的反应速度比对草铵膦的慢,杂草对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和18%草铵膦可溶液的ED90分别为5.12~6. 05 kg/hm2和2.49~2. 87 kg/hm2。对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较不敏感的杂草有稗草(二氯喹啉酸抗性和敏感性生物型)(Echinochloa crusgalli L.)、杂草稻(泰州、益阳、茂名生物型)(Oryza sativa f. spontanea)、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 L.)、碎米莎草(C. iria L.)和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e Roxb.);对18%草铵膦可溶液较不敏感的杂草有稗草(二氯喹啉酸抗性和敏感性生物型)、硬稃稗(二氯喹啉酸抗性生物型)(E. glabrescens Munro ex Hook f.)、光头稗(E. colonum L.)、长芒稗(E. caudata Roshev.)、异型莎草、碎米莎草、耳叶水苋(Ammannia arenaria H. B. K.)和多花水苋(A. multiflora Roxb.)。因此在抗草甘膦和草铵膦水稻商业化生产中需要密切关注对草甘膦和草铵膦较不敏感杂草的种群动态,并探索相应的杂草防除策略。  相似文献   

19.
神锄Ⅱ号(50%二氯·吡可湿性粉剂)是选择性芽后除草剂,对稗草及一年生阔叶杂草具特效。以稗草2叶期~5叶期,阔叶草初生根形成前期防效最好。施用该药后,稗草嫩叶出现轻微失绿,叶片出现纵向条纹并弯曲,失绿呈紫色至枯死;阔叶杂草幼嫩组织过早发黄,叶部生长受抑制,根部生长受阻而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东风县水田杂草防除试验结果表明,对以稗草为主和阔叶杂草零星发生的地块,宜采用威农穴或草克星雪+丁草胺或农力和水灵进行防治。对以稗草为主和三棱草零星发生且杂草株数在50株/m2以下的地块,宜采用威农穴或草克星雪+丁草胺或农力和水灵防除。水田三棱草等恶性杂草50株/m2以上的严重地块,采用两次用药法。第1次施药为水稻返青后,用威农穴或草克星雪+丁草胺,第2次施药在第1次施药后15~20d。施药方法均以毒土或毒肥法撒施。施药后保水5~7d,水层深3~5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