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兴凯湖大白鱼的学名为兴凯湖翘嘴鲌,但由于和其它地区在地理、气候及水域环境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密山市兴凯湖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地方性种群,在生理性状上与我国其它水域存在着一些差异,其肉质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名贵经济鱼类,被誉为中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闻名全国.兴凯湖大白鱼具有适应性强、饲料易解决、生长快、抗病力强、上网率高等优点,适合池塘、湖泊、水库等多种水域增养殖,同时兴凯湖大白鱼也是受欢迎的垂钓鱼类品种.密山市早在2005年就成功地进行了兴凯湖大白鱼鱼种驯化养殖.5亩池塘里放养大白鱼春片4万尾,鲢鳙乌仔1万尾,在距池塘边2米处搭设一个浮饵饲料台,用含蛋白45%的膨化颗粒饲料驯化投喂,科学调节水质和预防鱼病,大白鱼从春片规格7cm长到20cm.  相似文献   

2.
兴凯湖大白鱼 ,学名兴凯翘嘴红鲌。我国黑龙江、辽河、黄河、长江、珠江等水系及台弯省均有分布。由于兴凯湖具有独特的水域环境 ,使其在生理性状上形成一个独立品种 ,在各鱼类志中都有兴凯湖大白鱼的叙述。兴凯湖水质好 ,营养丰富 ,远离城市 ,污染小 ,使得兴凯湖大白鱼体色银白 ,肉质细嫩 ,味道鲜美 ,是兴凯湖重要的名贵经济鱼类。目前 ,兴凯湖由于过度的渔业捕捞 ,导致大白鱼资源濒临枯竭。为了恢复资源 ,探索用人工方法进行大白鱼的增养殖 ,我们进行了大白鱼种培育试验 ,现将试验有关技术情况介绍如下 :1 条件与方法1 .1 池塘条件共用 …  相似文献   

3.
<正>翘嘴鲌俗称大白鱼、翘嘴白鱼、翘嘴鲌,而在松花江沿岸则称之为"撅嘴岛子"。翘嘴鲌广泛分布于我国珠江流域、长江流域一直到黑龙江流域。兴凯湖翘嘴鲌是翘嘴鲌在兴凯湖水域形成的一个天然独立种群,它和黄河鲤鱼、松江鲈鱼、松花江鳜鱼合称为我国"四大淡水名鱼"。由于兴凯湖具有优良的地域和水域环境,使得兴凯湖翘嘴鲌体色银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兴凯湖重要的名贵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4.
正鸡西域内边境水域有中外知名的兴凯湖、乌苏里江等自然水域长达497公里,盛产鱼类有近百种,其中经济鱼类60余种,特产名贵鱼类20余种,特别是兴凯湖大白鱼为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也是我市地方知名品牌。兴凯湖、乌苏里江等自然水域是我省特色、绿色水产品主产区之一。鸡西渔业历史悠久,建国前渔业生产单一,以捕捞业为主,从业人员主要是沿江、沿湖所居住的赫哲人。在计划经济时期集体分配体制下的渔业生产发展缓慢,我市渔业一直处于养殖技术落后、经营  相似文献   

5.
一、兴凯湖自然条件兴凯湖是中俄界湖,总水面4380平方公里,其中中国1038平方公里均在密山市境内,是世界第四大、亚太地区第一大淡水湖。兴凯湖平均水深5米,有暗流,共有12条河流注入,只有松阿察河流出。兴凯湖年水体交换4次,水质清澈,周边无大中城市及工业区。兴凯湖鱼类资源丰富,最新资源调查显示,兴凯湖共有鱼类78种,较为著名的有“三花”、“五罗”、鲟鳇鱼、大麻哈鱼、大银鱼等,最著名的是兴凯湖翘嘴红鲐,俗称兴凯湖大白鱼,被誉为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之首。在2010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兴凯湖大白鱼品牌价值为3.31亿元人民币,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密山市地理标志性产品。  相似文献   

6.
兴凯湖大白鱼学名翘嘴红鱼白 ,以其肉质细嫩、鲜美洁白而著称。其背鳍具强大光滑的硬棘 ,头背面几乎平直 ,生活在流水及大型水体的中、上层 ,属凶猛肉食性鱼类 ,是我国天然水体大型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 ,因过度捕捞和水域污染等因素 ,大白鱼天然资源十分稀少 ,市场供不应求 ,大白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 ,为发展地方名贵、品牌鱼类奠定了基础。 2 0 0 3年鸡西水产研究所引进兴凯湖大白鱼 3 50 0尾进行池塘驯化养殖试验 ,取得良好效果 ,现将其技术总结如下 :1 养殖环境1 .1 池塘条件 :面积 7亩 ,池深 2m ,底为砂壤底 ,水源充足 ,注排水方便 …  相似文献   

7.
兴凯湖大白鱼的学名为翘嘴红鲔,被称为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兴凯湖大白鱼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是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很高的名贵经济鱼类。同时,兴凯湖大白鱼也是受欢迎的养殖品种,它具有适应范围广、饲料易解决、生长快、抗病力强、上网率高等优点,以下介绍其成鱼池塘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8.
翘嘴红鲌[Erythmculterilishaeformis(Bleeker)]又称兴凯湖大白鱼,在我国的内陆水域及台湾省均有分布、在兴凯湖大型湖泊水域中是一个较为稀少而名贵的淡水鱼品种。由于兴凯湖独特的水域环境,使其在生理性状上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种群。翘嘴红鲌,肉质洁白细嫩,味道极为鲜美,并有抗高寒能力的特点,是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的淡水鱼品种,  相似文献   

9.
兴凯湖大白鱼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凯湖大白鱼是青梢红鲌在兴凯湖水域形成的独立天然种群,它和黄河鲤鱼、松江鲈鱼、松花江鲑鱼,合称为我国"四大淡水名鱼"。该鱼体长,侧扁而薄,头后背部稍隆起,口裂倾斜,下颌突出,背部和两侧浅棕色或青灰色,鳍灰色或黑色,自然条件下生活于江河流水及大型静水体中,喜集群于水的中上层,起捕率高,最适生长温度在22~30℃,溶氧要求达5mg/L以上,pH值在5.5~8.5之间,  相似文献   

10.
兴凯湖大白鱼(学名兴凯湖翘嘴红鱼白)是翘嘴红鲌在兴凯湖水域形成的独立天然种群,是我国的四大淡水名鱼之一。该鱼体长侧扁,背部和两侧浅棕色或青灰色,腹部银白色,鳍灰色或黑色。自然条件下生活于流水及大型水体中,喜集群在水的中上层,易捕。它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2—30℃,溶氧在5mg/L以上,PH:5.5—8.5。食性:幼苗期以浮游植物、动物为主,体长5—20cm主要以吞食大型浮游动物为主,成鱼期以小型野杂鱼为主,人工饲养情况下食人工饵料。  相似文献   

11.
为保护濒危名贵鱼类种群,2003年,鸡西市水产研究所先后从兴凯湖引进大白鱼亲体数千尾,2004年成功地完成了兴凯湖大白鱼繁育和苗种培育工作,为繁衍这一名贵品种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翘嘴红鲌是黑龙江水系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其肉质细嫩,肉昧鲜美。兴凯湖的翘嘴红鲌是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是兴凯湖的主要经济鱼类,占渔获物的80%以上。长期以来,由于无计划地酷捕滥捞,兴凯湖的翘嘴红鲌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近年来翘嘴红鲌的繁殖群体已达灭绝边缘,个体越来越小,很少能捕到用于人工繁殖的个体。为挽救这一宝贵资源,国家作为八五重点攻关项目,把翘嘴红鲌人工繁殖研究的课题下达给了黑龙江省特产鱼类研究所,经过几年的研究探索,初步掌握了翘嘴红鲌人工繁殖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3.
三种药物对兴凯湖翘嘴鲌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翘嘴鲌曾用名翘嘴红鲌,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鲌属,在我国平原各水系均有分布。兴凯湖翘嘴鲌(Topmouth culter)是翘嘴鲌(Culter alburnus)中的一个地理种群,又称兴凯湖大白鱼,俗称大白鱼、翘嘴白鱼、翘嘴鲌、翘壳,而在松花江沿岸则称之为"撅嘴岛子",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兴凯湖。兴凯湖翘嘴鲌体色银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是历代进京贡品和高级宴席佳肴,市场形象较佳,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兴凯湖  相似文献   

14.
名称:贝加尔雅罗鱼学名:Leuciscus baialensis(Dyb.) 鲤形目鲤科雅罗鱼属地方名:小白条、小白鱼分布:雅罗鱼属是栖息于欧溯、亚洲西部和北部及美洲水域中的江河和湖泊鱼类。贝加尔雅罗鱼在苏联从鄂毕河到科雷马河的西伯利亚地区较多见;在我国则系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的主要经济鱼类。1968年秋至1969年秋移植至新疆南部的博斯腾湖。现已成为该湖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卡拉白鱼隶属鲤科、卡拉白鱼属,是欧洲和中亚地区名贵的小型珍稀经济鱼类,为上层鱼,2001年首次引入我国,具有体形健美、无肌间刺、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起捕率高、抗逆及适应性强、食性广等特点。2013年,我们进行了卡拉白鱼套养泥鳅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兴凯湖大白鱼在吉林省池塘高密度养殖的可行性以及相同放养密度、不同放养规格及搭配品种情况下的经济效益,2019年5月-9月,在吉林省长春市九台水产良种场,选择两口池塘进行试验。1~#池塘、2~#池塘兴凯湖大白鱼鱼种投放密度均为9 600尾/hm~2。1~#池塘兴凯湖大白鱼鱼种投放平均规格为0.125 kg/尾,2~#池塘兴凯湖大白鱼鱼种投放平均规格为0.175 kg/尾。经过5个月的养殖,证明两个试验池的兴凯湖大白鱼均可养成商品规格。从整体经济效益看,1~#池塘优于2~#池塘。  相似文献   

17.
红岩水库是安化县水利局管辖的小Ⅱ型水库,坐落在安化县东坪镇木子管区芒东村,于1979年建成蓄水,水库水面积有600亩,属于灌溉、防洪、发电和养殖为一体的综合型水库.2005年,现安化县马口鱼渔业合作社法人代表刘文义承包红岩水库水域进行养殖生产.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餐桌上最喜欢的就是天然野生鱼类,野生鱼类价格昂贵,作为红岩水库最主要的野生鱼类一马口鱼很自然的成为了承包者创收的主要途径.2005年由于起捕的马口鱼比较多,加工水平没有跟上,起捕的马口鱼由于来不及加工就用网箱暂养起来,因怕其掉膘,就卖来了一些饲料投喂,到年底起捕时发现网箱中的马口鱼个体明显比原来大了许多.  相似文献   

18.
由于大水面相关因素比较多,情况复杂,人为控制难度大,相比之下,大水面的开发利用远远落后于小水面和池塘的养殖。小兴凯湖经过六十年的开发利用,由于早期增殖力度不够及过度捕捞,到了上世纪末,鱼产量已经很低了,只有4—5斤/亩,根据此情况,2002年开始我场将小兴凯湖的经营确立为立场项目,进行综合治理,大幅度提高小兴凯湖的鱼产量,使小兴凯湖为我们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一、决定小兴凯湖自然鱼产力的自然因素小兴凯湖鱼产力的高低,取决于其生产鱼类饵料能力及湖中鱼类利用这些饵料资源的效率。小兴凯湖影响以上两方面的因素有:  相似文献   

19.
太湖白鱼引种驯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湖白鱼,学名翘嘴红■(Erythroculterilishaeformis),广泛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各类水域中。由于捕捞强度及水质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其天然资源日趋下降,越来越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我们于2001年着手引种驯养太湖白鱼,探索其养殖技术,以增加本地区名贵鱼类养殖种类,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兴凯湖与小兴凯湖地处我国东北边陲,仅一岗之隔,但二者的生态环境差别很大,在小兴凯湖移植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进行人工增殖没有取得很好效果的情况下,随泄洪水流入到兴凯湖中的大银鱼则很好地发展了自己的种群。为探讨兴凯湖与小兴凯湖鱼类组成的差异及其与大银鱼种群发展的关系,于2010年1月-12月对兴凯湖和小兴凯湖鱼类组成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二者在鱼类种类组成上相似性仍较高,但在鱼类生物量组成上有明显差别。本次调查兴凯湖有鱼类56种,与历史数据比较基本没有减少,但新纪录3种: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梭鲈Lucioperca lucioperca和黑龙江泥鳅Misgurnus moloity(Dybowski)。小兴凯湖现有鱼类33种,比历史记载减少10种,东北Sarcocheilichthys lacustris、怀头鲶Silurus soldatovi和大银鱼为3个新纪录种;两湖的Sorenson指数为0.72。作为亚寒带的大型湖泊兴凯湖有着独特的水文和生态特点,大多数喜草生境种类在兴凯湖中的生物量都很低。本文探讨了兴凯湖与小兴凯湖鱼类组成差异与大银鱼种群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