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旱稻,是指在旱田条件下,选用耐旱性较强的优质水稻品种.采用旱直播,整个生育期以自然降雨为主.在生育的关键时期,遇干旱时要适当补给水分,使水稻在土壤比较湿润的状态下,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现将旱稻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旱稻,是指在旱田条件下,选用耐旱性较强的优质水稻品种,采用旱直播,整个生育期以自然降雨为主,在生育的关键时期,遇干旱时要适当补给水分,使水稻在土壤比较湿润的状态下,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现将旱稻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选择品种由于旱稻的播种期比水稻播种育苗期晚,因此,在品种选择上要考虑成熟期早的品种。吉林省、黑龙江省最近通过国家审定的品种有:天井4号(丰优109)、天井5号特优13),在旱作条件下,这两(个品种全生育期136~140天。还有秦爱、旱9710等品种,都适合本省中、西部地区旱种。品种选择的对错,是种植旱稻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旱稻抗旱力强,适于旱地直播旱管栽培。与水稻相比,种植旱稻具有节约灌溉用水、无水层管理等优点,在推广过程中需注意以下问题。注意品种选择:一般旱稻品种的产量和品质不如传统的水稻,应坚持1年试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耐旱性强的水稻品种,以苗旱163、苗旱17、旱稻74、旱稻80和旱稻2号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生育期各品种的根长、根条数、根系活力以及根际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进行测定,以研究旱直播条件下不同旱稻品种根系生长及根际微生物数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根条数、根长及根系活力和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旱稻74旱稻2号旱稻80苗旱163苗旱17,说明旱稻74是较为适合半干旱、干旱地区种植的旱稻品种。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培育抗旱高产稻作品种新途径,以受体亲本超级稻沈农265和供体亲本传统旱稻毫格劳构建的回交渗入系BC3、BC4为材料,采用水田、轻度干旱、重度干旱3个处理,考察渗入系材料在水旱处理下产量和地上部形态的表现。结果表明:水田条件下回交渗入系群体BC3、BC4产量和目前生产上使用的旱稻品种(旱稻297、旱稻502等)无显著差异、与水稻品种沈农265无显著差异,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培育的旱稻品种(旱稻175、旱稻268、旱稻306)产量显著低于沈农265。干旱胁迫条件下,BC4群体与目前生产上使用的旱稻品种平均产量显著高于水稻品种沈农265;BC3群体平均产量与水稻品种沈农265无显著差异。水田与干旱处理下各材料间农艺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干旱胁迫下各性状表型变异系数较水田大,遗传变异系数略有升高,广义遗传力普遍降低。通过旱稻遗传物质渗入高产水稻培育的回交渗入系,可以有效结合旱稻的抗旱性和水稻的高产性。  相似文献   

6.
生育中后期干旱胁迫对栽培稻产量和米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个栽培稻品种(包括旱稻和水稻)在正常灌溉条件和干旱条件下进行产量比较试验,并分别对供试品种的产量和稻米品质构成因素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表明,在水稻生育中后期持续干旱导致水稻品种严重减产,每穗颖花数减少是干旱导致栽培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旱稻比水稻时干旱有更强的适应性.其在干旱胁迫下的结实率较高.灌浆结实期的适度干旱具有提高整精米率和减小垩白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早稻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稻,是指在旱田条件下,选用耐旱性较强的优质水稻品种,采用早直播,整个生育期以自然降雨为主,在生育的关键时期,遇干旱时要适当补给水分,使水稻在土壤比较湿润的状态下,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现将早稻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绥化市不同水稻品种旱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找出耐旱种质资源,为绥化市旱稻新品种的选择提供技术支持,特对10个水稻品种进行旱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旱直播种植方式下产量较高的品种为绥粳3号、龙粳31和龙粳46;品质较好的的品种为绥粳15和龙粳21。  相似文献   

9.
为探找适宜淮阴区直播稻高产品种,通过品种比较,对7个旱稻品种的产量性状进行评议分析。结果表明,津源85、旱稻227表现较好,适宜在淮阴区作旱地直播种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旱作条件下旱稻、水稻品种叶片光合特性及RuBP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为旱稻品种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个旱稻品种(“旱9710”、“秦爱”)和2个水稻品种(“吉农8号”、“长白1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旱作试验,于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测定其叶片光合特性及RuBP羧化酶活性。【结果】旱作条件下,在整个生育期,旱稻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RuBP羧化酶活性、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水稻品种(P<0.05),旱稻品种叶片蒸腾速率显著低于水稻品种(P<0.05),水分利用效率极显著高于水稻品种(P<0.01);旱稻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RuBP羧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与水稻品种相比,旱稻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高,RuBP羧化酶活性强,蒸腾作用弱,水分利用效率高,从而有利于提高旱稻的抗旱性,维持较高的光合效率。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陆稻利用前景及其直播旱作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稻又叫旱稻,是一种救灾作物,既耐旱,又耐涝,可直播于旱田,全期在近似旱地生态条件下生长发育,既可单作,又可与其它旱地作物进行间、套作。还可作水稻育秧移栽,比水稻耐旱稳产,适用于我省望天水田栽培。1992年李鹏总理将巴西陆稻IAPAR9引入我国,经中...  相似文献   

12.
寒地水稻旱直播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水稻旱直播的优势,针对水稻生长发育特点,提出水稻旱直播的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及处理、整地、播种、施肥、水分管理、病虫草害管理等内容,为水稻旱直播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比较不同氮素形态下水稻与早稻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状况,采用营养液培养,通过供应不同形态氮素及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对水稻、旱稻生长状况及相关指标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水分胁迫条件下,铵态氮营养水稻(或旱稻)叶片和地上部干重与正常水分条件下的相应处理相比无明显差异,而其余两种氮形态营养水稻与早稻的叶片和地上部干重明显低于正常水分条件下的相应处理;(2)铵态氮营养水稻(或旱稻) 在受到水分胁迫后,其吸水量的降低幅度明显小于硝态氮营养水稻(或旱稻);(3)水分胁迫条件下,硝态氮营养水稻和旱稻伤流液pH值低于正常水分条件下的相应处理,铵态氮和铵硝混合营养水稻和旱稻的伤流液pH值则均较正常水分条件下的相应处理有所升高。因此,可通过供应不同形态氮素调节水稻(或旱稻)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国水资源贫乏,旱涝灾害频繁,水稻耗水量大,其面积扩大已近极限,单产增长趋缓。到21世纪,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稻米的需求增大,推广优质旱稻品种具有很好的前景。 旱稻是适于旱地直播旱管的品种,种植管理方式同小麦相似,全生育期无需水层管理,全靠自然降水或在此基础上仅辅以少量灌溉,潜水量仅是水稻的1/4~1/10。1999年夏,我所从中国农业大学引种优质“旱稻277”获得成功,大面积获400公斤以上的产量水平。为便于该品种的推广利用,现将主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国旱稻生产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旱稻是从水稻品种通过人工选育而产生的变异型,通常直播于旱地,靠雨养或干旱发生到一定程度适量补充灌溉的旱作稻。1我国发展旱稻生产的意义旱稻即陆稻,在我国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但由于过去的陆稻产量低、米质差,只有在边远山区、丘陵地带作为小杂粮有少量种植。进入20世纪70年代,世界性能的淡水资源匮乏日趋突出,严重制约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旱稻是由水稻品种受旱土壤水分的影响,通过人工选择培育而来.通常是在旱地直播栽培,一生勿须水层,全靠自然降雨或在干旱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辅以适量灌水的稻作,其种植管理方式与小麦相似.  相似文献   

17.
旱稻干物质生产和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讨旱地条件下旱稻品种干物质生产和分配以及籽粒灌浆过程的特点,1986年和1987年在北京农业大学种植5个旱稻品种。用Hunt的生长分析法研究其干物质生产,结果表明旱稻品种的干物质生产和分配与水稻品种不相同。因不同生育阶段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和光合势对旱稻品种总干重的影响不同。籽粒干物质积累过程用Logistic生长曲线拟合,符合度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介绍旱直播水稻的生长发育特点,总结一季稻旱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大田准备、品种选择、播种、盖种及开厢沟、喷芽前除草剂、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水稻直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介绍旱直播水稻的生长发育特点,总结一季稻旱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大田准备、品种选择、播种、盖种及开厢沟、喷芽前除草剂、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水稻直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丰产、优质旱稻及配套高效旱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水资源贫乏,能源紧张,旱涝灾害频繁。水稻是耗水、耗能大户,且费工费时,水稻面积扩张已近极限,单产增长已趋于徘徊。到21世纪,随着人口膨胀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稻米的需求压力将越发加大,粮源供求形势不容乐观。培育水稻抗旱品种对我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旱稻”是适于旱地直播旱管的一种既古老又新兴的稻作,其种植管理方式同小麦相似,全生长期勿须水层管理,全靠自然降雨或在此基础上仅铺以少量灌溉,灌水量也仅是水稻的1/4~1/10。旱稻可育秧在水田或旱地移栽。过去农家旱稻老品种产量很低,人们只把它当“小杂粮”种植,如今已在我国大部分省区绝迹。 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大学)北方稻作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