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帆  杨光浩 《科学养鱼》1986,(3):24-24,23
随着养鱼网箱密度的增加,鱼群的密集鱼病也接踵而来。已发现网箱养鱼鱼病有水霉病、白皮病、赤皮鱼、烂鳃病、肠炎病、锚头鳋病、白头白咀病、孤菌病和气泡病等十多种。网箱养鱼一旦感染寄生虫和疾病,会迅速蔓延,往往造成网箱里鱼群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2.
自开展网箱养鱼以来,养殖鱼受病害的问题随之发生,已发现的有水霉病、赤皮病、肠炎病、  相似文献   

3.
河道网箱养鱼主要特点是箱内外水交换速度快、水溶氧量高、单位体积载鱼量大,对发展网箱养鱼有利,但也给鱼病防治工作带来困难。藤县河道网箱养鱼始于1989年,1992年共有24只1015m~2网箱,以养草鱼为主,占95%以上。笔者经过几年的实践和调查,将常见的河道网箱养鱼鱼病防治技术简述于下: 一、机械损伤和水霉病由于河道网箱养鱼多未配套鱼种网箱,放养鱼种大都来自静水水体,进箱后难以迅速适应流水环境,出现鱼类集群“走边”、“顶水”和不摄食现象,造成鱼种擦伤、体质下降而死亡。机械损伤的死亡率可达10%以上。再者鱼种进箱时水温较低,擦伤后的鱼种易患水霉病,造成鱼种消瘦死亡;若  相似文献   

4.
采用WD无敌消毒液1-3ppm可抑制月鳢鱼苗水霉病的发生;5ppm可治愈亲鱼水霉病和白皮病。对海水网箱养鱼寄生虫病用0.5‰,浸泡10分钟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 前言1973年国内开展网箱养鱼以来,发展很快,鱼病问题也随之产生。已发现了水霉病、疖疮病、白皮病、细菌性烂鳃病等。目前网箱养鱼中鱼病的危害到了不能忽视的程度。在日本等国网箱养鱼中鱼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1978年浙江省海盐县圩城公社渔场网箱养殖的鳙鱼大批死亡。经过研究认为主要是鱼害粘球菌引起的烂鳃病,症状与青、草鱼  相似文献   

6.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是因水霉菌的动孢子从鱼体伤口侵入,吸取皮肤组织里的营养,而且迅速向外生长,形成棉毛状的菌丝,故又称为“生毛”。此病在网箱养鱼中较为常见,发生在4月初至6月中旬,一般可导致鱼类死亡率在20%左右,严重时可高达40%以上。当水温上升时还可诱发赤皮病。笔者近两年来曾用食盐、小苏打、  相似文献   

7.
近十多年来,我国一些网箱养殖水域出现了水体富营养化问题,阻碍了网箱养鱼的健康发展。但网箱养鱼出现的水环境污染问题,绝非网箱养鱼自身固有属性的必然反映,而是网箱养鱼技术偏离了生态学基本原理的结果。如果因水制宜地应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和现代水产科技成果,实施具有生态环保功能的网箱养鱼技术,使网箱养鱼成为优化水域生态系统、提高水域生物生产力和改善水环境的措施,必将促进网箱养鱼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水霉病的病原主要是水霉和绵霉,它们广泛地分布于水中,不仅危害鱼卵,而且还危害多种养殖鱼类(如鳗鲡、罗非鱼、虹鳟等)。1999年我们在网箱养殖乌鳢中,发现乌鳢进箱后不久就暴发了水霉病,由于及时采取了有效的治疗措施,乌鳢暴发性水霉病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发病及危害乌鳢鱼种系从外地购进,途中运输时间为24小时,于4月27日下午运到。鱼种总重量1100公斤,平均规格为8尾/公斤,总尾数约为8800尾。运抵当日即放入4只网箱,网箱规格为5m×10m×4m,每箱放养量为275公斤…  相似文献   

9.
水霉病又称白毛病或肤霉病,是网箱养鱼常见的一种鱼病。此病终年可见,尤以塘库水温变化无常,江河水时涨时落的2—6月最为流行。网箱鱼初得病时,一般看不出有什么异样,当能看到病症时,菌丝体已侵入鱼体伤口,向外生长。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在一起,鱼的组织细胞坏死,引起鱼体游动失常,  相似文献   

10.
水霉病又称白毛病或肤霉病,是网箱养鱼常见的一种鱼病。此病终年可见,尤以塘库水温变化无常,江河水时涨时落的2—6月最为流行。网箱鱼初得病时,一般看不出有什么异样,当能看到病症时,菌丝体已侵入鱼体伤口,向外生长。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在一起,鱼的组织细胞坏死,引起鱼体游动失常,食欲减退,病鱼日趋瘦弱而造成大批死亡。水霉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鱼种捕捞,搬运操作时,使鱼体受伤,菌体寄生鱼体伤口  相似文献   

11.
肤霉病是水产动物的一种常见病,但对鲟危害极大。如果不及时防治,则会暴发大面积肤霉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鲟养殖实践中,对肤霉病的防治进行了试验,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病因与症状 1.病因 引起肤霉病的水霉共有10多种,但危害鲟主要是水霉和绵霉2个属的种  相似文献   

12.
水霉病俗称白毛病、肤霉病。引起水霉病的病原体包括藻状菌纲的水霉属、绵霉属、细囊霉属、丝囊霉属、腐霉属和异霉属等6属的9种水生霉菌。其中水霉、绵霉、细囊霉和丝囊霉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3.
水体积网箱养殖罗非鱼技术小体积网箱养鱼是美国奥本大学史密脱博士到中国推广的一项网箱养鱼新技术,其产量高,一般每立方米产量在200公斤左右。罗非鱼是小体积网箱养鱼的主要养殖对象之一。一、网箱制作与设置网箱采用聚乙烯(乙纶)、锦纶(尼龙)、涤纶等网线编织...  相似文献   

14.
“巾帼网箱”风采──记怀群镇卡马屯壮家妇女网箱养鱼致富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怀群镇卡马屯村民在卡马水库里,经多年进行网箱养鱼试验,已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1996年该水库网箱养鱼已发展到93箱,有青年民兵网箱、夫妻网箱、父子网箱、老年网箱,尤其最使人们感兴趣...  相似文献   

15.
网箱鲤鱼白云病的防治白云病是一种细菌和寄生虫综合症,常常与小瓜虫、口丝虫、车轮虫、斜管虫、三代虫病、竖鳞病、水霉病、赤皮病。等并发,特别是对集约化养鱼传染迅速,感染率高,治疗困难,死亡率可达10~60%。若不及时治疗,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生产者的...  相似文献   

16.
<正>水霉病又称肤霉病,最早发现于1748年,William Arderon报道了英格兰一种名为斜齿鳊的淡水鱼感染水霉的情况,并绘制该病的病症图。后来,水霉病泛指由水霉科一些种属引起鱼及其卵病害的统称。由于水霉菌也能感染蛙类、龟鳖类等其他水生动物,如今水霉病这个概念的内涵广泛,感染对象包括大部分的经济水生动物。水霉病最主要的病原是水霉科的水霉和绵霉两个属,大多数水霉菌营腐生生活。水霉菌适应温度范围广  相似文献   

17.
网箱养鱼鱼病防治网箱养鱼鱼病发生与池塘水环境不一样,网箱这一特殊生态系统,不断与外界大水体进行水体交换,以往在静水池塘中行之有效的鱼病防治方法,用于网箱则收效甚微;网箱养鱼是一种高密度集约化生产方式,单位水体鱼种密度大,一旦鱼病原体侵入,能迅速在网箱...  相似文献   

18.
用食盐加青霉素治愈黄颡鱼急性水霉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 4月 22日,本地一养殖户暂养的黄颡鱼,暴发急性水霉病,一天内死亡黄颡鱼 1000公斤以上,损失惨重,黄颡鱼是供钩介幼虫寄生用的,如不及时治疗,将直接影响河蚌育苗生产。河蚌育苗于 4月 20日开始。   一、症状   (1)已死亡的 1000多公斤鱼体表长满水霉,全身象裹着旧棉絮一样。   (2)网箱内尚有 4000多公斤存活的黄颡鱼,均有不同程度的水霉感染。   (3)镜检:鳃、肠道、皮肤均未见有其他寄生虫寄生,并未发现有其他鱼病现象。   二、发生原因   (1)黄颡鱼自去年年底收购,放于网箱内暂养,供春末夏初钩介幼虫寄生用,…  相似文献   

19.
<正>4.水霉病水霉病的病原为水霉属、绵霉属的种类。发病时在鱼体表形成肉眼可见的菌丝,似灰白色棉毛状。病鱼游动迟缓,食欲减退,最后瘦弱继发其他疾病感染而死。该病的发生是属于继发感染,是鱼体表受损引起黏液脱落后引起水霉感染。水霉病容易发生在水温18℃左右的3-4月。预防是以应激宁+复合维生素+黄芪多糖等内服为主,经常拌料投喂可促进鱼体黏液分泌和伤口愈合。其次在秋冬季节减少拉网操作,  相似文献   

20.
张本铭  张平 《内陆水产》2001,26(2):29-30
网箱养鱼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高科技养殖项目,具有高产、高效益、高投入的特点。网箱养鱼之所以能获得高的产量,是因为:水流、风浪和箱中鱼的游动使箱内外水体不断交换,带走箱内旧水,换进高容氧的新水并带进大水面中的天然饵料;同时网箱限制鱼体的活动,减少鱼体的能量消耗,加速鱼体的增长;网箱也减少敌害生物对鱼的危害,故有0.1公顷网箱养鱼等于10公顷池塘或100公顷水库之说。网箱养鱼具有不占耕地,基建投资省、产量高、效益显著的好处。还有机动灵活,适宜家庭养殖,便于鱼货均衡上市、储存,可以实现机械化操作等优点,是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