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试验以玉米浆和麸皮为原料经好食脉孢菌固态发酵生产植酸酶,以植酸酶活力为指标,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培养基由玉米浆(浓度25 g/L) 0.75 mL、麸皮8 g和蒸馏水21.25 mL组成,培养基初始pH值5.5、接种量10%(v/m)、28℃培养72 h条件下,植酸酶活力为79.49 U/g,较优化(26.24 U/g)前提高3.03倍。研究表明,通过优化有效提高好食脉孢霉发酵玉米浆和麸皮产植酸酶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多黏类芽孢杆菌为试验对象,以豆粕、麸皮、玉米粉、碳酸钙等为发酵培养基的主要成分,以家禽养殖生产中常见的3种有害菌(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目标菌,通过测定不同发酵时间发酵液的抑菌圈大小,研究发酵液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多黏类芽孢杆菌发酵液对3种目标菌的抑制效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菌,且经加热处理后的发酵液抑菌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紫菀有效成分分析及生物碱的提取与体外抑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试管法和圆形滤纸层析法分析鉴定了紫菀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紫菀主要含有生物碱、有机酸、黄酮类、多糖、酚类、鞣质、植物三萜和挥发油等。用醇类溶剂提取法从300 g生药中提取总生物碱0.4520 g,得率为0.1506%。用试管稀释法和纸片法对紫菀乙醇提取物和生物碱提取物进行了体外抑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紫菀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猪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和沙门氏杆菌都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20±1.30 mm、17.00±2.55 mm、12.40±2.07 mm、14.60±1.82 mm、16.00±4.36 mm;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80 g/m l、0.05 g/m l、0.50 g/m l、0.20 g/m l和0.20 g/m l;紫菀生物碱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猪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和沙门氏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4 mg/m l、2 mg/m l、6 mg/m l、4 mg/m l和4 mg/m l。  相似文献   

4.
以好食脉孢霉为菌种,通过固态发酵麸皮生产类胡萝卜素,将类胡萝卜素产量作为发酵指标,通过对培养基含水量、无机盐种类及添加量、氮源种类及添加量、培养基装量的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培养基条件为:麸皮12.5 g、KH_2PO_4 0.25 g、豆渣(氮源)添加量2%(与麸皮量比w/w)、MgSO_4添加量0.3%(与麸皮量比w/w)、培养基含水量85%,pH值约为7.5。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5%(与麸皮量比w/w),孢子浓度为1.05×10~7个/mL好食脉孢霉、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为96 h。通过优化后的类胡萝卜素产量为147.38μg/g。  相似文献   

5.
为了观察艾叶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乙型伤寒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试验采用二分法和牛津杯法分别测定艾叶水提液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艾叶提取液浓度为2,1,0.5和0.25 g∕m L时,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和乙型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差异显著(P0.05);在浓度为2,1 g∕m L时,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为高敏,对大肠杆菌和乙型伤寒沙门氏菌均表现为中敏;3种细菌的MIC均为0.125 g∕m L。说明艾叶水提液对3种菌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略优于大肠杆菌和乙型伤寒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6.
探究了阿魏酸酯酶、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辅助好食脉孢菌发酵麦麸释放阿魏酸的最佳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先接菌发酵3 d后加入木聚糖酶反应8 h,此时阿魏酸含量最高为4.27 mg/g。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条件,获得高含量阿魏酸最优条件为温度35℃、pH值5、料水比1:1、酶浓度80 U、接种量10%时阿魏酸含量最高为6.34 mg/g。最后初步测定了在不同温度、酶浓度、料液比、接种量条件下的游离型阿魏酸、糖苷结合性阿魏酸、酯苷结合型阿魏酸占总阿魏酸含量的比例。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白花蛇舌草、叶下珠、土牛膝、飞机草和马樱丹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试验采用煎煮法和乙酸乙酯浸泡法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表明:5种中药制剂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作用,当白花蛇舌草、叶下珠、土牛膝、飞机草和马樱丹的水提液浓度分别为0.25 g/m L、0.75 g/m L、0.50 g/m L、0.50 g/m L和1.00 g/m L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明显,而水提液浓度分别为0.75 g/m L、0.75 g/m L、0.75 g/m L、1.00 g/m L和1.00 g/m 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明显;当白花蛇舌草、叶下珠、土牛膝、飞机草和马樱丹的酯提液浓度分别为0.75 g/m L、0.50 g/m L、0.50 g/m L、0.50 g/m L和1.00 g/m L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明显,而酯提液浓度分别为0.50 g/m L、0.75 g/m L、0.50 g/m L、0.75g/m L和1.00 g/m 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明显。说明5种中草药中均含有抗菌物质,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菊叶香藜中总生物碱提取的最优条件及菊叶香藜生物碱的抑菌效果,试验在超声波作用下利用正交试验探究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总生物碱提取量的影响,并用不同浓度的生物碱作用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来评估其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超声提取菊叶香藜总生物碱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温度45℃,乙醇浓度70%,料液比1∶30,超声提取时间10 min,此时菊叶香藜生物碱提取率为1.01%;菊叶香藜生物碱溶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当溶液浓度为9.45 mg/mL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最大直径为9.00 mm,属于中度敏感;当溶液浓度为18.9 mg/m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最大直径为15.20 mm,属于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探究大高良姜提取物对饲料微生物污染中常见的4种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和2种真菌(黑曲霉和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及稳定性,优化提取工艺。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不同溶剂的大高良姜提取物对试验菌的抑菌活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为指示菌,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乙醇回流提取工艺,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该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以及对pH值、温度和紫外光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6种试验菌中,大高良姜的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的抑菌活性较好;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为指示菌时,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95%、料液比115(mV)、55℃水浴回流提取2 h,提取物对这2种菌的MIC均为0.313 mg/ml,MBC分别为1.25 mg/ml和0.625 mg/ml;提取物对pH值极不稳定,加热和紫外光照射均使其抑菌活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果提示,大高良姜的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的体外抑菌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能够有防治家禽腹泻的复方中药,选择对大肠杆菌有抑菌效果的单味中药,配置14种复方,结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沙门菌的抑菌能力,筛选出一个复方中药,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该复方中药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显示:筛选的复方中药乙醇提取物(1 g/mL,200μL)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鸡大肠杆菌、鸭大肠杆菌、鸡致病性沙门菌、鸭致病性沙门菌(指示菌浓度1×10^8cfu/mL)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4.21mm、31.36mm、25.19mm、24.12mm、25.00 mm、25.49 mm;硫酸新霉素对上述致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3.61 mm、26.52 mm、14.69 mm、16.00 mm、24.11 mm、25.49 mm。经正交试验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5倍溶剂、提取时间60 mim、乙醇浓度90%、提取2次。优化后提取物体外抑菌试验(O78)的抑菌圈均值为26.65 mm。研究表明:筛选的复方中药对引起家禽腹泻的主要致病菌具有良好抑菌、杀菌作用,正交试验确定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单味中草药提取物及其复方组合对奶牛隐性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雷氏菌的抑菌效果,选用三种中草药进行单味中药及复方组合体外抑菌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25. 00 mg/m L的地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度敏感; 6. 25 mg/m L的半枝莲对沙雷氏菌中度敏感;其余浓度的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雷氏菌低度敏感。中草药复方组合抑菌试验中,浓度均为25. 00 mg/m L的半枝莲+地榆组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抑菌圈直径为9. 67 mm。说明试验选用的三种单味中草药提取物及复方组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雷氏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2.
溪黄草水提物及其复方对细菌的抑制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溪黄草及其复方对细菌的体外抑制效果,以水作为浸提溶剂,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溪黄草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并将溪黄草水提物与五倍子、金银花、大青叶、黄芩、五味子、秦皮等中药水提物组成复方,测定中药复方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溪黄草水提取物对G+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强(MIC为25-100 mg/m L),对G-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相对较弱(MIC为50-400 mg/m L),其中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强(MIC为25 mg/m L)。提示溪黄草水提物与其他中药水提物分别组成复方后,大部分复方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不同提取方法提取凤尾草有效成分,并通过体外抑菌实验测定不同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方法:以体外抑菌实验结果为考察指标,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蒸馏水浸提法、碱溶酸沉提取法对凤尾草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通过对4种细菌的药敏实验比较不同提取方法的抑菌差异性,并计算最小抑菌浓度。结果:凤尾草抑菌有效提取方法为乙醇回流提取法;凤尾草乙醇回流提取液对受试菌的抑菌效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13μg/mL、6.25μg/mL、6.25μg/mL、12.50μg/mL。结论:凤尾草不同提取方法提取液抑菌效果有差异,乙醇回流提取法抑菌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壳聚糖联合EDTA后的抑制增强作用,试验采用了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法和抑制杀伤效应法,测试了EDTA-壳聚糖复合药液对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菌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EDTA能够增强壳聚糖对混菌悬液的抑制作用,联合后EDTA对混菌悬液的MIC为0.125 mg/m L,壳聚糖为0.031 mg/m L,对混菌中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伤效应也有增强,而且相比混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而言,对大肠杆菌的杀伤效应更加明显。说明EDTA-壳聚糖复合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性能,可以考虑作为临床开发治疗奶牛乳房炎的天然药液组分。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贵州地区优质牧草黔中金荞麦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并探究提取物抑菌活性,试验通过回流法、超声法、水煮法及鲜样榨汁法对黔中金荞麦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进行提取,通过打孔法检测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确定提取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提取物中的有效物质含量,对溶液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进行优化,设置正交试验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以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检测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提取的黔中金荞麦提取物对3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黔中金荞麦地下部分的70%乙醇超声提取物对3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24.2 mm。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0%,提取温度60℃,料液比1∶40。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MIC介于31.25~62.5 mg/mL之间,MBC介于为62.5~500 mg/mL之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较好,MIC和MBC分别为31.25 mg/mL和62.5 mg/mL。说明黔中金荞麦地下部分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鸡血藤不同极性段提取物制备及体外抑菌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丙酮和乙醇等不同极性溶剂对鸡血藤有效成分进行提取,测定了鸡血藤不同极性段提取物对鸡大肠埃希菌、鸭大肠埃希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鸡血藤的各种提取物对鸡大肠埃希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小于13 mm,属低度敏感;对鸭大肠埃希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属中度敏感,其抑菌圈直径大于13 mm,小于19 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高度敏感,其抑菌圈直径在19 mm以上。鸡血藤微波提取物对鸡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700 mL/L乙醇提取物对鸭大肠埃希菌的抑菌作用最强,最小抑菌浓度均为15.63 mg/mL。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葡萄皮渣为原料,采用乙醇为提取剂的醇溶法,优化萄皮渣中多酚提取工艺,考察其抑菌活性。结果显示,当液料比为15 mL/g、乙醇体积分数为45%时,50℃提取8 h,多酚提取含量达到最大,为16.50 mg/g。葡萄皮渣中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均呈现明显抑制作用。研究表明,葡萄皮渣多酚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可以作为抑菌剂在动物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18.
杨静 《养猪》2015,(3):17-18
采用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黄芩苷对链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显示,黄芩苷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6μg/m L,对链球菌的MIC为64μg/m L,对沙门氏菌和巴氏杆菌无明显抑菌性。说明黄芩苷对猪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抗菌活性,对链球菌的抑菌性较差,对沙门氏菌和巴氏杆菌无明显抑菌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蒲公英不同成分的抑菌效果,通过水提、醇提、超声波提取法等提取蒲公英多糖、蒲公英黄酮、蒲公英酚酸,并利用平板打孔法研究各提取物对沙门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蒲公英多糖对这5种菌均未见抑制效果。蒲公英黄酮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沙门菌未见抑菌性。蒲公英酚酸对以上5种菌均显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试验研究辣蓼散不同极性段提取物对兽医临床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水和乙醇等不同极性溶剂对辣蓼散进行提取,用纸片法测定6种提取物对绿脓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鸡大肠杆菌等5种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并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各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辣蓼散不同极性段提取物对5种病原菌有不同的抑制作用;辣蓼散水煎醇提物的抑菌效果最为明显,对鸡白痢沙门氏菌、鸡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MIC均为15.62 g/L,对白色念珠菌与绿脓杆菌的MIC均为31.25 g/L。研究结果为辣蓼散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