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实现对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方位的监控,从如何确定农产品“身份”出发,结合全球统一性的EAN·UCC编码体系,制定了农产品编码标准,设计了农产品追溯条码方案,并基于.net平台实现了农产品追溯标签的自动生成与打印。  相似文献   

2.
根际微生态系统理论框架的初步构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简述了根际研究的历史进程及根际微生态学的发展概况,讨论了根际微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模型,初步构建了其理论框架,明确了其结构、边界、特征、研究范畴及内容,提出了令后个体、群体水平根际微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的思路和重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发掘土壤养分资源潜力问题,分析了我国土壤养分元素资源状况,论述了土壤--作物系统中促进养分元素的有效运转研究中的问题和途径.强调了用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和方法加强对养分元素的有效转化、运转、吸收和利用效率的系统研究.并从土壤和作物两个方面协调养分供应与吸收利用关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β-氨基丁酸(BABA)对采后香蕉果实抗病性的诱导作用和贮藏期果皮活性氧含量、抗病相关酶及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为探索抗病保鲜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香蕉果实经5 g•L-1 BABA溶液低压渗透处理,或预先用3.14 mg•L-1的二苯基碘(活性氧合成酶NADPH氧化酶的专一性抑制剂,diphenylene iodonium,DPI)低压渗透,再做BABA溶液低压渗透处理。处理后0、3、6、12、24、48、72 h分别接种2 ? 105个/mL炭疽病菌孢子于果皮上,并测定接种果实在(20±2)℃、85%-95%湿度(RH)下贮藏5-16 d的病斑直径;测定处理24 h后接种果实在(20±2)℃、RH 85%-95%下贮藏期间的超氧阴离子( )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β-1,3-葡聚糖酶(GUN)、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几丁质酶(CHI)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结果】处理果实贮藏5 d后,经BABA处理24 h后接种炭疽病菌孢子的果实病斑直径比对照果实的明显减小,表明BABA处理需要适当的诱导时间才能产生效果;该BABA处理果实在贮藏期间的 产生速率和活性氧合成酶MaNOX表达在贮藏5-12 d均明显高于对照;CAT活性和MaCAT表达量分别于贮藏5 d 和1-5 d明显高于对照;APX活性和MaAPX表达量分别在5-8 d、14 d和1-5 d明显高于对照;CHI活性和MaCHI表达量分别在5-12 d和1-5 d高于对照,GUN活性和MaGLU表达量均于8-14 d高于对照,PAL活性和MaPAL1表达量均在12-14 d高于对照;其它时间点差异不大。二苯基碘(活性氧合成酶抑制剂,DPI,3.14 mg•L-1)结合BABA(5 g•L-1)处理香蕉果实抑制了上述BABA处理的效果。【结论】活性氧参与了BABA诱导香蕉抗病性的过程,BABA处理启动了香蕉活性氧的保护机制,包括活性氧水平提高、清除酶活性协同增强和抗病相关蛋白应答等,从而增强了香蕉果实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体温计厂附近大气、土壤和园林植物受汞污染危害的情况,发现大气汞的污染与距离的关系式为y=0.01076-0.00151nx,土壤污染与距离的关系式为y=14456.3319·X-1.9103.研究指出园林土壤的含汞量为农业土壤的6倍.在汞污染源四周栽植常绿乔灌木是限制汞污染扩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针对科技部组织实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的历史数据分析,设计了支持农业转化项目管理决策的数据仓库。给出了项目管理的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制定了针对项目管理数据的抽取规则,并使用ETL工具,将数据抽取、转换、加载到数据仓库中,对该设计进行了工程实现;利用展现工具对该数据仓库的OLAP功能进行了检验;利用数据挖掘算法对相关数据进行预测分析,为农业转化项目经费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们通过田间、盆栽、根箱试验对间作套种种间根际相互作用进行了系列研究,并对根际微生态理论在间套作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根际效应对间作作物产量优势具有重要贡献,边行增产的84.4%(小麦-玉米)和53.6%(小麦-大豆)中,根际交换作用的贡献分别为37.8和23.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河北省25家农业对外投资典型企业进行历时5年的跟踪调查,以调研数据为基础,对河北省农业企业对外投资的规模、区域、企业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据此提出了河北省农业“走出去”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分别从企业和政府层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河北省农业“走出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腐殖质生理活性及其与化学组成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腐殖质(HS)是生物体外具备生物学活性的最稳定有机物形式之一。本文综述了HS的化学组成、结构特征和生理活性,依据HS化学组成、结构特征和生理活性的相互关系探讨了HS具有生理活性的内在机制。HS化学组成具有不确定性,超分子结构假设目前被普遍接受。HS通过促进根毛形成和侧根发育、激活质膜H+-ATP酶产生有利的电化学梯度以及自身酸性官能团的螯合作用等促进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 HS具有类激素活性,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分泌物或HS自体组分吲哚-3-乙酸(IAA)能够激活细胞质膜H+-ATPase,HS还能够增加内源植物激素水平,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HS通过介导信使NO激活细胞质膜H+-ATPase,清除HS与细胞作用产生的活性氧(ROS),HS通过NO和抗氧化酶调节细胞内ROS稳态,介导根系发育和形态结构。本文还着重探讨了HS生理活性与化学组成的相关性,其中官能团—COOH和—OH活性位点的作用、醌基的电子传递,以及HS亲水疏水平衡与HS生理活性密切相关。未来HS研究工作的重点在于深入研究HS分子结构、明确具备生理活性的“共性结构原件”、阐明HS诱导胞内信号传导通路之间的交叉反馈机制、揭示HS对细胞内物质和能量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0.
黑斑病是‘库尔勒’香梨贮藏期的易染病害之一,在潜育期外观无明显变化,很难直接通过肉眼进行准确识别。本研究结合高光谱成像和卷积神经网络(CNN),实现了‘库尔勒’香梨黑斑病潜育期的识别。获取健康和不同病害程度香梨样品的高光谱图像,提取感兴趣区域内光谱后,利用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分别基于常规算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K最邻近法、随机森林)和CNN建立病害识别模型。结果表明,与常规算法建模结果相比,CNN模型的识别效果最优。当卷积层数为3,全连接层数为3,学习率为0.000 5时,CNN模型的识别效果最佳,对样品的总体识别准确率为99.70%,对潜育期样品的识别准确率为99.76%,分别较常规算法提高了12和14个百分点。该结果证实CNN模型能够显著提高对‘库尔勒’香梨黑斑病潜育期识别的准确率,为‘库尔勒’香梨黑斑病的早期诊断防治提供了1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背景】模型模拟是研究面源污染的重要手段,建模过程中输入数据的质量是影响模型准确度的重要因素,其中土壤数据作为流域模型的重要输入数据之一,对模型的产流过程有重要的影响。然而,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土壤数据精度对水量和水文过程的影响,对水质的研究还比较欠缺。【目的】为丰富该领域建模的先验知识,为流域模型建立过程中的数据选择提供帮助。【方法】采用SWAT(soil &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利用不同精度(1:5万、1:50万和1:100万)的土壤数据进行建模,对凤羽河流域的水量、泥沙、总氮和总磷含量进行了模拟。并采用SWAT-CUP软件进行参数的率定,得到基于3种不同土壤数据的最佳模拟结果。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精度土壤数据对水文响应单元划分、模型参数、水质和水量模拟的影响。【结果】(1)土壤数据对水文响应单元(HRU,hydrologic response unit)的划分数量有明显影响,HRU划分数量的敏感性与划分阈值及土壤图详细程度有关;(2)进行参数率定后模型的表现效果有明显的提高,不同精度的土壤数据对于不同指标(流量、泥沙、总氮和总磷)的模拟效果存在差异,但并非土壤数据精度越高模拟效果越好;(3)随着子流域面积的增大,不同土壤数据提取的土壤属性的平均值趋于一致,且校准过程会对面积较小的子流域产生较大的影响。【结论】因此,在实际的模型模拟中应根据流域的大小和模拟的指标选择土壤数据的精度,同时在模型校准过程中要注意空间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方俊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12):2481-2485
乡村生态化是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农村的必由之路。衢江在贯彻落实浙江省政府提出的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中不断探索新农村发展之路,率先制定了"垃圾革命""农房整治和风貌提升"等系列创新措施,有力推进了农村集聚化、农业生态化发展,改善了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通过总结衢江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系统完备的生态农业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缺乏系统全面的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缺乏地理性标志品牌,并提出突出康养产业、突出农旅结合、突出战略导入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美青  孙永朋  徐萍  金飞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12):2466-2468
本文以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长兴县小浦镇的农村综合改革集成建设为案例,从打造绿富美产业、深耕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区域抱团发展、加快农村"三资"转化和创新乡村治理机制等视角出发,总结了相关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凝练了以党建为引领、发挥总社作用抱团共同发展,化资源为资本、深化产权改革发展美丽经济,融多元为一体、强化产业转型持续助农增收,以数字为手段、完善社会治理实现共治共享等成功启示。  相似文献   

14.
2005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下文简称"两山"理念),该理念现已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石。浙江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已形成了丰富的"两山"转化典型经验。基于此,本文在深化"两山"理念的内涵,解析"两山"转化逻辑的基础上,以案例解析的形式系统总结浙江打造"两山"转化窗口的三大发展模式,并从GEP核算、土地整治、生态补偿、数字赋能、全域旅游、品牌建设、利益联结七个方面阐述了浙江"两山"践行的路径创新。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出适合大穗型杂交稻‘甬优1540’的最佳施肥模式,在机插且总氮施用量为195 kg/hm2条件下,以杂交稻‘甬优1540’为供试材料。在2019年设传统施肥(T1)、机插一次施肥(T2)、机插施肥:分蘖肥7:3(T3)、机插施肥:穗肥7:3(T4)四种氮肥施用模式,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杂交稻‘甬优1540’产量和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另外增设无氮区处理(磷、钾肥相同)作为对照(CK)。结果表明,穗期追施氮肥(7:3)产量最高。相比于传统施肥,机插施肥:穗肥7:3(T4)处理增加了整精米率、碱消值和胶稠度,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说明‘甬优1540’在高产栽培中合理施肥模式为机插施肥:穗肥7:3(T4),该运筹比例有利于稻米品质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选育食用大豆品种,采用简单回交与分子设计育种结合的方法,以‘黑农43’为母本,与(‘黑农54’ב黑农43’)F1为父本,育成了既高蛋白又高产的新品种‘合农78’,2019年由黑龙江省审定推广。该品种百粒重22~23 g,蛋白质含量41.75%,油分含量20.42%;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726.8 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6’增产9.6%,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009.1 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6’增产11.5%;中抗SCSH,抗SMVⅠ号株系;生育日数120天,需≥10℃活动积温2450℃,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及省外相同条件的地区种植;以该品种为核心,集成了高产与提质保优栽培技术。该品种的育成解决了发展食用大豆生产的瓶颈问题,同时也为食用大豆品种选育提供了方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无刺蜂(stingless bees)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授粉昆虫之一,以尾部无蛰针为典型特征,其蜂胶采集量较意大利蜜蜂( 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更多,然而其蜂胶活性研究却相对匮乏。本文以来源于马来西亚无刺蜂 ( Heterotrigona itama )采集蜂胶的乙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 of H. itama propolis, EEHI)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其体外抗氧化和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福林酚法和硝酸铝法测定EEHI中总酚酸和总黄酮含量,并采用DPPH和ABTS 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EEHI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在此基础上,采用细菌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炎症模型,通过CCK-8法检测EEHI对细胞相对存活率的影响,在保证EEHI对细胞无细胞毒性作用基础上,分别采用Griess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评估EEHI对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中炎症介质一氧化氮(NO)释放量的影响以及其对炎症因子( IL-1βIL-10INOS )和抗氧化基因( HO-1 )信使RNA表达的影响;进一步利用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方法,以NF-κB炎症信号通路为切入点,研究EEHI对LPS诱导巨噬细胞中p-IκΒ α 和IκΒ α 蛋白表达以及NF-κB-p65蛋白移位的影响,从而探究EEHI潜在的抗炎机理。 【结果】 EEHI中总酚酸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54.70 mg GAE·g-1和116.20 mg QE·g-1;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值分别为275.60和 284.00 μg·mL-1。EEHI对RAW 264.7细胞的安全浓度为0—40 μg·mL-1。在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中,相对于LPS刺激组,0—40 μg·mL-1的EEHI以浓度依赖方式显著地抑制了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中NO的释放量,且降低了细胞中炎症因子 IL-1βIL-10INOS 的基因表达量,并增强了抗氧化基因 HO-1 的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0—40 μg·mL-1的EEHI以浓度依赖方式显著抑制了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IκΒ α 蛋白的磷酸化,且40 μg·mL-1的EEHI显著降低了NF-κB-p65蛋白的核移位现象,因此推测EEHI可能是通过抑制LPS诱导的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发挥了体外抗炎活性。 【结论】 无刺蜂蜂胶乙醇提取物中含有大量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炎和抗氧化效果,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静  王海霞  田振东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13):2571-2579
【目的】β-氨基丁酸(BABA)田间或离体叶片喷洒能够有效诱导马铃薯防卫反应,增强对晚疫病的抗性。研究从组织化学层面进一步探究BABA诱导马铃薯晚疫病抗性过程中诱发的防卫反应及相关信号途径,为深入研究BABA诱导马铃薯产生晚疫病抗性的可能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用4 mmol?L-1 BABA或蒸馏水(对照,Mock)喷洒马铃薯植株叶片,3 d后取离体叶片接种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接种后不同时间用打孔器取接种点叶盘用于织化学染色和过敏反应(HR)观察。采用二氨基联苯胺(DAB)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接种点周围活性氧(H2O2)累积情况;叶盘用苯胺蓝(aniline blue)染色,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接种点周围胼胝质积累和表皮细胞HR发生情况;利用干涉了StCOI1(阻断了茉莉酸JA信号传导途径)和超量表达细菌水杨酸羟化酶基因NahG(阻断了水杨酸SA信号传导途径)的转基因马铃薯株系为材料,通过研究BABA能否在这些特殊马铃薯材料上有效诱导晚疫病抗性,进而推断BABA诱导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可能参与的信号途径。【结果】用清水作为空白接种时,Mock和BABA预处理叶片各时间点均未观察到H2O2积累,而病原菌接种处理24 h后,Mock和BABA预处理叶片接种点周围都出现H2O2积累,随着病原诱导时间的延长,H2O2积累增强。但是,BABA预处理叶盘中接种点周围H2O2累积比对照提前12 h,且累积量显著强于对照。苯胺蓝染显示Mock和BABA预处理叶片在接种清水时检测不到胼胝质的沉积,而接种晚疫病菌24 h后,Mock和BABA预处理叶片上均观察到胼胝质的沉积,BABA预处理叶片在侵染点及其附近胼胝质积累量要显著高于对照。荧光显微观察结果显示,BABA预处理和Mock叶片晚疫病接种点周围表皮细胞均有HR发生,BABA预处理叶片早在接种24 h后,接种点周围就已出现HR反应;接种48 h时,BABA预处理85%叶盘的接种点周围表皮细胞出现HR,而Mock叶片只有30%叶盘上观察到HR,BABA预处理叶片HR发生频率比Mock叶片高出55%。BABA不能在超量表达NahG的马铃薯叶片上有效诱发抗性,但能够在干涉了StCOI1的马铃薯叶片上正常诱导产生抗性。【结论】BABA能够从H2O2和胼胝质累积以及HR发生多个层面有效诱发马铃薯基础防御反应,BABA预处理能够在病原菌侵染点周围显著提高胼胝质和H2O2积累水平,诱发接种点发生较高频率的HR,从而提高马铃薯对晚疫病的抗性;BABA诱导马铃薯对晚疫病的抗性依赖水杨酸信号传导途径,但不依赖茉莉酸信号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以3阶Hénon映射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一类分岔临界准则和投影法分别分析了Hénon映射的Hopf分岔临界值和分岔解的稳定性.并以此数学模型为依据,设计了Hénon电路,基于OrCAD/PSpice建立了相关仿真模块,成功地对Hénon映射的Hopf分岔现象进行了电路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作为研究非线性动力学现象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有效而直观地对非线性动力学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从背景、人物性格、性这三方面入手,分析了美国著名女作家伊迪丝·沃顿(Edith Wharton)的中篇小说《伊坦·弗洛姆》,展示了作品中富含的隐喻和象征描写手法及其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