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相似文献   

2.
清明当节过     
严旗  程立铭 《百姓》2008,(4):6-9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2008,(6):26
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此时气温转暖,草木萌动,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民间更是有踏青、寒食、扫墓的习俗和“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农时谚语。  相似文献   

4.
清明     
《新农业》2017,(6)
正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  相似文献   

5.
正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春天,明媚怡人。汉代,人们在正月初七"人日"到郊外踏青,正月十五元宵节去观灯、舞龙,三月初一寒食节去踏鞠。在唐代,则有盛世空前的拔河活动,"常以正月望日为之"(《封氏闻见记》)。唐、宋的寒食、清明节期间,则"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唐王维《寒食城东即事》)。明清时,元宵观灯、清明荡千、郊游踏青、舞龙舞狮、放风筝、博棋弈……节令活动令人目不暇接。春天,是中国古代民俗节令活动最丰富多彩的季节。  相似文献   

6.
清明     
正2017年4月4日/星期二农历2017年三月初八二十四节气农时歌清明清明明朗春草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万物生,水稻育秧选好种。清明是三月节。清明因其风,温风如酒,清香而明洁。清明风为巽,巽为绳直,故万物至此齐整清明。清明往往在寒食之后,"寒食春过半,花秾鸟复娇。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清明节后,"墙头风急数枝空,满溪红片向东流",该是惜春时节了。  相似文献   

7.
清明诗句     
《寒食》(唐)韩罖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清明》(宋)王禹俏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郊行即事》(宋)程颢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  相似文献   

8.
“清明时节雨纷纷,丧葬之人欲断魂。”又到清明,网络上流传的这段“顺口溜”,是人们对殡葬业暴利积怨的一种写照,殡葬价格上涨过快及背后存在的行业垄断已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记者日前就此问题在北京、甘肃、四川、广东等地进行了追踪调查。  相似文献   

9.
夏帆 《农家科技》2011,(11):154-155
一提起河南旅游,很多人往往会想到“靠老祖宗吃饭”的少林寺、龙门石窟、殷墟遗址等历史遗存。其实,除了这些“古董级”的传统旅游资源,近些年河南人在旅游方面其实不乏创新之作。开封清明上河园就是其中活色生香的一个。这个“无中生有”的主题公园,预计今年接待的游客将突破160万人,旅游收入1.1亿元,纯利润3000万元,在河南各大景区中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0.
清明时节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与一般的节气不同,清明还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时节,春和景明,万物都在显露出勃勃生机,柳条摇曳着曼妙的舞姿,小鸟舒展了婉转的歌喉。  相似文献   

11.
乡村的沉沦     
清明回乡下老家。相距不到一里的邻村,我一远房表弟刚把自己出生未满月的女儿“出手”,价格是三万,目前正准备用这笔钱翻修房子;我一少时玩伴生了一个女儿后,因病恐不能再生育,正有意从当地一户人家买一个“儿子”,正在讨价还价中。  相似文献   

12.
王品 《农家致富》2006,(4):20-20
河北省成安县农民段振种植出一种“艺术苹果”——方形、圆柱”形、胡芦形的苹果上“长”着京剧脸谱、“八仙过海”、“金陵十二钗”、“清明上河图”等逼真的图画。段振用自己发叫的水果套膜方法及模型种植出特殊形状的苹果,  相似文献   

13.
清明食俗     
每年阳历的4月5日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除扫墓祭祖外,其食俗也是丰富多彩的。说到清明节,还要从一个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寒食节,又称热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5日,也就是距清明节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食备好的热食,冷食,故而得名。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  相似文献   

14.
李士高 《农友》2002,(3):10-11
(1) 时间。2002年阳历4月5日,农历二月二十三“清明”。  相似文献   

15.
高杰的筷子店一开张就吸引了无数眼球,这家20平方米的小店是个筷子王国,按质地来说就有纯银、景泰蓝镶玉、鸟木镶银、檀木、枣木、红木以及不常见的酸枝木等。让人目不暇接。镶着寿山石的红木筷,神秘庄重;漆有“清明上河图”的檀木筷,清幽淡雅;“猫鼠”情人筷活泼有趣。筷子的价格从20元到600元不等。  相似文献   

16.
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段振“发明”了一种“艺术苹果”——方形、圆柱形的苹果上“长”着京剧脸谱、“八仙过海”、“金陵十二钗”、“清明上河图”等优美逼真的图画,这种“艺术苹果”一上市就大受欢迎,8个苹果一套的“八仙过海”售价800元。  相似文献   

17.
王文忠47岁,是雅宝路皮草协会的会长,有一个公司和6家店铺,“算是行业里做得不错的”,在北京有几处300至500平方米不等的住所。自从1995年在北京开创事业,王文忠就只是每年清明和过年回村扫墓。“从2007年7月份开始,镇上、区里领导都辗转给我打过20多次电话,说老家河北枣强县芍药村前任村支书被免职了,  相似文献   

18.
四月农事     
四月农事南丰县农业局黄钧如︵344500︶四月的两个节气是“清明”和“谷雨”。“清明”表示天气晴朗、温暖,草木萌动现青,嫩草初生;“谷雨”时,降雨明显增加,这一时期的雨水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作用很大。一、粮油(1)水稻。(一)早稻秧苗田管。1.旱床育...  相似文献   

19.
《河北农业》2005,(4):48-48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时节,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清明时节,麦长三节”,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花,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也进入拔节期,应抓紧搞好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北方旱作、江南早、中稻进人大批播种的适宜季节,要抓紧时机抢晴早播。“梨花风起正清明”,这时多种果树进入花期,要注意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座果率。华南早稻栽插扫尾,耕田施肥应及时进行。各地的玉米、高梁、棉花也将要播种。“明前茶,两片芽”,  相似文献   

20.
我国素来有“清明螺,赛过鹅”之说。意即田螺在清明爷时,怀上小田螺,是一年中最肥腴之时,蛋白质含量高,炒、煮、炖均宜,吃肉喝汤别有滋味,不失为佳肴珍味。可近年来由于捕捉过度、农药毒杀,自然资源锐减,田螺身价倍增,于是有人开始养起田螺这种小水产品。当前市场价在每千克4-5元。如浙江省诸暨市一养殖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