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棚黄瓜嫁接新法——串接近几年,日本菜农越来越多地使用串接法嫁接黄瓜,串接后枯萎病菌不易侵染,成活率高,又不必缠条和上夹子,效果优于靠接。串接法是先播南瓜,黄瓜在南瓜出土时播种,南瓜苗下胚轴直径在0.5~0.6厘米,黄瓜苗直径在0.3~0.4厘米时串...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 ,日本菜农越来越多地使用串接法嫁接黄瓜 ,串接后枯萎病菌不易侵染 ,成活率高 ,又不必缠条和上夹子 ,效果优于靠接。串接法是先播南瓜 ,黄瓜在南瓜出土时播种 ,当南瓜苗下胚轴直径在 0 .5~ 0 .6cm,黄瓜苗直径在 0 .3~ 0 .4 cm时串接最理想。串接时以南瓜苗高 7~10 cm,刚长出真叶 ,黄瓜苗真叶露心时为宜。串接的工具是竹签刀和刮脸刀片。竹签刀长 10~ 18cm,直径为 0 .5~ 0 .6cm,尖端为四棱形。串接的方法是先把南瓜苗的心叶切除 ,然后把竹签刀斜面 (刃面 )朝上 ,从南瓜苗一个子叶上面离生长点 0 .2~ 0 .3cm的主脉处穿进 ,通过生…  相似文献   

3.
随着保护地黄瓜的发展,黄瓜枯萎病( 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和黄瓜疫病(Phytophthora melonis)有加重趋势,成为生产上的一大难题。这两种病害俗称死秧或死藤,是一种土传病害。枯萎病菌是从根部侵染的导管性病害,疫病菌则借流水多从茎基部侵染。嫁接黄瓜是利用南瓜对这两种病具有高度抗性这一特性进行防治。同时,嫁接砧木云南黑籽南瓜(Cucur-bita ficifolia)具有耐低温,根系发达,生长势强的特性,故嫁接黄瓜结瓜早、瓜条多、产量高。 我国在80年代初已开始推广黄瓜嫁接技术,但发展较慢,主要原因是嫁接费工,还需要嫁接夹子…  相似文献   

4.
为了防止黄瓜土传性病害,生产上多采用嫁接的方法,而传统的几种黄瓜嫁接方法中,以靠接法在生产应用很广,但很多黄瓜种植户对黄瓜的靠接技术掌握不规范,导致苗田病害更严重,或发生严重的死苗,本文提出了黄瓜靠接技术的详细环节,从浸种催芽、播种,靠接秧苗的标准,靠接时间、靠接步骤、靠接后的管理、断根、防病、去夹子、定植等几方面介绍黄瓜的靠接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5.
高新华 《长江蔬菜》2013,(23):26-27
开展黄瓜嫁接育苗生产,可选择云南黑籽南瓜等作砧木,采用靠接或插接法.预先测算播种量.适时播砧木和黄瓜种子,黄瓜种子播前用温汤浸泡并进行抗寒炼种.嫁接后用草苫遮荫并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控制好温度.结合喷水打药.利于伤口愈合.并可防止病菌侵染。  相似文献   

6.
不同嫁接方法对甜瓜枯萎病抗性的影响及其生理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朋义 《长江蔬菜》2011,(24):33-37
本文研究了插接、断根嫁接和靠接3种嫁接方法对甜瓜枯萎病抗性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嫁接方法均能显著提高甜瓜的抗枯萎病能力.但3种嫁接方法之间无显著差异。接种枯萎病菌后,嫁接苗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根系中SOD、POD、PAL活性显著高于自根苗,而MDA含量、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自根苗。以上结果表明,嫁接是提高甜瓜对枯萎病抗性的有效措施,但不同嫁接方法对甜瓜枯萎病抗性无显著影响;嫁接苗通过抗氧化系统和PAL活性的提高抵御了枯萎病菌侵染后所致的膜脂过氧化伤害,维持了根系和叶片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提高了嫁接苗对甜瓜枯萎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7.
黄瓜嫁接方法改进及苗期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黄瓜靠接法嫁接的弊端 越冬茬黄瓜一般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多年来,该茬黄瓜一般采用传统的靠接方法进行嫁接。因靠接易操作,嫁接后易管理,成活率较高;但是黄瓜在靠接后的生长中,每年都可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大棚黄瓜秧扎了根,即容易产生不定根,部分菜农认为两条根怎么也比一条根长的好,甚至有人干脆不进行断根处理。  相似文献   

8.
嫁接是日光温室黄瓜高产高效的关键技术措施.目前,生产上常用的靠接法和插接法存在许多不可避免的缺点:靠接法的嫁接伤口处于砧木子叶之下,嫁接苗定植后伤口离地表很近,易被土传病害尤其是枯萎病病菌所侵染而给生产带来损失;靠接法工序复杂,嫁接时必须经历去砧木生长点、切口、锲合、夹嫁接夹、嫁接苗期管理、试断根、断根、去嫁接夹等程序,费工费时,嫁接速度慢.  相似文献   

9.
黄瓜不同嫁接方法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靠接法和顶端插接法嫁接黄瓜,成活率皆达到90%以上,插接法比靠接法成活率高出2.2~3.6个百分点。和靠接法相比插接法减少了嫁接过程中因口夹造成的机械损伤和嫁接后接穗无需断根缓苗的工序,成活率高,提高了砧木的利用率,其最大优点还在于口愈合快、嫁接苗势强,接口高,不易产生不定根,减轻了土壤中病菌从接口浸染程度,便于提早定植和管理。在嫁接操作上和接后管理上黄瓜顶端插接法皆优地靠接法,其在生产实践中具  相似文献   

10.
黄瓜不同嫁接方法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靠接法和顶端插接法嫁接黄瓜,成活率皆达到90%以上,插接法比靠接法成活率高出2.2~3.6个百分点。和靠接法相比插接法减少了嫁接过程中因接口夹造成的机械损伤和嫁接后接穗无需断根缓苗的工序,成活率高,提高了砧木的利用率,其最大优点还在于伤口愈合快、嫁接苗长势强,接口高,不易产生不定根,减轻了土壤中病菌从接口浸染程度,便于提早定植和管理。在嫁接操作上和接后管理上黄瓜顶端插接法皆优于靠接法,其在生产实践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黄瓜侧面劈接方法简介尚来贵王宏凯方社会黄瓜嫁接的方法比较多。目前生产上普遍应用的有靠接法,切接法和插接法,据笔者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和调查,总结出黄瓜劈接法嫁接育苗技术,该法具方法简单,易掌握,成活率高,接口高,病菌不易从接口侵入,便于移栽管理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砧木嫁接能够有效防治西瓜枯萎病,在西瓜生产上具有广泛应用。国内外对砧木品种选育、嫁接技术,嫁接对西瓜的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嫁接介导接穗基因表达变化等方面已开展了大量研究,而对于嫁接砧木自身的抗病机理研究较少。以高抗西瓜枯萎病的葫芦砧木‘超丰抗生王’(CFKSW)和感病西瓜’苏蜜1号’(SM1)为材料,从组织结构变化、生理生化响应、转录组基因表达特征和蛋白质组变化等方面对CFKSW响应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1(FON1)侵染的抗性机理进行了研究。CFKSW响应FON1侵染的显微观察结果表明,FON1侵染后,CFKSW根部木质部导管通过快速形成膜状物、侵填体及细胞壁增厚阻塞菌丝入侵。而SM1的防御反应较CFKSW晚,FON1严重侵染时SM1木质部薄壁细胞细胞壁溶解,导管组织脱落导致维管系统空洞,从而使植株呈现萎蔫症状,这一现象在CFKSW根中没有发现。生理生化响应研究结果表明,与SM1相比,接种西瓜枯萎病菌后,CFKSW根中PAL、AAO、PPO、P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增强。表明嫁接砧木通过增强自身保护酶活性和PR蛋白酶活性从而提高植物抵抗病原菌的能力。同时,FON1侵染后,CFKSW比SM1具有较高的防卫基因表达水平。表现为:CFKSW中CHI、APX和PPO基因的表达随枯萎病菌侵染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而PAL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表达趋势,但仍高于本底表达;SM1中仅PPO基因在枯萎病菌侵染后表达上调,而其他基因的表达则是先升高后降低,与嫁接西瓜中的PAL基因表达一致。为了进一步了解CFKSW响应FON1侵染的转录组特征,构建了枯萎病菌侵染后嫁接砧木根的转录组测序文库并进行Illumina RNA-seq双端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45 642条Unigene,其中,枯萎病菌侵染后有486个基因差异表达,包括276个上调基因和210个下调基因。采用COG、GO功能分类工具将486个差异表达基因分别划分为21个和53个功能类别,共涉及物质及能量代谢、信号传导、转录调控及防卫反应等诸多生理生化过程。进一步比较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水平,初步确定有26个基因在FON1侵染后表达量变化显著,且与植物抗病性相关。为深入开展嫁接砧木抗病相关基因功能及调控等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为了明确这些差异表达基因是否能够在蛋白水平上进行翻译,采用双向电泳(2-DE)技术和质谱(MS)技术对西瓜枯萎病菌侵染后嫁接砧木根的蛋白质组变化进行了研究。Image Master(GE)软件分析后,发现砧木根中有27个蛋白点差异表达,对27个差异蛋白点进行了二级串联质谱鉴定和数据库搜索,根据功能,这些蛋白主要涉及防御应答(22.2%),根形态建成(7.4%)、碳/氮代谢(14.8%)、蛋白水解(7.4%)、能量代谢(11.1%)、信号传导(7.4%)、活性氧代谢(3.7%)、光合(7.4%)、分子伴侣(3.7%)等9大功能类群。对转录水平的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水平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有4个基因可以同时在两个水平上表达,这4个基因分别为:Leucine-rich亮氨酸富集蛋白基因、钙调蛋白基因、Glutathione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和Gibberellin赤霉素氧化酶基因。从多个角度对嫁接砧木的抗病机理进行了探讨,有助于从已有的抗性种质资源中挖掘抗病基因,进而应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对于培育持续抗性砧木新种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瓜嫁接育苗,已成为蔬菜保护地黄瓜生产的核心技术措施。生产上黄瓜嫁接南瓜一般多采用靠接法。靠接嫁接苗的接口愈合不牢固,后期去夹断根工作繁琐,但由于靠接法便于广大农民群众掌握,成活  相似文献   

14.
嫁接技术在防治黄瓜枯萎病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蔬菜保护地栽培的发展,黄瓜枯萎病也越来越严重,目前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采用嫁接的方法。笔者从1986年开始引进抗病性强的云南黑籽南瓜、南砧1号和青岛拉瓜作砧木,以津研4号黄瓜种作接穗进行试验研究,效果显著。 嫁接抗病机制试验 一、抑制病菌伤口浸染试验 用小瓦盆或纸袋营养钵种植南瓜和黄瓜各50株。2~3片真叶时,在南瓜、黄瓜的茎和叶柄上进行伤口接菌,3~7天后检查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南瓜和黄瓜受伤接菌后均有病菌侵入,而南瓜伤口浸染的病菌不向一四周扩展,植株仍正常生长发育;黄瓜伤口浸染的病菌继续向周围扩散蔓延,7天后组织全…  相似文献   

15.
黄瓜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16S rDNA-PCR-DGGE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接种枯萎病菌后黄瓜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动态变化。对黄瓜种植前、接菌前、接菌后发病、接菌后未发病以及接种清水(对照)共5份土壤样品直接提取其总DNA,用F338-GC/R518引物扩增16Sr DNA基因的V3可变区,结合DGGE电泳条带分析样品的细菌群落组成及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接种枯萎病菌后,会引起黄瓜根际土壤中细菌数量及种类发生较大的变化,其中,接种枯萎病菌后Rhodococcus phenolicus(E1)、Clostridiumsp.(E3、E6)以及3种未培养细菌(E2、E4、E5)数量增加,另外2种未培养细菌(A1、A2)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16.
方伟  张青 《长江蔬菜》2013,(4):35-37
比较了单断根贴接、靠接、双断根贴接方式对2个不同生态型黄瓜品种康利16和玛利亚的感官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双断根贴接的嫁接方式在改善黄瓜果实品质方面优于其他2种嫁接方式,同时,该嫁接方法在不同生态型的黄瓜上表现良好,适合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针式嫁接法与靠接法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蔬菜嫁接是一项费工、费时的作业。传统的嫁接方法有靠接、斜接、劈接、插接等,这些嫁接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蔬菜生产中。针式嫁接法是日本蔬菜生产者开发出的一种新的嫁接方法,主要适用于番茄、茄子、西瓜、黄瓜、甜瓜等果菜类蔬菜。  相似文献   

18.
黄瓜嫁接育苗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瓜与黑籽南瓜嫁接育苗是节能日光温室冬季栽培黄瓜的关键措施之一,1993年我们以以前报导过的靠接法,直插法,斜插法,串接法及我们改进的大苗串接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苗串接法成苗率达92.5%,极显著地高于其它四种方法,且简单易行,是最佳嫁接方法。  相似文献   

19.
越冬茬黄瓜插接法嫁接及苗期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一红 《蔬菜》2004,(11):20-20
一、靠接法嫁接的弊端越冬茬黄瓜一般于9月下旬-10月上中旬播种,多年来,这茬黄瓜一直采用靠接的方法嫁接。靠接易操作,接后易管理,成活率也高,但靠接后,黄瓜易产生不定根。每年都可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棚的黄瓜秧扎了根,部分菜农认为两个根怎么也比一个根长得好,甚至有的棚干脆不断根,其实这是错误的。我们知道,黄瓜嫁接的目的主要有5个,一是增强了抗病能力,二是提高了植株抗寒力,三是扩大了根系吸收范围和能力,四是有利于提高产量,五是有利于克服连作障害。但黄瓜一旦再扎下根来,即使细弱,由于是“嫡系”是“正根”,它也会逐步取代南瓜根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蔬菜产地专业化和设施化的发展,瓜类嫁接面积不断扩大。通过实践,已证明了西瓜、黄瓜等的嫁接栽培对防止连作所造成病害及对保质、增产有一定的效果。 在嫁接方法上,常用的有插接、劈接 (切接)、靠插接(舌接)几种,除某些插接方法不需绑扎固定外,劈接和靠插接均需进行嫁接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