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四川百合资源丰富,种质资源的采集是百合保护利用的基础。针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进行了野生百合资源调查,并相继展开百合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人工繁育等方面研究。该区内共发现岷江百合(Lilium regale Wilson)、川百合(Lilium davidii Duchartre)和宝兴百合(Lilium duchartrei Franch.)3种百合。其中岷江百合多生长于山坡灌丛下、向阳草坡或沟边、崖壁及岩石缝隙中,伴生植物多以豆科和蔷薇科居多;而川百合和宝兴百合多生长于林缘及高山灌丛、草丛间,伴生植物以蔷薇科、菊科植物居多。本文收集了3种百合的鳞茎和种子等种质资源,同时采取迁地保存鳞茎和低温保存种子的方式进行种质资源保存,并随之展开百合人工栽培繁殖试验,结果显示,百合最优的繁殖方式是鳞茎繁殖,其次是种子繁殖,再次是珠芽繁殖。  相似文献   

2.
岷江柏木营养袋育苗技术,是作者通过十多年采收5-6万斤岷江柏木种子和培育近千万株岷江柏营养袋苗木的实践经验,从岷江柏木种子的采收加工处理,种子的催芽,营养袋育苗,苗木的管理,病虫害防止等过程的概括和总结,对于干旱河谷绿化和国土绿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德宏州重要大型丛生竹及其无性繁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南省瑞丽市生态条件优越,竹藤种质资源极其丰富,是发展竹产业条件最优越的地区之一,也是建立竹藤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繁育基地最为理想的地区。结合瑞丽珍稀竹藤种质资源保存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实施,对26种优良大型丛生竹种首次进行截秆移植无性繁殖试验,平均生根成活率为59.6%,观测时已发新笋355枝,最高为云南甜竹(83.3%)和潞西大竹(80.8%),最低为锡金龙竹(20%)和金丝巨竹(20%)。结合试验结果,对10个重要竹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红树林繁育的意义,从选种、采种育苗、定植造林、建种子园、繁植育苗等方面探讨了红树林种苗引种和选种技术,为红树林的种苗良种化及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不同播种方式和不同播种时间及模拟荒山造林等试验研究,探索诃子从采种育苗到上山造林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结果显示:诃子于11月下旬采种、次年3月上旬播种、采用8×11cm的无纺布小袋、细河沙装袋、直播点籽、地膜覆盖等措施培育苗木,出苗率达到82.63%。并于7月上旬上山造林,造林保存率达到92.15%,苗木培育成效达到74.67%,造林保存株数平均成本3.34元/株。实现苗木培育与雨季造林、旱季保苗等技术措施有效衔接,提高了诃子苗木培育的效率和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濒危植物沙冬青人工种群建立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人工种群是保护荒漠珍惜濒危植物沙冬青、扩大沙冬青种质资源、建立种质基因库的根本途径。播种苗移植造林和直播造林是建立沙冬青人工种群的2种途径。在干旱沙区,如何提高移栽成活率是沙冬青移植造林中最大的技术难题,而直播造林往往受到土壤水分条件的限制。试验从两条途径入手,通过田间对比试验,探试了不同浓度的ABT生根粉(3号)、苗木截体处理和苗龄对沙冬青苗木移植成活率及其生长状况的影响,试验总结了在年降水量小于150mm的干旱沙区进行沙冬青大田育苗的各个技术环节,同时对沙冬青直播造林中种子处理、馅播技术和人工种群的抚育管理也进行了一定的试验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Bioblock技术在黔南喀斯特山区的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乡土树种柏木1年生苗,分别以Bioblock技术(以再循环瓦楞纸容器有盖品字排列、有盖单一排列、无盖单一排列)以及传统挖穴造林方式等4种不同造林方式在喀斯特山区进行造林试验;同时,选择乡土树种柏木、椤木石楠、苦楝、栾树、榆树、刺槐及大叶女贞等7个树种的1年生苗,以Bioblock技术(以再循环瓦楞纸容器有盖单一排列方式)在喀斯特山区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造林方式及不同树种的造林成活率差异均显著。不同造林方式中造林成活率最高的是品字排列方式造林,成活率高达94.96%;最低的是传统挖穴方式造林,成活率只有20.20%。不同的树种,造林成活率最高的是柏木,达62.63%;其次是榆树,造林成活率为60.61%;最低的是苦楝和栾树,造林成活率均只有18.18%。  相似文献   

8.
祁连山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连山林木种质资源丰富,建国以来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掌握了森林植物种类和主要树种的分布、面积情况,初步开展了林木种质资源的保存,大力开展了主要树种青海云杉、祁连圆柏的育苗,积极探索了灌木树种育苗技术和外地优良树种引种试验,种苗产业发展较快。祁连山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中还存在资源家底不清、没有统一规划、林木良种基地建设不规范、造林育苗良种率较低、苗木生产基础条件差、乡土树种育苗品种少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祁连山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岷江柏木是我国特有珍贵树种。本文首先介绍了岷江柏木的研究历史,然后通过分析岷江柏木种群的残存现状,如分布范围、气候特点、林分结构、生长特征、保护价值等,作者提出了岷江柏木种群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岷江柏木种群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安徽广德优良竹类种质资源异地收集保存库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类种质资源是竹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提。为了收集和保护安徽省的竹类种质资源,广德县林科所承担了"广德优良竹类种质资源异地收集保存库建设"项目。项目共收集保存竹子20属222种,保存各类活体竹株30余万株;同时,开展了相关竹类生物学特性和适应性等系列研究,为优良竹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杜英播种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种子直播育苗和芽苗移栽育苗的方法,进行杜英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芽苗移栽育苗,其1年生苗木平均苗高和地径分别比种子直播育苗大30%和125%,每株苗木平均侧根数多92 5%,出圃移栽成活率高11%。移栽1a后,苗木年平均抽高和平均地径分别比种子直播苗大186%和72%。  相似文献   

12.
梁山慈竹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梁山慈竹种子贮藏时间、播种覆盖方式及实生苗移植时间、合理密度的研究,其结果表明,采种后在自然条件下贮藏10 d是比较理想的贮藏期(即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遮阴是获得较多和较好幼苗的关键技术措施,用地膜+遮阴网覆盖的方法,是理想的覆盖方法;梁山慈竹幼苗移植应在8月20日前进行;苗圃生产中以采用30cm×35cm的移植密度较好.  相似文献   

13.
对平和县琯溪蜜柚新品种红瓤蜜柚进行了连续6 a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酸柚、土柚和枳作为红瓤蜜柚的砧木对嫁接成活率影响不大,但酸柚种子的发芽率较高;酸柚种子采用果藏法最好,当年采种,当年播种、育苗;春梢夏秋单芽腹接或秋梢春季单芽切接成活率都较高;造林密度Ⅰ类地以每600株.hm-2为好,Ⅱ类地以每750株.hm-2为佳;种植绿肥加施有机厩肥比施用化肥加锄草深翻的抚育方式果实的品质更好;高接换种可有效地改造不良蜜柚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七叶一枝花种子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种子冷藏和沙藏后控温催芽的方法,研究七叶一枝花种子育苗技术。结果表明:种子的出苗率达到了70%~80%。冷藏的种子育苗,其苗床育苗和种植地直播育苗的发芽率和出苗率均高于沙藏的;种植地直播育苗的发芽率和出苗率大小为核桃林杉木林金银花林;苗床育苗1年后移栽于不同林分下,其成活率冷藏的也高于沙藏的,其大小为核桃林杉木林金银花林,与不同林分下种子直播的结果基本一致,但移栽的成活率比种子直播的成活率要低。  相似文献   

15.
以黑龙江省采集的软枣猕猴桃野生驯化品系雌株4021、雄株4023为实验材料,研究适宜的腋芽萌发、丛生芽增殖、继代时间以及生根的培养基,并探讨了适宜的移栽条件,以期建立猕猴桃组织培养快繁体系,可加快野生优良种质的驯化、选育及用于种质资源保存。试验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生长培养基采用1~2 mg/L 6-BA+0.1~0.5 mg/L IAA+30 g/L蔗糖+7 g/L琼脂;增殖培养基采用0.5~1 mg/L 6-BA+0.5~1 mg/L ZT+30 g/L蔗糖+7 g/L琼脂,40 d继代一次;生根培养基采用1/2MS+0.2~0.5 mg/L IBA+30 g/L蔗糖+7 g/L琼脂。软枣猕猴桃组培苗高度不超过1.5 cm、根系小于0.5 cm时移栽;移栽后遮光率不高于60%,空气湿度不低于40%,环境温度不低于15℃、不高于30℃,移栽成活率可达到93%。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的对小叶蚊母进行园林应用推广,对小叶蚊母采用不同的带土方式和不同苗木存储时间进行移栽,以了解小叶蚊母在这两种因素下的成活率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小叶蚊母种植后具有极强的恢复能力,在存放时间43h内种植,小叶蚊母带土球种植移栽成活率达到100%,自然宿土种植,移栽成活率仍能达到96%。  相似文献   

17.
通过高枝压接继代培养和扦插苗继代培养等方式对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进行了无性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对不同母树年龄的思茅松枝条进行高枝压接均能生根,而且生根后定植亦能成活生长,经断顶获得的穗条扦插亦获得了成功。此外扦插苗继代培养成活率较实生苗继代培养扦插成活率低,二者扦插成活率分别为54.2%和80.6%。  相似文献   

18.
结合衢州实际,在经过2年的调查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树尺寸、根部透气性、移植苗土球小、日常养护欠缺等是关系香樟移栽成活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改进马尾松育苗方法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尾松采用控制苗木密度、芽苗截根移栽和接种菌根菌等技术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苗木密度应控制在150株/m2,芽苗截根以保留主根长度1/2为宜;采用厚环乳牛肝菌进行人工接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樟子松天然落种苗丰富,可塑性好,适应性强,移植成活率高,进行移植是扩大森林面积最好途径。本文阐述了如何作好起苗苗源基地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是野生苗生苗移植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