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大樱桃种植适宜性为分类标准对甘肃省甘谷县进行区划,为给地方政府和农民大樱桃种植的精准选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分析大樱桃生长所需的光照、气温、水分和肥力等环境条件,确定坡度、坡向、海拔、地块类型、灌溉条件、土壤有机质、土层厚度、土壤pH值和土壤质地等因子为大樱桃种植适宜性的影响因子,并对其进行分级处理,采用AHP法确定因子的权重值。以ArcGIS为平台,以甘谷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者调查数据库中的地块划分矢量图斑为基本评价单元,利用气象数据、土壤调查数据和数字地面模型(DEM)数据,获得评价单元各因子的分级值,建立了甘谷县大樱桃生长适宜性区划数据库,然后计算每一个地块的大樱桃生长适宜性的综合指数,再按照综合指数对该县区内所有的大樱桃种植区进行区划。【结果】根据所构建的甘谷县大樱桃生长适宜性区划数据库,将该县的大樱桃种植区划分为高适宜区、适宜区、低适宜区和不适宜区这4类;甘谷县的农用地(耕地和园地)总面积为84 175.88 hm~2,该县区内大樱桃种植的高适宜区、适宜区、低适宜区、不适宜区的面积分别为5 097.21、19 955.91、58 936.33、186.43 hm~2,分别占该县区农用地总面积的6.06%、23.71%、70.01%、0.22%;该县区内适宜种植大樱桃的地块主要分布在海拔1 600 m以下的区域和海拔1 600~1 800 m的阳坡和半阳坡地中。【结论】研究构建的大樱桃生长适宜性区划数据库可以精准定位到每户农民的每个地块,从中可以查询到该县各地块种值大樱桃的适宜程度,亦可根据地块的环境因子得分指导大樱桃的栽培;而且依据这一数据库对甘肃省甘谷县大樱桃适宜种植区域的划分结果与实地调查的结果基本吻合,这一数据库还能为同类研究提供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影响四川盐源县花椒生长发育的主导气象因子。结合产区气候条件和生物学特性,初步确定了种植区划。结果表明:(1)盐源县花椒基本适宜气候条件为:年均温12~13.5℃,最热月均温17.5~21℃,最冷月均温3~6.5℃,降雨量850~1 100 mm,年日照时数2 250~2 600 h;(2)盐源花椒(正路椒)适宜海拔范围为2 100~2 700 m之间,最适海拔为2 200~2 550 m;(3)进行种植区划,将全县划分为花椒种植气候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云南省印度黄檀造林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试验点印度黄檀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分析确定了印度黄檀的气候区划指标。利用云南省的气象数据,在SPSS支持下,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区划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在GIS的支持下,按1 km×1 km细网格推算出云南省其它地区印度黄檀树高、胸径的生长情况,并对印度黄檀的适宜种植区进行区划,以气候因子为条件,得出云南省适宜种植印度黄檀的土地面积占32.5%,其中,最适宜面积占0.7%,较适宜面积占7.4%,一般适宜面积占24.4%。  相似文献   

4.
<正>一、摘要肉桂乃亚热带樟科常绿乔木,浑身是宝,是珍贵的药用树种。我省自一九六○年引种以来,已近廿年的历史。由于肉桂对气候环境的条件要求较高,故引种区域不大,为了扩大生产,有步骤地引种栽植肉桂,以充分利用自然气候资源。为此要全面地均衡各地气象条件,通过实地观察,综合了各种植区的寒害、物候、生长量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通过了相关计算与方差分析检验,选出了极端最低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20℃积温、年降水量、年平均风速等五个因子。根据所选出的五个气象因子,应用动态聚类分析(Dynamic Clustering Methods)方法,在种植区内,按气候的不同类型,选取了不同种植区的凝聚点,作出不同种植区的区划。其种植区划分为:适宜种植区,较适宜种植区;引种种植区;试引种区等四个不同的种植区。  相似文献   

5.
中宁枸杞     
宁夏中宁县是中国枸杞的故乡 ,中宁枸杞已有数百年的栽培历史。 1999年在 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中宁枸杞获金奖。 2 0 0 0年中宁县又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特产之乡”。1 地理环境及资源中宁县是枸杞自然分布的中心区域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土壤、水质、气候条件孕育了中宁枸杞的特有品质。首先 ,中宁枸杞栽植起源于六盘山的清水河与黄河交汇处的洪积土壤上 ,这种土壤矿物质和有机质丰富 ,富含锂、硒等微量元素 ,极适宜枸杞生长。其次 ,中宁枸杞作物常年以黄河水和清水河水渗灌 ,使中宁枸杞应有的植物学特性得以充分发挥且富含有机营养物质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影响板栗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模拟不同气候条件下板栗潜在分布区,为板栗种质资源保护和引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472个板栗现有种群分布地理信息与21个环境变量,采用物种分布组合模型模拟板栗潜在适宜分布区,通过AUC与TSS值评价模型准确性。利用组合模型推测末次冰盛期、全新世中期、当前、2030年和2050年板栗适宜区分布及其变化趋势。【结果】1) 10种模型中,RF、GBM、MARES和GAM预测精度最好且稳定,最终组合模型AUC和TSS值分别为0.974和0.816,精度较高。2)影响板栗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最冷月极端低温、海拔、最湿季降水量、年温变化范围和最湿月降水量,累计贡献率达89.79%。3)当前气候条件下中国潜在板栗适宜区分布广泛,自末次冰盛期以来,板栗适宜区不断向高纬度地区扩张,气候越暖扩张越快。但板栗整体适宜性不断下降,南方较为突出,北方则降幅较小,高适宜区总面积逐步减少。【结论】气候和地形因子共同影响板栗的地理分布,其中气候因子中温度因子贡献最大,地形因子中海拔因子贡献最大。当前气候条件下板栗在中国适宜区分布广泛,建议在高适宜区进行引种栽植及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了解甜柿适宜气候条件的基础上,依据区划的原则和方法,通过聚类分析,将我国划分为8大甜柿引种栽培区,其中华北山地平原、汾渭谷地、长江中下游、汉江中上游、滇中—川西南为适宜区。  相似文献   

8.
甜柿引种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解甜柿适宜气候条件的基础上,依据区划的原则和方法,通过聚类分析,将我国划分为8大甜柿引种栽培区,其中华北地平原,汾渭谷地,长江中下游,汉江中上游,滇中-川西南为适宜区。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技术的陕西砂梨气候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给陕西砂梨发展提供气候适应性地域分布依据,应用1971~2000年陕西省及相邻省份的114个气象观测站及其附近200个气象哨的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光、热、水等气象条件对砂梨生长的影响情况,确定了气候区划指标,然后利用GIS技术对陕西省砂梨种植适生区进行了精细化的气候区划。结果表明:陕南的安康、汉中海拔小于600 m的盆地为陕西省砂梨适宜种植区,而陕西的其余大部分地区,因气温偏低、降水不足,不利于优质砂梨的生长,故不宜盲目引种砂梨。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甘肃省油橄榄气候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IS技术为经济林木气候适宜性区划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为给甘肃省合理布局油橄榄种植区提供参考依据,根据油橄榄生长所需的气候条件,选取≥10C积温、干燥度、年日照时数这3个气候因子作为甘肃省油橄榄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按照气候分区分别建立区划指标的空间分析模型,对区划指标进行了100 m×100 m的细网格点推算;并以ArcView为GIS 工具,制作完成了细网格的甘肃省油檄榄气候适宜性区划图.区划结果表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宕昌县、文县的海拔高度在1300m以下的白龙江干热河谷川坝及半山区,其气候条件与油橄榄原产地地中海很相似,是油橄榄种植的最适宜和适宜气候区.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背景下松材线虫在中国分布的时空变化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松材线虫病严重破坏我国松林资源,经济损失巨大,松材线虫病的传播与蔓延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本研究借助气候模拟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预测松材线虫在我国的适生范围,研究松材线虫不同地区流行灾变的可能性,准确评估松材线虫在中国的危害风险,为松材线虫病的检疫及防治决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全球气候模式 MIROC3.2_hiers 的初始场和侧边界值驱动区域气候模式 RegCM3(简称 MIROC_RegCM),模拟得到 SRES A1B情景下1971—2100年中国区域气候情景的130年逐年气象数据资料,部分验证和模拟了松材线虫分布的生态地理格局。依据制约松材线虫发生和扩散蔓延的6个关键气象及自然地理指标的适生阈值,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结果】随着气候变化,1971—2100年极适宜松材线虫的生活环境的分布面积逐渐扩大,原来不适于其分布的地区由于气候环境的变化而成为适宜分布地区,潜在极适宜分布面积由148.17万 km2增加到243.08万 km2,增加64%;潜在适宜分布面积由72.16万 km2增加到189.00万 km2,增加162%;而不适宜、极不适宜的分布面积显著减小,分别由165.14,498.89万 km2减少到110.13,287.33万 km2。【结论】从地理分布来看,适合松材线虫分布地区的变化趋势:松材线虫的潜在适生区主要集中在37°N以南地区,随着大尺度的气候的变化,松材线虫潜在适宜区呈现向北部、西部地区扩张的趋势;次适宜区延伸到43°N上下,如内蒙古中部、辽宁、河北等;边缘分布区延伸到46°N 上下,如新疆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吉林南部;而吉林北部、黑龙江北部、西藏大部分地区等由于过于寒冷和干旱为松材线虫不适宜区。  相似文献   

12.
初论我国沙棘资源建设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张丽 《沙棘》2006,19(3):1-6
沙棘有相对较广的生态适应性,在我国西部和北部有大量适宜种植沙棘的土地。为使沙棘种植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发挥沙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必须研究沙棘的种植区域,制定种植区划,指导沙棘资源建设。本文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相关区划和沙棘的特性,采用温度、水分等自然因子和水土保持、农村经济等经济社会因子将我国适宜发展沙棘的区域划分为6个一级沙棘种植区:松辽河沙棘经济林种植区,海河水系上中游沙棘生态经济林种植区,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沙棘生态经济林种植区,长江上游沙棘生态经济林种植区,蒙新及内陆河沙棘生态林种植区和青藏高原沙棘种质资源保护区。  相似文献   

13.
依据云南的气候条件,将云南省初步区划为6个板栗栽培区,即温热种植区,干热种植区,湿热种植区,滇东南湿热岩溶山原种植区,滇东北、滇西北温暖种植区,滇东北低温高湿种植区;并依据24个板栗新品系的区域化栽培试验结果,提出了各栽培区的适宜品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遂昌县杉木人工林的年龄、遗传品质、气候条件、环境因子的初步研究,提出发展杉木人工林应当根据杉木区划,在最适宜区大力发展,适宜区积极发展,较适宜区局部发展的理论依据。同时,提出应加强杉木人工林的中后期抚育管理,及时间伐,建设优质、高产、高效杉木人工林商品材基地是大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西南桦在云南的气候适宜种植区域,利用云南130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气候资料,采用GIS技术插值分析得出1 km &#215;l km气候要素网格图,依据8个气候指标划分出西南桦种植的最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区,给出了区划专题图。结果表明,西南桦适宜区主要位于泸水县、永平县、景东县、新平县、建水县、砚山县、丘北县、罗平县共同构筑成的分布北线以南地区;滇南、滇西南和滇东南海拔1100-1600 m的山区,是西南桦重点造林区域。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山核桃生物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地域分异原则和自然条件,并按照山核桃的生态适应性,将广德全县区划为3种类型,即:适宜种植区(Ⅰ区)、较适宜种植区(Ⅱ区)、不宜种植区(Ⅲ区)。讨论了各类型亚区内的自然因子、适宜程度及原因,并对广德县今后推广发展山核桃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三北地区”仁用杏栽培区主要气候因子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仁用杏是我国"三北地区"(即华北、西北、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经济型乡土树种,但由于仁用杏开花早,花果期若遇倒春寒则会严重影响其产量及产业的发展。为了给仁用杏栽培区的科学布局及种植企业和农民合理选择造林地提供理论依据,文中以国家气象局"三北地区"447个气象台站1981~2010年观测的气象数据和仁用杏主产区的杏仁单产量为依据,从24个气象因子中筛选出了影响仁用杏单产量的8个主要气候因子作为"三北地区"仁用杏适宜栽培区区划的评价指标,运用模糊相似优先比法,对"三北地区"仁用杏生长的气候适宜区域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仁用杏最适宜栽培区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其次为辽宁省、吉林省、陕西省;次适宜区主要为内蒙古、青海、新疆等省区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这些地区需要加强人工灌溉才能满足仁用杏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不适宜区主要为黑龙江北部漠河、呼中、新林、塔河、呼玛、加格达奇等地区及其周边地区,这些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于零下5℃左右,由于气温过低或霜冻的频繁发生导致仁用杏无法正常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8.
<正>精河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热量充足,光照时间长,土壤含有轻度盐碱,极适合枸杞的生长。自1964年开始从宁夏引进枸杞,由于水土、气候适宜枸杞生长,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精河县作为新疆枸杞最早的主栽区,独特的水土光热条件,使精河枸杞干果具有果实鲜红、粒大饱满、皮薄肉厚、含糖丰富和药用价值高等特点,素有"红玛瑙"之称。2016年精河枸杞总种植面积达1.05万hm~2,干果产量2.5  相似文献   

19.
通过收集湖北省杉木人工林地理信息和温、湿度相关气候因子数据,利用ArcGIS软件和最大信息熵模型,对湖北省杉木栽培区域进行划分,并找出影响杉木栽培的主要气候因子以及适宜栽培的区域,为杉木人工林的科学布局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湖北省杉木气候区划可以分为3个等级:最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其中最适宜区面积为1.86×10~6 hm^2,较适宜区面积为3.23×10~6 hm^2,适宜区域主要为鄂西山区和鄂东南低山丘陵区;2)模型ROC曲线检测AUC值为0.916,利用二类清查人工林信息验证准确率达到96.22%,说明模型预测效果较好;3)刀切法分析对预测贡献率较大的主要为反应水分条件及水热同步的指标,排名前4位的因子分别为最湿季平均温度、最湿季降水量、年降水量和最湿月降水量。  相似文献   

20.
《林业科学》2021,57(10)
【目的】预测现在和未来气候情景下我国特有濒危动物褐马鸡潜在生境分布的变化,为制定有关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褐马鸡152个分布点和26个环境变量数据,利用MaxEnt模型模拟褐马鸡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并基于该模型预测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RCP4.5和RCP8.5气候情景下21世纪50和70年代褐马鸡潜在分布范围。【结果】所有训练集与验证集为AUC均大于0.8,所构建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达到优良标准。当前褐马鸡潜在分布生境的主要影响因子(贡献率)依次为年降水量(15.4%)、昼夜温差月均值(15.3%)、植被类型(9.7%)、最干季降水量(9.1%)、最湿季降水量(8.7%)、到道路距离(8.2%)和到水源距离(7.8%)等,累计贡献率达74.2%,且各因子阈值分别为525~580 mm、8.2~10.8℃、植被类型偏向于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12.4~17.1 mm、310~340 mm、0~2.5 km,0~0.63 km和大于10 km。褐马鸡的适宜生境主要分布在陕西黄龙山、山西吕梁山、河北小五台山和北京百花山,其适宜、中度适宜和不适宜区面积占研究区面积比例分别为6.45%、19.92%和73.62%。与当前情景下相比,未来褐马鸡可生存生境表现为增加趋势,且适宜和中度适宜生境变化趋势相同,而21世纪50和70年代之间几乎不变。【结论】褐马鸡适宜生境主要分布在陕西黄龙山、山西吕梁山、河北小五台山和北京百花山,未来可生存生境表现为增加趋势。影响褐马鸡分布的主要因子为年降水量、昼夜温差月均值、植被类型、最干季降水量、最湿季降水量、到道路距离和到水源距离等。建议对褐马鸡适宜区加强重点保护,对中度适宜区加强保护和管理,同时也要加强常绿针叶林木的栽植和人口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