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鱼岁)的胚胎发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丁(鱼岁)的成熟卵呈圆球状,具墨绿色、青灰色、黄色3种颜色;平均卵径为0.82 mm(0.48~1.1mm),吸水后平均直径1.6 mm;粘性.在水温20~23℃(平均22.09℃)的条件下,胚胎发育历时42 h 17min,积温920.22℃·h.肌肉效应期出现在晶体出现期前.出膜仔鱼全长3.8~4.2 mm.  相似文献   

2.
小裂腹鱼全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对人工驯养 3年的珍稀野生小裂腹鱼 ,选择性腺发育成熟良好的亲体进行人工繁殖试验获成功 ,催产率 (人工挤卵 ) 1 0 0 %;受精率 77 5 2 %;室内静水孵化 (水温 1 0 0~ 1 5 1℃ ,平均 1 2 6℃ )条件下孵化 ,孵化约 1 6 2h受精卵开始出膜 ,出膜过程达 4 8h ,获鱼苗 1 86 8尾 ,孵化率为 6 8 42 %。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陆封型大西洋鲑全人工繁殖的实验结果。 2 0 0 0年 1月从美国缅因州格兰特湖增殖站引进的陆封型大西鲑发眼卵 ,在北京房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鲟鱼繁育技术工程中心进行了发眼卵孵化、苗种培育 ,亲鱼养成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引进的发眼卵经 930d ( 1 1 783度日 )培育成产卵亲鱼 ,雌、雄亲鱼成熟系数分别为 42 7%、 4 2 3% ;怀卵量为 1 0 98~ 362 1粒 /尾 (叉长 36~ 5 5cm) ,平均卵径 5 4mm (吸水膨胀前 )、 6 2mm(吸水后 ) ;平均卵重 8 5粒 /g (吸水后 )、 7 5粒 /g (吸水前 ) ;精液浓度 2 0 0亿个 /ml,精子寿命 70~ 90s,精子快速运动时间为 2 0~ 40s;个体繁殖率E (粒 )与叉长 (L)的相关公式为E =1 32 5L - 3671 8,相关系数r=0 89。受精卵在水温 6~ 1 1℃进行孵化 ,达到发眼所需积温为 2 64 5℃·d ;达到破膜所需 483℃·d ;仔鱼上浮所需 880℃·d。试验亲鱼雌、雄按 2比 1配组 ,1 0 75尾雌鱼共采卵 90 47万粒 ,受精率为 89 88%、发眼率为77 83%。产卵后 ( 3个月后 )存活率分别为雌鱼 30 % ,雄鱼 1 0 %。  相似文献   

4.
暗纹东方鲀鱼苗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暗纹东方鱼屯两个规格鱼苗的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 :在水温 31~34℃ ,pH 6 5~ 6 8条件下 ,平均全长 2 36cm、体重 0 4 2 9g的鱼苗 2 4h平均耗氧量 0 32 1mg/ (尾·h) ,耗氧率 1 14 9mg/ (g·h) ,窒息点 1 30 9mg/L ;平均全长 3 4 9cm、体重 0 5 6 9g的鱼苗 2 4h平均耗氧量 0 837mg/ (尾·h) ,耗氧率 0 96 8mg/ (g·h) ,窒息点 1 4 86mg/L。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多鳞白甲鱼(Varicorhinus macrolepis)早期发育特征规律,对2019年3月采集于大宁河的多鳞白甲鱼亲鱼进行人工催产和授精,并观察和描述多鳞白甲鱼胚胎和仔鱼发育的形态特征和时序。结果显示:多鳞白甲鱼受精卵为卵圆形沉性卵,具粘性;一般呈金黄色或白色,相对透明;卵径为(2.46±0.12)mm。在水温为(17.2±0.5)℃的条件下,多鳞白甲鱼胚胎耗时147 h 30 min出膜,有效积温达到2 582.56℃·h。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大致可分分为7个阶段:受精卵形成期(0~1 h 48 min)、卵裂期(3 h 38 min~7 h 38 min)、囊胚期(9 h 32 min~22 h 2 min)、原肠胚期(33 h 15 min~45 h 19 min)、神经胚形成期(50 h 24 min~53 h 55 min)、器官形成期(56 h~95 h 55 min)、出膜期(103 h 31 min~147 h 30 min)共7个阶段。初孵仔鱼全长(8.86±0.52)mm,心率114~128次/min。眼色素于2日龄开始出现并逐渐加深;6日龄时卵黄囊耗竭,进...  相似文献   

6.
云南裂腹鱼人工繁殖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对从弥苴河中捕获的性成熟野生亲鱼进行挤卵干法授精 ,受精率 50 %。将受精卵分别在室内静水 (水温 1 1 0~ 1 8 5℃ )和室外流水 (水温 1 2 5~ 1 4 8℃ )条件下孵化 ,孵化 1 99h ,室内的受精卵开始出膜 ,而室外的受精卵大量出膜 ,室内孵化率为 71 1 % ,室外为 79 2 %。用轮虫等作为开口饵料培育鱼苗 ,饲养 40天 ,鱼全长达 2 3 5mm。  相似文献   

7.
尖鳍鲤的早期发育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于 1993年 4月、1994年 5~ 6月分别采用连续观察法对尖鳍鲤受精卵、胚胎、仔、稚、幼鱼进行 6次观察、分析、绘图 ;于 1993~ 2 0 0 0年对胚胎发育某些时期进行多次重复观察和验证 ,并对尖鳍鲤与野鲤的早期发育过程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1)受精卵具粘性 ,外径 1.2 4 1~ 1.2 5 4mm ,吸水后为 1.392~ 1.5 93mm ;2 )胚胎发育分 2 4个时期 ,水温 2 0℃时 ,历时 98.8h。在此过程中 ,卵裂形成桑椹形多细胞 ,原肠期主要出现胚环 ;3)仔鱼发育分卵黄囊期仔鱼和晚期仔鱼 2个阶段 ,共 13个时期 ,水温 2 4~ 2 8℃时 ,历时 15d。初孵仔鱼体长 (4.77± 0 .39)mm ,肌节 8 12 12对 ,胸鳍形成 ,具有血液循环 ,活动能力较弱 ;4 )尖鳍鲤与野鲤早期发育过程相似 ,但胚胎发育卵裂时间、发育顺序、背鳍起点、肌节数目和稚鱼体长与体高比等方面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8.
星突江鲽胚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人工干法授精、微量充气孵化条件下星突江鲽的胚胎发育进行了研究。星突江鲽受精卵为分离的球形浮性卵,无油球、卵膜薄、光滑且透明,具弹性。吸水前卵径为0.66~0.70mm,吸水后为0.91~1.06mm。根据胚胎发育的外部形态及典型特征将星突江鲽胚胎发育过程划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胚孔关闭、眼泡和肌节形成、尾芽形成、晶体出现、听囊出现、出膜前期和出膜期11个连续的典型时期。在11±0.5℃水温下,受精卵经过101h仔鱼脱膜孵出。初孵仔鱼全长2.3~2.5mm,卵黄囊长径1.075~1.25mm,短径0.60~0.675mm。  相似文献   

9.
咸海卡拉白鱼胚胎和仔鱼早期发育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取3+龄咸海卡拉白鱼(Chalcalburnus chalcoides aralensis)进行全人工繁殖,对受精卵各阶段发育形态进行观察.该鱼受精卵呈圆球状,为沉性卵,微粘性,卵粒白色透明,直径(1.32±0.04) mm.胚胎发育可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胚孔封闭期、肌节出现期、视泡形成期、尾芽期、肌肉效应期、胚动期、心脏搏动、出膜前期和孵化期.水温22~24 ℃时,受精卵经56 h 45 min孵化出仔鱼.胚胎发育所需积温1 232~1 344 h·℃.孵化第1天仔鱼沉卧水底,体色为白色,全长(4.51±0.08) mm;第4天仔鱼平游,开始摄食蛋黄和单细胞藻类;第6天鱼体卵黄囊消失,食轮虫或丰年虫幼体;第10天仔鱼全长(7.60~9.80) mm时下塘,仔鱼摄食浮游生物;第15天仔鱼全长(9.10~11.3) mm摄食人工饲料.  相似文献   

10.
2011年6月中旬进行了乌苏里鮠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研究表明:体长159~191mm的亲鱼个体绝对怀卵量为1 314~4 374粒;体长221~258mm的亲鱼个体绝对怀卵量为3 753~6 840粒。卵子橘黄色,卵径平均2mm,水温25~26℃,受精卵经过49h26min的胚胎发育可破膜。催产药物为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马来酸地欧酮(DOM)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合剂,雌雄比例为20~30:1。  相似文献   

11.
2016年4月1日—4月19日,在水温12~14℃下采用催产、人工授精和室内孵化方式获得暂养的野生新疆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dybowskii受精卵和仔鱼,观察其胚胎发育和早期仔鱼的形态特征。结果显示:新疆裸重唇鱼成熟鱼卵为亮黄色或橙色,卵径(2.2±0.28)mm,受精约35min后卵周隙达到最大,卵径2.90~3.40mm,卵黄约占卵体积的3/5。整个发育过程可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6个阶段。在水温(16±2)℃下,胚胎发育积温为2 359h·℃,187h仔鱼上浮。研究结果表明,新疆裸重唇鱼的胚胎发育特征与新疆地区其他几种裂腹鱼类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水利渔业》2005,25(2):23-24
初步研究了2004年5~8月汉江鱼类资源调查中采集的银(鱼句)的繁殖生物学.汉江中游的银(鱼句)5月中旬至8月上旬繁殖,成熟亲鱼个体全长6.5~16cm,平均(9.25±2.34)cm,平均体重(9.51±3.28)g;亲鱼97.5%为2~3龄鱼,2.5%为4龄鱼,均无明显的第二性征;左右两性腺等重,绝对怀卵量平均(4 823±1 023)粒,相对怀卵量平均(365±43)粒/g,成熟卵粒径(0.98±0.11)mm;属一次产卵类型.繁殖亲鱼评估数量为15.26万尾,产卵3.68亿粒,有谷城、茨河等7个产卵场;产卵水温17.5~27℃,多处于两个江水上升峰之间的波谷期产卵;卵粒吸水膨胀后具双层卵膜,外膜具微粘性,是漂流性卵系中唯一具双膜的鱼卵;卵外膜直径(3.6±0.42)mm,内膜直径(1.88±0.12)mm;胚胎发育分为4个阶段、50个发育期.  相似文献   

13.
汉江中游银(鱼句)的繁殖生物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研究了2004年5~8月汉江鱼类资源调查中采集的银(鱼句)的繁殖生物学.汉江中游的银(鱼句)5月中旬至8月上旬繁殖,成熟亲鱼个体全长6.5~16cm,平均(9.25±2.34)cm,平均体重(9.51±3.28)g;亲鱼97.5%为2~3龄鱼,2.5%为4龄鱼,均无明显的第二性征;左右两性腺等重,绝对怀卵量平均(4 823±1 023)粒,相对怀卵量平均(365±43)粒/g,成熟卵粒径(0.98±0.11)mm;属一次产卵类型.繁殖亲鱼评估数量为15.26万尾,产卵3.68亿粒,有谷城、茨河等7个产卵场;产卵水温17.5~27℃,多处于两个江水上升峰之间的波谷期产卵;卵粒吸水膨胀后具双层卵膜,外膜具微粘性,是漂流性卵系中唯一具双膜的鱼卵;卵外膜直径(3.6±0.42)mm,内膜直径(1.88±0.12)mm;胚胎发育分为4个阶段、50个发育期.  相似文献   

14.
泰山赤鳞鱼的胚胎发育和仔鱼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泰山赤鳞鱼产卵时间在4~5月,自然产卵水温为18~26℃,产卵于水底细沙中,分散产卵。卵呈弱粘性,金黄色,属沉性卵,平均卵径2.5 mm。在水温18~22℃条件下,胚胎从受精到孵化出膜历时66 h,经过了胚盘形成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分化期6个主要阶段。初孵仔鱼全长6.0~6.5 mm。卵黄囊前部膨大成球形,约占鱼体整个长度的1/3;后端为均匀的棒状。仔鱼孵出到消化道完全形成约经历136 h。  相似文献   

15.
在水体溶解氧6.98~8.79mg,tL,水N20.0~23.8℃,pH值7.0~7.6的条件下,东北六须鲶的成熟卵近球形、米黄色、沉性,卵膜双层,具粘性,卵径1.96~2.03mm。受精卵50分钟时形成胚盘,1小时20分钟形成第一次卵裂,4小时10分钟形成多细胞的胚体,5d,时30分钟形成高囊胚,10小时34分钟进入原肠早期,18小时36分钟进入器官分化期,27小时2分钟出现围心腔,30小时19分钟可见围心腔内心脏博动,35小时20分钟可见无色血球从心脏出发通过腹腔向体后流动,42小时25分钟胚体开始剧烈摆动,42小时40分钟大多数出膜。刚出膜时仔鱼身体透明,平均体长为4.4mm。  相似文献   

16.
国外简讯     
《水产科技情报》2001,(1):42-43
美国试养裸首梳唇隆头鱼  将捕获的裸首梳唇隆头鱼暂养在黑色水槽中 ,设置气石并以 PVC管作隐蔽物。水槽上方用黑塑料布遮盖 ,布下用日光灯照明。冬季 1 0 h光照 1 4 h黑暗。从 1 1月 2 5日养至翌年 3月 1 7日。投喂鱼、蟹、贻贝等饵料。 1 1~ 1 2月份水温 5.5℃~ 9℃ ,平均 7.4℃ ;1~ 3月份水温 3.8℃~7.8℃ ,平均 6℃。鱼躲藏在隐蔽物中基本不活动。 3月 1 7日将水温提升至 1 4℃ ,光照由 1 0 h增至 1 3h。隆头鱼于 3月 31日产卵 ,4月 2日有大批卵孵化。此试验将裸首梳唇隆头鱼的自然产卵期从 5~ 8月份提前至3月底。将初孵仔鱼分…  相似文献   

17.
对乌苏里鮠受精卵及其胚胎发育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总结出乌苏里鮠胚胎发育时序。乌苏里鮠受精卵为粘性卵、球形、橘黄色、半透明、卵径2mm左右。在水温25.5~26℃,有效积温1 285.27℃.h,经过49h26min仔鱼破膜孵出。根据乌苏里鮠胚胎发育的形态特征,胚胎发育分为受精卵、胚盘形成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出膜期8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对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早期发育阶段的胚胎与仔鱼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分析了胚胎和仔鱼的生长发育特征。研究表明,棘头梅童鱼受精卵为圆球形,透明,油球1个,卵径(1. 182±0. 041)mm,油球直径(0. 458±0. 015) mm;在水温(25. 00±0. 50)℃、盐度23~24条件下,受精卵经20 h 20 min孵化出膜。棘头梅童鱼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合子、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及出膜7个阶段,共24个发育时期。在水温(26. 00±0. 24)℃、盐度23~24条件下,初孵仔鱼平均全长(2. 536±0. 059) mm,出膜后9 d内为早期仔鱼阶段,以内源性营养耗尽为主要特征; 9~25 d为晚期仔鱼阶段,各鳍条发育齐全,鳞片出现。  相似文献   

19.
黄海鳀鱼的卵巢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组织切片方法和常规目测法对黄海鯷鱼的卵巢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描述了卵巢各发育期的特征,对不同发育期卵巢内卵母细胞的发育时相组成、卵径分布、卵巢两叶及其前、中、后部发育的差异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鯷鱼卵母细胞发育不同步;Ⅱ期卵巢由1~3时相卵母细胞组成,2时相卵母细胞在数量上占优势(66.39/6);Ⅲ、Ⅳ和Ⅵ期卵巢均由1~4时相卵母细胞组成,其主要区别在于4时相卵母细胞所占比例不同,其中Ⅳ期卵巢中最高(34.8%),Ⅲ期次之(28.69/6),Ⅵ期最低(17.8%);Ⅴ期卵巢由1~5时相卵母细胞组成,已发育成熟的5时相细胞所占比例最高(29.8%);卵巢由Ⅲ期到Ⅴ期的发育过程中,主要是3、4时相卵母细胞向4、5时相的发育,1、2时相细胞所占比例基本不变。卵母细胞的粒径分布呈明显的峰、谷特征,这与以前对该问题的“浅锯齿状分布”认知有明显不同;Ⅲ和Ⅵ期卵巢内的卵径(长径)呈单峰分布,优势粒径组均为0.5~0.6mm;Ⅳ和Ⅴ期卵巢呈双峰分布,优势粒径组分别为0.2~0.3mm、0.7~0.8mm和0.5~0.6mm、1.1~1.2mm;V期卵巢两个优势卵母细胞群在粒径分布上彼此分离,粒径较大的群内均为水合卵母细胞,呈现出明显的分批产卵特征。鯷鱼卵巢左叶大、右叶小,右/左重量比值为0.71,95%置信区间为(0.67,0.75);卵巢叶间和叶内部位间卵母细胞的发育状态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克虫王”对大口鲶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平均水温为 2 1℃的静水条件下 ,用C型和B2型“克虫王”鱼用杀虫剂对大口鲶 (平均全长 4 9cm)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 :C型“克虫王”对大口鲶的 2 4h、4 8h、72h、96h半致死浓度 (TLm)分别为 4 7mg/L、3 3mg/L、1 85mg/L和 1 2mg/L ,安全浓度为 0 12mg/L。B2 型“克虫王”对大口鲶的 2 4h、4 8h、72h、96h半致死浓度 (TLm)分别为 1 2 0mg/L、0 84mg/L、0 64mg/L和 0 58mg/L ,安全浓度为 0 0 58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