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目的]比较老鸦柿不同部位总多糖、总皂苷和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总多糖、总皂苷和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不同部位总多糖的含量分别为:果实30.19%、种子4.86%、茎5.28%、叶28.43%、根16.78%;不同部位总皂苷的含量:果实4.73%、种子1.33%、茎6.64%、叶6.24%、根3.26%;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果实4.20 mg/g、种子2.01 mg/g、茎3.60 mg/g、叶23.16 mg/g、根8.26 mg/g。[结论]总多糖含量为果实>叶>根>茎>种子;总皂苷含量为茎>叶>果实>根>种子;总黄酮含量为叶>根>果实>茎>种子。  相似文献   

2.
以青梗芹菜、白芹菜、紫芹等19个品种芹菜为研究对象,在相同条件[料液比1∶30 (g·mL-1)、时间2 h、温度60 ℃]下提取得到可食用部分(茎和叶)的水提取液,用于筛选具较高体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活性、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芹菜品种及其部位。结果表明,芹菜叶水提物的体外ACE抑制活性显著(P<0.05)高于乙醇溶液提取物;不同品种芹菜叶水提物的体外ACE抑制活性集中在80%~100%;总黄酮含量集中在200~250 mg·L-1,白梗芹菜叶中含量最高,白芹叶中含量最低;总酚含量集中在130~150 mg·L-1,紫芹叶中含量最高,空杆绿芹叶中含量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芹菜叶的体外ACE抑制活性与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均在0.3~0.6。体外ACE半抑制浓度(IC50)表明,青梗芹菜叶水提物的IC50最低(1.258 mg·mL-1),其次为四季慢芹菜叶和白芹菜叶,分别为1.368 mg·mL-1和1.829 mg·mL-1。  相似文献   

3.
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不同部位有效成分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紫花丹参、白花丹参中根、茎、叶、花等部位有效成分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NaNO2-AlCl3-NaOH法和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紫花丹参、白花丹参中根、茎、叶、花等部位的总丹参酮、总黄酮、总酚酸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丹参酮ⅡA、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总丹参酮、总黄酮、总酚酸含量在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的根和叶中均较高,而在茎中较低。其中紫花丹参叶部总丹总丹参酮、总黄酮、总酚酸含量分别比茎部高2.5倍、3.8倍和3.5倍。白花丹参叶部这3类成分含量分别比茎部高2.4倍、1.8倍和1.9倍。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的地上部均未检测出丹参酮ⅡA;但含有与根部相同的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等3种水溶性成分,且在叶中含量较高。【结论】除根以外,丹参叶部各活性成分的含量均较高,可作为提取丹酚酸等的原料。此外,白花丹参多数部位有效成分含量高于紫花丹参,是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葎草风干样水提液中多酚类物质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性进行测定,以期对合理开发利用葎草资源价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酒石酸铁法测定葎草中多酚,利用改进的水杨酸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对葎草各部位的多酚提取液进行抗氧化性测定.[结果]10月份采集的鲜叶中多酚含量最高,达到0.371±0.006 mg/g.提取的多酚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最高达到69.750%,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最高达65.790%.[结论]葎草地上部各部位多酚提取液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其中以叶含量最高,茎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老鸦柿不同部位总多糖、总皂苷和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总多糖、总皂苷和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不同部位总多糖的含量分别为:果实30.19%、种子4.86%、茎5.28%、叶28.43%、根16.78%;不同部位总皂苷的含量:果实4.73%、种子1.33%、茎6.64%、叶6.24%、根3.26%;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果实4.20 mg/g、种子2.01 mg/g、茎3.60 mg/g、叶23.16 mg/g、根8.26 mg/g.[结论]总多糖含量为果实>叶>根>茎>种子;总皂苷含量为茎>叶>果实>根>种子;总黄酮含量为叶>根>果实>茎>种子.  相似文献   

6.
陈梅  葛鹏  何春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9):190-192
[目的]研究大叶补血草根茎总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提取考察不同产地不同溶剂提取的大叶补血草总黄酮含量;采用Fenton反应体系、改良的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和硫代巴比妥酸(TBA)法分别测定大叶补血草总黄酮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醇提总黄酮的产率高于水提取,产于阿勒泰的大叶补血草总黄酮含量略高;抗氧化试验结果显示,大叶补血草总黄酮对·OH、 O_2·~-的产生和脂质过氧化均具有抑制作用,采于阿勒泰地区的大叶补血草中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略高于伊犁地区的,而醇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明显大于水提液的活性,当浓度达到0.83 mg/mL时,醇提取液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达98.9%。[结论]大叶补血草根部总黄酮含量可观,作为抗氧化剂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7.
葎草水提液多酚的含量测定与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葎草风干样水提液中多酚类物质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性进行测定,以期对合理开发利用葎草资源价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酒石酸铁法测定葎草中多酚,利用改进的水杨酸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对葎草各部位的多酚提取液进行抗氧化性测定。[结果]10月份采集的鲜叶中多酚含量最高,达到0.371±0.006 mg/g。提取的多酚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最高达到69.750%,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最高达65.790%。[结论]葎草地上部各部位多酚提取液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其中以叶含量最高,茎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8.
以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 L.)气生根为研究对象,在测定其不同部位的总酚酸及总黄酮含量的基础上,选用DPPH和ABTS 2种体外抗氧化评价方法比较不同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首部的总酚酸和总黄酮含量高于其他部位,其总酚酸含量分别为首部0.34 mg·L-1,中部0.31 mg·L-1,尾部0.21 mg·L-1;总黄酮含量分别为首部3.88 mg·L-1,中部3.42 mg·L-1,尾部2.91 mg·L-1。抗氧化活性首部最强,中部次之,尾部较弱。总酚酸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表明抗氧化活性可能与酚酸类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9.
黄九林  魏春雁  李庆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209-5210,5284
[目的]测定连翘不同部位中连翘苷和总黄酮的含量,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并分析连翘苷和总黄酮含量与连翘提取液抗氧化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连翘提取液中连翘苷和总黄酮,采用HPLC法测定连翘苷的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采用DPPH.清除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连翘不同部位提取液中连翘苷含量大小顺序为新叶老叶花果实,总黄酮含量大小顺序为花新叶老叶果实;连翘不同部位提取液都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抗氧化性大小顺序为花果实新叶老叶。[结论]连翘花、果实和叶提取物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连翘花、叶提取物中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是总黄酮;连翘果实中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是总黄酮和连翘酯苷。  相似文献   

10.
采用苯酚硫酸法、酸性染料比色法以及硝酸铝比色法分别测定并比较不同生长龄铁皮石斛茎与叶中总多糖、总生物碱及总黄酮的含量差异,为铁皮石斛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生长龄铁皮石斛茎与叶中总多糖、总生物碱、总黄酮的含量均有显著差异,其中总多糖主要集中于茎,总生物碱和总黄酮主要集中于叶;总多糖含量以2年龄茎最高,为35.32%,总生物碱含量以1年龄叶最高,为0.036%,总黄酮含量以半年生叶最佳,为0.104%;总多糖含量随着生长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3年龄以内的总生物碱和总黄酮含量明显较高,且不同龄之间含量差异较小,而当植株生长至4、5年龄时,其总生物碱及总黄酮的含量明显较低.铁皮石斛茎与叶中各含有较高的不同有效成分,茎和叶均可作为药用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为获取最佳效益,综合考虑生长周期、生物量及药用成分含量等因素,人工栽培的铁皮石斛以3年龄内采收为宜,不宜栽种4年以上.  相似文献   

11.
以紫茎泽兰和小白菜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0.25%、0.8%和2.5%的紫茎泽兰根、茎、叶和花水提取液对小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茎泽兰不同器官水提取液对小白菜种子萌发和生长均有影响,叶片水提液的抑制作用最强,茎水提液次之,花水提液抑制作用最小.随着各器官水提液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当浓度达2.5%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小飞蓬的化感效应。[方法]在室内用培养皿法研究小飞蓬不同部位根、茎、叶、花及全株水提液对小麦田杂草野燕麦和多花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小飞蓬花、叶和茎水浸提液对2种受体杂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根部位对受体的影响小,100 g/L浓度下,小飞蓬叶、茎和花水提液对受体的种子萌发抑制率均在84.21%以上,对受体根长和茎长的抑制率也高于80%,小飞蓬根对受体种子萌发抑制率则为15.79%~38.46%,对受体根长和茎长的抑制率为37.46%~56.75%。[结论]试验结果说明小飞蓬化感作用的特定部位是叶、茎和花。  相似文献   

13.
吴茱萸中总皂苷、总黄酮和总酚酸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测定吴茱萸生药和提取物中总皂苷、总黄酮和总酚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80%乙醇提取,正丁醇萃取,乙醚脱脂的方法提取吴茱萸;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总黄酮和总酚酸的含量.结果 实验用的两种吴茱萸生药中总皂苷、总黄酮和总酚酸的百分含量分别为5.78、5.24、30.23和12.36、10.99、24.36;提取物中总皂苷、总黄酮和总酚酸的百分含量分别为29.56、52.14、81.88.结论 不同吴茱萸药材中总皂苷、总黄酮和总酚酸的含量差异显著(t检验,P<0.01);吴茱萸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皂苷类、黄酮类和酚酸类成分.  相似文献   

14.
枇杷不同部位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枇杷不同部位(花蕾、花、老叶、新叶、枝条、花梗)为试验材料,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枇杷不同部位总黄酮、总酚酸、总三萜酸含量,并以Vc为标准,选用DPPH·和FRAP法对不同部位醇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研究枇杷不同部位总黄酮、总酚酸、总三萜酸的分布情况以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枇杷各部位3种主要有效成分均存在显著差异,花蕾总黄酮、总酚酸、总三萜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分别为196.01、68.32、96.28 mg·g-1,约是含量最低的新叶的3.16倍、1.96倍、2.12倍;在抗氧化活性方面,枇杷花蕾的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是新叶的2.5倍以上,经相关性分析发现,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和总酚酸含量均具有较高相关性,其中与总黄酮的相关性最大。枇杷各部位中,花蕾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也最高,枇杷花蕾有望被开发为新的抗氧化原料。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蓖麻不同部位水提物和醇提物对韭菜迟眼蕈蚊的杀虫活性,采用浸虫法测定了蓖麻茎、叶、籽壳、籽粕水提物和醇提物对韭菜迟眼蕈蚊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为采用蓖麻提取物防治韭菜迟眼蕈蚊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蓖麻不同部位水提物和醇提物对韭菜迟眼蕈蚊3龄幼虫均有较高毒力,校正死亡率与提取物质量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用质量浓度为1 g/m L的蓖麻茎、叶、籽壳、籽粕水提物和醇提物处理72 h,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9.88%、52.84%、88.51%、68.77%和56.67%、53.33%、83.33%、65.56%。提取物毒力大小顺序为籽壳水提物籽粕水提物籽壳醇提物茎水提物籽粕醇提物茎醇提物叶水提物叶醇提物。  相似文献   

16.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滤纸琼脂扩散法,对东魁杨梅营养器官的不同提取液的4种次生代谢产物含量以及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总黄酮、总鞣质、总绿原酸含量均是茎皮最高、根皮次之,游离蒽醌含量叶片最高、根皮次之;东魁杨梅营养器官提取液对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茎皮和根皮的沸水提...  相似文献   

17.
测定不同产地蜂胶的总酚酸含量、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并建立关联,为蜂胶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以75%的乙醇超声提取得蜂胶粗提液,以DPPH法评价蜂胶的抗氧化活性,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蜂胶中的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并与抗氧化活性建立关联。蜂胶样品对DPPH自由基清除的IC50为12.43~211.40μg/mL,总多酚含量在4.40%~25.41%,总黄酮含量在4.45%~30.22%。蜂胶的抗氧化活性在一定范围内与总酚酸含量和总黄酮含量有相关性,且呈正相关关系,总酚酸和总黄酮含量高的蜂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8.
康琴  葛建  孙骏威  林芳  李明揆  李贞  孙峰  林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231-9232
[目的]比较4种悬钩子属药用植物茅莓、蓬蘽、高粱泡和红腺悬钩子不同部位总皂苷含量。[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得4种药用植物不同部位总皂苷的含量。[结果]茅莓不同部位总皂苷平均含量分别为:根为8.71%,叶为1.65%,茎为1.58%;高粱泡不同部位总皂苷平均含量分别为:根为3.33%,叶为1.23%,茎为0.86%;蓬蘽不同部位总皂苷平均含量分别为:根为1.59%,叶为1.41%,茎为1.01%;红腺悬钩子不同部位总皂苷平均含量分别为:根为1.64%,叶为1.18%,茎为0.86%。[结论]不同植物其总皂苷含量依次为茅莓〉高粱泡〉蓬蘽〉红腺悬钩子;4种植物不同部位总皂苷含量依次为根〉叶〉茎。  相似文献   

19.
采用3种方法(超声波乙醇浸提法、水提取法、传统乙醇提取法)对麻疯树(Jatropha curcasL.)根、茎、叶中的黄酮进行提取,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10 nm处分别测定提取液的吸光度,计算得到麻疯树根、茎、叶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经SPSS11.5软件分析,芦丁在0.00~0.05 mg/mL范围内峰吸光度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n=6),仪器精密度RSD=0.25%(n=6)。超声波乙醇浸提法测定麻疯树茎、根、叶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422 0%、3.055 0%、4.874 5%;水提取法测定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166 4%、1.160 6%、2.429 1%;传统乙醇提取法测定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420 6%、2.997 7%、4.654 6%。3种方法中超声波乙醇提取法的提取效率最高;麻疯树根、茎、叶中总黄酮含量最高的是叶,最低的是茎。  相似文献   

20.
罗布麻总黄酮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罗布麻不同器官和不同月份的叶、茎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罗布麻叶与茎中总黄酮含量有显著的差异,叶中的含量明显高于茎中的含量。不同月份之间茎和叶的总黄酮含量变化也较明显。罗布麻不同器官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从低到高的顺序为:茎、花、果、根、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