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抗条锈病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是综合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最佳途径。分子标记技术具有不受环境和植株正常生长发育影响的特点,结合传统抗病性鉴定可在育种早期对植株抗病性进行综合分析,快速有效地进行育种选择,从而大大缩短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本综述从小麦抗条锈病基因遗传图谱构建、小麦种质资源抗条锈病状况评价、抗性基因差异表达及抗性材料遗传多样性分析等4个方面论述了3代分子标记在小麦抗条锈病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与蛋白质组学技术结合在小麦抗条锈病遗传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在水稻基因工程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水稻基因工程育种在水稻育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诸多的转基因方法中,农杆菌作为一种天然的植物基因转化系统,以其独特优点而倍受重视。本文概述了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的原理,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的优点并且介绍了农杆菌菌株、受体材料和培养基成分的不同对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的影响。另外对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在水稻抗虫基因工程育种、抗病基因工程育种、抗逆基因工程育种、优质基因工程育种、耐除草剂基因工程育种及提高水稻光合效率和延缓衰老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在水稻基因工程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做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3.
远缘杂交在小麦育种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远缘杂交育种是小麦育种中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可以把小麦近缘属植物的外缘有益基因导入栽培小麦,从而丰富小麦的遗传基础。本文根据近年来远缘杂交的进展情况作简要综述,以期能为在小麦育种及生产上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小麦转基因研究的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小麦转基因育种研究发展迅速,并成为常规育种的有效补充。分析了各类转基因方法在小麦遗传转化中的应用情况,综述了中国小麦转基因分子育种的发展及现状,主要包括小麦抗病虫、品质改良以及耐非生物逆境胁迫等方面的转基因研究,并分析了目前小麦转基因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小麦抗条锈病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静  陈静  吴瑜 《种子》2004,23(10):40-44
本文概述了小麦抗条锈病的遗传研究现状和抗病基因常用研究方法,着重介绍了抗条锈病基因标记定位和构建高密度遗传图的新进展,并对其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前景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孙德权  罗萍  吕玲玲  郭启高 《种子》2006,25(12):54-57
从离体培养、基因工程和分子标记育种三个方面,对近年来生物技术在番木瓜遗传育种领域应用的最新进展作一介绍,并提出了育种方向。  相似文献   

7.
遗传多样性的估计可以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进行,本试验的目的是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形态性状和系谱记录来研究Croatian小麦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来自两个育种中心的小麦品种间的差异,同时将RAPD标记与形态性状和系谱数据比较,评价了该标记在估计品种间遗传多样性方面的适用性。用来自Cavetian两个育种中心的14个小麦品种和育种品系进行了研究。筛选出36个引物来作RAPD分析,  相似文献   

8.
DNA分子标记技术依靠提供准确、稳定可靠的DNA水平的遗传标记,在小麦的抗性基因、育性基因及产量性状基因的标记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文章针对小麦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育种研究中的现状,综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与小麦育种有关研究上的应用进展,以期为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育种科学研究上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小麦抗旱的分子标记、基因定位和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与小麦抗旱相关的分子标记、基因定位和基因工程研究进展。作物抗旱性是复杂的数量性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抗旱相关的性状进行研究,有利于阐明其遗传基础,为进一步应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小麦抗旱性改良提供理论基础,目前小麦抗旱的分子标记尚未和育种工作紧密结合,对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基因工程从渗透调节物质、Lea蛋白、转录因子3个方面进行小麦抗旱性改良,转录因子是目前转基因抗旱育种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给氮素高效利用小麦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对以往国内外小麦氮素利用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梳理。结果表明,通过常规育种或基因工程选育氮素高效利用小麦品种在实践上具有可行性。阐明氮素代谢途径关键调控基因对最终氮素利用的贡献率有利于今后通过基因工程或分子标记育种途径提高小麦氮素利用效率。中国大规模、多年多点筛选鉴定氮素高效利用小麦种质资源的研究亟待开展。  相似文献   

11.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的地位仅次于水稻。在小麦生产发展的进程中,小麦育种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仅小麦品种改良就可使小麦增产40%左右,本文对国内外小麦育种科学的历史进行了简单回顾。浅析了小麦育种各发展时期的主要成就和学术思想。明确了小麦育种与小麦遗传理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并对小麦育种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抗黄矮病小麦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蚜虫介导的大麦黄矮病毒引起的小麦黄矮病,难以预测,一旦发病尚无药可治,有“小麦癌症”之称,近年有扩展和危害加重的趋势。综述了国内外在小麦近缘抗病基因发掘与利用、基于BYDV自身基因和蚜虫传毒蛋白基因进行生物技术、基因工程育种方面的进展,介绍了利用生物技术培育抗黄矮病小麦新种质与品种的情况,植物抗黄矮病基因遗传与定位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研究与发展方向。 ;  相似文献   

13.
《种子世界》2007,(2):44-44
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国采用传统育种技术已育成小麦新品种2000多个,为我国小麦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人口的增加,对玉米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全球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育种技术飞速发展,使玉米育种效率和品种改造等方面有了进一步提高。主要概述了生物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综述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SR)的特点及优点,重点介绍了SSR分子标记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即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基因标记与定位、遗传图谱构建、外源染色体鉴定与标记、种质资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辅助育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小麦遗传资源数据库栏目的设置张延滨肖志敏祁适雨王岫芳(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种所哈尔滨市150086)随着育种水平的提高,新品种不断地出现,小麦品种的数量和类型迅速增加,更好地保存和利用小麦遗传资源的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和艰巨。为更好地利用小麦的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17.
李军  李虹 《小麦研究》2002,23(4):6-8
通过对我所及我省有关育种单位20多年来小麦育种实践的回顾,对遗传资源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它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新品种的拓出,因此要培育小麦新品种,引进和创新遗传资源二者缺一不可,特别是创新对现实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贾玲 《种子科技》2023,(17):11-14
受气候复杂多变的影响,小麦生长期间干旱胁迫成为影响其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小麦抗旱性非常必要。目前,已鉴定出一部分与小麦抗旱性相关并可以提高产量的基因,但与水稻、玉米和其他粮食作物相比,对抗旱转基因小麦的开发研究较少。文章重点关注小麦耐旱性的评价标准以及转基因小麦品种在提高抗旱性方面的进展,讨论了当前在转基因小麦方面取得的一些成就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小麦抗旱性基因工程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论述了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在优质丰产及综合性状改良育种、抗性基因工程育种,非生物胁迫育种,植物医药基因工程等农业方面的应用现状,并讨论了限制植物基因工程发展的因素如:植物基因工程本身的发展局限性,植的基因工程与农业资源遗传多样性性保护、植基因工程与病虫抗药性,植物基因工程与环境生态平衡、植物基因工程的安全性等问题。提出了植物基因工程发展的前景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在我国水稻及粮食生产中占有突出地位,基因工程可在杂交水稻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杂交水稻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应将优质,抗虫和抗病作为当前基因工程育种的研究重点,同时,提出基因工程育种与常规育种紧密结合,优质基因工程着重改良保持系及聚合转基因等策略,以培育出超高产优质抗病虫转基因聚合杂交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