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罗天雄  林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459-6460
[目的]研究混合微生物对上海青叶片上氯氰菊酯的降解特性。[方法]采用大田试验方法,测定不同水浴温度、不同喷洒时间、不同降解菌浓度和不同应用天数对氯氰菊酯农药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该混合微生物发挥最优降解效果的水浴温度为33℃,喷洒时间为17:00,菌体浓度OD6001.0,大田施用3、5、7d后,氯氰菊酯农药的去除率分别可达61%、80%、93%。[结论]应用该混合微生物最优降解条件可有效降解氯氰菊酯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2.
混合微生物对茶树土壤中氯氰菊酯的降解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混合微生物降解茶树土壤中氯氰菊酯农药残留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混合微生物发挥最优降解效果的水浴静置温度为35℃,喷洒时间为16:00,菌体浓度OD600nm为1.0,大田施用3、5、7d后,氯氰菊酯农药的降解率分别可达51%、73%和85%.  相似文献   

3.
田静  李尔炀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502-11503
[目的]为乙醛的微生物降解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乙醛降解率;采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600nm下,以未接种菌悬液为对照,测定菌体生长量。[结果]从被污染的土壤中采集土样,经驯化富集筛选到1株能高效降解乙醛的菌株A572。根据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A572菌株为醋酸单胞菌。菌株的生长曲线和乙醛的降解曲线相吻合。当菌体生长进入对数期时,在底物浓度为0.10%时,乙醛的降解率高达94%。在底物浓度为0.15%时,菌体生长比较缓慢,降解率下降。在pH值为7时,A572的生长及乙醛的降解最好。通气量对A572的生长和乙醛降解率的影响都比较小。[结论]A572能在含0.10%乙醛的基础盐液体培养基中降解乙醛,48h的降解率可达94%。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油烟污染物降解菌,并研究其降解特性,为利用微生物修复被油烟污染的环境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含金龙油的选择培养基,从受油烟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油烟污染物降解菌,探讨油烟污染物降解菌的最佳降解条件[结果]分离筛选出2株能降解油烟的菌株,命名为KD-1和KD-22株菌株能够不同程度地降解油烟污染物,但混合菌株表现出更强的降解能力,混合菌株对油烟污染物的降解效率可达8711%,所选的微生物能利用油类物质作为唯一碳源进行生长代谢。菌体降解油烟污染物的优化条件为:油烟污染物80g/L,NaNO3浓度2g/L,温度40℃,摇床转速220r/min、[结论]所获得的油烟污染物降解菌对于应用生物法治理油烟污染物  相似文献   

5.
张建云  崔树军  武秀琴  宋海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635-6636,6640
[目的]研究氟氯氰菊酯降解菌GZ-3的分类鉴定和降解性能。[方法]通过富集筛选的方法,从农药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到1株氟氯氰菊酯的高效降解菌GZ-3,观察其菌落及菌体形态特征,通过培养观测其对氟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并对其进行16S 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和生理生化特征分析,还利用Biolog生态板就氟氯氰菊酯降解菌对31种碳源利用情况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氟氯氰菊酯降解菌GZ-3在37℃和220r/min培养条件下培养72h后对初始浓度为50mg/L的氟氯氰菊酯的降解效率可达80%以上。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的16S rDNA序列与多数铜绿假单胞菌的序列同源性均在99%以上,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铜绿假单胞菌。[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利用该菌对氟氯氢菊酯农药污染的治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研究微生物对不同农用吸水剂的降解作用。[方法]采用无机盐平板筛选法、微生物溶液降解法与称重法。[结果]降解40d,枯草芽孢杆菌对海藻酸钠、魔芋及淀粉接枝农用吸水剂的降解率分别为36.37%、42.00%、54.14%;大肠杆菌对3种吸水剂的降解率分别为34.28%、35.53%、49.57%;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菌对3种吸水剂的降解率分别为37.5%、45.99%、55.65%。[结论]大肠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都具有降解农用吸水剂的作用,降解率与降解时间呈正相关;混合菌的降解作用比单菌体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降解苯酚的微生物菌种.[方法]从农村生活污水淤泥中分离筛选高效降解苯酚的微生物菌株,并研究了苯酚浓度对菌株降酚能力和生长的影响.[结果]分离筛选到一株降解苯酚能力最强的菌株P8.当苯酚浓度为0.3 g/L时,该菌株对苯酚的降解率可达60%.随着苯酚浓度的增高,P8菌株苯酚降解率逐渐降低.当苯酚浓度为0.5 g/L时,比较适于P8菌株的生长.[结论]该研究对于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和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向乾坤  赵秀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90-21692
[目的]探讨改性后的TiO2对市售农药乐果的降解率。[方法]镧掺杂TiO2光催化降解乐果溶液,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降解前后乐果溶液的浓度。[结果]镧掺杂显著提高了TiO2对乐果的降解率;当催化剂制备时,镧的最佳掺入量为0.15%,最佳煅烧温度为600℃;催化剂光催化降解乐果溶液时,在催化剂投入量为2 g/L、乐果溶液的起始浓度较低、光照时间为4 h时,乐果溶液的降解效率最好。[结论]镧掺杂后的TiO2能有效降解低浓度乐果溶液。  相似文献   

9.
光合细菌对氯氰菊酯的降解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光合细菌对氯氰菊酯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氯氰菊酯的浓度为0.1μg/mL时,光合细菌对其降解率在8 h1、8 h和36 h时分别达到62.1%、83.4%、91.8%,液体中的氯氰菊酯被快速富集于光合细菌菌体内;在10 h时,光合细菌体内氯氰菊酯含量最高达0.062μg/mL。随着光合细菌的生长代谢,菌体内的氯氰菊酯逐渐被降解。30 h时,菌体内的氯氰菊酯浓度降低至0.017μg/mL,120 h后被完全降解消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降解苯酚的微生物菌种。[方法]从农村生活污水淤泥中分离筛选高效降解苯酚的微生物菌株,并研究了苯酚浓度对菌株降酚能力和生长的影响。[结果]分离筛选到一株降解苯酚能力最强的菌株P8。当苯酚浓度为0.3 g/L时,该菌株对苯酚的降解率可达60%。随着苯酚浓度的增高,P8菌株苯酚降解率逐渐降低。当苯酚浓度为0.5 g/L时,比较适于P8菌株的生长。[结论]该研究对于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和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混合微生物对氰戊菊酯的降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混合微生物对氰戊菊酯的降解作用。[方法]以氰戊菊酯为目标污染物,通过富集驯化培养获得对该污染物降解效果较好的混合培养微生物,用该微生物作为降解菌源,研究其对氰戊菊酯的生物降解特性。[结果]该混合培养微生物中氰戊菊酯降解菌在初始pH值为5.5~7.5条件下生长均较好,具有一定的耐酸性和耐碱性;在25~45℃条件下生长较好,最适生长温度为33℃;该混合微生物生长适应时间为84 h,此时氰戊菊酯去除率可以达到55%。[结论]混合培养物能利用氰戊菊酯作为生长的唯一碳源、氮源和能源且对氰戊菊酯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外源纤维素酶对苦丁茶浸提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外源纤维素酶对苦丁茶浸提效果的影响。[方法]在温度55℃、pH值4.8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以纤维素酶浓度、茶水比和浸提时间为因素、苦丁茶内含物浸出的含量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合适的苦丁茶浸提方法。[结果]随着纤维素酶浓度的增加,苦丁茶中氨基酸、水溶性糖、水浸出物的含量上升,纤维素含量下降,0.30%为最佳纤维素酶浓度。随着茶水比的增加,苦丁茶中氨基酸、水溶性糖和水浸出物的含量增加,黄酮含量减少,茶水比1∶40时浸提效果较佳。苦丁茶中氨基酸、水溶性糖、黄酮的含量受浸提时间的影响不大。[结论]当纤维素酶浓度为0.30%,茶水比为1∶40,浸提时间为40 min时,苦丁茶的浸提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龙井茶多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龙井茶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其中的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及醇沉浓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浸提温度为85℃时多糖得率最大(3.842%);浸提时间为3 h时多糖得率最大(3.227%);料液比为1∶40时多糖得率最大(3.437%);醇沉浓度为90%时多糖得率最大(3.413%)。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依次为:浸提温度〉料液比〉醇沉浓度〉浸提时间;龙井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2 h,料液比1∶40,醇沉浓度90%,此条件下茶多糖得率可达6.333%。[结论]该研究优化了龙井茶多糖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取"紫娟"茶中原花青素并分析其聚合度。[方法]考察不同因素对"紫娟"茶中原花青素提取得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提取物中原花青素聚合度。[结果]提取温度、时间及茶粉目数随着水平的升高,原花青素亦相应提高,提取条件为水浴温度70℃、提取时间60 min、茶样粉碎度30目时能够保证原花青素的有效提取。利用(+)-儿茶素外标法所测得的"紫娟"茶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64.11%,其平均聚合度为3.09,儿茶素的原花青素主要以低聚合度的形式存在于"紫娟"茶中。[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原花青素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胡燕  魏晓惠  高荣  郭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917,971
[目的]探讨影响砖茶氟浸出的因子。[方法]利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研究不同的茶水比[1:(25~200)]、浸提次数、浸提时间(5~60min)、TISAB中柠檬酸钠的浓度(60、180、240g)、茶叶粒度(过20、40、60目)等条件对砖茶氟浸出的影响。[结果]茶水比越小,砖茶氟浸出量越高;第一泡茶汤的氟浸出量最高,占6泡总浸出量的72.5%,第2泡茶汤次之,占总浸出量的17.2%;低浓度的柠檬酸钠对砖茶样品中干扰离子的掩蔽效果较差,以浓度为120g/L时的测定效果好;氟的浸出率随着浸提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一般在30min时趋于稳定;茶叶粒度越小,越有利于茶氟的浸出。[结论]茶水比、浸提次数、浸提时间、粒度、TISAB中柠檬酸钠的浓度等因素均对茶氟的浸出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冰芳  张学武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685-17686
[目的}研究花红茶中的抗氧化物质对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方法]分别采用DPPH和FRAP法测定了花红茶80%乙醇提取物清除有机自由基的能力,并将其与绿茶做了比较。[结果]VC浓度分别为0.0021、0.0026、0.0035、0.0052、0.0104和0.0208mg/ml时,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14.904-0.13)%、(19.70.±0.35)%、(21.80±0.17)%、(30.70±0.44)%、(62.80±0.17)%和(96.70±0.28)%,测定结果表明,VC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与VC的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浓度为20.0、2.5、1.0和0.5mg/ml的花红茶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0.15±0.14)%、(87.59±0.56)%、(77.89±0.43)%和(61.67±0.35)%。花红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比绿茶的高。在相同的浓度下,花红茶乙醇提取物的FRAP值比水提取物的大,表明花红茶乙醇提取物中抗氧化物质比其水提取物中的多。[结论]该试验为花红茶提取物生物活性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蒲公英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蒲公英深加工提供依据。[方法]以蒲公英为试材,对料液比、碱液浓度、反应温度及提取时间等4个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随着料液比、碱液浓度、反应温度及提取时间的增大,膳食纤维产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料液比为1:10,碱液浓度浓度为0.5mol/L,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2.5h时,产率最高。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料液比和碱液浓度为主要影响因素。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0,碱液浓度0.5mol/L,温度65℃,反应时间2.5h,产率为56.75%。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7.27g/g、溶胀度为1.00ml/g。[结论]得到了蒲公英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率为56.75%。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桂香红美人茶加工工艺及技术参数,为广西红茶的创新技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无公害茶园中金萱茶树品种被小绿叶蝉刺吸的一芽一叶鲜叶为原料,在红茶传统加工工艺基础上,结合乌龙茶晒青工艺、智能红茶发酵机发酵技术、智能烘干技术等多种先进的茶叶加工技术研制桂香红美人茶。[结果]总结出桂香红美人茶加工工艺及关键技术参数为:被小绿叶蝉刺吸的鲜叶→晒青(鲜叶失水率6%~10%)→萎凋(萎凋叶含水量62%~64%)→揉捻(40~60 min)→智能发酵机发酵(温度:32℃,湿度:95%,时间:3.5 h)→造型→智能烘干(温度:80℃,时间:120 min)→提香(温度:100℃,时间:30 min)→成品茶。[结论]该技术充分利用小绿叶蝉危害的鲜叶加工出市场价值较高的红茶新产品,能大幅度提高有机茶园综合效益,对推进有机食品生产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构建高效的康乃馨遗传转化体系奠定基础。[方法]以康乃馨叶片为受体材料,通过抗G418筛选,探讨预培养时间、根癌农杆菌菌液浓度、共培养时间等因素对根癌农杆菌介导康乃馨遗传转化的影响。[结果]20 mg/ml G418是康乃馨叶片转化的适宜浓度。随着预培养时间的增加,康乃馨叶片的存活率降低,预培养2~3 d时抗性芽分化率较高。当根癌农杆菌OD600为0.5~0.8时,抗性芽分化率较高,适合康乃馨转化。共培养2~3 d时,康乃馨叶片生长状态好,抗性芽分化率最高。[结论]预培养、共培养各2~3 d,菌液浓度OD600为0.5~0.8是根癌农杆菌介导康乃馨遗传转化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