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对不同银杏果用林复合经营模式下银杏种仁品质展开研究,探讨银杏种子产量和性状、种仁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在不同模式间的变异,为不同银杏复合经营方式在果用林中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江苏泰兴5种传统的银杏复合经营模式为研究对象,即:银杏-油菜-花生、银杏-小麦-花生、银杏-蚕豆-花生、银杏-桑树、银杏-油菜-玉米,以银杏纯林为对照,对不同模式下银杏种子产量和质量、种核质量、种仁质量,种仁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总黄酮、萜内酯、银杏酸和氢氰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采用改良的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模式下银杏种仁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银杏复合经营显著影响银杏种子产量、种核质量及种仁的淀粉、蛋白质、可溶性糖、总黄酮、萜内酯、银杏酸及氢氰酸含量(P0.05)。复合经营模式下银杏种子产量、种核质量、种仁的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纯林模式,其中,银杏-桑树模式中单株银杏种子产量最高,平均达到31.07 kg,银杏-蚕豆-花生模式下种核质量、种仁的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分别达到2.34 g,101.73 mg·g~(-1),88.11 mg·g~(-1);纯林模式银杏种仁中淀粉、总黄酮、萜内酯、银杏酸及氢氰酸含量高于复合模式,分别达到了0.55 g·g~(-1),2.69 mg·g~(-1),7.32 mg·g~(-1),47.54μg·g~(-1)和0.44μg·g~(-1);银杏-油菜-花生模式中种仁的总黄酮、银杏酸和氢氰酸含量均最低,分别仅为1.84 mg·g~(-1),28.52μg·g~(-1)和0.27μg·g~(-1),银杏-蚕豆-花生模式中种仁的萜内酯含量最低,仅为4.82 mg·g~(-1)。改良层次分析法表明:种仁中氢氰酸含量对其品质影响最大,其权重达到了0.210 3,其次为蛋白质、可溶性糖、总黄酮、银杏酸、仁质量、淀粉、萜内酯、脂肪、种子质量、种核质量;进一步计算获得的银杏种仁品质指数表明:银杏复合经营模式下种仁品质指数高于纯林,复合模式中种仁品质最高的模式为银杏-蚕豆-花生,达到了0.414 8,其次为银杏-小麦-花生、银杏-桑树、银杏-油菜-花生和银杏-油菜-玉米模式,而银杏纯林模式中种仁品质指标仅为-0.008 8。【结论】银杏复合经营能够提升银杏种仁品质,因而银杏果用林适于采用复合经营模式,尤以银杏-蚕豆-花生模式最优,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文冠果的遗传变异规律,为其优良品系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山西农业大学文冠果良种繁育基地收集保存的山西野生文冠果初选优良品系和部分文冠1号实生苗定植的单株共25个品系为试材,对其果实的6个表型性状指标和种子的3种功能成分进行了测定,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各品系间的分化变异现象和果实表型性状与种子功能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文冠果果实表型性状在品系间的分化差异十分显著,表现为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单果种子粒数和出仁率、种子百粒质量和种仁百粒质量之间都表现出比果实大小(果实横径和果实纵径)分化程度更大更显著的品系间的分化差异;25个初选品系的种仁含油率为49.23%~60.53%,其变异系数为5.32%,粗蛋白含量为24.13~30.59 mg/g,类黄酮含量仅为12.64~20.57 mg/g,且种仁各功能成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LX01-1、G17、A034、YP06、A092这5个品系的综合表现均较好且均有文冠果普遍具有的优良特征。【结论】文冠果种仁各功能成分含量与种子百粒质量、种仁百粒质量、出仁率之间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这就意味着文冠果果实表型性状对于以高油脂、高蛋白等为目标的良种选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文冠果的良种选育中,种子性状可以作为最易选择的表型性状,建议优良单株选择的参考标准为:种子百粒质量≥90 g,种仁百粒质量≥50 g,出仁率≥48%。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油用牡丹‘凤丹’的栽培技术,提高产量,改善结实性状。【方法】以‘凤丹’2年生实生苗为材料,设置3种栽植密度(0.4 m×0.6 m、0.4 m×0.5 m、0.3 m×0.6 m),栽植4 a后,研究不同栽植密度对‘凤丹’结实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并使用气质联用色谱法对‘凤丹’籽主要脂肪酸和氨基酸成分及其含量进行测定。结实性状指标包括单果果角数、单果种籽鲜质量、鲜出籽率、单果种籽数、百粒种籽质量。【结果】‘凤丹’产量、单果种籽鲜质量、鲜出籽率、单果种籽数、百粒种籽质量等指标均随着栽植密度增加而减小。0.4 m×0.6 m栽植密度条件下,单果鲜质量为29.85 g,单果种籽鲜质量为58.330 g,单果种籽数为68.33,与0.4 m×0.5 m和0.3 m×0.6 m栽植密度处理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0.4 m×0.6 m栽植密度条件下,单位面积产量达到2 465.25 kg/hm~2,极显著高于0.3 m×0.6 m栽植密度处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凤丹’单位面积产量与单果果角数、鲜出籽率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单果种籽数、百粒种籽质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凤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4.48%,其中亚麻酸、亚油酸、油酸含量分别为52.00%、19.84%、22.64%,饱和脂肪酸主要有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等。‘凤丹’籽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结论】‘凤丹’适宜的栽植株行距为0.4 m×0.6 m。‘凤丹’籽油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及丰富的氨基酸,可作为营养保健油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河西地区酿酒葡萄优良营养系的选择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从国外引入的25个酿酒葡萄营养系为材料,对其果实基本性状及品质进行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营养系的果实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结果】不同营养系果实的单穗质量为108.93~298.28 g,以‘MB-598’‘ML-343’的果穗质量最大,分别为298.28、290.40 g,‘CS-VCR19’单穗质量最小,仅为108.93 g。不同营养系果粒纵径为12.082~16.540 mm,果粒横径为12.363~15.170 mm,单果质量为0.986~2.090 g,果形指数为0.815~1.230,其中‘S-471’‘MB-598’为大果粒,单果质量均达2 g以上,‘PN-VCR20’果粒最小,单果质量小于1 g。不同营养系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9.90%~27.540%,可溶性糖含量为16.830%~23.300%,可滴定酸含量为0.523%~1.250%,糖酸比为15.929~49.231,可溶性蛋白含量为0.173~0.397 mg/g。‘MB-R6’‘CF-215’‘ML-343’‘ML-VCR3...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核桃的优质丰产提供参考。【方法】以‘清香’核桃为研究对象,施用核桃专用肥后,对收获期核桃园土壤养分状况和坚果经济性状进行检测,坚果经济性状指标包括表型特征、风味物质组成及含量、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含油率、脂肪酸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核桃坚果成熟采收时,施肥组土壤中N、P、K元素含量高于对照组,铵态氮含量高出(0.10±0.02)~(0.14±0.01) mg/kg,硝态氮含量高出(0.55±0.04)~(0.86±0.07) mg/kg,有效磷含量高出(0.35±0.08)~(1.86±0.24) mg/kg,速效钾含量高出(4.80±0.07)~(6.18±0.52) mg/kg。核桃坚果表型特征变化显著(P 0.05),施肥组坚果纵径增加了(0.40±0.01)~(0.61±0.28) cm,横径增加了(0.40±0.04)~(0.47±0.01) cm,侧径增加了(0.29±0.01)~(0.48±0.10) cm,单果质量增加了(0.56±0.04)~(0.69±0.10) g。核桃仁质量增加了(0.66±0.01)~(0.91±0.10) g,出仁率增加了(1.33±0.76)~(1.84±0.01)个百分点。核桃仁风味物质含量增加显著(P 0.05)。施肥组核桃仁蛋白质含量增加了(55.49±4.58)~(64.49±3.74) mg/g(P 0.05),其中天冬氨酸含量增加了(0.44±0.02)~(1.53±0.07) mg/g,谷氨酸含量增加了(0.70±0.12)~(1.23±0.05) mg/g,亮氨酸含量增加了(0.50±0.01)~(0.74±0.03) mg/g,精氨酸含量增加了(0.62±0.05)~(1.67±0.90) mg/g。与对照相比较,施肥组核桃仁含油率增加了(3.22±0.02)~(7.90±0.42)个百分点(P 0.05),主要脂肪酸成分是棕榈酸(C16:0)、硬酯酸(C18:0)、油酸(C18:1)、亚油酸(C18:2)、亚麻酸(C18:3),其相对含量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施用核桃专用肥能够提升核桃坚果品质,主要体现在坚果表型特征和核桃仁风味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特别是天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精氨酸)的含量及含油率方面。  相似文献   

6.
无患子属种质资源种实性状变异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我国及越南无患子属3种1变种的天然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并定向筛选最优种质,为无患子属良种选育提供理论支撑和选育材料。【方法】基于我国14省(市、自治区)及越南1地区的无患子、川滇无患子、毛瓣无患子及石屏无患子共200份无患子属种质资源,针对20个种实性状,利用相关性、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种实性状变异,量化评价各种质。【结果】 1)无患子属种实性状变异系数(CV)在5.46%~38.19%,平均变异系数为17.42%,以果皮皂苷质量分数(CV=38.19%)、种仁百粒质量(30.23%)和果皮百粒质量(30.29%)变异较大,果型指数(5.46%)和种型指数(5.70%)变异较小。种实性状多样性指数在1.47~2.04之间,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95。2)果实百粒质量与果皮百粒质量( r^2=0.927)、种子百粒质量(0.768)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百粒质量与种壳百粒质量(0.863)、种仁百粒质量(0.635)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油脂质量分数与果皮皂苷质量分数(-0.382)呈极显著负相关。3)聚类分析将种质划分为3大类群,类群Ⅰ为小果型,类群Ⅲ为中果型,类群Ⅱ为大果型。无患子主要属于类群Ⅰ,川滇无患子、毛瓣无患子、石屏无患子主要属于类群Ⅱ、Ⅲ。类群Ⅱ集中分布于贵州、云南区域。4)针对无患子产业油用、皂用及综合利用开展主成分分析,筛选出3类无患子属优良种质各10份,主要为无患子、毛瓣无患子种质,综合利用优良种质较平均水平增益36.85%。【结论】无患子属果皮皂苷质量分数、种仁百粒质量和果皮百粒质量为代表的产量指标变异幅度最大,为无患子良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极大的空间;无患子属对皂苷产物积累过程投入的增加要以减少对油脂积累的投入为代价,这体现了无患子属在特定生态环境中的权衡策略;筛选出油用、皂用及综合利用3类各10份无患子属最优种质,普遍分布于云南、贵州区域,推测这些区域拥有更适合发展无患子产业的优良种质和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7.
广西核用银杏良种选育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 a银杏资源调查,广西银杏产区共有银杏栽培品种19个,按照良种单株选择标准,选出优良单株6株(华口大白果、大马铃、海洋皇、桂049、桂048、桂047)和无性系良种3个(华口大白果、大马铃、大佛手).采用其嫁接苗造林,3~5 a挂果,7~8 a进入丰产期,12 a生平均单株产量达5.7 kg,可产银杏种核3420 kg/hm2,是一般品种的2倍.  相似文献   

8.
‘CAF9’是运用单株选择和集团选择育种手段,从云南元江县地方栽培品种中选育出的木豆新品种。生育期263~270天,平均株高(267.2±35.2)cm,地径(3.97±0.53)cm,单株荚数(600.3±207.6)个,每荚粒数(4.9±0.3)粒,种子百粒质量(7.86±0.43)g,单株粒质量(132.45±49.50)g。  相似文献   

9.
以7个灌木柳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进行铅胁迫处理(Pb~(2+)处理质量浓度分别为0,20,40和80 mg/L)后,分别测定并计算其生物量、耐性指数、毒性阈值、铅含量和转运系数,比较并分析无性系间对铅富集能力的差异。结果显示:各无性系之间及各处理之间,其生物量差异极显著;随着水培处理中铅质量浓度的升高,各无性系的耐性指数总体上表现为逐步降低的趋势,而无性系植株体内的铅含量总体上则表现为逐步升高的趋势;不同无性系铅富集能力差异明显,铅总量最高的无性系为P681 [(7 432.79±980.72)μg],最低的无性系为P646 [(2 990.64±335.59)μg];毒性阈值最高的无性系为P683(215.780 mg/L),最低的无性系为P646(22.911 mg/L)。认为无性系P61适合低质量浓度铅污染修复,无性系P63和P1024较适合高质量浓度铅污染修复,而无性系P646并不适合用来进行铅污染修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无性系、株行距及两者交互作用对杨树人工林的林木生长和树冠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双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通过调查36块13年生杨树样地胸径、树高、活枝下高和冠幅等指标,以综合指数法构建3个林分综合指数(生长指数、冠形指数、干冠协调指数)。【结果】南林95杨和南林895杨的胸径、树高和生长指数显著高于南林797杨(P <0.05)。南林797杨的冠幅、树冠体积和树冠圆满度显著高于南林895杨,与南林95杨差异不显著(P> 0.05)。株行距为6 m×6 m和4.5 m×8 m的林分胸径、冠形指数和生长指数均显著高于5 m×5 m和3 m×8 m林分,不同密度林分对树高影响不显著(P> 0.05)。在相同密度条件下,正方形和长方形配置对东西和南北冠幅有显著影响,较大株行距促进树冠生长,但对胸径、树高和平均冠幅等影响不显著(P> 0.05)。无性系和株行距对冠长、活冠比、树冠表面积和干冠协调指数影响均不显著,且无性系和株行距对林木生长和树冠结构均无显著交互作用(P> 0.05)。【结论】杨树无性系对林木胸径、树高和树冠结构的影响大于株行距。综合考虑林木生长和树冠结构等两个方面,在类似的立地条件上,相比于其它无性系和配置方式,以南林95杨在种植株行距为6 m×6 m(278株/hm^2)时具有培育大胸径林木的潜力,适于培育速生、优质大径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给南方地区油用牡丹高效栽培种植技术的完善提供理论参考,以四川湿润气候区的油用牡丹‘凤丹’品种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不同基肥的施用对牡丹结实情况和籽脂肪酸组分及含量的影响。【方法】共设置了油枯(0.1、0.5 kg/株)、牛粪(0.1、0.5 kg/株)、牛粪(0.1、0.5 kg/株)+复合肥(0.1 kg/株)6个基肥处理,观测不同基肥处理下油用牡丹结籽性,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油用牡丹籽粗脂肪含量,采用气相质谱法(CG-MS)对油用牡丹籽单体脂肪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在单株施牛粪0.1 kg+复合肥处理下,油用牡丹的单籽质量(0.470±0.029) g,籽长(10.452±0.266) mm,籽宽(8.660±0.056) mm,均好于其他施肥处理。油用牡丹籽粗脂肪含量在不同基肥处理下差异不明显,但单体脂肪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经GC-MS分析,在油用牡丹籽油中检测出13种单体脂肪酸,其中有8种饱和脂肪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榆树酸和木蜡酸),3种单不饱和脂肪酸(棕榈烯酸、油酸和顺-11-二十碳烯酸),2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其中亚麻酸的含量最高(40.27%),其次为亚油酸和油酸,分别为29.02%、22.03%。【结论】单株施牛粪0.5 kg+复合肥处理对促进油用牡丹籽亚麻酸含量提高的效果最佳,在该处理下亚麻酸含量可达(45.97±0.01)%。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不同种源文冠果果实特征及种子含油率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通辽市、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分布的4个种源的文冠果进行了果实特征和种子含油率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包头种源的文冠果种仁含油率最高,为63.4%,但平均结果量、种子千粒重、平均每果粒数、平均每株种子总重量和出籽率等果实特征表现最差,分别为2个/株、815.5 g/千粒、13.52粒/果、27.64 g/株、47.8...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马尾松二代种子园无性系的开花物候特征、花期同步性、结实状况及气候影响因子,评价无性系花期同步性规律,指导种子园经营生产及提高种子遗传品质与产量。【方法】连续2年对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矮化种子园的22个无性系进行花期、花量和结实性状调查,分析其开花物候与花期同步指数。【结果】各无性系雌雄球花整体花期持续时间为8~17天, 2014年始花期相对于2013年滞后约6天,且持续时间缩短约6天。整体水平上,年度内雌球花及雄球花的各花期时长差异较小;无性系的始花期和盛花期的物候特征年度间存在差异, 2014年无性系内雌雄球花开花的同步性更强。无性系的开花物候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这使得无性系间开花同步程度降低,花期同步指数变异增加, 2013年和2014年花期同步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041~0.556和0.284~0.802,无性系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32.3%和16.8%。各无性系分别作为父、母本时,年度内无性系花期整体同步性水平差异较小,表现出无性系作为父本时的散粉期整体的同步性要高于作为母本时的可授粉期的同步性。年度间无性系作为父、母本及自交的花期同步指数均有极显著差异, 2014年各无性系的花期同步指数在整体水平均高于2013年,但自交指数在年度间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雌球花越多的无性系的球果数越多;而雌球花花期持续时间越长的无性系座果率越高;不同年度的雌球花盛花期和花期的持续时间均与千粒质量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浙江姥山林场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种子园雌、雄球花的花期具有较好的同步性,无性系间没有出现花期不遇现象。无性系交配组合的雌球花可授粉期和雄球花的散粉期影响了种子园无性系的种实品质及座果率。连续2年的观测表明无性系间花期整体同步性水平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与二代种子园无性系的亲本遗传背景有关。各无性系分别作为父、母本时,表现出无性系作为父本时的散粉期整体的同步性要高于作为母本时的可授粉期的同步性,无性系作为父本和母本时花期同步指数呈负相关,且种子园内存在1/3无性系具有高于异交平均水平的自交可能性,是马尾松二代种子园管理和无性系再选择应综合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缙云山常绿阔叶林种子雨组成及其时空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缙云山常绿阔叶林种子雨组成及其时空动态,为常绿阔叶林种子生态学大尺度和长时序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并为受损常绿阔叶林近自然恢复过程中的种源收集和种子撒播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2014-01—2016-12,收集缙云山常绿阔叶林1 hm 2标准地中172个种子收集框内的种子,鉴定物种并计数,风干后称质量。根据果实类型及种子特征并结合野外实地观察,确定每个物种种子(果实)的散布方式。【结果】 3年间共收集到成熟种子36 298粒,种子雨密度为140.69粒·m -2 a -1;种子分属于19科21属27种,占群落木本植物物种总数的36.49%;种子雨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在秋季出现高峰,其中有17个物种在干季(1—4和10—12月)成熟并散布,6个物种在湿季(5—9月)成熟并散布,4个物种在干、湿季均有散布;种子雨密度年际变异系数为0.36~1.73,空间变异系数为1.54~15.20。【结论】缙云山种子雨产量在常绿阔叶林中处于较低水平;优势种对群落种子雨产量贡献较大,种子雨物种组成与群落物种组成相似性较低;群落水平种子雨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且存在很大的年际变异和空间变异,反映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种子雨时空动态的典型特征。在区域植被近自然恢复中的种子采集和撒播环节,应当充分参照不同物种的种子雨掉落的时空动态。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测定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种子中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色谱条件为:采用日本KYA HIQ 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速为1 mL/min,梯度洗脱程序为:在前 15 min流动相乙腈 -水的体积比由10 %线性增加至40%,在随后的3 min乙腈 -水的体积比线性降至10 %并保持恒定3 min,在21 min时停止该程序.检测器为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喜树碱定量分析波长254 nm,10-羟基喜树碱定量分析波长266 nm,进样量10 μL.样品制备以60 %的乙醇作溶剂,在60 ℃下超声波提取喜树种子50 min.利用以上方法分别测定了喜树种子胚乳、胚轴、子叶和种皮中的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含量,喜树碱的含量是胚乳>胚轴,子叶>种皮,10-羟基喜树碱的含量是胚乳>种皮>胚轴>子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南洋楹属典型热带树种,抗寒性较差,严重制约其推广应用。开展南洋楹无性系抗寒性评价,对于提高其造林成效、拓广其栽培区域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生长较好的9个南洋楹无性系组培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系列低温处理,观测幼苗叶片形态变化,分析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REC)、脯氨酸(PRO)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揭示南洋楹无性系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并进行无性系抗寒性评价。【结果】在2℃时,所有无性系均出现不同程度落叶;0℃时所有无性系均出现顶芽死亡,其抗寒性差异主要表现在0~2℃温度区间;9个无性系的REC随温度降低呈单调上升和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2种变化趁势,属于后者的无性系抗寒性更强,0℃下S5、S7的REC最低;PRO含量随温度降低整体上呈现递增趁势,TL18、S7、S5、A8的PRO含量增幅最大,均在1倍以上;SOD活性在同一温度下无性系之间差异显著,但随温度降低无明显变化规律。应用REC进行聚类分析,将9个无性系分为3类,S7、S5、TL18抗寒性最强,A8抗寒性最差,其它6个无性系抗寒性居中。【结论】建议生产上推广S7、S5和TL18无性系。  相似文献   

17.
关于激素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前人曾进行过大量的研究 ,并取得了许多宝贵的成果[1,2 ] ,而对银杏 (GinkgobilobaL .)种子的相关研究却很少。银杏作为一种古老的裸子植物 ,其种子的生长发育与一般的裸子植物又有不同 ,它的胚珠直接着生在短枝上 ,没有了一般裸子植物的球果构造 ,从表面上看很类似于杏 (Armeniacaspp .)、桃 (Amygdalusspp .)等的生长发育过程。本文从分析银杏种子生长发育的一般特点出发 ,研究了银杏种子生长发育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 ,旨在探索银杏种子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  相似文献   

18.
叶籽银杏是银杏这一孑遗物种的特殊种质,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实生和营养繁殖的后代叶生胚珠(叶生种实)的表达十分关注。该研究首次发现,从800年生的叶籽银杏母树上采集接穗嫁接12年后有6株幼树出现叶生胚珠并发育成正常叶生种实,这也是世界上仅有的6株幼龄叶籽银杏。叶籽银杏表达株率占9.68%,平均叶生种实率为0.074%。嫁接再生的叶籽银杏形态特征、种实特性、生长特性、变异特性与母树相同,表明叶籽银杏可视为一个品种,并具有稳定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掌握野生欧洲李种子萌发特性,探讨野生欧洲李实生繁殖规律,以新疆野生欧洲李为研究对象,观察种子形态,测定种子千粒质量、种皮透水性、种子含水量、种子活力,测定种子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和胚根生长抑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疆野生欧洲李种子的种皮透水性比较差;种子含水量为30.57%;TTC法检测种子活力为81.67%;4℃低温沙藏层积的野生欧洲李种子,在处理后90 d种子出现萌发,持续层积200 d后总萌发率为47%;种子各部分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作用不明显,但对胚根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浸提液浓度增长,对白菜种子发芽抑制活性越强,其胚根长度越短;随着野生欧洲李层积天数的增加,浸提液处理的白菜种子胚根长度增加;野生欧洲李种子各部分浸提物对白菜种子发芽抑制活性顺序为:种胚最强,种皮次之,种壳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