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不同光照时间对欧美杨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时间下欧美杨生长过程中长势及生理适应性,为其优良高光效品种的早期选育及推广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16个欧美杨无性系幼苗为研究对象,全遮光条件下,采用LED-100 W全光谱植物生长灯进行人工控光试验,探讨不同光照时间(11、12、13、14和15 h)对欧美杨幼苗生长、生物量、叶绿素相对含量及光合特性等的影响。【结果】1)光照14 h和15 h下幼苗的苗高地径相对增长率、叶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光照下(P0.01),而根冠比和叶片SPAD值相对较低,且幼苗光响应曲线走势基本一致,随光合有效辐射(PAR)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P_n)先迅速增加,达光饱和点后曲线开始趋于平缓,直角双曲线拟合效果良好(相关系数R~(2 )≥0.948); 2)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随光照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其中光照15 h比11 h高104.53%。光照15 h叶片表观量子效率(AQY)、暗呼吸速率(R_d)和光补偿点(LCP)最高,光照14 h光饱和点(LSP)较高,仅次于13 h,而LCP和R_d均低于其他光照时间; 3)叶绿素荧光参数显示,光照11 h幼苗的初始荧光(F_o)最大,最大荧光(F_m)总体差异未达极显著水平(P 0.01),可变荧光(F_v)在光照13 h相对较高。随光照时间延长PSⅡ反应中心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及潜在光化学活性(F_v/F_o)逐渐增大,且F_v/F_m均在0.83~0.85之间。【结论】随光照时间的延长,欧美杨幼苗的P_(max)、F_m、F_v、F_v/F_o和F_v/F_m均逐渐增大,F_o和根冠比逐渐减小,此外SPAD值、AQY、LSP、LCP和R_d对光照时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响应。此结果可作为早期估测欧美杨生长量和生态适应性的参考依据之一,也可作为欧美杨新品种选育、良种推广应用及生产实践过程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叶型对马尾松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征的影响,以期为马尾松苗木选择及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出圃时呈现为全初生条形叶、全次生针形叶和中间型的马尾松1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分析其生长指标、光合色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初生叶和次生叶叶绿素荧光特征差异及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全次生叶幼苗出圃时苗木质量指数(QI)、干物质积累量及造林1年后净生长量均显著高于全初生叶幼苗;次生叶的叶长、体积和表面积等指标均显著大于初生叶;初生叶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次生叶,两者间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显著差异。初生叶的F_m、F_v/F_m、F_v/F_o均显著高于次生叶,F_o在2种叶型间无显著差异;初生叶的PSⅡ反应中心参数Y(Ⅱ)和F_v’/F_m’、淬灭参数q_P和NPQ、能量耗散参数Y(NPQ)和Y(NO)及光响应参数ETRmax、α、β和I_k也均高于次生叶,在高光强条件下,初生叶的非光化学淬灭和调节性能量耗散能力增强。由于次生针叶叶长、体积和表面积等形态指标均显著大于初生叶,因而具有次生针叶的幼苗的光合作用面积更大,干物质量积累较多,出圃时的苗木质量以及造林后的生长表现均高于全初生叶的幼苗。【结论】与次生叶相比,初生叶拥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较耐光抑制,有较高的光能转化效率,但高光强条件下会通过热耗散的形式来减少多余光能对光合系统的损害;拥有次生叶的幼苗表现出较好的苗木质量及生长特性。  相似文献   

3.
以芳樟195#1年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通过二次正交回旋组合设计试验研究接种固氮菌、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对芳樟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菌肥处理能够降低最小初始荧光(F_o)和提高芳樟暗适应叶片最大荧光(F_m)、可变荧光(F_v)、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_v/F_m)、PSⅡ潜在活性(F_v/F_o)、传递给PSⅡ的电子数量(F_m/F_o)。微生物菌剂提高了芳樟的PSⅡ反应中心的活性、反应还原能力、光合速率、光能转换率和光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以6年生芳樟油料林为研究对象,通过二次正交回旋组合设计试验研究N、P、K组合施肥对芳樟油料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N、P、K组合处理能够降低最小初始荧光(F_o),提高芳樟暗适应叶片最大荧光(F_m)、可变荧光(F_v)、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_v/F_m)、PSⅡ潜在活性(F_v/F_o)、传递给PSⅡ的电子数量(F_m/F_o)。N、P、K组合施肥作用提高了芳樟的PSⅡ反应中心的活性、反应还原能力、光合速率、光能转换率和光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采用OS5p调制叶绿素荧光仪,对福建省龙海市九龙岭林场从台湾引种的不同苗龄的牛樟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1年生牛樟相比,3年生牛樟初始荧光(F_o)、最大荧光(F_m)、可变荧光(F_v)、最大荧光比率(F_v/F_m)、光合量子产量(Φ_(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及电子传送率(ETR)均显著升高(P<0.05),稳态荧光(Fs)、实际荧光(Fms)、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及光能非光化学耗散(N)均显著降低(P<0.05)。与温室栽培相比,同龄露天栽培牛樟幼苗qN、D、ΦPSⅡ和ETR显著升高(P<0.05)。与本地香樟相比,同龄牛樟F_m、F_v、F_v/F_m及F_v/F_o显著升高(P<0.05),表明牛樟潜在最大光合能力较高,PSⅡ潜在活性较高,应对环境胁迫的能力也较强;而本地香樟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实际光合量子产量也较高。叶绿素荧光参数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Fm与Fv(R~2=0.990),Φ_(PSⅡ)与ETR(R~2=0.996),P与ETR(R~2=0.923)及Φ_(PSⅡ)与P(R~2=0.935)之间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Φ_(PSⅡ)与D(R~2=0.993),ETR与D(R~2=0.999)之间具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不同檵木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探索檵木属不同实生变异光合能力的差异,掌握不同檵木栽培特性,为其今后的高效培育和园林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檵木属匍匐变异植株‘卧龙’和垂枝变异植株‘42号’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植株‘浏阳红’和‘大叶红’为对照,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和Pen FP110手持式叶绿素荧光仪,分别测其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绘制光合-光响应曲线和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结果】‘卧龙’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初始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分别为15.864μmol/(m~2·s)和0.066。‘42号’的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最高,分别为23.295和0.887μmol/(m~2·s)。‘卧龙’‘浏阳红’‘大叶红’的最大量子产额和最大光合潜能值相对较高,‘42号’相对较低。‘卧龙’的可变荧光和最大荧光与其他3种植株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其光能吸收能力和吸光潜能均较好。‘卧龙’比‘42号’的非光化学淬灭参数高,其在强光条件下调节能量耗散能力较强;‘42号’比‘卧龙’的光化学淬灭参数高,其在强光下的光合效率更强。‘卧龙’与‘42号’各参数有着显著差异,‘卧龙’各方面较对照植株有所增强,而‘42号’在光合方面未表现出优势。【结论】檵木光合生理特性与实生变异性状存在一定相关性,与对照植株相比,实生变异植株因变异类型不同,导致光合特性发生了变化。综合来看,‘卧龙’的光合能力更强,能较好地适应环境。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黄化对葡萄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新疆吐鲁番地区主栽品种‘无核白’和‘无核白鸡心’为研究对象,对葡萄园田间小气候、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2种葡萄正常园PAR、土壤水分、田间温度、相对湿度和CO_2浓度均显著大于黄化园,而土壤温度之间差异不显著。随着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2种葡萄黄化株叶片P_n、G_s、T_r、F_v/F_m、F_m及NPQ均显著低于正常株,而F_o显著高于正常株,‘无核白’和‘无核白鸡心’正常株F_v/F_m分别比重度黄化叶高97.62%和164.29%。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AR、大气CO_2浓度、土壤温度与葡萄黄化株F_o、F_m、NPQ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大气CO_2浓度与F_o、F_m、NPQ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7、0.925、0.884。分析认为,环境因子中大气CO_2浓度、PAR等与葡萄植株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盐胁迫对2个八棱海棠株系生长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为其在滨海盐渍地区的景观绿化或苹果产业方面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耐盐和普通类型八棱海棠的组培株系为试材,采用蛭石和草炭混合基质(体积比1∶1)进行盆栽试验。通过过量灌溉盐水的方法进行胁迫处理,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2、4、6、8、10 g/L)的NaCl胁迫对2种幼苗生长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盐胁迫抑制了2株系幼苗的生长,对普通株系的抑制作用较大,耐盐株系的耐盐阈值为6.0 g/L,普通株系的耐盐阈值为4.1 g/L;盐胁迫降低了2个株系的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耐盐株系的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参数的下降程度低于普通海棠株系的上述指标,耐盐株系P_n下降的主要因素为气孔限制,普通株系则为非气孔限制;盐胁迫抑制了2株系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_(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_P)及电子传递效率(ETR),增加了2株系的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使2株系的PSⅡ产生了光抑制现象,与普通株系相比,耐盐株系的PSⅡ受到的影响较小。【结论】盐胁迫抑制了2株系八棱海棠的生长,耐盐株系耐盐性强于普通株系,其原因可能是,高盐胁迫时,耐盐株系具有更强的保持光合色素稳定、调节过剩激发能转化为热耗散的能力。耐盐株系可在轻中度盐渍地区(土壤含盐量低于6.0 g/L)栽植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黑果枸杞‘黑杞1号’和宁夏枸杞‘宁杞7号’的1年生幼苗为试材,用NaCl和Na_2CO_3溶液进行处理,研究盐胁迫条件下,枸杞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枸杞在NaCl和Na_2CO_3胁迫下,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不同盐不同品种间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值存在差异。生长特性方面,盐胁迫主要影响株高和基径;在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方面,盐胁迫主要影响的参数有P_n、G_s、C_i、T_r、Ф_(PSⅡ)、F_o、F_m、F_v/F_m、C_(qP)、C_(qN)、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其中,P_n、G_s、C_i、F_o、C_(qP)、Ф_(PSⅡ)和总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T_r、F_m、F_v/F_m、C_(qN)、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NaCl胁迫后,‘黑杞1号’和‘宁杞7号’幼苗的生长量、光合速率分别在1.3 mol·L~(-1)和1.2 mol·L~(-1)时达到最高值,在1.5 mol·L~(-1)时,达到耐盐极限值;Na_2CO_3胁迫后,‘黑杞1号’和‘宁杞7号’幼苗的生长量、光合速率在0.1 mol·L~(-1)时达到最高值,分别在0.4 mol·L~(-1)和0.5 mol·L~(-1)达到耐盐极限值。所以,‘黑杞1号’耐盐能力强于‘宁杞7号’,且Na_2CO_3对枸杞幼苗影响显著大于NaCl。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黄化对‘赤霞珠’葡萄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情况,为了解黄化对酿酒葡萄的伤害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出现黄化现象的‘赤霞珠’葡萄植株为材料,分析Ⅰ、Ⅱ、Ⅲ、Ⅳ级黄化等级葡萄叶片的光合色素、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特点。【结果】‘赤霞珠’葡萄因受土壤高pH值、低养分等因素的影响发生了叶片黄化现象;与正常植株(CK)相比,黄化等级分别为Ⅰ、Ⅱ、Ⅲ、Ⅳ级的葡萄叶片中的叶绿素总量分别降低了63.91%、70.43%、73.91%、76.52%,而黄化叶片中的类胡萝卜素在色素组成中的比例有所增高;叶片黄化迫使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均显著降低,Ⅳ级黄化叶片的P_n较对照显著下降85.08%;黄化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动力曲线出现明显K点(300μs),ΔV_t和ΔW_t曲线上在100 ms处均出现了明显的凹峰;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结构性能指标(PI_(ABS))、原初光化学产额(ψ_o)、用于电子传递量子比率(φ_(Eo))等参数值均显著低于对照,而最小荧光强度(F_o)、单位反应中心吸收光能(ABS/RC)等值均显著高于对照,其PSⅡ潜在的光化学效率、光合电子传递速率、量子效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结论】光合色素的减少,致使葡萄植株叶片黄化,影响了叶片的光合作用,导致叶片受到光抑制与光氧化,致使植株的代谢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叶面肥对油桐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的影响,为油桐苗期施肥管理和高产栽培提供参考。选取一年生‘葡萄桐’幼苗为试材进行砂培盆栽模拟培养试验,测定叶片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KH_2PO_4)后的光合生理参数,叶绿素荧光及生长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油桐幼苗具有较高净光合速率(P_n),平均值可达12.2μmol·m~(-2)·s~(-1);叶片喷施尿素和KH2PO4能够显著提高油桐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_s)、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电子传递速率(ETR)及生物量的积累,降低了初始荧光(F_o)、CO_2补偿点;根外追肥对羧化效率(CE)、叶绿素含量、株高等指标的提高略有增加,叶面喷施尿素的作用比KH_2PO_4的作用更明显;叶面喷施尿素能使油桐幼苗的叶面积增加59.70%,而KH_2PO_4对油桐幼苗地径的增加优于尿素。与对照相比,根外追肥能够提高油桐幼苗的光合能力,从而增加了生物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4种锦鸡儿对重复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探讨重复低温胁迫对4种锦鸡儿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分析4种锦鸡儿对重复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筛选耐寒性极强的锦鸡儿植物,为高寒沙区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盆栽的4种锦鸡儿为材料,分别测定不同锦鸡儿在室温(白天:30℃,夜间:20℃)、第1次低温(0℃胁迫12 h)和第2次低温(0℃胁迫24 h)后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重复低温胁迫对4种锦鸡儿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在重复低温胁迫后,不同锦鸡儿初始荧光(Fo)呈现增加的趋势,最大荧光(F_m)、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_P)呈现降低的趋势。川青锦鸡儿的Fo显著增加(P0.05);4种锦鸡儿的F_m和F_v/F_m均显著降低(P0.05);小叶锦鸡儿和川青锦鸡儿的ETR显著降低(P0.05);柠条锦鸡儿、川青锦鸡儿和小叶锦鸡儿的q_P显著降低(P0.05);柠条锦鸡儿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显著增加(P0.05),小叶锦鸡儿的NPQ显著降低(P0.05)。【结论】重复低温胁迫对4种锦鸡儿幼苗叶片的光合机构均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在低温胁迫过程中,中间锦鸡儿、柠条锦鸡儿和川青锦鸡通过增加热耗散以消耗过剩的激发能,减少低温胁迫对光合机构损害的能力。综合分析表明,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对重复低温胁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小叶锦鸡儿和川青锦鸡儿对重复低温胁迫的适应性稍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杏树对高温、干旱、低海拔生长环境的适应特性,为早熟杏高效栽培奠定基础。【方法】以'苏勒坦杏'和'小白杏'为试材,采用Li-6400光合仪及FMS-2脉冲调制式荧光仪,于2019年6—9月的高温季节对'苏勒坦杏'和'小白杏'叶片的光合及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趋势进行了观测,同时对杏园的环境因子进行了监测。【结果】6月份两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_n)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R_(SWUE))的测定值均高于其他月份的测定值,7月测定的蒸腾速率(T_r)最高。除了'小白杏'的净光合速率(P_n)日变化曲线在9月呈"单峰"曲线外,其他月份两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_n)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曲线,且其光合"午休"现象均由非气孔限制因素造成。7月份两个品种的光化学猝灭系数(C_(qP))、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Ⅱ))、最大荧光(F_m)、最大能量转换效率(F_v/F_m)、潜在光化学活性(F_v/F_o)等指标的测定值均最低,而其非光化学猝灭系数(C_(NPQ))和初始荧光(F_o)的测定值均最高,且与其他月份的测定值之间均有显著差异,说明7月份两个杏品种的PSII光系统的受害程度均最高。两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_n)与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瞬时水分利用效率(R_(SWUE))、光合有效辐射(PAR)均呈正相关,而与胞间CO_2浓度(C_i)、气孔限制值(L_s)均呈负相关关系,其与胞间CO_2浓度(C_i)、气孔导度(G_s)的相关系数最高。【结论】杏树以热耗散的形式释放出过剩的能量来适应强光环境,提高蒸腾速率,从而降低叶片温度来适应高温环境;与'小白杏'相比,'苏勒坦杏'的抗光抑制能力更强,更能适应高温、强光环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年生花楸树苗为研究对象,在正常管理的盆栽条件下采用"双套盆法"模拟淹水胁迫,研究淹水条件下花楸树苗抗氧化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年生花楸树苗叶片抗氧化生理指标和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受淹水影响较为显著,随着淹水胁迫加深,花楸树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丙二醛(MDA)含量随着淹水胁迫加深,呈现出逐渐上升趋势;叶片初始荧光(F_o)呈上升趋势,最大荧光(F_m)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变化趋势,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_Fm)和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_v/F_o)均呈下降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对沈阳城市绿化中的油松人工林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研究城市绿化中不同位置配置下的油松人工林的叶绿素荧光变化规律,以期为沈阳城市绿化中油松林木的正常生长、合理配置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市郊绿化的不同年龄阶段油松林木在春季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和F_v/F_0的变化规律总体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秋季10月份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11月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均处在正常范围值变化之内。而PSⅡ潜在的光化学活性F_v/F_0数值涨幅较大;(2)市内城市绿化的不同年龄阶段油松林木在春季和秋季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和F_v/F_0的变化规律均呈现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市内油松林木生长各时期的F_v/F_m和F_v/F_0的变化趋势一致,均处于正常值的水平,在15~20年时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速生期结束后又有所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pH值及处理方式的酸雨对秃瓣杜英幼苗的生物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为酸雨胁迫下秃瓣杜英幼苗的响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受控试验,设置2个酸雨梯度(pH2.5和pH5.6)、3种酸雨处理方式(地上处理:仅对幼苗地上部分进行酸雨喷淋,酸雨不进入土壤;地下处理:仅对幼苗土壤进行酸雨喷淋,地上部分不接触酸雨;全淋处理:酸雨喷淋全株后进入土壤)以及p H7.0蒸馏水为对照处理,测定幼苗生物量积累和叶、茎、根生物量分配,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性,丙二醛含量和膜透性,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结果】1)在pH2.5酸雨浓度梯度下,3种处理方式对秃瓣杜英幼苗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差异显著,与对照相比,地上处理的总生物量、株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分别降低了16.7%,28.1%和25.7%,地下处理分别降低了10.9%,4.7%和17.5%,全淋处理分别降低了18.5%,5.2%和27.5%;同时,地下处理提高了幼苗叶片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降低了茎和根生物量的比例;3种处理的叶绿素a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均显著低于对照;地上处理的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和PSⅡ潜在活性(F_v/ F_o)显著低于对照,全淋处理的F_v/ F_o和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_(SⅡ))显著低于对照,而地下处理的F_v/F_m,F_v/ F_o和ΦP_(SⅡ)值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3种处理的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地下处理高于其他2种酸雨处理。2)在p H5.6的酸雨浓度作用下,与对照相比,3种处理对秃瓣杜英幼苗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而叶绿素a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均显著降低,膜透性、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增加,但低于pH2.5酸雨浓度的影响;地上和全淋处理的F_v/ F_o和ΦP_(SⅡ)值显著降低。【结论】地下酸雨处理对秃瓣杜英幼苗的抑制和促进作用并存,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总生物量的降低,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的升高等方面,而促进作用体现在叶片生物量的增加和PSⅡ反应中心的修复方面;同时,地下处理还改变了幼苗叶、茎和根生物量的分配。地上酸雨处理对秃瓣杜英幼苗主要表现抑制作用。全淋处理也抑制幼苗生长,抑制作用大于地上和地下处理,但是对生物量分配影响不大。pH5.6的酸雨浓度对幼苗作用效果显著小于pH2.5的酸雨浓度。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连翘(Forsythia suspensa)、水蜡(Ligustrum obtusifolium)、紫丁香(Syringa oblata)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干旱胁迫对3种灌木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3种灌木的最大荧光(F_m)、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_v/F_m)、PSⅡ潜在活性(F_v/F_o)、光化学淬灭系数(q_P)和光合量子产额(Yield)逐渐下降,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_N)逐渐上升,初始荧光(F_o)先下降后上升。3种灌木各参数的变化幅度不同,运用隶属函数对3种灌木进行分析,得出抗旱性强弱次序为水蜡紫丁香连翘。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各树种耐光抑制能力的大小,测定比较了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13个经济林树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以便从光合机理角度筛选出耐光抑制且有发展前景的经济林树种。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比较各树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值,李、蟠桃和中国沙棘耐光抑制能力强,为首选经济林树种,这3个树种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值全天都保持在0.8以上,最大光能转化潜力F_v/F_o值全天都保持在4.0以上,且初始荧光上升到最大荧光一半所需时间T1/2在8:00、14:00变化幅度较小;黄果山楂、葡萄、新疆梨和枣也具备一定的耐高光强的能力,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值在14:00下降到0.8以下,到20:00又恢复到0.82以上,接近8:00时的值,最大光能转化潜力F_v/F_o值在14:00下降到4.0以下,到14:00值恢复到4.8以上,接近8:00时的值,在开发区具备种植潜力;宁夏枸杞和毛樱桃耐光抑制能力弱,这2个树种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值在14:00和20:00几乎都低于0.8,最大光能转化潜力F_v/F_o值在14:00和20:00都低于4.16,且初始荧光上升到最大荧光一半所需时间T1/2在8:00、14:00时变化幅度大,不适宜在开发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水分胁迫对刨花润楠幼苗光合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揭示水分胁迫对刨花润楠光合作用及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为刨花润楠苗期水肥管理及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4种水分胁迫下,刨花润楠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轻度干旱(LS)对刨花润楠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_n)、初始荧光(F_o)、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无明显影响(P0.05);中度干旱(MS)及重度干旱(SS)均使刨花润楠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_i)、电子传递速率(ETR)、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II)、PSII的潜在活性(F_v/F_o)、光化学猝灭系数(qP)及生长显著下降(P0.05);初始荧光(F_o)、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显著升高(P0.05);在轻度干旱和中度干旱胁迫下刨花润楠幼苗光合作用的降低主要是由气孔关闭引起的,而重度干旱胁迫下光合作用的下降主要是由光合机构活性降低的非气孔因素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叶绿素荧光是光合作用能量转换的探针,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PSⅡ反应中心的最大光量子产量)能够有效地反映植物受胁迫的程度。为了探讨金镶玉竹(Phyllostachys aureosulcata f.spectabilis)、黄杆金竹(Phyllostachys aureosulcata f.aureocaulis)和菲黄竹(Sasa auricoma)3种观赏竹在北京地区的适应性,应用Dual-PAM-100和Imaging-PAM分别测定了3种观赏竹F_v/F_m的年变化规律,并获取了叶绿素荧光图像。结果表明:3种观赏竹的F_v/F_m均在夏季7月份达到最高,之后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金镶玉竹的F_v/F_m值在1月份达到最低(0.42),黄杆金竹在2月份达到最低(0.40),黄秆金竹和菲黄竹在6—9月份的F_v/F_m值均大于正常生长值(0.80),而金镶玉竹仅在7月份大于0.80。由此表明,3种观赏竹在北京地区多数时间为在受胁迫环境下生长,其中黄秆金竹和菲黄竹比金镶玉竹更适合在北京地区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