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1 毫秒
1.
一种新型惰性粉杀虫剂对几种储粮害虫杀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雄  鲁玉杰  刘宪雄 《粮食储藏》2009,38(4):10-13,28
研究了一种以硼酸钠为主要成分的新型惰性粉杀虫剂对米象、谷蠹、锯谷盗、赤拟谷盗、锈赤扁谷盗和小眼书虱的触杀、胃毒、种群抑制作用。研究表明该药剂对米象、谷蠹、锯谷盗、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均具有一定的触杀作用,对小眼书虱触杀效果极为显著,当剂量为4g/m^2时,第3天小眼书虱就全部死亡。该药剂对米象的胃毒效果最强,在剂量为4g/kg时死亡率达到100%;对谷蠹、锯谷盗和赤拟谷盗具有较好的胃毒杀虫效果。在剂量4g/kg时对锯谷盗种群抑制率达到100%,对米象、谷蠹、赤拟谷盗、锈赤扁谷盗的种群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说明了该杀虫剂具有作为一种储粮保护剂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
两种重要储粮害虫的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3种虫生真菌、2种苏云金杆菌粉剂(Bt-1和Bt-2)及48%乐斯本乳油对生活在小麦中的谷蠹、长角扁谷盗进行毒力试验,结果表明:Bt-1粉剂对两种储粮害虫具有较高的毒力,对谷蠹LD50为15.75ug/g,对长角扁谷盗LD50为8.06ug/g;三种虫生真菌对这两种害虫侵染力较弱,最高校正死亡率仅为55.0%。48%乐斯本乳油对两种储粮害虫的熏蒸效果较好,在0.80ml/L浓度下,谷蠹、长角扁谷盗死亡率均达到100.0%。  相似文献   

3.
中央储备粮中主要害虫种类及抗性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246个中央储备粮库磷化氢熏蒸杀虫应用情况的调查信息分析,归纳了当前中央储备粮储藏中通常发生的主要害虫种类及其对应于储粮生态区域分布的差异性,通过对磷化氢熏蒸杀虫难度的调查,研究了储粮害虫对磷化氢的抗性概况,并对磷化氢有效熏蒸杀虫提出大体建议.结果表明,在中央储备粮中实际发生的害虫种类很少,只有米象、玉米象、谷蠹、赤拟谷盗、锯谷盗、长角扁谷盗、锈赤扁谷盗、土耳其扁谷盗和书虱常见.而较难熏蒸治理的种类主要是书虱、长角扁谷盗、土耳其扁谷盗、锈赤扁谷盗、谷蠹、米象、赤拟谷盗等,且熏蒸治理难度较大的储粮区主要在华南区、华东华中区和西南区.  相似文献   

4.
模拟仓中甲酸乙酯对4种储粮害虫的熏蒸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小麦、玉米和稻谷等3种粮食的模拟仓中测定甲酸乙酯对4种重要储粮害虫成虫米象Sitophilus oryzae L.、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 F.、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H.、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 B.的熏蒸活性,结果表明甲酸乙酯在小麦仓中的熏蒸效果最好,在玉米仓中的熏蒸效果次之,在稻谷仓中的熏蒸效果最差.在30℃条件下,以70 g/m3的药剂浓度熏蒸处理24 h,在小麦仓的上、中、下3层的4种害虫死亡率均达到100%;在玉米仓的上、中层4种害虫的校正死亡率也均为100%,而下层也仅有少量米象个体存活;在稻谷仓内,上、中、下3层的4种害虫均有存活,即使浓度达到90 g/m3,下层4种害虫的校正死亡率也均低于50%.对不同的害虫种类而言,甲酸乙酯对嗜卷书虱和谷蠹的熏蒸效果较好,赤拟谷盗次之,而相同条件下对米象成虫的熏蒸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5.
研究0.5%多杀菌素粉剂在5种处理浓度下对三种主要储粮害虫玉米象(Sitophiluszeamais Motschulsky)、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 Fabricius)、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的防治效果.室内防效测定结果表明:0.5%多杀菌素按有效浓度1 mg/kg或以上处理粮食15 d后,粮食中的玉米象、谷蠹的校正死亡率均达100%,赤拟谷盗的校正死亡率达到80%以上,防治效果很好,达到储粮害虫防治要求,为进一步推广应用多杀菌素粉剂作为储粮防护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风油精对几种储粮害虫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风油精对谷量,长角谷盗,玉米象,黑菌虫,锯谷盗,拟谷盗成虫进行了熏蒸试验,在80ppm(V/V)剂量下,风油精72小时内对谷蠹,长角谷盗,玉米象成虫的致死率为100%,对黑菌虫,锯谷盗成虫的致死率为65.2%~48.1%,对拟谷盗成虫的致死率为2.2%。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硫酰氟在高大平房仓中的实仓熏蒸杀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硫酰氟熏蒸可有效控制储粮害虫。硫酰氟熏蒸CT值为840 g·h·m-3~905 g·h·m-3、熏蒸72 h后,分别在熏蒸结束后第3周和第6周取样,发现粮堆中不同部位的活虫数均为0;熏蒸结束后,粮堆各部位预埋虫笼中的谷蠹、锈赤扁谷盗成虫,以及赤拟谷盗的成虫和幼虫的死亡率均为100%。筛除受试昆虫后,将饲料中的残留害虫进行培养,8周后发现饲料中的活虫数均为0。本研究结果可为利用硫酰氟在高大平房仓进行熏蒸杀虫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8.
蓝桉叶油等13种植物精油对谷蠹成虫熏蒸活性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试了13种植物精油对谷蠹成虫的熏蒸活性,结果表明在浓度为10 μL/L的处理条件下,13种植物精油中蓝桉叶油和大蒜素油效果最佳,熏蒸48 h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97%以上;熏蒸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蓝桉叶油和大蒜素油对谷蠹成虫的致死中浓度均随熏蒸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在熏蒸24 h时,两者的LC,50值分别为7.208 μL/L和4.565 μL/L,而在熏蒸96 h时,两者的LC50值分别降为1.785 μL/L和1.287 μL/L.  相似文献   

9.
蛇床子素粉剂对储粮害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6%蛇床子素粉剂对谷蠹、米象、赤拟谷盗、嗜卷书虱等4种储粮害虫的室内防治效果。在按制剂量计算分别为25 mg/kg、50 mg/kg和75 mg/kg剂量下,1.6%蛇床子素粉剂对供试的4种储粮害虫均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其中对米象、赤拟谷盗和嗜卷书虱等3种试虫的作用迅速,施药7d后校正死亡率或虫口抑制率均达到了100%;而低浓度下对谷蠹的作用较为缓慢,25 mg/kg下14 d后校正死亡率才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0.
植物芳香油防治仓虫的试验   总被引:7,自引:8,他引:7  
本试验比较了九种天然植物芳香油和二种芳香油单一成份对杂拟谷盗成虫的熏杀效果,测定了杂拟谷盗、玉米象、谷蠹、锯谷盗、长角扁谷盗、锈赤扁谷盗等六种仓虫对植物芳香油的敏感性,考察了温度、浓度和熏杀时间对杂拟谷盗各虫态死亡率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1、3、4、11、14号等五种天然植物芳香油对杂拟谷盗成虫的致死效果最好,六种仓虫的敏感性大小顺序是:长角扁谷盗>锈赤局谷盗>杂拟谷盗>谷蠹>锯谷盗>玉米象。在22——32℃范围内,温度对芳香油杀虫作用的影响不明显,从1/10万到1/万,杀虫效果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对不同虫态,以蛹的敏感性最弱,成虫、幼虫都较强,植物芳香油的单一成份α-蒎烯对人畜安全,价格便宜,又能人工合成,是很有生命力的植物性杀虫剂  相似文献   

11.
YC97B型储粮害虫数量光电传感探头技术性能快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赤拟谷盗、杂拟谷盗、玉米象、谷蠹、长头谷盗、锯谷盗、长角扁谷盗和锈赤扁谷盗8种储粮害虫为试虫,采用储粮害虫延时释放装置测试了YC97B型储粮害虫数量光电传感探头的性能。设计为8种储粮害虫单一虫种不同密度、3虫种复合种群组合及4虫种复合种群组合的各项处理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除低密度处理中长角扁谷盗与谷蠹和赤拟谷盗检测误差率差异达到5%的显著性外,其余各项处理检测误差率差异间均达不到5%水平显著性,说明YC97型害虫数量光电传感探头对不同虫种检测效果基本稳定,基本符合B型光电传感探头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实仓条件下储藏小麦的高大平房仓,采用高浓度磷化氢环流熏蒸抗性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Stephens)、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 Bodonnel、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Fabricius)、赤拟谷盗Triboliumcastaneum(Herbst)和米象Sitophilus oryzae(Linnaeus)等5种不同抗性水平害虫,记录磷化氢浓度变化、熏蒸过程中及培养一段时间后的害虫死亡情况等。主要结果为:抗性较低的米象和赤拟谷盗在熏蒸第7 d即都全部死亡,此过程中磷化氢的浓度处于300 mL/3→500 mL/m3的上升阶段;抗性中等水平的谷蠹在磷化氢浓度保持在300 mL/m3以上19 d的时间才能全部死亡,而高抗性书虱和锈赤扁谷盗则需要在第21 d和27 d后才全部死亡,此过程中磷化氢的浓度处于前期上升阶段和500 mL/3→200 mL/m3的下降阶段。结果表明,有效熏蒸书虱和锈赤扁谷盗不仅需要较高的磷化氢浓度,更需要在较高磷化氢浓度下保持更长的熏蒸时间。  相似文献   

13.
鄂中地区四种储粮害虫对磷化氢抗性发展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隔20年,再次测定了荆门地区的玉米象、谷蠹、赤拟谷盗、锈赤扁谷盗四种主要储粮害虫对磷化氢的抗性,测定结果表明:荆门地区的上述储粮虫种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抗性品种已达100%;抗性系数均较1991年有大幅上升。通过分析比较这几种储粮害虫近20年的抗性发展情况,探讨了储粮害虫抗性产生的原因和延缓抗性发展的相应对策,为科学指导今后对储粮害虫的有效防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姚渭  王艳  刘晓农  杜燕萍 《粮食储藏》2001,30(2):8-9,30
设计的测定储粮害虫钻孔行为的装置由8种不同孔径的孔筛小瓶组成,筛孔直径分别为1.5mm,1.3mm,1.2mm,1.1mm,1mm,0.9mm,0.8mm及0.6mm,采用该装置对玉米象、米象、赤拟谷盗、杂拟谷盗、长头谷盗、谷蠹及锯谷盗单一种群和复合种群钻孔行为习性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单一群条件下,玉米象、米象、谷蠹及长头谷盗钻孔行为习性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单一种群条件下,玉米象、米象、谷蠹及长头谷盗钻孔指数分别为0.28、0.30、0.35及0.24,钻孔习性基本相似;杂拟谷盗和赤拟谷盗钻孔指数分别为0.77和0.9;锯谷盗活动性较强,钻孔指数为0.57。讨论了玉米象、赤拟谷盗、长头谷盗、锯谷盗及谷蠹复合种群各害虫种类的钻孔习性,与单一种群比较,玉米象和谷蠹钻孔指数增高,赤拟谷盗和锯谷盗钻孔指数降低,长头谷盗钻孔指数变动不大。  相似文献   

15.
在散装储藏稻谷的平房仓中比较研究了紫外诱杀灯、瓦楞纸板和取样筛检检测储粮害虫的效果。在夏季近4个月的研究观察中,发现紫外诱杀灯可较取样筛检早近2个月大量检测到锈赤扁谷盗,早约2个月检测到较多的谷蠹,紫外诱杀灯没有诱集到赤拟谷盗。瓦楞纸板诱捕锈赤扁谷盗和赤拟谷盗较取样筛检法所得时间早、数量多,但在检测到谷蠹的时间上要比取样筛检晚4周的时间。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紫外诱杀灯和瓦楞纸板诱集到锈赤扁谷盗和赤拟谷盗的数量都有增加和波动,瓦楞纸板诱集到谷蠹的数量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16.
饲料害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系统普查,在饲料中发现27种害虫及其天敌。鞘翅目害虫占63.9%,原料仓中优势对为赤拟谷盗、玉米象、谷蠹、亚扁粉盗。生产车间优势种为黑菌虫、赤拟谷盗、玉米象。成品饲料中的优势种为赤拟谷盗、谷蠹、长角扁谷盗、亚扁粉盗。主要害虫高峰期在6~9月。主要优势种的数量随季节变动表现出不连续特点。成品词料初期害虫竞争性大小为谷蠹>玉米象;后期害虫竞争性大小为赤拟谷盗>锯谷盗>锈赤扁谷盗。饲料抗虫性随饲料颗粒大小而异,颗粒越小,抗虫性越弱。塑料最密封261天的饲料中害虫比未封装的少59.7%。抗虫袋包装饲料可防虫2个月。  相似文献   

17.
25℃条件下不同氮气浓度对储粮害虫控制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5℃±1℃,70%±5%R.H.的条件下,研究90%、95%和98%浓度的氮气对储粮害虫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90%以上氮气对混合虫态发育为成虫以及成虫的生育均有抑制作用,时间越长,抑制效果越好,90%氮气不能用于对害虫成虫的防治;95%氮气对米象、锈赤扁谷盗和书虱成虫有效,但不能有效防治赤拟谷盗和谷蠹成虫,对所有试虫的混合虫态均可以控制,但需要通气的时间较长,对混合虫态的控制效果为依次为:米象>赤拟谷盗>锈赤扁谷盗>谷蠹;98%氮气对所有成虫的控制效果均较好,对混合虫态发育为成虫的控制效果也较好,对成虫的控制效果依次为:米象>锈赤扁谷盗>赤拟谷盗>谷蠹,对混合虫态的控制效果依次为:赤拟谷盗>锈赤扁谷盗>米象>谷蠹。不同浓度氮气对害虫的防治效果与害虫是否具有PH3抗性无关,氮气气调可用于对PH3抗性虫种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