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解注射液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解注射液的临床疗效观察宋友文胥洪灿张世华①汤德元②(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动物医学系,荣昌632460)清解注射液是在《伤寒论》白虎汤的基础上,去粳米,加银花、连翅、板蓝根、蒲公英、丹参、丹皮等,经配伍研制而成,药仅十味,但泻火、清热凉血之效显著,比白虎...  相似文献   

2.
白虎汤又名石膏知母汤,出自《伤寒论》,笔者应用该方加减治疗家畜中暑、热痹、脑炎及牛百叶干收到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历史的回顾 关于猪高热病的防治,发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医界防治乙脑流行的一件事,值得我界参考。当时中国中医研究院刚刚成立(1955年),石家庄流行乙脑,中医界采用近代名医张锡纯弟子郭可民的经验以清热,解暑、养阴法用白虎汤、白虎加入参汤防治取得良效。1956年7月,北京流行乙脑,生搬硬套郭氏经验效不显著,于是中医研究院组织专家实地调查研讨,专家组成员四川晋京名医蒲辅周先生提出:1955年石家庄流行乙脑时气候燥热,证也显燥热,故用白虎汤可取良效。1956年北京多雨潮湿,乙脑之发为暑湿所致,症见高热无汗,渴而不欲饮,苔白腻或黄腻、腹泻,脉浮濡数,故石家庄经验不能奏效,须针对偏湿之证先用芳香开窍药宣解湿热(如藿香、佩兰、郁金、荷叶、黄连、香薷),从而使疗效大大提高。随后(1957年)蒲氏又总结了乙脑防治的辛凉透邪、逐秽通里、清热解毒、开窍豁痰、镇肝熄风、通阳利湿、生津益胃、清燥养阴等系列原则和方法(共8法66方,详参蒲氏弟子中医研究院薛伯寿著《继承心悟》)。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加减白虎汤对奶牛HSP70的影响,试验以中药白虎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制成散剂给奶牛服用,缓解奶牛热应激,并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试验过程中奶牛淋巴细胞中HSP70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该组方能够提高奶牛HSP70的水平,可有效缓解奶牛热应激。  相似文献   

5.
中药汤剂包含真溶液、纳米相态、乳浊液和混悬液,是一种复杂的多分散相体系。中药汤剂的有效成分主要存在于纳米相态中,与中药汤剂相比,中药纳米相态具有溶解性强、稳定性高、药效佳等特点。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学者提出汤剂中的纳米粒子可能起着增溶与靶向递送的作用。白虎汤是清热类经典方剂之一,被称为“寒剂祖方”,由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四味药材配伍而成,用于治疗阳明经证或气分热盛证,现代临床上应用广泛。白虎汤纳米相态可能包裹药物有效成分,实现药物的靶向性治疗。研究发现白虎汤药液的纳米相态中主要药效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药液中的其他相态,纳米相态对汤剂中主要解热成分芒果苷、新芒果苷、钙离子、甘草酸和甘草次酸起到了增溶作用,纳米相态是白虎汤发挥解热作用的关键组分。本文从白虎汤纳米相态的形成理论、物质基础、分子表征、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深入探究白虎汤的作用机制、创制纳米相态制剂提供思路,为推动纳米技术在中药方剂创新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甘温除大热乃李东垣先生的一大发明,《内外伤辨惑论》说:“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燥热,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燥热作,须坦衣露居,近寒凉处即之,或热极而汗出亦解”。“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内经》曰: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立补中益气汤”。足见上述引文中指的是大热,不言壮热,区别于白虎汤证。《中医大辞典》甘温除热的条文“用甘温药治疗因虚而身热…  相似文献   

7.
<正>清热泻火方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适用于热在气分或三焦热盛证。症见高热烦渴,多汗,或吐衄发斑、苔黄、脉洪大或滑数等。常用石膏、知母、栀子、黄芩、黄连、黄柏等清热泻火药为主组成方剂。常用方如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等。1白虎汤1.1处方组成:石膏250g、知母45g、炙甘草15g、粳米45g。1.2用量及用法:水煎取汁(石膏先煎),候温灌服。马、牛300-500g,猪、羊50-100g。  相似文献   

8.
1猪无名高热 该病主要是高热稽留,用安乃近、青霉素等西药治疗,热退病愈,停药后即复发,久治不愈.笔者用加味白虎汤治疗274例,治愈269例,治愈率98.1%.  相似文献   

9.
白虎汤出自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治疗伤寒类证中邪中阳明经证的代表方剂,可清胃肠客热,使外邪入里所化之热从胃肠下行而出,恢复阴阳平衡,达到"阴平阳秘、气血乃治"状态。近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月底,深圳市野生动物园的三个场馆(群狮群虎表演馆、马戏表演馆和动物巡游场)饲养的27只狮虎(3只非洲狮、3只白虎和21东北虎)中,先后有19只狮虎(2只非洲虎、3只白虎和14只东北虎),出现症状相似,严重程度不同的胃肠炎,经过及时正确的治疗,得以治愈。  相似文献   

11.
柴葛解肌汤治疗奶牛外感证刘长德,沈敏(新疆昌吉市牧业技术服务中心831100)(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所)柴葛解肌汤源于《伤寒六书》,为清解太阳阳阴合病之剂,有辛凉解肌兼清里热之功效,主治感受风寒,寒郁化热,恶寒渐轻,身热转盛,浑身痛,舌苔薄、色黄,...  相似文献   

12.
白虎汤出自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治疗伤寒类证中邪中阳明经证的代表方剂,可以大清胃肠客热,使外邪入里所化之热从胃肠下行而出,恢复阴阳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鸡毒支原体(MGPG31)形态和超微结构变化,探讨白虎汤体外对MGPG31抑制作用的机理。方法:(1)用二倍稀释法测定白虎汤对MGPG31的MIC;(2)在MIC(0.094g/ml)和亚MIC(0.0235g/ml)的条件下取白虎汤与鸡毒支原体培养48h后的样品,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支原体的形态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白虎汤对鸡毒支原体的MIC1和MIC2分别为0.047g/ml和0.094g/ml。白虎汤主要作用于繁殖期支原体,影响细胞膜通透性和形态而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上接2013年第9期《宠物保健》栏目) 七.几张常用的方剂 1.辛凉三方 辛凉三方是指辛凉轻剂桑菊饮、辛凉平剂银翘散、辛凉重剂白虎汤。此三方用于宣郁透热,宣透在卫分之郁热,使营卫通透。其意义在于透热,其思想贯穿于整个《温病条辨》和《外感温热篇》。轻剂桑菊饮,轻宣肝肺轻度郁热,主要用桑叶、菊花,  相似文献   

15.
白虎(Panthera tigris tigris),是孟加拉虎的白色变种,白虎的形成一般是由物理和化学因素影响了它的"遗传密码"的错乱,因此所有饲养的白虎都具有高度的遗传缺陷,体质较差,给饲养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现将一年多来对本园2头白虎在半散放饲养管理条件下的日粮组成,作简要的计算分析及人工饲养和繁殖行为的观察作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6.
以养牛业为龙头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菏泽市白虎乡李庄村发展黄牛纪实董运启,苏庆平,刘翠兰,庞保兰,张德璞(山东省荷泽市畜牧渔业局)菏泽市白虎乡李庄行政村共有4个自然村,400户,1626人,2515亩耕地.近几年来,该村充分发挥树多、草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幼畜高热在兽医临床上多见,多遭受外感风寒、时疫等,加上幼畜体质较弱而发病。笔者在兽医临床上用白虎加苍术汤为主治疗幼畜高热症40余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动物实验,表明白虎汤和单味石膏煎剂对实验性致热仔猪都具有一定的退热作用,不含石膏的知母甘草煎剂和去钙白虎汤等均未见明显的退热效果,故认为石膏是白虎汤退热作用的主要药物,钙离子是石膏退热的主要成分。石膏作用可被处方中的其它药物所加强,但不随石膏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本文还对实验动物给药前后血钙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血钙升高水平与退热作用密切相关,但钙盐口服难以达到较高血液浓度,并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探讨3种清热解暑中药验方对热应激奶牛采食行为及产奶性能的影响.40头泌乳末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分别接受4种处理,即对照组、清热健胃组、清暑组和加减白虎汤组.所有试验牛饲喂相同的全混合日粮,3个处理组分别补饲清热健胃散、清暑散和加减白虎汤散剂,用量为每日每头150 g.结果发现,全天采食量和牛舍各时点的温度和温湿指数极显著负相关.在奶牛处于轻度热应激时添加清热解暑中药对采食行为影响不显著,仅在第1天早饲时略影响采食速度.清暑组干物质采食量较高,产奶量下降较少,表明清暑散具有缓解热应激、促进食欲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复方主要集中在清热方、解表方和补虚方里。代表性的方剂有清瘟败毒散、公英散、郁金散、白头翁汤、清肺散、龙胆泻肝汤、茵陈篙汤、黄连解毒散、小柴胡汤、桑菊饮、银翘散、玉屏风散、四君子汤、参岑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养真方、白虎汤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