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南农业》2014,(5):8
<正>与千万劳务派遣工息息相关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于2014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规定》回应了长期广受关注的劳务派遣用工岗位界定、劳务派遣工的同工同酬待遇、"虚假外包"违法派遣等问题;特别是划定了用工单位使用劳务派遣工比例的"红线"——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将有效遏制滥用劳务派遣制度的行为。为使劳务派遣用工数量较多的用工单位能够平稳地将用工比例降至规定比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企业  相似文献   

2.
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在农业科研单位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劳务派遣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引入的一种用工形式。文章通过对劳务派遣概念的理解,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在实行劳务派遣用工方式中表现出的便捷人事管理、用工方式灵活等优势,介绍了农业科研单位在实行劳务派遣用工中的具体经验和做法,剖析了农业科研单位在实行劳务派遣用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农业科研单位需要在提升劳务派遣者主人翁意识、注重劳务派遣者的成长和使用等方面加强对劳务派遣人员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7月1日起,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将正式实施。新法最大的亮点,就是明确规定了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并赋予人社部门依法开展经营劳务派遣业务行政许可的权力。  相似文献   

4.
结合用工单位使用劳务派遣用工的实际,依据现行劳动法律法规之规定,从选择派遣机构、规范派遣协议、合理设置派遣岗位和建立合理薪酬体系等方面对当前劳务派遣机构面临的风险提出控制与防范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2009年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中发现,劳务派遣用工数量增加,一些用人单位规避用工责任和义务,滥用劳务派谴,同工不周酬等问题较多.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在积极会同国资委、全国总工会等单位抓研究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管理的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规范用工单位、劳务派遣公司和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了《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规定》明确,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用工单位在本《规定》施行前  相似文献   

7.
沈农友 《农家致富》2007,(16):48-48
规范劳务派遣用工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福利待遇;  相似文献   

8.
受人员编制限制,人力资源相对不足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科研检测单位的发展。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用工形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科研检测单位的人力资源配置问题。文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科研检测单位劳务派遣用工管理进行解析,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以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科研检测单位的劳务派遣运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形式,在农业科研单位广泛应用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然而,由于人员身份的双重性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在具体实践中存在同工不同酬、职业规划模糊、归属感缺失等问题。文章基于双因素理论的视角,就如何通过激励手段提高劳务派遣人员工作积极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维权热线     
《农家致富》2015,(7):55
派遣工向用工单位辞职无效江苏省新沂市高流镇读者郑某来电:我与某人力公司签订为期2年劳动合同,公司派遣我至某金属公司工作。2013年10月,我口头向金属公司提出辞职并获得批准,3天后离开了该公司。人力资源公司以连续旷工15日以上为由解除了与我的劳动关系。请问:我向用工单位辞职有效吗?答:人力资源公司系劳务派遣单位,某金属公司系接受劳务派遣的  相似文献   

11.
<正>编辑同志:我儿子今年夏天技校毕业,找到了一个工作单位,该公司招用的是劳务派遣员工,公司将与我儿子签订两年的合同。签合同后,我儿子将被派往其他单位工作,由实际用工单位管理并支付劳动报酬。我听到过有关劳务派遣员工权益受损的事情,也担心我儿子成为劳务派遣员工会低人一等,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障。请问:怎样的劳务派遣才是合法的?我儿子  相似文献   

12.
上海力争用2~3年时间逐步规范劳务派遣用工.通过集体协商方式.引导用人单位合理使用劳务派遣.降低劳务派遣员工比例.落实同工同酬.推动劳务派遣员工参与民主管理等。这是记者从上海市政府5月底召开的规范劳务派遣用工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  相似文献   

13.
正【咨询】我经劳务派遣公司派遣,在一家用工单位上班。半年前,我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因为工作原因受到了伤害。当我以自己已办理工伤保险,向社保中心申请工伤保险待遇时,社保中心却认为为我办理工伤保险、缴交工伤保险费的是劳务派遣公司的一家友好单位,而非法定义务人——劳务派遣公司,故不同意支付工伤保险待遇。请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博弈的视角,对河北省劳务派遣同工不同酬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存在第三方机制的情况下,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工的长期合作会失败,在存在违约金的情况下,违约金对抑制同工不同酬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吉林农业》2010,(3):92-93
<正>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2009年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中发现,劳务派遣用工数量增加,一些用人单位规避用工责任和义务,滥用劳务派遣,同工不同酬等问题较多。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强化规制的角度, 分析了发挥政府在劳务派遣中主导作用的原因, 并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主要有实行劳务派遣用工分类管理、设立行政许可制、建立行政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一些用工单位或老板在工程完成后,降低应付劳务款标准、无理欠付和拒付民工劳务款,造成民工与用工单位纠纷  相似文献   

18.
劳务派遣劳动关系较为复杂,对派遣工劳动报酬的支付,立法规定的较为混乱,需要加以明确。在支付主体方面,应明确派遣单位与要派单位皆为支付主体,但承担不同的支付责任。在支付标准方面,应规定劳动者参与协商劳动报酬的权利,并以劳动者利益为基础确定支付标准。在支付方式方面,应对扣减劳动报酬的问题作出周全规定,并在一定条件下允许要派单位直接向派遣工发放劳动报酬。  相似文献   

19.
陈诚 《农家科技》2008,(3):48-48
<正>劳务派遣是指派遣机构根据要派单位(即实际用人单位)的要求,与要派单位签订派遣协议,将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派往要派单位,受派劳动者在要派单位的指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向前发展.我国的劳动关系领域形成了以《劳动合同法》为主体,以《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为补充的劳动关系法律体系。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由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的需要.劳务派遣这一新的用工形式便应运而生。本文结合当前新的劳动关系法律体系,针对企业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下.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及有效的防范法律风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