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在我国耕地面积越来越少的现实面前,农业基础条件的改善和良种的推广应用,将担负起实现粮食安全目标的重任。1997~2006年天津市小麦主要种植的品种为京冬8号,通过10年种植,京冬8号品种已经混杂,种性退化,尤其一些农户采  相似文献   

2.
京冬11(原代号京农97—86)系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冬麦育种室经多年选育而成。1989年以长丰3号为母本,89—041(即中国农大培育的高代品系农大11524)为父本配置单交组合,1990年又以此单交组合的F1为母本,以本室培育的高代丰产品系京农86—6554(后定名京冬6号)为父本配  相似文献   

3.
1 品种来源 京冬11(原代号京农97-86)系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冬麦育种室经多年选育而成.1989年以长丰3号为母本,89-041(即中国农大培育的高代品系农大11524)为父本配置单交组合,1990年又以此单交组合的F1为母本,以本室培育的高代丰产品系京农86-6554 (后定名京冬6号)为父本配置三交组合,即长丰3号 / 89-041 / / 京冬6号.从1991年开始采用系谱法对该三交组合的后代进行连续6年的选择,之后又经多年的产量鉴定、品比、区试和加工品质评价,于2002年初通过了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4.
轮选519(原代号CB207)以太原768作母本,京冬8号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09年2月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津审麦2008001.  相似文献   

5.
缺锰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生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溶液培养的方法,以京冬8号、临远7069为材料,研究了缺锰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供锰浓度为0.001μmol/L时对两品种茎叶干重影响明显不同,京冬8号显著降低,而临远7069却显著升高;两品种在完全缺锰时的叶绿素含量均比低锰时显著升高;缺锰、低锰抑制了京冬8号NO3^--N的吸收,但对临远7069无显著影响;缺锰胁迫对两品种的碳氮代谢影响各不相同,对临远7069的影响主要是抑制糖合成氨基酸的过程,对京冬8号的影响主要是抑制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京冬 1 3(原代号京农 99- 1 )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冬麦育种室通过品种间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而成。1 991~ 1 992年度开始配置亲本组合即京冬 1号/ 840 4 56 - 7/ / 88- 66。之后经过连续多年的世代选择 ,1 999年进入产量鉴定试验 ,代号为京农 99-1。于 2 0 0 2年完成区试 ,因其丰产性表现突出 ,2 0 0 3年初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 ,定名京冬 1 3。品种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冬性、中熟 ,幼苗半匍匐、叶片蜡质较深 ,分蘖力、成穗数适中。植株繁茂、常年株高 85cm左右 ,抗倒性较好 ,抗寒性、抗病性中等。穗纺锤形 ,长芒、白壳、白粒(琥珀色 )、…  相似文献   

7.
京冬8号冬小麦1品种来源:原代号为京农88-66,北京市农科院作物所以(阿夫乐尔×5238-016)×红4/(有7×洛10)于1990年育成,1995年5月通过北京市品审会审定。2特征特性:冬性品种,抗寒性较好。穗呈纺锤形,长芒。红粒,籽粒硬质,容重...  相似文献   

8.
浙双6号是浙江省农科院核作所以芥65[(浙油七号×马努)F4]×双8[(扬2008×鲁6)F6]复合杂交选育成的高产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2003年4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同年11月通过国家审定(国审油2003026)并已获得国家新品种保护(公告号:CNA000915E).  相似文献   

9.
基于冠层平行平面光谱特征的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个小麦品种,4个氮素水平的大田小区试验,及光谱仪传感器在冬小麦群体侧面水平测定不同叶层反射光谱,分析不同叶层光谱特征参量与冠层氮素分布、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定量关系,建立籽粒蛋白质含量预测的分层光谱模型。结果表明,2个小麦品种冠层内氮素分布特点不同,普通蛋白质含量小麦京冬8号上、下叶层对不同氮素处理反  相似文献   

10.
旱地春小麦──宁春20宁春20系固原地区农科所1981年用(青海尤生1号×宁夏作物所69B358/甘麦35×地方老春麦)/(青春21×69B385)复交,于1989年育成。1994年经宁夏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宁春20籽粒白色,长圆形。初生根为6~8……  相似文献   

11.
1979年我们以冬小麦(有芒红7号×洛夫林10号)5190×京双2号F1代花药为材料。按常规的花培无菌操作程序进行接种和培养。培养基为N6+LH500毫克/毫升+2,4-D2毫克/毫升+KT1毫克/毫升+蔗糖8%+琼脂0.8%、N6+LH500毫克/毫升+2,4-D2毫克/毫升+蔗糖8%+琼脂0.8%和C1+VB10.4毫克/毫升+肌醇100毫克/毫升+生物素0.5毫克/毫升+2,4-D3毫克/毫升+KT0.3毫克/  相似文献   

12.
化控剂对冬小麦植株性状及产量品质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学调控作为生产上有效的抗逆技术,可以调节作物生长过程,进而对作物产量构成及品质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探讨不同种类化控剂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形成以及植株性状的调控效应,在大田条件下,以遗传背景差异较大的冬小麦品种中麦8号和京冬8号为供试材料,在起身期选用不同种类的化学调控剂进行化控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起身期喷施抗倒型吨田宝、多效唑和矮壮素均可以显著降低株高及重心高度,显著提高茎秆基部节间的抗折力、穿刺强度、抗压强度等力学特性,从而显著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2个冬小麦品种对不同类型化控剂的响应存在一定差异,喷施抗逆型吨田宝可以提高中麦8号子粒产量,但喷施矮壮素、多效唑和抗倒型吨田宝后中麦8号子粒产量下降;而对京冬8号而言,本试验中4种化控剂均有利于提高其子粒蛋白质和贮藏蛋白含量、子粒产量及谷醇比,改善加工品质,如粉质参数和面筋指数。  相似文献   

13.
京冬17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京冬17号小麦新品种为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具高产、稳产、广适、高抗等特性。2006、2007年分别通过北京市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京审麦2006003,国审麦2007019),植物新品种保护号:CNA004838E。  相似文献   

14.
晋麦29号     
品种来源原名“榆旱1843”,由山西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1979年用晋麦5号做母本、(农大311×北8)F_4单株做父本有性杂交,经多年连续选育而成。1989年经山西  相似文献   

15.
青薯 5号马铃薯新品种系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于 1997年以 93-5-1(固 33-1×互 68)为母本,以 92-32-42(高原 4号× magura)为父本, 通过有性杂交,于 2004年选育而成.原代号为 138(97-1-38), 2005年由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16.
基于SSR标记的不同组群杂交中籼稻亲本配组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48个SSR标记将12个不育系(保持系)、8个恢复系划分为4个组群,并利用NCⅡ设计共配制96个组合,研究不同组群亲本配组的杂种优势表现。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和恢复系分别被分为3和2个组群,共产生6种配组模式,两系主栽不育系×扬稻6号类群恢复系(G2×G3)、三系保持系×三系恢复系(G4×G1)、扬稻6号类群不育系×三系恢复系(G3×G1)三类配组模式杂种优势明显。进一步研究显示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之间相关不显著。生育期是三系恢复系与两系主栽不育系配组(G2×G1)杂种低产的限制因子。扬稻6号类群不育系×三系恢复系(G3×G1)是一种新的杂种优势模式,因此,筛选、培育与扬稻6号属于同一类群的新型不育系,可进一步拓宽现有三系恢复系的利用范围,提高籼型杂种优势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7.
青薯 5号马铃薯新品种系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于 1997年以93-5-1(固 33-1×互 68)为母本,以 92-32-42(高原 4号×magura)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于 2004年选育而成.原代号为 138(97-1-38),2005年由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18.
品种信息     
《作物杂志》1985,1(3):26
晋麦23号 晋麦23号是山西省农科院棉花所用钴60辐射(丰产2号×碧蚂4号)×南大2419二代后,由早熟突变系71E3-3选育而成。1979~1981年参加全省南部冬麦区试,平均亩产758.8斤,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产。1983年在运城地区生产示范,平均亩产502.7斤,比对照晋麦11号增产13.8%。 该品种蛋白质含量高达17.66%,干面筋含量达13.84%,沉淀值达30%左右,是……  相似文献   

19.
萝卜杂种优势效应分析及杂交组合的灰色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彦军  张渭  邓代信  佘冬芳  陈建  罗云 《种子》2004,23(5):24-27
对萝卜15个组合的杂种优势效应分析的结果表明:除里外青×旱红表现为负向优势外,其余各组合均表现为正向优势.多数组合优势效应比较明显,有14个组合的超均亲优势大于28%,10个组合的超高亲优势大于20%,其中最明显的是旱红×四季红3号、大红袍×甜脆青和四季红3号×甜脆青.用灰色评判法对15个杂交组合分析的结果表明:组合3(大红袍×满堂红)、12(旱红×四季红3号)的灰色综合评判值>0.7000,为优良(一级)组合;组合1、4、6、7、9、11、13的灰色评判值介于0.6000~0.70000之间,为良好(二级)组合;组合2、5、8、10、14、15的灰色评判值<0.6000,为一般(三级)组合.综合结果分析:旱红×四季红3号为最有价值的组合.  相似文献   

20.
8 棉花 8.1 冀棉11号 8.1.1 品种登记号:GS08001—1990。 8.1.2 品种来源:(冀邯4号×珂4104)F_2×邯74育102。 8.1.3 特征特性:生育期为137天,属中熟陆地棉品种。出苗一般,前期发育快,后期长势较弱。纤维品质综评为上等优级。抗病性能差,枯、黄萎病指数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