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优绿茶生产与贮藏保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名优绿茶是茶叶中的精品 ,是高品质绿茶。就其共性而言 ,一般都具有独特的造形 ,翠绿的色泽 ,幽雅的清香 ,鲜醇的滋味 ,嫩绿明亮的汤色。名优绿茶是特殊的自然条件 ,适制的茶树品种 ,精细的采摘和精湛的制茶工艺相结合的产物。1 名优绿茶与自然环境条件的关系纵观历史名茶 ,便会发现名优绿茶大都产自名山大川。合理的土壤理化结构 ,充沛的雨量 ,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名优绿茶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庐山云雾、洞庭碧螺春等名茶都是产自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环境。在优越环境条件下 ,茶树生长适宜 ,内含物质丰富 ,所制名优…  相似文献   

2.
茶树硫含量背景值与其营养特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肥提高了茶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对绿茶品质具有提高效应。硫素作为茶树必需元素,其作用远没有得到深刻地揭示。为了生产中合理地利用硫肥,也是为硫研究提供茶树硫含量的背景值,本研究对茶叶含硫状况,茶树硫周期活动规律,茶树硫的吸收与土壤硫的关系等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婺源是江西主要外销绿茶产区之一,县境位于赣东北角上,和浙江的开化、安徽的休宁接界。境内山岭连绵。峰峦起伏,河川环绕,四季云雾不绝,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具有栽培茶树的优越自然条件。远在唐朝之前,婺源就以盛产茶叶著称。由于茶叶  相似文献   

4.
《茶叶科学技术》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季刊,1960年创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经济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与科学种茶、制茶经验、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应用理论等。辟有“综述论文、实验研究、茶叶经济、科技园地、生理生化、思考观点、茶史文化、名茶名种、茶区动态”等栏目,适合茶叶科技工作者和茶叶爱好者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越冬防护区福鼎大白茶相关因子检测,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区,春茶鲜叶百芽重、产量、折干率及茶叶主要品质成分水浸出物、多酚类、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类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降低了酚/氨比,有利于绿茶品质的形成;而夏茶变化不明显。这表明同一茶树品种在不同越冬防护条件下,它的物质代谢方向和速度是不同的,在停止防护措施后,此效应对春茶影响较明显,夏茶不明显。这为茶树安全越冬,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浙农113、名山白毫131、鄂茶1号引种江西南昌后的栽培特征、产量、品质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茶树品种引种江西南昌后,春季萌芽较早,产量高,适制针形绿茶,抗旱、抗寒性强,适合以加工针形绿茶为主的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绿茶占我省茶叶总产销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亦是我省主要茶类之一。“婺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茶树在得天独厚的环境下生长,茶叶的自然品质优异,深受消费者的欢迎;“饶绿”和“赣炒青”是改制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茶树栽培经济效益的取得,是土壤、种质、气象以及各项栽培投入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一定的土壤、种质、气象及茶园条件下,栽培经济效益的高低主要决定于栽培技术投入。一方面与栽培技术质的因素有关,一方面与栽培技术量的因素,即各项栽培技术投入的数量及比例有密切关系。在茶叶生产实际中,对各项栽培投入数量的确  相似文献   

9.
“种”是农业“八字宪法”的内容之一。好种出好苗,良种产量高,各项增产措施都要通过“种”这个内因起作用。茶树是多年生经济作物,品种优劣,直接关系到茶叶的产量质量。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以获得较多的收成。因此,积极选育适应我省红、绿茶区栽培的茶树良种,对发展我省茶叶生产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绿色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桑茶叶通讯》2019,(1):26-33
本规程规定了江西省行政区域内绿色食品茶叶生产的产地条件、茶园基地建设、茶树品种选择、茶树种植、树冠管理、土壤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鲜叶采摘、加工要求、包装、储藏和运输等技术要求,为江西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及茶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香高、味醇、汤清、叶绿、形美是优质绿茶应有的品质特色,不但给饮用者以美好的品饮风味和艺术享受,而且保留着较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茶多酚和适量的芳香物质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份。要获得内质良好的优质茶,除了茶树品种和采摘嫩度对茶叶内含成份有影响的因素以外,加工制造的各个环节,都必须严格依  相似文献   

12.
黄金菊茶树不同采摘期主要品质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西凤凰沟生态茶园种植的黄金菊茶树为实验材料,分析了黄金菊采摘期主要品质成分含量,并对黄金菊和宁州2号制作的绿茶、红茶样品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黄金菊茶品质成分丰富,春季所制名优绿茶品质好,夏秋季节制红茶品质好,该茶树资源具有萌发期早、茶树鲜叶持嫩性时间长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豫南大别山山地面积广阔,土壤和气候条件优越,特别适宜于优质"信阳毛尖"绿茶的生产.形成"信阳毛尖"独特品质的原因除采用特殊的采制工艺外,主要还与豫南大别山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有关,尤其是与豫南大别山独特的太阳辐射变化特征密切相关.因此,研究豫南大别山太阳辐射变化规律及其对"信阳毛尖"茶叶品质的影响,对于合理开发利用山区气候资源,科学推进"信阳毛尖"名茶战略,促进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打造"中国茶都",弘扬和传承信阳茶文化,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茶树育种工作的重要意义: 1、好种出好苗,良种质优产量高:茶树良种是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的基础,一般都具有产高、质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  相似文献   

15.
茶叶化学是研究茶树各器宫的化学成分,研究茶树生长、发育、遗传、变异和制茶过程中物质、能量、信息三者的变化,协调、拮抗、矛盾统一等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包括了茶叶成分化学、茶树生物化学、制茶化学和茶叶品质化学等内容,是普通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渗透到栽茶和制茶中的一门边缘学科。它能为茶树栽培、品种选育、制茶学和茶叶品质鉴定提供有关化学和生物化学的理论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隆中位于湖北省襄阳城西13公里处的群山中。主峰隆中山海拔306m。山脉起伏盘旋,势若蟠龙。山上茂林修竹,郁郁葱葱,望之蔚然深秀。山谷流水潺潺,土壤深厚肥沃。茶树主要分布在山谷之中,与山林相对衬形成一个良好的森林环境。生长在这里的茶树,氨基酸含量高,制绿茶品质好,耐冲泡。用此原料创制的新名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名优绿茶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众所周知,春茶质量最优,它的滋味浓醇鲜爽,香气高雅而持久,而夏秋季节气温高、日照强,从而造成茶多酚类物质含量较高,氨基酸含量偏低,制成的绿茶苦涩味重、口感稍差、清香缺乏,品质远远不及春茶。由于受到茶叶品种、自然条件、鲜叶原料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很多茶区的企业和茶农每年在春、夏、秋三季生产中,一般只在春茶一季生产加工名优茶,对夏秋茶少采甚至不采,从而造成茶叶总产量减少,茶园经济效益降低。下面,笔者结合实际谈一下如何提高夏秋名优绿茶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加工工艺与名优绿茶香气形成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气是名优绿茶的重要品质因子之一,良好的香气品质主要在茶叶加工中形成.本文分别叙述了茶叶摊放、杀青(青锅)工艺、揉捻做形、干燥(辉锅)及干燥后增香对香气物质转化和茶叶香气品质的影响;并对茶叶香气形成机理进行了阐述,重点介绍了糖苷酶的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都昌位于江西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茶树适宜栽培区。茶叶生产是多种经营主要项目之一。全县现有茶园10311亩,95%以上分布于丘陵红壤荒山荒坡,土壤较为贫瘠,有机质含量0.4~2.5%,碱解氮含量2 5~100PPM,速效磷2~10PPM,速效钾20~40 PPM;加上近年来茶园偏施氮肥和其他因素影响,致使茶树缺钾症较普遍,并有发展趋势,对茶叶的产量、品质影响甚大。据13个重点茶场的  相似文献   

20.
茶树良种经济效益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良种的经济效益是由茶叶产量、品质以及市场导向等因素构成的。为了充分发挥茶树良种的优良特性,多生产名特优茶,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我们利用良种优势在加工工艺和多茶类配合上进行研究,使茶树良种的身价增值。如同是绿毛茶,高档名特茶售价高达60~120元/公斤,普通绿茶则只有4~12元/公斤。采摘较嫩的高档原料比采摘中低档原料对产量有所减少,但影响幅度如何?对单位面积茶园的产值、利润是增还是减?我们试图通过研究得出一个比较明确的概念,从而闯出一条高效益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