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茉莉称之为熏茶花卉中的状元,叶片油绿,花朵洁白,香味浓郁,被誉为"人间第一香".  相似文献   

2.
3.
依据我国绿色食品A级的要求,无公害茉莉花是在不对生态环境产生污染和茉莉鲜花体内有毒残留物质不超标的前提下,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所生产出的茉莉鲜花。无公害茉莉鲜花的生产,应围绕降低茉莉鲜花农残为中心,优化茉莉园生态环境,加强茉莉园地管理,开展茉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开展生物防治,科学应用化学防治。 一、选好园地,优化茉莉园生态环境 我县栽培茉莉多分布在平坦的农地上。应根据茉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茉莉的繁育、盆栽要点及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6.
茉莉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茉莉植物香气化学成分、酶及香气成分的先质、茉莉提取物以及其他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从茉莉植物的综合利用角度,今后应从根、茎叶、花的有效成分,功能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药理功能的试验以及开发新用途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次报道茉莉[Jasminum sambac(L.)Ait]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2n-2X=26=8m+16sm+2sm(sAT),茉莉染色体以 X=13为基数,但也有少量非整倍体和多倍体细胞.  相似文献   

8.
茉莉作为我国传统花卉,以芳香著称于世,被誉为"人间第一香",有着极高的经济价值,具有广大的发展前景。本文就盆栽茉莉的栽培方法及管理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希望人们进行茉莉盆栽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茉莉染色体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茉莉素及其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茉莉素是一类新型植物激素 .报道了国内外学者对茉莉素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 ,包括茉莉素的分布、化学结构、生物合成及其功能等  相似文献   

11.
湖南茉莉病害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2.
对越南单瓣茉莉与泰国单瓣茉莉的形态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越南单瓣茉莉和泰国单瓣茉莉株高80~100 cm,树姿开张,分枝较稀;越南单瓣茉莉叶长4.2~7.8 cm,叶宽3.0~5.3 cm,花冠直径2.9~3.8 cm,花瓣数8~10枚,伏花百花重27~29 g;泰国单瓣茉莉叶长4.5~7.8 cm,叶宽2.7~4.8 cm,花冠直径2.8~3.3 cm,花瓣数8~12枚,伏花百花重25~27 g。  相似文献   

13.
14.
茉莉属木樨科茉莉属的常绿灌木。其花洁白似玉 ,叶片翠碧光润 ,整个植株清雅秀丽。又因其常绿 ,四季有花 ,深受人们喜爱。茉莉植株粗壮强健 ,萌蘖力强 ,喜肥水、阳光 ,不易感染病虫害 ,是比较容易栽培管理的花卉。现就栽培管理中的一些主要技术措施 ,分述如下。1 浇水和湿度由  相似文献   

15.
茉莉原产印度、伊朗、阿拉伯地区,中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茉莉花色洁白,芳香宜人,是优良的香花树种,盆栽闻香赏花,也常作香料栽培,花朵供窨茶或提炼香精.由于茉莉用途广泛,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所以,人工种植的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6.
茉莉是传统的芳香花木,属木樨科茉莉属,其夏秋管理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大花茉莉(jasminum officinale L.),又叫大花素馨,是1995年从国外引种栽培的.这种茉莉花香味浓、产量高、耐寒.大花茉莉浸膏和净油是调制高级化妆品香精、皂用香精的重要原料,熏制香茶的最佳配伍,也是国际香料交易市场中传统大宗名贵的商品.  相似文献   

18.
这几年香米的品种越来越多.消费者很难记得清是哪一个品种。但在市场上.泰国香米却是大名鼎鼎。  相似文献   

19.
茉莉酸甲酯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茉莉酸甲酯是一种环戊酮衍生物类信号物质,为深入发掘其相关机制及应用,综述了茉莉酸甲酯对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活性功能。茉莉酸甲酯对植物具有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开颖,降低果蔬储藏期氧化作用,改善产品香味品质和提高植物病虫抗逆性等活性;对动物表现出乳腺癌、胃癌、肝癌、前列腺癌、淋巴癌等肿瘤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在微生物发酵生产中能诱导灵芝酸、麦角甾醇和萜类物质产生。因此,茉莉酸甲酯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农业、医学和发酵工程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以广西横县茉莉花种植品种单瓣茉莉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灭菌处理、取材季节及6-BA浓度对腋芽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适宜的灭菌处理为外植体用0.1%升汞(加吐温-80)处理16 min,污染率为16%;不同时期取材的外植体灭菌试验中,初夏季节取材效果最好;诱导腋芽萌发较适宜的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0.2 mg/L,外植体萌发率最高为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