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GC-MS分析了不同产地瑶药老鸦嘴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马山百龙滩地石屯产老鸦嘴分离出49个色谱峰,鉴定出24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8.78%。都安县澄江镇红渡村产老鸦嘴分离出49个色谱峰,鉴定出30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8.38%。都安县龙湾乡附近产老鸦嘴分离出48个色谱峰,鉴定出25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0.01%。在3个产地老鸦嘴的挥发油化学成分中,有9种成分是三者共有的成分。这表明不同产地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和比较不同产地扶芳藤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广西南宁宾阳县产扶芳藤分离出25个色谱峰,鉴定出13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8.24%。广西柳州融安县产扶芳藤分离出29个色谱峰,鉴定出14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9.96%。广西梧州蒙山县产老扶芳藤分离出32个色谱峰,鉴定出12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2.16%,广西玉林容县产老扶芳藤分离出28个色谱峰,鉴定出11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4.79%。4个产地扶芳藤挥发油化学成分中,有5种成分是它们的共有成分,分别是叶绿醇、棕榈酸、壬烷、异丙苯、六氢法尼基丙酮,可见不同产地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存在差异。该方法结果准确可靠,为合理利用扶芳藤植物资源及其深度研究开发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比较与分析不同产地金银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HP-5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以EI离子源和四极杆质量分析器进行分析,质谱图用NIST02和Wiley275谱库检索,鉴定金银花挥发油的各种成分,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广西产金银花挥发油中鉴定出35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亚麻酸甲酯、软脂酸、ζ-依兰油烯等;湖南产金银花挥发油中鉴定出18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软脂酸、亚油酸、α-姜黄烯等;可见不同产地金银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荷叶普通粉及超微粉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比较,利用有机溶剂-水蒸汽蒸馏提取荷叶普通粉和超微粉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显示,从荷叶普通粉中分离出80种化学成分,鉴定出49种,占挥发油总量的66.86%;从荷叶超微粉中分离出107种化学成分,鉴定出67种,占挥发油总量的78.44%;两种粉末共鉴定出84种挥发性成分。说明同时采用两种粉碎方法,能获得种类更为丰富的荷叶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该研究旨在比较与分析不同产地金银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5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以 EI离子源和四极杆质量分析器进行分析,质谱图用 NIST02和 Wiley275谱库检索,鉴定金银花挥发油的各种成分,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广西产金银花挥发油中鉴定出35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亚麻酸甲酯、软脂酸、ζ-依兰油烯等;湖南产金银花挥发油中鉴定出18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软脂酸、亚油酸、α-姜黄烯等。[结论]不同产地金银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该研究旨在比较与分析不同产地金银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5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以EI离子源和四极杆质量分析器进行分析,质谱图用NIST02和Wiley275谱库检索,鉴定金银花挥发油的各种成分,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广西产金银花挥发油中鉴定出35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亚麻酸甲酯、软脂酸、ζ-依兰油烯等;湖南产金银花挥发油中鉴定出18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软脂酸、亚油酸、α-姜黄烯等。[结论]不同产地金银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产地厚朴的挥发油成分,为厚朴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厚朴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5种不同产地厚朴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80个化学成分,有18种成分为5个产地共有。[结论]不同产地厚朴挥发油的含量及化学成分组成有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对湖南省和安徽省两产地石菖蒲挥发油中主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了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从两产地石菖蒲挥发油中,分别分离出17种和30种成分,鉴定出11个和21个化合物,分别占分离总量的91.419%和93.029%。2种石菖蒲挥发油的主成分及其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不同产地野菊花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菊花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相对含量,研究不同产地野菊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野菊花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安微亳州、河南温县、河南南阳、安微黄山、杭州1、河南临颍、河南灵宝、杭州2、广州佛山、江苏无锡10个产地野菊花含有已鉴定出的挥发油成分分别为39个、20个、19个、33个、22个、18个、25个、29个、20个、33个,均含有12种主要相同成分.不同产地野菊花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相似,但所含种类和含量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有机溶剂-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贵州产蒲桃枝、叶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分析,并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来对比研究黔产蒲桃枝叶中的挥发性成分。从蒲桃枝、叶中分别鉴定出35和42个化学成分,各占挥发油总量的54.13%、62.70%。两个部位共鉴定出55种化合物,其中20种化合物为共有成分。黔产蒲桃枝叶中挥发性成分及含量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对陕北延安产连翘花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的检索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陕北产连翘花中鉴定出52种化合物,占连翘花挥发油总量的70.29%,主要化学成分有烯类、烷类、醇类、醛酮、酸酯多种化合物等,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陕北产连翘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赵欧 《湖北农业科学》2014,(12):2898-290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菊花(Chrysanthemum)中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其相对含量。结果鉴定出安徽菊花(亳菊)挥发油中有34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1.35%),其中4个产地菊花挥发油中有19个共有成分。不同产地的菊花挥发油成分存在一定区别,其主要组分基本相同,但含量有一定差异,在入药时应加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铜陵产地的生姜挥发油进行研究,为铜陵生姜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铜陵生姜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试验共鉴定出铜陵生姜的12种主要成分,共占挥发油总量的67.356%,其中5种成分首次在生姜中发现。另外,姜烯含量最高,达到16.730%。[结论]研究表明,铜陵生姜在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上与其他产区的生姜有所不同,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方法提取柑橘皮中挥发性成分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SD)和超声萃取-水蒸气蒸馏(UESD)从柑橘皮中提取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比较分析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SD法共分离出30个色谱峰,鉴定出21种物质,占总峰面积的93.89%,主要是邻苯二甲酸(51.93%);UESD法共分离出45个色谱峰,鉴定出38种物质,占总峰面积的98.07%,主要是D-苎烯(25.90%)等。[结论]2种方法提取柑橘皮中挥发油主要共有成分为有机酸和烷烃类化合物,但组成和含量有差异,SD法提取有机酸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
廖彭莹  李兵  苗伟生  卢汝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394-13395
[目的]分析细叶石仙桃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细叶石仙桃的挥发油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其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出31个色谱峰,并鉴定出其中18种化学成分,占化合物检出总量的88.56%,化合物类型包括脂肪族类、芳香族类及萜类,其中最主要的挥发油成分是棕榈酸(49.54%)。[结论]该研究首次鉴定出细叶石仙桃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其活性成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杜梨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瑛  赵小亮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659-566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杜梨果实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分离出50个峰,确定了其中的49种,所鉴定化合物的含量占全油的78.85%,18种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62.51%,得到的挥发油为淡黄色油状物,具有浓郁的芳香气味。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双花鞘花(Macrosolen bibracteolatus)寄生的挥发油组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分离分析,通过与计算机标准谱库对照鉴定了部分化学成分的结构,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个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双花鞘花寄生挥发油中共分离出65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41个化学成分的结构,已鉴定成分的相对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81.94%。化合物类型以萜类为主,含量较高的挥发油成分是α-芹子烯(23.30%)和(4αR-trans)-十氢-4α-甲基-1-亚甲基-7-(1-甲基亚乙基)-萘(21.07%)。  相似文献   

18.
明日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晓燕  田辉  苏小建  朱秋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783-11784
[目的]分析明日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明日叶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明日叶挥发油中分离出120个成分,鉴定出其中28个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50.36%。[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明日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外来入侵植物假臭草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汤丽昌  王宁  杨先会  邓世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805-5806,5809
[目的]分析和鉴定假臭草地上部分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新鲜假臭草的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成分,通过NIST化合物谱库检索,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得到所提取各组分在该化学成分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经毛细管分离出27个峰,确认了其中的26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58%。新鲜假臭草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大牻牛儿烯D,含量23.63%;石竹烯,含量14.95%;α-杜松醇,含量8.00%;6-亚甲基-1,5,5-三甲基-环己烯,含量6.79%;(+)-表-双环倍半水芹烯,含量6.02%。[结论]新鲜假臭草挥发油成分主要是萜类,还含有少量的羧酸和芳香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摘 要:[目的] 研究江西赣南红壤土产木槿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国家药典法-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其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仪对木槿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挥发油含量为0.1107g/100g,共分离出90种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43个。[结论] 木槿花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中,Tridecanoic acid 59.08%、9,10-Octadecadienoic aicd(z,z)- 4.43%、Oleic acid 4.04%、Heneicosane 3.18%等的含量较高。为医学临床应用和自然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