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营造杉木嫁接种子园,普遍存在接株生长出现“偏冠”现象,不能形成正常树形,影响结实产量和建园效果。我场自一九七四年开始营建嫁接种子园以来,作了有关克服“偏冠”的嫁接方法试验。一九七六年用大砧、高部位、留轮枝片状芽接或皮下切接,对纠正偏冠有显著效果,基本上能克服“偏冠”现象。这两种接法,不但正冠率高,而且成活率高,生长快,接株平均高生长量达139厘米,接位径祖率生长量达45厘米,部分接株当年就开花结果(见下表)。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杉木种子园提供优良无性系接穗,我所于1976年春选择了一片现有杉林作砧木,从武冈林场采来22个杉木无性系嫁接600株,建立了10亩杉木优树采穗圃.经过二年的培育,接株生长较好,平均高达122.4厘米,地径粗2.2厘米,今春提供接穗2881枝,其中顶梢445枝,除解决本所35亩杉木种子园所需接穗外,还支援了  相似文献   

3.
营建杉木无性系种子园和采穗圃,过去主要用髓心形成层对接法。我们遵照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关于“一切经过试验”的教导,近3、4年来开展了杉木芽接试验。试验结果证明,这种方法有以下优点:(1)嫁接成活率高。1976年春我们嫁接1,243株,12月份调查成活率92%。(2)生长较好。嫁接当年一般高生长40-60厘米,最高140厘米,粗生长1.1-  相似文献   

4.
建立杉木种子园是实现杉木良种化的重要途径。但在种子园的建设中我们遇到了接穗不足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1974年,我们进行了杉木短穗破半嫁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嫁接方法,接穗利用率高。1975年以来,百色地区建立种子园200多亩,采穗圃55亩,多用此法进行嫁接,成活率高达95%以上。现将我们的做法和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一、嫁接技术杉木短穗破半嫁接法仍是采用髓心接触形  相似文献   

5.
杉木芽接     
为了多快好省地开展杉木无性系的良种繁育,迅速建成种子园,山口林场和我所进行了杉木芽接试验。1974年总共芽接379株,成活320株,成活率84.5%,其中3月份接10株,活7株,5月接3株全活,8月接10株,活5株,9月接15株全活,10月接234株,活183株,11月接107株全活,芽接的植株生长直立,粗壮,长势良好,优于髓心接触形成层枝接法。如山口林场3月份芽接的,9月份测定,植株平均高76厘米,平均地径粗1.3厘米,用髓心接  相似文献   

6.
1987年青,在平利县蜡烛山杉木种子园内,用7~8年生杉木实生苗与在湖南会同广坪四盆路青年杉木种子园所采的接穗,采用撕皮嵌接法,嫁接803株,成活719株,成活率为89.53%。年生长量50~100cm的占成活株的78%,具体做法如下:(1)接穗处理嫁接前的半个月,将沙贮的穗条用8℃左右的水进行流水处理,抑制芽萌动,直到嫁接结束。嫁接时,把穗条  相似文献   

7.
水曲柳的芽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用美国大叶白蜡作砧木进行芽接试验,结果表明:美国大叶白蜡和水曲柳的优良性状得到了互补,嫁接亲和力强,提高了抗逆性和生长量。在各嫁接方法中,T形芽接效果较好,平均成活率为95.5%;在4个时间段内,5月31日采用与T形芽接组合成活率最高,达到98.6%;在考虑当年高生长量时,同样是5月31日采用T形芽接高生长量最高,达到43.60cm;在3种砧木高度的处理中,以嫁接高度为10cm的处理,平均成活率最高,达到89.5%。  相似文献   

8.
靖县排牙山林场于一九七三年春,用四十四个无性系建立十七亩杉木嫁接种子园。一九七四年有百分之二十左右接株开花,一九七五年百分之七十以上接株开花结实,一九七六年绝大部份接株开花结实。一九七六年结实量比一九七五年增加三点五倍。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插皮接法与芽接法两种嫁接方法对比,结果为:插皮接法成活率为58%,接穗生长量为5.9cm;芽接法成活率为87%,接穗生长量为11.8cm。由此可见,嫁接木用芽接法成活率高,接穗生长快,嫁接树木提前进入郁闭期。  相似文献   

10.
靖县排牙山林场于1973年春,用44个无性系建立17亩杉木嫁接种子园。1974年有20%左右接株开花,1975年70%以上接株开花结实,1976年绝大部份接株开花结实。1976年结实量比1975年增加3.5倍。1975年起,我们对无性系种子园的生长和结实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无性系当代的分析,可及早淘汰性状不良的单株或无性系,缩小后代鉴定的规模。在表型鉴定的基础上进行再选择,可以提高选种、育种的效果。杉木嫁接种子园位于平缓山坡上,坡度10—15度,阳坡。立地条件中等,母岩为砂质岩山地黄壤。  相似文献   

11.
嵌芽接即是芽片稍带木质部的芽接方法。随着生产的发展,嵌芽接愈来愈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在林果生产中运用得愈来愈广泛,现将我们多年来的实践总结如下。1 嵌芽接的优越性嵌芽接具有嫁接成活率高、嫁接速度快、嫁接期长、适应范围广等优点。1985年扶风绛帐乡牛仓村马英于春季接柿树1.5万株,成活率为85.1%;1986年春嫁接3.5万株,成活率为90.5%。有经验的育苗专业户采用嵌芽接嫁接苹果、梨等仁果类,桃、杏等核果类,一般嫁接成活率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我所于1975年开始营建杉、檫、松、油茶等林木种子园200亩,现已嫁接杉木种子园65亩,3200株.1976年嫁接的植株生长良好,平均树高198厘米,地径4厘米,最高的258厘米,地径5厘米,有40%以上的植株开花结实.1977年嫁接的当年植株平均高117厘米,正冠率达85%,比1976年嫁接的提高6.2%.  相似文献   

13.
杉木芽接     
为了多快好省地开展杉木的良种繁育,加快种子园的建设步伐,迅速实现杉木种子生产基地化和造林良种化,我们进行了杉木芽接试验。一九七四年和一九七五年共芽接912株,接活率一般达90%以上,保存率在70%以上,接后一年半,生势最好的植株高达1.7米,径粗3厘米。芽接法有四个优点:  相似文献   

14.
以南亚松(Pinus latteri)种子园嫁接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分析南亚松无性系的成活率和生长性状,为南亚松种质资源保存、种子园营建及良种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南亚松种子园不同种源的无性系成活率在28%~88%之间,平均58.5%。海南和越南种源无性系的平均成活率高于防城港。3个种源南亚松嫁接株的平均接穗高生长量、接穗径生长量、冠幅和主干分枝数分别为91 cm、31.32 mm、73 cm和5,不同指标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成活率大于70%的17个无性系间对比分析表明,越南无性系的生长优于海南无性系;多重比较分析表明来自越南的11#和13#无性系生长最优。  相似文献   

15.
我所1974年开始营建杉木嫁接种子园,移栽四年生的健壮幼林作砧木,1975年3月18日从靖县采回15个优株无性系嫁接450株,成活388株,保存率达86%。经过精心培育管理,植株生长良好,正冠率达85%左右。据11月15日的调查,接株平均高108厘米,平均基径2.17厘米,最大的植株高134厘米,基径2.5厘米,冠幅133厘米。现将种子园的初期管理工作介绍如下: 一、抹芽去萌:杉木的萌芽力强,加之砧木的萌动比接穗要早,经过截干嫁接后,常在接合部位和根际周围,萌发大量  相似文献   

16.
杉木是四川重要的用材林树种。发掘和利用种子园中杉木优良单株和遗传型,是杉木遗传改良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以月江杉木2代种子园为选优目标,采用标准地法,选择出84个遗传型的杉木优树,优树群体由197株母株组成,优树胸径处于25 cm~40.7 cm的区间,平均胸径29.7 cm,优树来源广泛,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基础,可为新一代种子园的建设和优株无性系化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17.
我省各地正日益广泛地建立良种刺槐无性系种子园,为了提高嫁接成活率,加快建园进度,我们于七五年春天在胶县苗圃进行了刺槐无性繁殖试验。用六种嫁接方法对比,选择最好的嫁接方法。共嫁接2399株,平均成活率达71.4%,当年平均高244.4厘米,年平均根径3.04厘米,年生长量最大的苗木高达390厘米,根径4厘米,尤以袋接法  相似文献   

18.
要实现林木速生、丰产、优质,选育优良品种固然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但是,优良品种选育出来,还要加速繁殖和推广,积极应用到生产中去,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当前,全国杉木良种繁育工作形势一派大好,杉木嫁接种子园的建设工作受到普遍重视。为了建设好杉木嫁接种子园,加速良种繁育,遵照毛主席“要认真总结经验”的教导,我们着重分析了1966年杉木嫁接种子园和优树收集区40个无性系接株的生长和结实的情况,供建园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江西省分宜县对引自福建、湖南的29个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三代子代的1年生苗以及1个三代混系种子的1年生苗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年生杉木三代子代苗平均苗高为24.19 cm,平均变异系数为23.09%;平均地径为4.27 mm,平均变异系数为18.26%。家系间苗高和地径生长量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通过综合评价,选出了5个三代子代生长性状优良家系,其平均苗高平均生长量为35.22 cm,现实增益45.61%,遗传增益25.26%;地径平均生长量为5.26 mm,现实增益23.19%,遗传增益7.62%。初选出的5个优良家系,其母本能为今后江西省杉木三代种子园建园亲本选择及高世代育种群体构建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20.
过去杉木嫁接后,植株生长普遍存在树冠偏斜的问题,使树冠畸形,产果量低,管理困难,直接影响种子园的发展。近两年来,我所和韶关地区林科所、怀集县林科所、国营曲江林场共同协作研究,总结出采用“大砧留轮枝皮下切接”的方法,基本上克服了杉木嫁接偏冠的问题。1975年春,曲江林场杉木种子园采用这种方法,嫁接1,300株,接株生长普遍端直,偏斜度0-5°的占总株数的26.5%,偏斜度5-20°的占51.8%,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