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省梓潼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是典型的丘区农业县和革命老区县,有29个贫困村,贫困户6650户1.9529万人。梓潼县将创新改革为着力点推动产业扶贫,依托正大集团和大北农集团两家企业与政府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共同打造生猪全产业链,探索出了“政府+企业、金融、合作社、农场主、贫困户”的“1+5”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模式,将生猪养殖、蜜柚种植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促进贫困户走上长效稳定脱贫之路。三年来,共扶持1.38万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2个贫困村告别空壳村甩掉穷帽。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四川广安市畜牧食品局结合行业特点,围绕60个贫困村,采取强力措施,真抓新村扶贫工作,阶段效果明显。一是深入开展“三带三万”扶贫攻坚活动。今年,该局继续组织畜牧干部职工、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等三大生力军,采取结对帮扶、企业带农户、协会联农户等富有成效的办法,各自带动1万个贫困农户越温脱贫。目前,该项活动进展良好。二是大力实施贫困村“院坝培训”工程。今年上半年,该局坚持“三个统一”(统一培训师资、统一培训资料、统一培训时间)、“三个不漏”(60个贫困村一个不漏、帮扶的贫困户一个不漏、贫困村所在地的养殖大户一个不漏)、“三个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户指导、综合培训与分类培训、理论讲解与咨询解答相结合)的要求,组建12个培训巡回队,  相似文献   

3.
《甘肃畜牧兽医》2019,(3):80-80
近年来,临夏州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重要抓手,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理念,围绕整区域推进“粮改饲”、实施深度贫困村整村推进牛羊产业提升工程.全力做好到户产业项目管理和服务,产业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临夏州通过“贫困户+粮改饲”“合作社(养殖场)+贫困户+粮改饲”“饲草企业+贫困户+粮改饲”等方式,继续整区域推进粮改饲,力争全州“粮改饲”面积达到35万亩,把所有贫困户纳入“粮改饲”实施范围,使贫困户通过“粮改饲”项目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4.
蒋玉莲 《广西蚕业》2019,56(1):55-58
针对蓖麻抗逆强,粗生耐长等特点,结合目前我国蓖麻种植的资源利用率低、效益不高等现状,分析了在生态脆弱的地区将蓖麻作为能源作物种植和饲养蓖麻蚕,种养结合的方式在产业扶贫中的优势和种蓖麻养蚕在产业扶贫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强贫困地区人员技术培训和蚕期管理,选用合格蚕种等发挥种蓖麻养蚕在产业扶贫中应用优势的关键措施。建议在西部干旱区加快蓖麻的规模化和区域化种植,多元化综合利用蓖麻叶、籽以及蓖麻蚕副产物等资源,生产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  相似文献   

5.
《甘肃畜牧兽医》2019,(4):79-80
近年來,舟曲县将产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和重中之重,特色产业、乡村旅游、扶贫车间、电商销售、劳务输转等扶贫产业遍地开花,产业扶贫已经成为舟曲脱贫攻坚的制胜“法宝”。为了打赢产业扶贫攻坚战,舟曲县将2019年确定为富民产业提质增效年,着眼2406户750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持续稳定脱贫,按人均2500元、户均不超过3万元的标准,支持贫困户发展经济林果、中藏药材、特色养殖、设施种植等特色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6.
正产业扶贫是深化扶贫攻坚的重要载体,也是地方造血脱贫的根本之策。笔者利用被农业局选派到金石镇柳潭村任第一书记的机会,深入到达州市通川区多个贫困村和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发现问题、拓宽思路和打赢农业产业精准扶贫攻坚战提出一些对策建议。1主要做法及成效1.1夯实基础,形成上下工作联运机制达州市通川区农业局成立了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2  相似文献   

7.
地处乌蒙山区的兴文县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论述,在石漠化生态脆弱区的贫困村选择蚕桑作为扶贫主导产业。在发展业态上,打破栽桑只养蚕的传统方式,实现多元开发,增加贫困户的增收渠道。在关键支撑上,注重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的推广运用,实现节本增效。在产业主体上,切实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行"返租倒包",龙头企业与蚕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互利共赢。探索出了"人平两亩桑,脱贫奔小康"的精准扶贫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产业扶贫是深化扶贫攻坚的重要载体,也是地方造血脱贫的根本之策,各级党委政府和贫困户均寄予驻村农技员厚望。值此扶贫攻坚酣战之时,为更好推进产业扶贫、提高扶贫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带着破解产业扶贫瓶颈的思考,笔者深入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45个贫困村和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调研了农业产业精准扶贫情况。一、主要措施及成效1.完善机制,充实人员考核问责。一是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将45个贫困村分  相似文献   

9.
对洛阳市五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扶贫搬迁点进行走访调研,根据调研数据,运用SPSS中的因子分析法对各样本地区的扶贫移民搬迁后的人均收入、人均支出、工作状态、人均住房面积、搬迁补贴、医疗保险、就业扶持、教育条件、住房质量、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卫生、民俗信仰、社区安定、休闲娱乐、民生参政等指标构建因子分析模型,对汝阳县扶贫移民迁后生活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扶贫移民对迁后的生活满意度普遍较低,其中政策帮扶因子为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应增加搬迁补助、健全产业扶持、保障移民权益进而提高扶贫移民搬迁后的整体满意度,为现在精准扶贫中的移民搬迁提出参考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农村地区脱贫致富,要求开展精准扶贫,扶贫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切忌喊口号上项目,更不能定好高骛远的目标。贫困村脱贫离不开农民群众的发家致富、离不开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更离不开相关支柱性产业的支持。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门槛和技术含量较低,在扶贫攻坚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畜牧业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并论述了畜牧业在精准扶贫中的有效发挥,以进一步促进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1.
近日,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对2018年度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有关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的通知》,广西蚕桑产业精准扶贫科技服务团(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先进团队”,广西仅有两个团队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12.
打赢扶贫攻坚战,是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举措。总结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主要模式,找出突出困难与短板,强化贫困地区产业基础,以加快脱贫步伐,对依托产业扶贫实现国家“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我国各地奶山羊产业扶贫实践中的经验和亮点,概括总结安置就业模式、帮助创业模式、参股经营模式、配送设施模式、托管代养模式和送羊收奶模式等6 种奶山羊产业精准扶贫模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江油市有省定贫困村77个,贫困人口36272人,为确保全市所有贫困村在2018年全部摘帽,让不少于9 996名的贫困人口依靠发展农业产业脱贫,江油市大力推广"11355"产业扶贫新模式,构建了多元利益联结,开启了农业产业脱贫致富持续增收路。1围绕"一个目标"紧紧围绕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实现共同富裕的总目标,按照"脱贫攻坚,产业为先"的工作思路,坚持产业带动,整合各方资源,强力推动  相似文献   

14.
李煜昕 《中国饲料》2021,1(14):77-80
产业发展是全面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根本之策,也是解决贫困地区就业问题、经济发展问题,保障脱贫成果可持续性的根本动力。从脱贫攻坚工作积累的宝贵经验来看,产业发展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农业优势和地域特点,充分挖掘和利用好现有资源,强化品牌化建设,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我国饲料企业多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且大部分企业位于农村地区,扶持和发展饲料企业对当地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当前,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相结合,要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提升品牌培育和建设力度,品牌形象是关键所在。本文以饲料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品牌形象与产业扶贫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论述,并找出当前饲料企业形成品牌存在的问题,依次提出强化饲料品牌形象,促进产业扶贫的对策,为我国脱贫攻坚和饲料行业长远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饲料企业|品牌形象|产业扶贫  相似文献   

15.
正为做好民和县畜牧产业扶贫工作,县畜牧局抽调县畜牧中心、县兽医站、县草原站和卫生监督所44名专业技术人员,分成4个片,于2015年7月6~10日,集中利用5天时间,对全县125个贫困村就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通过实地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深入了解贫困村畜牧产业发展现状,在分析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今后民和县畜牧产业扶贫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  相似文献   

16.
《畜牧市场》2001,(2):1-1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基本完成不等于扶贫工作已经结束,“十五”期间,我们必须把扶贫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文章提出5G物联网是藏区脱贫攻坚战的新基础设施,是牦牛产业扶贫补短板的重要内容。强调推动牦牛产业扶贫与互联网络扶贫协同融合,是加快藏区产业扶贫攻坚步伐的重要措施。文章探索了牦牛产业对接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设计了利用智能车无人机等智能终端的解决方案,论述了为牦牛产业扶贫提供新动能的实现路径等等。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扶贫开发列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点工作之一,而产业扶贫是实现全面脱贫的必由之路。为全面了解产业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笔者以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定点扶贫的三江县八江镇之马胖村、布代村、高迈村和塘水村等4个贫困村为调研点,深入探索解决产业扶贫体制机制性问题,以更好为全区脱贫攻坚工作进言献策,现形成产业扶贫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廖绣渺 《中国饲料》2021,1(24):123-126
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贫困农村地区成为扶贫攻坚战的重点对象。作为农业产业代表的饲料产业,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应大力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帮助地区脱贫。在这个过程中,饲料企业需要找准自身定位,明确目前定位中的不足,建立好自身的发展目标,并综合运用周围的有利资源,扮好纽带角色等方式,达成饲料企业发展和地区脱贫的双目标。 [关键词]精准扶贫|饲料企业|定位理论  相似文献   

20.
靖宇县扶贫攻坚“六到户”成效显著997年,吉林省靖宇县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大对贫困村的帮扶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省、市、县64个帮扶部门的努力下,全县有10个贫困村、2972户贫困户、12798人实现当年脱贫。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分别比上年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