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今年八至九月,铜鼓县温泉乡两家养鸡专业户所饲养的雏鸡发生一种鸡病,起病突然,来势凶猛,经血液和组织涂片检查发现卡氏住白细胞原虫虫体。病理切片检查发现巨型裂殖体,从而确定方鸡卡氏白细胞原虫病(Lucocytozoonsis Caullergi Of Poutlry)鉴于本病在我省尚无报道,在国内报道亦不多,特将本病的诊断和治疗经过报告如下,以供参考。一、发病情况,我县温泉乡两家专业户于一九八四年七月二日从南昌市郊区青云谱乡种鸡场引进来航出壳小鸡1000只,其中  相似文献   

2.
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是由鸡卡氏住白细胞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俗称白冠病,其传播媒介为库蠓。本病在我国南方流行比较普遍,常呈地方性流行。最近几年本病在我省流行也很严重。现将我省邯郸地区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的流行和临床诊治情况报...  相似文献   

3.
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是由鸡卡氏住白细胞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俗称白冠病,其传播媒介为库蠓。本病在我国南方流行比较普遍,常呈地方性流行,最近几年本病在我省流行也很严重。现将我省邯郸地区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的发生和防治作一报告。1流行情况调查近年来邯郸地区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流行比较严重,尤其去年,由于雨水比较大,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每年8月份出现发病,高峰在9~10月,终止于11月。今年在码头等产稻区仍有很高的流行。去年和今年在发病高峰期调查了邯郸地区7个县,在每个县的10个养鸡户…  相似文献   

4.
鸡住白细胞虫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以内脏和肌肉组织广泛出血为特征,又称鸡出血性病、鸡白冠病。本病对雏鸡和青年鸡危害严重,可引起大批死亡。1病原到目前为止,国外已报道的有28种禽住白细胞虫。其中对鸡危害较大的有3种:卡氏住白细胞虫,对鸡危害最大,它的媒介昆虫是库蠓;沙氏住白细胞虫,媒介昆虫是带蚋;安氏住白细胞虫,媒介昆虫可能是另一种蚋。在我国发现的病原是前两种。1.1卡氏住白细胞虫成熟的配子体近似圆形。大配子体直径为12μm~14μm,细胞质较丰富,呈深蓝色,核居…  相似文献   

5.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鸡白冠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Leucocytozooncaulleryi)寄生于鸡的圆形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而引起的贫血性疾病。该病常发生于秋季,主要由库蠓和蚋叮咬而传播。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最初由Mathis和Legar于1909年在越南北部发现,随后泰国、日本、中国台湾、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相继报道本病的流行。1980年张泽纪在广州地区分离出卡氏住白细胞原虫,证实了该病在中国大陆的存在。目前,我国有20个省市先后发现本病。1998年、1999年来,在山东、河北等地本病发病呈现增多…  相似文献   

6.
住白细胞原虫病 (Leucolzto Zoonosis)又叫鸡白冠病,是由血变科住白细胞属的原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红细胞等组织内而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本病的病原有卡氏住白细胞原虫、沙氏住白细胞原虫和休氏住白细胞原虫三种。我国已发现前两种。其中卡氏住白细胞原虫致病力最强,危害最严重。该病在滨州、淄博、东营三地 (市 )部分县 (市 ),自 1999年 8月底 9月初以来陆续发生本病。据报道, 3- 6周龄雏鸡发病率高,死亡率 50%- 80%,中、大雏死亡率 10%- 30%,成鸡死亡率, 5%- 10%。现将对该病的诊治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临床…  相似文献   

7.
鸡的住白细胞虫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由于贫血,鸡冠苍白,又称白冠病。本病以雏鸡和青年鸡感染后死亡率高,病程长,成鸡感染后病情较轻,具有明显的季节流行性。1980年我国首先在广州地区发现了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以后相继在其它省地均有鸡的感染和发病报告。1998年8月一9月间,河南安阳地区产蛋母鸡群中首次发生了一种以鸡冠苍白,肌肉和内脏广泛出血为特征的疾病,并呈流行趋势,经综合诊断为鸡卡氏往白细胞原虫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l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1998年夏秋季节,该地区持续潮湿多雨,部分养鸡场由…  相似文献   

8.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鸡白冠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淋巴细胞和白细胞而引起的贫血性寄生虫病。本病在我国南方比较严重,常呈地方性流行,近年来北方地区也陆续发生。本病临床症状明显,发病率高,对鸡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9.
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是由鸡卡氏住白细胞虫寄生于鸡的血细胞和一些内脏器官中所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 ,俗称白冠病。本病在我国南方常呈地方性流行 ,最近几年本病在我省流行也很严重 ,尤其是在1 996年 ,由于雨水较大 ,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当时各地治疗本病的药物销售一空 ,造成  相似文献   

10.
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虫(Leucocytozoon caulleryi)引起的一种细胞内寄生性原虫病。该病最初由Mathis和Legar于1909年在越南北部发现。1980年,张泽纪在广州地区分离出L.caulleryi病原体,并证实了该病在中国大陆的存在。目前我国包括台湾在内的20个省市先后报道本病。急性卡氏住白细胞虫病在临床上表现为贫血、白冠、腹泻(绿色稀粪)以及广泛性全身出血等。由于它严重影响产蛋率和增重效果,并  相似文献   

11.
正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虫侵害组织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细胞内寄生性原虫病,俗称"白冠病"。其特征为白冠、咯血、绿色下痢和严重的肾损伤。自1980年在广州首次报道本病后,卡氏住白细胞虫病已经在我国大部分养禽场尤其是南方地区的养禽场广泛存在。广东省多发生于3~10月份,而北方则在7~8月份进入高发季节。各个年龄的鸡都对本病易感,但以3~6周龄的雏鸡发病率较高,死亡率可达  相似文献   

12.
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特别是在南方相当普遍,严重危害雏鸡和育成鸡,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严重时可引起大批死亡.2006年5月中旬广西柳州市郊某一养殖场发生了一起肉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鸡白冠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引起的疾病,又称鸡卡氏白细胞虫病,近几年来不断发生及流行.本病发病季节多为每年5月~10月,由库蠓传播,各个年龄段的鸡均有发生.雏鸡死亡率高;产蛋鸡个别死亡、产蛋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能危害各个年龄段的鸡,对养禽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病主要通过药物来进行防治,但随着耐药性产生、药物残留、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人们越来越重视对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疫苗的研究。本文主要就近年来在卡氏住白细胞虫病疫苗研究上取得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又名白冠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虫寄生在鸡体内所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吸血昆虫库蠓为传播媒介。该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4~10月份为本病高发期,以1~3月龄的鸡发病率最高,其特征是白冠、口流血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  相似文献   

16.
鸡卡氏住白虫病(又称卡氏白细胞原虫病、卡氏嗜白细胞体病),是由住白虫属的卡氏住白虫[Lcaulleryi]寄生在鸡的单核白细胞内,临床上以贫血(冠髯苍白)绿便,产卵率下降,部分鸡只发生咯血死亡为其主要特征的血液寄生虫病。笔者一九八三年七月在独山县初见本病,八五年六月得到确诊,现将诊疗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7.
<正>鸡白冠病又叫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病原是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和沙氏住白细胞原虫,以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危害最为严重。由于传播媒介是蠓和蚋,所以本病发生的季节与蠓和蚋活动季节有直接关系,多见于温暖季节,季节性明显。特别是当气温超过20℃时,蠓和蚋活动性强,繁殖快,住白细胞原虫病流行严重。南方地区常见于3~11月份,北方地区多见于6~10月份。1临床症状1)雏鸡感染时,一般为急性型经过。感染鸡精  相似文献   

18.
<正> 住白细胞原虫病(Lencocyzozoonosis)亦称白细胞孢子虫病,是禽类的一种寄生虫病,世界各地早有报道。我国台湾省报道有卡氏、沙氏和安氏三种白细胞原虫病;福建省1964年即发现沙氏白细胞原虫病;1980年,广东地区确诊有卡氏白细胞原虫病的流行;1982年上海地区相继发生了卡氏白细胞原虫病,到目前为止,我省类似的报道,尚未见到。近来,我们在江苏省国营练湖农场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和试验诊断,确诊为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白细胞或单核细胞而引起的鸡的贫血性疾病。该病病原为卡氏住白细胞原虫、沙氏住白细胞原虫,通过库蠓的叮咬传染给鸡,造成流行发病。危害最严重的则是卡氏住白细胞的裂殖生殖体,而鸡是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的唯一宿主。近几年来我县的一些大型鸡场和部分养鸡专业户的鸡接连发生鸡住白细胞原虫病。该病每年多发生于5—10月,各个年龄的鸡都能感染,雏鸡发病率高,常引起大批死亡,中鸡和成年鸡感染后病情轻,死亡率较低,但发育受阻,蛋鸡则会产蛋下降。  相似文献   

20.
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的诊断及防治陈根富黄岩市畜牧兽医站1病原及流行情况本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引起的。1992年6月至9月份,此病在黄岩市广泛流行.且主要发生在成年鸡,造成鸡产蛋率下降10~60%,死亡率达5~30%,给养鸡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2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