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中西部地区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情况的抽样调查,分析了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新的特征和趋势,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减少和降低农民流动的成本和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家科技》2006,(5):8-10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3.
一、立足新起点,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取得新突破 一是抓认识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二是抓保障投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得到广泛深入扎实开展;三是抓政策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开始步入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四是抓培训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数量和质量同步提高;五是转移对接,农民外出务工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展;六是抓服务优化,农民外出务工稳定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七是抓就业平等,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进一步保护。  相似文献   

4.
《农村科学实验》2007,(10):41-41
进城务工人员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并不是所有农村人口都可以进城务工。在《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第三章“就业”中的第十一条.对进城务工人员规定了以下基本条件: 首先.进城务工的劳动力要达到法定年龄,即年满16周岁,并且要有劳动能力,这是外出务工的先决条件。如果还未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就不要外出务工,最好能继续完成学业。国家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是不允许使用未成年人进行劳动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一、立足新起点,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取得新突破一是抓认识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二是抓保障投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得到广泛深入扎实开展;三是抓政策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开始步人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四是抓培训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数量和质量同步提高;五是转移对接,农民外出务工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展;六是抓服务优化,农民外出务工稳定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七是抓就业平等,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进一步保护。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7.
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是目前全党全国人民的大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发展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制度政策的限制: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劳务市场不发达,劳动力转移渠道不畅。根据这些问题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改善农民进城的就业环境,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扩大农民就业机会;采取各种形式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中介服务组织。  相似文献   

8.
浅谈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工的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化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标志。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多是以农业为主的贫困地区,并且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闲置,转移和充分利用富余劳动力的任务十分艰巨。以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定西来说.该市有农村劳动力130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达53万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有6.1万人,而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达到39.2万人.外出务工90%以上为苦力型,技能型人员较少,特别是复合型人才更少,严重制约菥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有效转移,难以实现在城镇的稳定就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的提高及新兴产业的兴起,社会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低下和劳动技能的缺乏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使农民工很难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农民工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所以,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和择业本领及综合索质已经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现代农业》2006,(2):40-44,3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0.
发展劳务经济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而且有利于开阔眼界,更新思想观念。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制度政策的限制.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劳务市场不发达造成劳动力转移渠道不畅等。根据这些问题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改善农民进城的就业环境,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扩大农民就业机会;采取各种形式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中介服务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