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培育无病毒壮苗,研究了烟草漂浮苗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带毒率检测方法.结果表明:三抗体夹心法(TAS-ELISA)和试纸条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TMV病叶汁液10-6和10-4;苗期常用农药和消毒剂的药害不会引起TAS-ELISA和试纸条检测假阳性;TAS-ELISA和试纸条可检出烟苗无症带毒,在发现烟苗现症时,同盘烟苗带毒率高于发病率;在允许存在低漏检率的情况下,采用2株或3株苗样本混合检测可扩大检测覆盖面;烟苗带毒是大田普通花叶病毒病的一个主要但非惟一初侵染源.  相似文献   

2.
范成平  左锐  刘学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784-11785,11841
[目的]了解安顺地区漂浮育苗TMV病毒发生规律以及导致大棚内发生大面积侵染的原因.[方法]于2011 ~2013年对安顺市主要烤烟种植区(县)病毒检出率、育苗点不同大棚烟苗带毒率以及TMV高发大棚周边环境进行调查.[结果]安顺市各烟区所有检测批次的样品均有一定的带毒率,不同烟区烟苗风险样品率及高风险样品率不同,其中紫云县烟苗TMV阳性检出率为历年最高.漂浮苗带毒率与育苗棚管理水平密切相关.随着育苗集约化程度提高,烟苗TMV阳性检出率提高,感染TMV的风险增大.设施不齐全、周边生态环境、育苗管理操作不到位为TMV传播提供了初侵染原和重要途径,导致烟苗带毒率大大增加.[结论]为防治烟草普通花叶病及提高烤烟的产量及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弄清大棚漂浮育苗阶段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TMV)的传播特点,采用不同接种方法,研究普通花叶病毒病(TMV)的传播特点。结果表明:病毒汁液通过摩擦接种和剪叶器接种均可有效传播TMV,传播率极高;病毒汁液蒸馏水稀释160~2 560倍均能接种至烟苗,且随着接种浓度的降低烟苗感染症状逐渐减轻;同时随着剪叶次数的增加,所检测样品的OD值也逐渐增大,随着剪叶等农事操作的进行,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快速传播。烟苗叶片带毒量比茎部带毒量高。  相似文献   

4.
浮盘消毒方式对烟叶TMV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翼杨 《农学学报》2015,5(5):29-32
为在烤烟浮盘消毒这一环节,找到适宜的消毒方式,有效降低烟叶普通花叶病(以下缩写TMV)的发生,从而减少损失。通过采取不同的浮盘消毒方式,对烟苗TMV带毒率检测和大田TMV发生情况跟踪监测,结果表明:使用烟雾机浮盘消毒方式能减少烟苗TMV带毒率,降低大田TMV发病率,比常规消毒方式在预防和控制TMV上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烟草漂浮苗花叶病毒病重要初侵染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花叶病毒病是烟草漂浮苗的一个重要病害.为了解该病的初侵染源,对苗盘和剪叶机进行了调查采样和检测接种.结果表明.病毒污染的苗盘和剪叶机上烟苗残留物样品当季可检测到TMV抗原阳性.温室内存放1年后,苗盘残留物仍然可检测到TMV抗原阳性,且接种枯斑寄主出现枯斑,用带毒苗盘育苗可使烟苗感染TMV.苗盘和剪叶机上残留物TMV抗原阳性与烟草团棵期部分田块花叶病发病率高于20%有关.这些结果表明,病毒污染的苗盘和剪叶机上烟苗残留物是漂浮苗烟草花叶病毒病的重要初侵染源.生产上要重视旧苗盘和剪叶机的清洗与消毒.  相似文献   

6.
对安顺市烤烟育苗阶段TMV感染方式、传播途径、烟苗易感TMV时期及烟苗不同部位TMV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摩擦和剪叶均能有效感染及传播TMV,其中剪叶传播TMV机率极高。以蒸馏水稀释病毒汁液,从160~2 560倍均能将病毒接种至烟苗,且随着接种浓度的降低,烟苗所表现的症状逐渐减轻,同时随着剪叶次数的增加,所检测样品的OD值也在逐渐增大,说明随着剪叶等农事操作的进行,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会快速传播。而烟苗不同部位TMV病毒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叶片带毒量比茎部带毒量高。  相似文献   

7.
贵州烟草漂浮苗的花叶病毒带毒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培育无病毒烟苗,做好预防工作及应急补救措施,降低烟草花叶病毒(TMV)大田危害风险,采用酶联免疫法对2011年贵州毕节、赫章、松桃、盘县、普安、思南、大方、金沙、遵义、务川、凤冈、德江12个县市的烟草漂浮苗916个样品TMV带毒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大方、金沙、遵义、务川、凤冈和德江6县烟苗的TMV检出率为0,毕...  相似文献   

8.
烟草漂浮育苗剪叶传播烟草花叶病毒的特点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三抗体夹心法(TAS-ELISA)研究了烟草漂浮苗中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通过剪叶操作传播的特点。试验表明,剪一次TMV新鲜病叶的带毒剪刀连续剪10棵健康烟苗,剪叶后第30 d花叶病的平均发病率为12.7%。苗盘试验表明, 每剪1盘苗后用漂白粉消毒剪刀1次的情况下,在每盘苗加入6株TMV病苗,剪刀剪叶1次,剪叶后第10 d平均发病率为13.0%~18.3%, 发病株数增加3.5~4.9倍,无症烟苗移栽后15 d,花叶病发病率可达65%~80%。在第1次剪叶前7 d,每盘苗挑选6株用稀释1.0×10-6倍的TMV病叶汁液摩擦接种,第1次剪叶后13 d(接种后20 d)留下病苗和拔走病苗处理带毒率分别为57.8%和37.8%。第3次剪叶后13 d(接种后47 d)带毒率都达到95.6%。在存在病株的情况下,剪叶传播烟草普通花叶病的效率很高。人工气候箱中,剪叶接种1.0×10-6 TMV病叶汁液,接种后11~12 d TAS-ELISA可检测出阳性,接种后20~24 d表现花叶症状。  相似文献   

9.
安顺烟区苗期烟草普通花叶病的带毒率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安顺烟区苗期烟草普通花叶病(TMV)的带病情况,于2010-2013年应用抗原直接包被 ELISA 法,对安顺烟区所有烤烟育苗点6247个烟苗样品进行了 TMV 检测。结果表明,所有检测烟苗样品均有一定的带毒率,不同年度间烟苗 TMV 阳性检出率有较大差异,且烟苗带毒率与育苗集中度、检测时期、剪叶次数等密切相关。育苗集约化程度提高、苗龄和剪叶次数增加,烟苗 TMV 阳性检出率提高,感染TMV 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10.
烟草种子带毒一直对烟草生产危害较大.烟草品种K326、云烟85和云烟87在不同时期分别接种烟草花叶病毒(TMV)后收集烟株种子,采用三抗体夹心法(TAS-EKLISA)检测TMV带毒情况,结果表明,接种TMV后病株上采收的种子的平均带毒率超过50%,但不同时期接种和不同品种间烟草种子带毒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污染TMV的烤烟漂浮育苗盘和育苗池的消毒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针对当前烤烟漂浮育苗中漂浮盘、育苗池重复使用可能污染TMV的问题,通过浸泡、喷雾熏蒸方法试验高锰酸钾、漂白粉、福尔马林3种消毒药剂和毒消、邦尔、育宝、斯美地、线克5种农药对污染TMV的漂浮盘、育苗池的消毒效果。结果是高锰酸钾、福尔马林、毒消、育宝、斯美地、线克等能有效预防污染的TMV侵染烟苗。  相似文献   

12.
选择椒样薄荷、柠檬草、茶树、桉叶等4个不同芳香植物精油,在烟苗大棚漂浮盘育苗进入4~6叶期,对烟苗花叶病毒病(TMV)进行生态防控试验。结果表明:茶树精油、柠檬草精油对TMV病毒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是烟草苗期TMV病毒病预防的生态制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以崇明水仙露地栽培中出现的褪绿、斑驳、花叶和黄条等多种症状的植株为样本,以水仙试管脱毒苗为参照,采用DAS-ELISA法定量检测了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水仙潜隐病毒(NLV)、水仙花叶病毒(NMV)和水仙黄条病毒(NYSV)5种病毒病。结果发现全部样本带毒率共计50.8%,复合感染带毒率11.1%;54份露地栽培的样本中TMV、CMV和NYSV带毒率分别为38.9%、14.8%和1.85%;组培苗中TMV和CMV带毒率分别为88.9%和11.1%。  相似文献   

14.
考察常规漂浮育苗、浅水漂浮育苗、湿润育苗、晾盘和池底发酵增温漂浮育苗几种方式对白肋烟烟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润育苗的池水温度比常规漂浮育苗增加4.5℃,晾盘处理的基质温度比常规漂浮育苗提高1.99℃;浅水3 cm漂浮育苗和晾盘处理的苗床期比常规漂浮育苗缩短7 d和6 d;猫耳期,湿润育苗的叶片数和最大叶长、宽优于其他育苗方式,晾盘处理烟苗的一级侧根和二级侧根条数显著优于其他育苗方式;成苗期,各处理间及处理与对照间烟苗的叶片数、一级侧根数、地上和地下部干重、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SOD活性无统计学意义,池底发酵增温漂浮育苗烟苗的地上部鲜重优于其他育苗方式,晾盘处理烟苗的二级侧根数、地下部鲜重、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壮苗率优于其他育苗方式;浅水漂浮育苗和常规漂浮育苗的成本最低,为696元/hm2,池底发酵增温漂浮育苗的成本最高,较常规漂浮育苗增加576元/hm2。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探究烟草田间病毒病发生与烟苗病毒病原的关系,有效预防病毒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田间抽样采集烟草样品,采用4种不同诱抗剂对烟苗进行处理,通过间接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进行病毒检测。【结果】所采集1780株烟苗样品,TMV、CMV和PVY检出率分别为8. 72%、12. 81%和2. 96%;大田跟踪调查发现,田间发病情况与苗期不一致,以CMV病毒发病率最低,仅为0. 6%,而TMV和PVY检出率分别为4. 59%和4. 60%;诱抗剂处理则以T1处理(诱抗剂I号500倍液)效果最为显著,带毒率比对照降低58. 32%。【结论】烟草田间病毒病发病除了受烟苗带病感染外还受田间环境及栽培管理的影响,适宜的诱抗剂对烟苗病毒病有防治效果,诱抗剂I号500倍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应用电镜技术研究大理州烟草苗期病毒病的发生状况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1993~1998年应用电镜技术中的负染法、免疫电镜及超薄切片法,研究大理州烟草病毒病重病区烟苗期病毒痛发生状况。结果表明:大理州烟苗期病毒病种类有CMV,PVY,TMV,TEV,TSWV及一种引起丛枝病的植原体(MLOs);并对烟苗带毒率进行检测,一般达29.87%~81.48%。  相似文献   

17.
铜仁地区烟草主要病毒病病原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铜仁烟区病毒病发生种类及明确烟草带毒情况,采用抗原直接包被ELISA法对铜仁烟区的93个样品进行病毒检测.结果表明:铜仁烟区病毒病主要是TMV和PVY,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7.74%和46.24%;CMV发生较少,阳性检出率为4.3%.同时烟草南江3号品种上TMV阳性检出率较高,为86.67%;印江县TMV发生较重,阳性检出率为94.44%;江口县9个烟草样品中PVY检测均为阳性.  相似文献   

18.
在湖北省十堰市烤烟区开展烟草病毒病调查,结果发现,该地区病毒病发生普遍,发生与气候、前作、生育阶段关系密切.病毒种类主要有TMV、CMV、PVX、PVY、TEV、TRSV 6种,其中TMV、CMV、PVX检出率最高,病害以复合侵染为主,占58.11%.病源有带毒蚜虫、土壤中的病残体、染病杂草、带毒烟苗,传播方式主要为机械和蚜虫传播.试验表明轮作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在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利用漂浮育苗技术获得菌根烟苗后,通过盆栽试验,比较菌根烟苗和移栽时接种烟苗的菌根发育、侵染率、植株生物量和植株营养状况.结果表明,移栽菌根烟苗,AM真菌二次侵染发生时间短,并形成大量根外菌丝,植株营养状况和生物量均显著高于移栽时接种的烟苗和不接种烟苗.所以,移栽菌根烟苗较好地解决了移栽后AM真菌生长与侧根生长之间的矛盾,可迅速发挥菌根效应,缩短缓苗期.  相似文献   

20.
解淀粉芽孢杆菌Ba33对烟草的促生及抗TMV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烟田土壤中分离得到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a33菌株。5叶期三生NN烟(Nicotianatabacum var.samsun NN)喷施Ba33发酵液3次后再接种TMV(烟草花叶病毒),与喷清水对照相比,能显著降低枯斑数量,枯斑抑制率为67.8%。于4~6叶期普通烟草(Nicotiana tobacum L.)NC89烟苗接种TMV前后分别用Ba33发酵液、NB培养基或清水连续灌根3次,观察到Ba33发酵液灌根处理的烟苗鲜重、最大叶长和叶宽均高于清水对照处理,叶色浓绿,长势良好;接种TMV10 d后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a33发酵液灌根处理的植株新叶中RNA含量低于清水对照和NB培养基灌根处理。认为Ba33具有拮抗TMV、促进烟草生长的作用,是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