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微囊丁酸钠对哈伯德肉种鸡死淘率、产蛋率、合格种蛋率、蛋重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45周龄的哈伯德肉种鸡5000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 mg/kg微囊丁酸钠(丁酸钠含量为30%).试验期为12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肉种鸡第9~1...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饲粮精氨酸水平对于黄羽肉种鸡产蛋高峰期繁殖性能影响。方法:选取200只36周龄黄羽肉种鸡作为本研究的试验鸡,随机均分5组,分别在各组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精氨酸,分析各组黄羽肉种鸡产蛋高峰期繁殖性能。结果:饲粮当中添加的精氨酸水平不同,种鸡产蛋率、料蛋比以及平均蛋重比较未存在显著的影响(p0.05)。而其中1.10%的精氨酸水平组的产蛋率相对最高,而0.65%以及1.25%的精氨酸水平组相比有提高的趋势。结论:推荐对快大型的黄羽肉种鸡在产蛋高峰期的饲粮当中添加1.10%的精氨酸,可提高繁殖性能,增加产蛋率。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精氨酸水平对黄羽肉种鸡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780只36周龄的黄羽肉种鸡作为试验鸡,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分成5个组(饲粮精氨酸水平分别为0.65%、0.80%、0.95%、1.10%和1.25%),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6只鸡。试验预试验2周,饲喂精氨酸水平为0.65%的饲粮;正试期10周。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精氨酸对试验全期种鸡产蛋率、平均蛋重和料蛋比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1.10%精氨酸组的产蛋率最高,与0.65%和1.25%精氨酸组相比有提高的趋势(P0.10)。1.25%精氨酸组平均蛋重最低,与其他4组相比均有降低的趋势(P0.10)。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精氨酸对种蛋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黄比例、蛋白质含量以及种鸡血浆中丙二醛含量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值均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精氨酸水平对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和健雏平均出壳重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适度添加精氨酸一定程度上能提高黄羽肉种鸡产蛋率,增强种蛋蛋壳强度和种鸡抗氧化能力。综合分析本试验多项指标,推荐快大型黄羽肉种鸡产蛋高峰期饲粮中精氨酸水平为1.10%。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微囊丁酸钠对罗曼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并为微囊丁酸钠在实践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选取8 000只29周龄健康的罗曼蛋种鸡,随机分为2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 000只鸡)和试验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 000只鸡)。试验组基础日粮中添加500 g/t微囊丁酸钠。结果表明:使用微囊丁酸钠后,试验组的产蛋率和正品蛋率分别高1.87%和1.21%。本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微囊丁酸钠能够延长蛋种鸡产蛋高峰期,提高蛋种鸡的产蛋率和正品蛋率,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钙水平对49~56周龄黄羽肉种鸡生产性能、繁殖性能(产蛋性能、孵化性能、蛋品质)、血清钙和磷含量及胫骨性能的影响。选用49周龄父母代黄羽肉种鸡540只,根据体重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处理1为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钙水平为2.75%,处理2~6为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石粉替代沸石粉使钙水平分别为3.00%、3.25%、3.50%、3.75%和4.00%的试验饲粮,其他营养水平各处理基本一致。试鸡限饲粉料125 g/d,自由饮水,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饲粮钙水平对试鸡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蛋重、破蛋率、不合格蛋率、孵化性能、血清钙和磷含量、胫骨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3.00%钙水平组试鸡料蛋比显著低于3.50%钙水平组(P<0.05),而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3.00%钙水平组试鸡产蛋率和日产蛋重显著高于除3.25%钙水平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根据双折线模型估测49~56周龄黄羽肉种鸡获得最佳产蛋率和日产蛋重的饲粮钙需要量均为3.00%,日摄入量均为3.75 g/d。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 SIF)对产蛋期黄羽肉种母鸡产蛋性能、蛋品质、繁殖器官发育、孵化性能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SIF在肉种母鸡养殖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用192只健康且体重和产蛋率接近的岭南黄羽肉种母鸡(快大型,21周龄),分为4个处理,其中第1组为对照组(基础饲粮),第2~4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15、25 mg/kg SIF,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试验期从25周龄开始至35周龄结束,共10周。试验期间,按重复记录每天采食量、产蛋数、产蛋重;34~35周龄时,每组选取50枚种蛋孵化,测定孵化性能;35周龄时,每个组随机选取24枚种蛋进行蛋品质测定,每个重复选取2只试验鸡进行采血和样品采集,测定繁殖器官发育和血浆生化指标。【结果】SIF对黄羽肉种母鸡产蛋率、平均蛋重、日蛋重及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SIF可以显著降低不合格蛋率,其中25 mg/kg SIF组的不合格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粮中添加SIF可以显著提高蛋壳强度和蛋黄颜色,其中5和25 mg/kg SIF组的...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蜂胶黄酮对黄羽肉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2430只34周龄新广K96黄羽肉种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35只,各重复间生产性能差异不显著。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和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300g/t和500g/t蜂胶黄酮预混剂,正试期为6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蜂胶黄酮对黄羽肉种鸡的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平均蛋重、料蛋比和死亡率的影响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Ⅰ组在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蛋重上表现较好,而试验Ⅱ组的死亡率最低;试验第21天种蛋入孵,各组间受精率和入孵蛋出雏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添加蜂胶黄酮有提高受精率和入孵蛋出雏率的趋势;第42天种蛋入孵,试验Ⅰ组的受精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以上结果提示,无论是添加300g/t还是500g/t蜂胶黄酮对黄羽肉种鸡的采食量、产蛋率、蛋重和料蛋比影响较小,但对种鸡死亡率、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有比较明显的正面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植物精油对黄羽肉种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孵化性能、生殖器官发育以及血浆和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288只产蛋率和体重接近的45周龄岭南黄羽肉种母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20、30 mg/kg植物精油。试验期10周。结果显示:1)饲粮中添加植物精油对黄羽肉种鸡的平均日产蛋重、料蛋比、平均蛋重、产蛋率、合格蛋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2)对照组的蛋白高度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对照组的哈氏单位显著低于10和20 mg/kg植物精油组(P<0.05),对照组的蛋壳厚度显著低于20 mg/kg植物精油组(P<0.05)。3)对照组的受精蛋孵化率显著低于10 mg/kg植物精油组(P<0.05)。4)对照组的卵巢系数显著低于10和20 mg/kg植物精油组(P<0.05),对照组的输卵管重量和输卵管系数显著低于10 mg/kg植物精油组(P<0.05)。5)对照组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20 mg/kg植物精油组(P<0.05),对照组的肝脏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10 mg/kg植物精油组(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植物精油不影响黄羽肉种鸡的产蛋性能,但能够改善蛋品质,提高受精蛋孵化率和生殖器官(输卵管和卵巢)系数,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和肝脏甘油三酯含量。本试验条件下,产蛋期黄羽肉种鸡饲粮植物精油适宜添加水平为10~20 mg/kg。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探索添加大豆黄酮后对肉种鸡产蛋和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43周龄体况接近一致(体重、产蛋率)的肉种鸡S2系母鸡2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选取1组作为对照组,饲喂无大豆黄酮的基础饲粮,其余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5、10、20 mg/kg大豆黄酮。再挑选20只强健的S2系公鸡采集精液,混精对试验鸡进行人工授精,试验期为15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添加大豆黄酮对S2系母鸡体增重、采食量及死亡率无显著影响(P0.05)。2)添加大豆黄酮后能显著提高产蛋率(P0.05),其中10 mg/kg组产蛋率提高了4.1%(P0.05),日产蛋量提高了3.5%(P0.05),为3组最佳。5、10 mg/kg组料蛋比分别降低了8.0%和11.2%(P0.05)。3)10 mg/kg组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分别提高了13.1%、20.5%和5.8%(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大豆黄酮能显著影响肉种鸡产蛋和繁殖性能,其中10 mg/kg组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了低温环境下采食量对肉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20周龄体重相近的黄羽肉种鸡432只,随机分成4个饲料水平组,每组9个重复(12只/重复):基础日粮组(C);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上增加2 g(C+2组)、4g(C+4组)和6 g(C+6组)日粮,统计产蛋初期不同饲料水平下黄羽肉种鸡产蛋率和蛋重.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周期内,各试验组与基础日粮组间产蛋率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内产蛋率差异亦不显著(P<0.05);而C+6组的蛋重显著高于对照组(C)(P<0.05);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低温环境下,适当增加饲喂量有助于黄羽肉种鸡生产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对黄羽肉种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孵化性能和氮排放的影响。选用30周龄健康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种母鸡288只,根据体重和产蛋率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各组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分别为16%(对照组)、15%、14%、13%,各组的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及异亮氨酸水平一致。试验期10周。结果表明:1)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对黄羽肉种鸡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产蛋量、料蛋比、平均蛋重、产蛋率、破蛋率和不合格蛋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2)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对黄羽肉种鸡鸡蛋的蛋形指数、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黄重、蛋壳重和蛋壳厚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13%CP组的蛋黄颜色显著高于16%CP组(P<0.05)。3)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对黄羽肉种鸡的雏鸡初生重、受精蛋孵化率、弱雏率和受精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4)13%、14%CP组的血浆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16%CP组(P<0.05),13%CP组的血浆尿酸含量显著低于16%CP组(P<0.05),13%CP组的粪便氮含量显著低于16%CP组(P<0.05)。由此可见,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对黄羽肉种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和孵化性能无负面影响,但能够降低血浆尿素氮、尿酸含量和粪便氮含量。本试验条件下,黄羽肉种鸡产蛋高峰期的饲粮CP水平可以降低至13%(补充7种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色氨酸水平对黄羽肉种鸡生产性能、抗氧化功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探明肉种鸡饲粮的适宜色氨酸水平.试验采用单因素4水平试验设计,将360只28周龄黄羽肉种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基础饲粮色氨酸水平为0.16%,3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2%、0.0...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通过探究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对黄羽肉种鸡产蛋性能、生殖器官发育、激素水平、种蛋品质、孵化性能及后代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确立黄羽肉种鸡饲粮中维生素A最适添加量。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选用512只25周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种鸡,根据体重和产蛋率一致原则分为4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各组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组)、10 800、21 600、32 400 IU/kg维生素A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2周。种鸡饲养试验结束后选取种蛋孵化,子代肉鸡按照种鸡的组别进行分组分栏饲喂(基础饲粮中含15 000 IU/kg维生素A),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10 800~32 400 IU/kg维生素A显著提高了种鸡的产蛋率(P0.05),并显著降低了料蛋比(P0.05);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未对试验鸡生殖器官发育产生显著影响(P0.05);饲粮添加10 800 IU/kg维生素A显著提高了血浆雌激素(E2)含量(P0.05),添加21 600、32 400 IU/kg维生素A显著提高了血浆孕酮(PRG)含量(P0.05),添加10 800、32 400 IU/kg维生素A提高了血浆促卵泡激素(FSH)含量(P0.05);添加10 800、21 600 IU/kg维生素A显著增加了蛋形指数(P0.05),添加10 800~32 400 IU/kg维生素A显著提高了蛋黄色泽(P0.05);随着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升高,种鸡肝脏与种蛋蛋黄中视黄醇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2)与对照组相比,种鸡饲粮添加10 800 IU/kg维生素A雏鸡平均出壳重显著提高(P0.05);种鸡饲粮添加10 800~32 400 IU/kg维生素A显著提高了子代鸡生长末重、平均日增重与平均日采食量(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影响快大型黄羽肉种鸡产蛋性能、种蛋品质、孵化性能、血浆激素含量、后代鸡生长性能及种鸡肝脏与种蛋蛋黄中的视黄醇含量。通过回归模型估测得到,以产蛋性能、种蛋品质、子代肉鸡生长性能为评价指标,快大型黄羽肉种鸡饲粮最适维生素A添加量分别为18 121~20 251 IU/kg、16 600~20 046 IU/kg、25 113~31 069 IU/kg。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黄羽肉鸡种鸡产蛋性能的影响,选择30周龄健康黄羽肉鸡2 4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从正试期开始饲喂基础饲粮+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某公司生产)。结果表明:试验组在试验后期产蛋率和种蛋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合格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该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显著提高黄羽肉鸡种鸡的产蛋性能和种蛋合格率。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中维生素A(VA)添加水平对黄羽肉种鸡繁殖性能、VA沉积等影响,以探讨黄羽肉种鸡VA需要量及VA影响繁殖性能的可能作用机制。试验选取528只46周龄"岭南黄"肉种母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2只种鸡,试验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400、10800、21600IU/kg VA,试验9周,试验第7周开始,每个重复收集60枚种蛋孵化。试验发现,饲粮添加VA显著提高产蛋率、蛋料比和雏鸡初生重(P0.05),随饲粮VA添加水平的增加,肉种鸡与出生雏鸡肝脏中视黄酸棕榈酯含量随之提高(P0.05)。添加VA显著提高卵巢基质和黄色卵泡壁中IGF-I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白色和黄色卵泡壁的FSHR(促卵泡激素受体)及黄色卵泡壁LHR(促黄体生成素受体)和GHR(生长激素受体)m RNA表达水平(P0.05)。随着饲粮VA水平的提高,卵巢基质和白色、黄色卵巢壁中Caspase-3、FasmR 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添加5400 IU/kg VA显著上调白色卵泡壁RDH10mR NA表达水平(P0.05),添加21600 IU/kg VA显著上调卵巢基质和白色卵泡壁CYP26A1 mR NA表达水平(P0.05)。添加VA显著提高卵巢基质RARɑ和黄色卵泡壁RXRɑmR NA表达水平(P0.05)。试验结果表明,饲粮添加VA可以提高肉种鸡繁殖性能和肝脏VA储存,其影响繁殖性能的可能作用机制是:VA通过其活性代谢产物RA,提高核受体表达,上调激素受体表达,下调凋亡因子表达,减少卵泡闭锁,促进卵泡成熟排卵。46-54周龄黄羽肉种鸡饲粮中VA的适应添加量为10800 IU/kg。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通过限饲的方法,研究饲粮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肉种鸡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选取25周龄体重、产蛋率一致的肉种鸡S3系母鸡2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6.64%的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依次为17.64%、15.64%和14.64%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40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整个产蛋期内17.64%、15.64%、14.64%粗蛋白质组的产蛋率、平均蛋重和日产蛋量均显著降低(P0.05);15.64%和14.64%粗蛋白质组死淘率显著降低(P0.05),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产蛋前期15.64%和14.64%粗蛋白质组受精率显著提高了9.7%和7.9%(P0.05),死胎率显著降低了26.1%和24.3%(P0.05),孵化率显著提高了15.8%和20.6%(P0.05)。3)整个产蛋期内,15.64%和14.64%粗蛋白质组蛋壳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7.64%粗蛋白质组(P0.05),17.64%、15.64%和14.64%粗蛋白质组蛋黄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15.64%和14.64%粗蛋白质限饲能够对肉种鸡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及蛋品质产生显著影响,其中15.64%粗蛋白质限饲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维生素E和酵母硒对黄羽肉种鸡产蛋性能、孵化性能及蛋中维生素E和硒(Se)沉积量的影响。试验采用3×3双因子设计,设3个维生素E添加水平(0、20、40 IU/kg)和3个Se添加水平(0、0.15、0.30 mg/kg)。选用32周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鸡父母代种母鸡864只,根据产蛋率和体重一致性原则随机分成9个组,分别为VE_0Se_0组、VE_0Se_(0.15)组、VE_0Se_(0.30)组、VE_(20)Se_0组、VE_(20)Se_(0.15)组、VE_(20)Se_(0.30)组、VE_(40)Se_0组、VE_(40)Se_0.15组和VE_(40)Se_0.30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饲粮中维生素E和Se添加水平对黄羽肉种鸡的体增重、平均日产蛋量、料蛋比、平均蛋重、产蛋率、破蛋率和不合格蛋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中维生素E和Se添加水平对黄羽肉种鸡的蛋长径、蛋短径、蛋白高度、蛋黄颜色、哈氏单位、蛋黄重、蛋壳重和蛋壳厚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中维生素E和Se添加水平对黄羽肉种鸡的健雏出壳重、孵化率、弱雏率和受精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4)饲粮中维生素E添加水平对黄羽肉种鸡血浆MDA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随饲粮中维生素E添加水平的升高血浆MDA含量呈降低趋势,其中维生素E添加水平为40 IU/kg时血浆MDA含量显著低于0 IU/kg时(P0.05);饲粮中维生素E和Se添加水平对血浆MDA含量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其中VE_(40)Se_0组的血浆MDA含量显著低于VE_0Se_(0.15)和VE_0Se_(0.30)组(P0.05)。5)随饲粮中维生素E和Se添加水平的升高,黄羽肉种鸡蛋中维生素E和Se含量显著增加(P0.05);饲粮中维生素E和Se添加水平对蛋中维生素E和Se含量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结果提示,维生素E可以提高黄羽肉种鸡的抗氧化水平,饲粮中维生素E和Se添加水平可以显著影响蛋中维生素E和Se的含量;建议在无任何应激因素刺激和不使用Se缺乏地区饲料原料的情况下,黄羽肉种鸡玉米-豆粕型饲粮可以不用额外添加维生素E和Se。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大豆黄酮对产蛋后期海兰褐蛋种鸡生产性能、血清激素水平、卵泡发育和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选取体重、产蛋率相近的55周龄海兰褐蛋种鸡270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分别添加30、60 mg/kg大豆黄酮的基础饲粮,试验期12周(57~68周龄)。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30 mg/kg的大豆黄酮显著提高了产蛋后期蛋种鸡产蛋率和平均产蛋量(P0.05);各试验组死亡率、平均蛋重、平均采食量和料蛋比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饲粮添加30 mg/kg的大豆黄酮显著提高了产蛋后期蛋种鸡血清中促黄体生成素含量(P0.05),对促卵泡生成素、雌激素、孕酮等激素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3)试验第12周末,各试验组输卵管长度和各级卵泡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4)试验第13~14周,各试验组受精蛋孵化率、孵化率、出雏率、健雏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30 mg/kg大豆黄酮能显著提高产蛋后期海兰褐蛋种鸡的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D3对黄羽肉种鸡生殖性状及其后代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发育、胫骨性状和肉品质的作用.选用720只岭南黄羽肉种母鸡(快大型,46周龄),根据体重和产蛋率一致原则随机分为6个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800、1600、2400、3200和4000 IU/kg维生素D3的饲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丁酸钠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福利状况的影响,选用336只21日龄苏禽黄鸡(公雏),随机分成2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基础饲粮添加500 mg/kg微囊丁酸钠的试验饲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8只鸡,饲养密度为19只/m2,试验期为35 d。结果表明:丁酸钠对高密度饲养黄羽肉鸡21~56日龄期间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死亡率影响显著(P0.05),对免疫器官指数无显著性影响(P0.05);丁酸钠可显著改善高密度饲养黄羽肉鸡羽毛污染、肘关节肿大(P0.05)。由此可知,在饲粮中添加500 mg/kg微囊丁酸钠可以降低肉鸡死亡率并改善肉鸡的福利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