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又称疙瘩皮肤病,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引起的牛全身性感染疫病。及早鉴别诊断,防止疫情扩散,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简要叙述牛结节性皮肤病和常见牛皮肤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鉴别诊断等,为快速准确诊断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一种病毒性疾病,主要的易感动物是牛,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会对地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被我国暂定为二类动物疫病。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山羊痘病毒(GTPV)与绵羊痘病毒(SPPV)都属于痘病毒科下脊索动物痘病毒亚科中的山羊痘病毒属。为开发有效的诊断试剂和疫苗,以及理解病毒发病机制和流行病学情况,深入了解病毒的分子特征非常重要。本文综述了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现状,包括其病原学特征、临床症状、基因组功能、流行病学以及对牛生产的影响,并探讨了实验室诊断、疫苗的最新进展以及未来的防控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skin disease,LSD)是牛类“天花”,是由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山羊痘病毒属的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umpy skin disease virus,LSDV)引起的全身感染性疫病,又称为牛疙瘩皮肤病、牛结节性皮炎或牛结节疹,最显著特征是全身皮肤出现结节病变。LSD能跨国界传播,WHO规定为必须通报的动物疫病,2022年2月我国将其由一类动物疫病调整为二类动物疫病。该病不是人畜共患病,  相似文献   

4.
郭芳 《兽医导刊》2022,(3):10-11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的牛结节性皮肤病毒引起的一种牛全身性感染疫病,临床以皮肤出现结节或者溃疡为特征,并伴有发热或者水肿等情况,可导致患牛产奶量下降,或者公牛不育,母牛流产死胎等繁殖性疾病,给养殖场带来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科学的防控措施对降低该病的危害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从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发生原...  相似文献   

5.
牛结节性皮肤病又称牛结节疹、牛结节性皮炎,致病病原为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属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该属病毒还包括绵羊痘病毒和山羊痘病毒. 患牛临床主要表现为体表皮肤出现结节,触碰结节处患牛疼痛,结节硬而凸起,界限清楚,其体表淋巴结肿大.随着病程的延长,结节扩散,结节主要出现在头部、颈部、四肢、乳房、生殖器和会阴部.病牛...  相似文献   

6.
羊痘又名"羊天花",是羊的常见病之一,为羊痘病毒属,同属还包括绵羊痘病毒、山羊痘病毒和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其中绵羊痘病毒为代表种。由绵羊痘病毒和山羊痘病毒引发的疫病死亡率较高,羊痘病毒潜伏期较长,传播范围广、速度快,造成养殖户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羊痘病毒的诊断方法及防治手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 LSDV)引起的一种牛全身感染性疫病.该病源于非洲,2019 年8 月我国新疆伊犁首次出现[1].该病主要通过蚊、蝇、蠓、虻、蜱等吸血虫媒叮咬传播,发病率可达45%,死亡率一般不高于10% [2].主要症状为...  相似文献   

8.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是由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的牛结节性皮肤病毒(LSDV)引起牛的一种病毒性疾病。预防该病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因为受感染的牛通常会导致慢性衰弱、产奶量减少、生长不良、不孕、流产,有时甚至导致死亡。2019年8月该病传入中国,并在多省份、多地区暴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旨在总结LSD流行病学的最新进展,以帮助采取适当的防控措施,预防该疾病在我国的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9.
牛结节性皮肤病可对病畜皮肤造成永久性损害,并会导致产奶量下降、生长发育迟缓、公畜不育和孕畜流产等严重后果,对经济生产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尚无治疗该病的特效药,使用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防控该病传播的重要手段。牛结节性皮肤病弱毒活疫苗在许多国家已被成功用于该病的防控,除此之外,由于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与山羊痘病毒及绵羊痘病毒在基因组序列上的高度相似性,山羊痘病毒弱毒活疫苗和绵羊痘病毒弱毒活疫苗在许多地区也被用于该病的防控。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编码基因较多,目前尚未发现基因缺失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具有好的保护效果。近年来灭活疫苗在实验室研究中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需进一步大规模临床试验以证明其有效性。此外,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作为一种痘病毒,已被证明是表达多种病原微生物抗原的有效载体之一。笔者主要总结了当前牛结节性皮肤病疫苗的研究进展,对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基因缺失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的使用情况、保护效果及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牛结节性皮肤病疫苗的研发和疫病的防控提供新的思路和见解。  相似文献   

10.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山羊痘病毒属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动物疫病.感染该病的牛会出现高热、皮肤结节等症状.该病的致死率较高,感染后可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母牛流产,对养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归纳总结了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病因、临床症状、流行特点、诊断治疗及防控措施,以期更好的预控牛结节性皮肤病,减少我国养殖业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正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于2020年7月15日下发给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自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等单位关于做好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中指出:7月14日,我区百色市乐业县两养牛户的牛病被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确诊为牛结节性皮肤病,这是我区首次发生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该病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牛全身性感染疫病,  相似文献   

12.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skindisease,LSD)又称牛结节疹、牛疙瘩皮肤病和牛结节性皮炎,是一种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的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umpyskindiseasevirus,LSDV)引起的疫病,以全身皮肤出现结节性病变为显著特征[1]。该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为必须通报的动物疫病,我国的农业农村部将其暂列为Ⅱ类动物疫病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将其列为I类传染病。2019年8月该病首次在我国新疆伊犁地区确诊,随后扩散到多个省区,对我国的养牛业造成了不良影响。本文从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和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预防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发生,减少该病对我国养牛业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农业农村部暂时将其作为二类动物疫病管理。感染牛只死亡率虽然比较较低,但是会使牛只生长发育不良,牛皮品质下降,严重影响养殖业经济效益。笔者探讨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等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是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发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2019年8月在我国新疆伊梨州首次发现,其临床特征表现为全身皮肤出现结节、肿块,所以又称为牛疙瘩皮肤病,我国暂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5.
正山羊痘病毒(GTPV)是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中的重要成员。羊痘病毒属有三个成员,GTPV、绵羊痘病毒(SPPV)和牛皮肤疙瘩病毒(LSDV)。三种病毒基因组高度同源,同源性高达95%以上。山羊痘和绵羊痘主要在亚洲以及非洲地区流行;牛皮肤疙瘩病(LSD)在我国尚无流行报道。但目前,已经在我国周边国家流行,给国内养牛业带来巨大威胁。目前,关于GTPV致病力以及免疫逃避机制的研究鲜  相似文献   

16.
结节性皮肤病(LSD),是一种新兴的跨界病毒性痘病,影响所有年龄和品种的牛。是由山羊痘病毒属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umpy Skin Disease Virus,LSDV)引起的传染病,牛和亚洲水牛均可感染,是牲畜的病毒性疾病,可引起皮肤和内部损害,影响牛奶产量,生皮质量,并可导致被感染动物死亡。采血液,使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在实验室对死亡和怀疑感染的动物和牛的内脏或病变进行测试。对其可采取包括行动限制,病媒控制和疫苗接种在内的预防措施,以减缓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牛全身性感染疫病,临床以皮肤出现结节为特征,该病不传染人,不是人兽共患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农业农村部暂时将其定为二类动物疫病管理。牦牛一旦感染结节病,不仅会抑制产肉增重,而且会对生殖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笔者首先分析了牦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流行趋势,然后着重探讨了牦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疫措施,以期为广大牦牛养殖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牛全身性感染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暂将其作为二类动物疫病管理,该病可对养牛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019年8月首次传入我国新疆伊犁,根据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通报,截止2020年7月我国已在5省6市发生6起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虽然,目前辽宁省并未发现牛结节性皮肤病,但根据该病传播特点,不排除该病零散发生的可能,仍需畜牧兽医部门加强认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疫情。  相似文献   

19.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又称牛结节疹,是一种由牛结节性皮肤病毒(LSDV)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慢性的传染病,是由媒介传播的家牛和亚洲水牛的痘病,临床主要特征为皮肤出现结节。目前,牛结节性皮肤病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接种痘病毒疫苗是预防牛结节性皮肤病的主要措施,国内尚未研发出该病预防疫苗。本文主要介绍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病原特点、临床症状、流行特点、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旨在为养牛业中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尚无商品化的牛结节性皮肤病疫苗,对于该病的防控,我国采用羊痘疫苗进行紧急免疫。为了验证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羊痘疫苗免疫血清抗体水平检测的适用性,本研究采用实验室试制的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和病毒中和试验对羊痘病毒活疫苗免疫血清、在研牛结节性皮肤病灭活疫苗(山羊痘AV41株)免疫血清进行抗体水平评价。结果显示,对于羊痘活疫苗免疫血清,ELISA方法和病毒中和试验方法对免疫15d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4.4%和75.6%,免疫30d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5.6%,免疫60d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8%和91.1%;与病毒中和试验符合率为86.1%。对于牛结节性皮肤病灭活疫苗(山羊痘AV41株)免疫血清,ELISA方法和病毒中和试验方法对一免28d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4%和56%,二免28d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和88%,二免42d阳性率均为100%;与病毒中和试验符合率为86.5%。试验证明,实验室试制的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与病毒中和试验符合率较高,检测结果较为一致,且本试剂盒敏感性高于病毒中和试验。因此本试剂盒可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