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农村经济是重要工作。农产品能否由潜在消费转化为现实消费,关键在于物流,农产品物流效率直接决定农民收入。宁镇扬作为江苏省首个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以其为例探索区域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对于打通江苏省农产品流通网络、升级传统物流配送模式、实现农产品品控、快速营销及配送具有重要意义。以宁镇扬一体化为例,通过宏微观层面,对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运营现状及问题进行总结,基于宁镇扬一体化构建包含"一个中心、两个体系、三个工程、四种模式"的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体系。  相似文献   

2.
从培育壮苗、建棚定植、大棚管理、植株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了宁镇扬丘陵地区西瓜秋延后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苏种 《农家致富》2011,(12):24-25
一、宁粳5号审定编号:苏审稻201111。来源与类型:原名"W013",由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以武香粳14×镇稻88,于2006年育成,属迟熟中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苏种 《当代农业》2011,(12):24-25
一、宁粳5号审定编号:苏审稻201111。来源与类型:原名"W013",由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以武香粳14×镇稻88,于2006年育成,属迟熟中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我省太湖农区地处苏锡常经济发达区,丘陵、沿江农区地处宁镇扬经济次发达区.据1990年统计资料,苏锡常和宁镇扬通地区,人口占全省57%,耕地占全省47.9%,农业总产值占全省54.9%,粮食占全省51.8%,畜禽水产品占全省55%;工农业总产值占全省77.5%,农村社会总产值占全省75.1%.研究探讨这—地区种植制度发展方向,不仅对本区有现实指导意义,对其它地区亦可提供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宁镇扬丘陵地区位于我省西南部,地跨长江两岸,包括南京市的六合、江浦、江宁、溧水、高淳,镇江市的句容、丹徒、丹阳,常州市的金坛、溧阳,无锡市的宜兴,扬州市的仪征、邗江、高邮和淮阴市的(贝于)贻等共15个县(上述各市的郊区未列入内)的丘陵地区。这15个丘陵县近几年来种植小(大)麦650万亩左右,其中,纯丘陵地区种麦面积约310万亩左右,这是我省小(大)麦生产上的老低产地区。建国以来,小(大)麦的单产一直低于全省水平。据典型调查统计:在50年代,全省夏粮平均单产为53.8公斤,而那时宁镇扬丘陵地区的原镇江地区602万亩小(大)麦,平均亩产为49.5公斤,比全省单产低4.3公斤,降低8%;60年代的1965年全省夏粮平均亩产91公斤,宁镇扬地  相似文献   

7.
苏种 《农家致富》2014,(7):23-23
审定编号:苏审稻201307。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于2008年育成,属迟熟中粳稻品种.适宜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南粳9108"是由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迟熟中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地区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该品种具有生育期适中、丰产性好、穗粒结构协调、米质优、抗性强等优点。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总结了其在大丰地区进行旱直播示范的种植表现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产业结构变动系数及相关评价模式分析新疆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转移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专业化、合理化、高级化趋向日渐明朗,但其转移的动力和方向仍然高度依赖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知识密集型新兴第三产业转型滞后,经济增长粗放、二元结构明显、创新资本匮乏使新疆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转型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0.
扬农稻1号是由扬州大学农学院与扬州苏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武育粳3号/68001//武育粳3号/扬粳201育成的优质高产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群体整齐度好、综合抗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等特点,适宜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麦田面积约有162.05万公顷,分布在太湖、宁镇扬丘陵、沿江、里下河、沿海和徐淮六大农业区。由于农田生态条件、栽培方式的不同,江苏麦田主要杂草优势种群和优势杂草种群组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测算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垂直专化指数,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了该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的Malmquist指数及由其分解而来的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通过实证表明,垂直专业化指数与技术进步指数的关系显著为正,但与技术效率指数的关系显著为负。综合考虑垂直专业化与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垂直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但却抑制了其技术效率的提高,说明垂直专业生产对我国制造业带来的是一种"粗放"式的技术进步,还没有达到既有利于技术进步又有利于技术效率提高的"集约"式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3.
"武粳38"是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和江苏金色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培育的迟熟中粳水稻新品种,其综合性状优,具有较好的丰产性,稻米外观品质佳、适口性好,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地区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为促进"武粳38"的进一步推广种植,在总结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的基础上,从适期播种、培育壮秧、合理进行肥水运筹、科学防治病虫草害、适时收获等环节,提出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苏种 《农家致富》2024,(4):40-41
<正>一、扬农粳3091扬农粳3091是扬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迟熟中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1.特征特性该品种叶片中绿色,叶姿较挺,分蘖力较强,株型松散适中,群体整齐度好,成熟期转色好,抗倒性强。联合体区试平均结果 :全生育期151.5天。  相似文献   

15.
苏种 《当代农业》2014,(3):22-23
一、盐稻12号审定编号:苏审稻201305。来源与类型:原名“盐稻815”,由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盐稻8号/盐稻9号杂交,于2007年育成,属迟熟中粳稻品种。适宜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互联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机理,推动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在分析安徽省产业结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产业融合、价值链重构和平台集聚效应等角度研究"互联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机理,最后就"互联网+"促进安徽省服务业、制造业和农业的产业升级路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丰粳1606是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而成的新型弹性软米新品种,201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迟熟中粳稻品种,全生育期151 d左右,株高90 cm左右,分蘖力强,株型较紧凑,成熟期转色好,抗倒性强,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淮猪被引入宁镇扬等丘陵山区,经长期培育成为山猪,因饲养地区条件差异,山猪又分别形成了尖头型和团头型等。本文对山猪的来源、外貌、生长发育、繁殖性能、育肥性能与胴体肉质、常规生理与血液生理指标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综述,为山猪的保种与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吴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538-15540,15543
解析了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以及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意义,并运用SWOT分析法对镇江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优势在于自然条件优越且物种丰富,生态农业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劣势在于发展水平低且产品同质化严重,农民技术水平低、经营和技术人才缺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机遇在于政策扶持,宁镇扬旅游区域的共同发展;威胁在于观念落后,经营秩序缺乏规范性。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镇江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对策,强调其应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环境;科学规划及分区,加强政府管理;整合山水组合优势,促进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生态农业资源,创新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20.
杂交粳稻“陵风优18”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陵风优18”属三系杂交中粳稻新品种,由扬州大学农学院以“陵风A”/“SJR218”杂交,2006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各地试验示范,表现为熟期适中、丰产稳产、米质优良、抗性好,适宜在沿淮、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