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探究纤维素酶对饲用苎麻混合青贮的影响,试验设计了四个处理,苎麻与麦麸按比例((80%苎麻+18%麦麸+2%蔗糖)进行混合后,外源纤维素酶添加量分别为处理Ⅰ组0g/kg,处理Ⅱ组1g/kg,处理Ⅲ组2g/kg,处理Ⅳ组3g/kg。发酵30 d后,开包取样分析各项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外源纤维素酶可以显著降低混合青贮的pH值,与对照组相比较,处理Ⅲ组和处理Ⅳ组可显著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和氨态氮/总氮比值(P<0.05),,提高碳水化合物、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P<0.05),在试验条件下纤维素酶的添加水平为2g/kg。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青贮密度和青贮时间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本试验以第二茬初花期(10%植株开花)刈割的紫花苜蓿为原料,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分别设计青贮密度550,600和650 kg·m-3以及时间30,60和120 d,对不同处理青贮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乙酸和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含量外,青贮密度和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苜蓿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P<0.05);与密度为650 kg·m-3的处理组相比,密度为600 kg·m-3的处理组青贮30和60 d后,乳酸和干物质(Dry matter, DM)含量增加,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 WSC)含量减少;在密度为600 kg·m-3下,与青贮30 d相比,青贮60 d的样品中乳酸、乙酸、DM,CP和粗脂肪(Ether extract, ...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混合乳酸菌对笋壳青贮品质的影响。选用新鲜竹笋经蒸煮加工后剩下的副产物笋壳,分别添加10%麦麸、15%乳酸菌混合液(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为1∶1,菌数密度≥109CFU/g)、10%麦麸+15%乳酸菌混合液进行青贮,以不添加麦麸和乳酸菌的笋壳单独青贮为对照。青贮90 d后,检测青贮笋壳常规营养成分、有机酸和氨态氮(NH3-N)含量,电镜下观察表面结构,并进行感观评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麦麸+15%乳酸菌混合液处理显著增加了粗蛋白质(CP)、乳酸含量(58.5 g/kg)(P0.05),显著降低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p H、NH3-N/总氮(TN)和丁酸含量(P0.05),青贮笋壳呈亮黄色,散发酸香味,质地松软,无黏手现象。综合得出,添加15%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为1∶1的混合液以及10%的麦麸能改善笋青贮品质,可以获得较理想的青贮笋壳饲料。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的农艺性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在滇中地区以推广较多的曲晨9号为供试材料,开展6株/m2(低密度)、9株/m2(中等密度)和12株/m2(高密度)三个种植密度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种植青贮玉米的群体干物质产量比低密度的提高12.3%,并且高密度种植模式中的单株节数、叶片数和枯叶数也比低密度处理的单株分别增加9.98%(P<0.05)、2.78%(P>0.05)和126.92%(P<0.01),但是高密度种植模式中单株的株高、基部茎宽、穗叶面积和不同位叶的干重比低密度的处理分别降低15.12%(P>0.05)、38.80%(P<0.01)、16.38%(P<0.05)和26.88%~38.79%(P<0.05)。在营养成分方面:高密度种植青贮玉米的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木质素分别比低密度种植的青贮玉米低了1.7%、21.51%、22.14%和56.79%。表明增加种植密度可有效地增加单位面积青贮玉米群体的干物质产量,增加单株的叶片...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紧实度对全株玉米青贮有氧暴露期间发酵品质和微生物变化的影响,为生产实践选择适宜的青贮紧实度提供参考。以新饲玉10号青贮玉米为材料,发酵装料密度设计为5个梯度(350,400,500,600,700 kg/m3),发酵期为50 d,检测开窖后各紧实度处理第12,24,36,60,108 h青贮发酵品质和主要微生物的变化,并用多通道温度记录仪监测温度变化。结果表明,有氧暴露时间与紧实度的交互作用对pH、乳酸、乙酸和氨态氮含量以及乳酸菌、霉菌、酵母菌和好氧细菌数量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开窖108 h后,紧实度为600 kg/m3青贮饲料的乳酸菌数量最多,达到8.17 lg cfu/g FW,其pH值和氨态氮含量最低,霉菌和酵母菌数量最少,分别为5.38和7.72 lg cfu/g FW;且紧实度600 kg/m3有氧暴露后稳定的时间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达到100 h。通过综合评价,在有氧暴露后紧实度为600 kg/m3的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最好,建议600 kg/m3为全株玉米最佳青贮紧实度。  相似文献   

6.
李真真  白春生  余奕东  玉柱 《草业学报》2016,25(11):167-172
本试验旨在研究生物及化学添加剂对不同时期刈割的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现蕾期和初花期刈割的中苜一号苜蓿(70%水分含量)为原料,分别设置添加:1)空白组;2)乳酸菌+纤维素酶(105cfu/g+50 mg/kg);3)乳酸菌+纤维素酶(105cfu/g+100 mg/kg);4)甲酸+丙酸(6 mL/kg)4个处理组,使用0.5 L塑料桶调制罐装青贮,并于发酵30 d后开罐取样分析。结果表明,与现蕾期相比,初花期苜蓿青贮饲料的乳酸(LA)产量较高,丁酸(BA)和氨态氮(NH3-N)生成量较低(P<0.01),pH值也较低(P<0.05),同时非蛋白氮(PA)和结合蛋白质(PC)含量也显著低于现蕾期(P<0.01)。3个添加剂处理组均显著地提高了青贮发酵的品质,降低pH值(P<0.01)和氨态氮生成量(P<0.01)。其中,乳酸菌+纤维素酶显著地提高了乳酸含量及乳酸/乙酸(LA/AA)(P<0.01),甲酸+丙酸则显著抑制了丁酸的产生(P<0.01)。同时,3组添加剂均显著地提高了青贮饲料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和粗蛋白(CP)的含量,并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P<0.01)。就蛋白组分而言,乳酸菌+纤维素酶(105 cfu/g+100 mg/kg)和甲酸+丙酸处理组显著地降低了青贮饲料中非蛋白氮和结合蛋白质的含量(P<0.01),提高了真蛋白(PB)的含量(P<0.01)。综合而言,甲酸+丙酸处理组苜蓿青贮料的品质最佳,乳酸菌+纤维素酶(105 cfu/g+100 mg/kg)次之。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压实密度对玉米秸秆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在青贮玉米秸秆青贮过程中采用不同压实密度的方法设置不同处理组,青贮60 d后,对各处理组玉米秸秆青贮进行色泽、气味和质地的感官评价,同时测定各处理组玉米秸秆青贮的发酵指标和营养成分。结果显示,在压实密度为700 kg/m3时,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均高于其他处理组,能够获得优质的玉米秸秆青贮饲料。本研究可用于指导玉米秸秆优质青贮饲料的制备加工过程,为有效提高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时间,延缓青贮饲料变质,提高青贮饲料发酵品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不同麦麸含量及乳酸菌制剂浓度对茶(Camellia sinensis)渣青贮品质和养分含量的影响,本研究将4个浓度的乳酸菌制剂(0、50、100和200 mg·kg–1)分别添加到5个不同麦麸含量(0、5%、10%、15%和20%)的茶渣原料中,青贮45 d后测定其青贮品质和养分含量。结果表明,与茶渣单独青贮相比,添加不同含量的麦麸均可使青贮茶渣的氨态氮/总氮(NH3-N/TN)、乳酸(LA)、乙酸(AA)、干物质(DM)和粗灰分(Ash)含量显著提高(P0.05),pH、粗蛋白质(CP)、酸性洗涤纤维(ADF)和茶单宁(TTN)含量显著降低(P0.05)。添加不同浓度的乳酸菌制剂均可使青贮茶渣的pH、NH3-N/TN、AA、DM和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LA、CP、Ash和TTN含量显著增加(P0.05)。其中,麦麸含量为15%和20%青贮茶渣的pH显著低于其他组别(P0.05),添加100 mg·kg–1乳酸菌制剂可使青贮茶渣的NH3-N/TN和A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别(P0.05),Ash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综上所述,在茶渣中添加麦麸和乳酸菌制剂可以明显提高茶渣的适口性、青贮品质和养分含量;综合考虑青贮品质,在85%茶渣+15%麦麸的混合原料中添加100 mg·kg–1乳酸菌制剂可获得较优质的青贮茶渣饲料。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利用饲料桑资源,探讨了桑枝叶青贮过程中添加不同比例发酵底物(玉米粉、麦麸)对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设85%桑枝叶+10%玉米粉+5%麦麸(A处理)、85%桑枝叶+8%玉米粉+7%麦麸(B处理)、85%桑枝叶+5%玉米粉+10%麦麸(C处理)3个青贮组合,呼吸膜袋式青贮,分别在青贮10 d、15 d开袋取样,分析桑枝叶青贮饲料的品质。结果显示,添加发酵底物能加速桑枝叶青贮过程中的发酵速度,缩短桑枝叶青贮发酵的周期,青贮10 d,各处理pH值降到4.0左右,青贮后外观黄绿色,酸香气味,质地松散,桑枝叶青贮15 d即可开封启用,青贮品质优良。试验各处理在青贮后,干物质与总能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干物质中粗蛋白质、乳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C处理显著高于B处理和A处理;粗纤维、单宁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果表明,添加玉米粉、麦麸能缩短青贮发酵周期,提高饲料桑蛋白质含量和青贮品质,以添加5%玉米粉、10%麦麸的青贮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滴灌条件下盐地碱蓬的生长和移盐能力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响应,在新疆喀什地区分别设置D1(10株/m2)、D2(20株/m2)、D3(30株/m2)、D4(40株/m2)、D5(50株/m2)、D6(60株/m2)共6种种植密度进行大田试验,以期通过控制种植密度调控盐地碱蓬株型,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结果表明:滴灌条件下,种植密度对盐地碱蓬的生长影响显著,随着种植密度增大,株高先增高后降低,蓬径与茎粗逐渐减小;盐地碱蓬生物量随着密度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呈二次曲线趋势,D3处理的生物量最大,较其他处理提高了7.45%~63.85%,同时,D3处理的移盐量最高,达5931.21 kg/hm2,较其他处理高12.49%~59.97%;D3与D4处理水分生产效率相近,分别为6.31、6.14 kg/m3;D3处理水分移盐效率最高,达1.58 kg/m3,D4处理次之,为1.41 kg/m...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DM为38.35%的阿尔冈金苜蓿为原材料,进行不同添加剂(乳酸菌、纤维素酶、乳酸菌+纤维素酶)在不同用量[乳酸菌(105、106、107 CFU/g)、纤维素酶(0.025、0.05、0.1 g/kg)、乳酸菌+纤维素酶(105 CFU/g+0.1g/kg、106 CFU/g+0.05g/kg、107 CFU/g+0.1g/kg)]下的青贮试验,每个独立试验重复3次,取平均值。在贮藏60 d后开封,测定苜蓿青贮饲料的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和发酵品质。结果显示,各添加剂处理组阿尔冈金苜蓿的青贮质量评定得分均在74以上,为优质青贮饲料。单一添加剂中,乳酸菌浓度为105 CFU/g时苜蓿青贮品质最佳;混合添加剂中,乳酸菌为106 CFU/g,纤维素酶为0.05 g/kg青贮品质最优。其中,混合添加剂处理组的质量评定得分显著高于单一添加剂处理组,这是因为混合添加剂能促进发酵罐内乳酸菌发酵,并在减少氨基酸及蛋白质分解这一...  相似文献   

12.
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是影响青贮饲料利用效果的关键因素,本试验旨在研究装填密度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青贮品质、有氧稳定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本试验以抽穗期的羊草和初花期的苜蓿为原料,青贮密度分别设置为600 kg·m-3,700 kg·m-3,800 kg·m-3,每组3个重复,在青贮60天和有氧暴露8天时取样分析。结果显示,羊草青贮和苜蓿青贮在800 kg·m-3装填密度下的pH值最低,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乳酸菌数量最多,青贮品质最好。羊草青贮在800 kg·m-3装填密度下有氧稳定性最好,苜蓿青贮在700 kg·m-3装填密度下有氧稳定性最好。有氧暴露后各处理的乳酸菌数量显著下降(P<0.05),酵母菌和好气性细菌数量显著上升(P<0.05),苜蓿青贮有氧暴露后有霉菌产生。  相似文献   

13.
王斌  董秀  李满有  杨雨琦  兰剑 《草地学报》2021,29(4):828-834
为探究宁夏雨养区不同播量拉巴豆(Dolichos lablab)与青贮玉米(Zea mays)混播对草地生产性能和牧草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不同播量(0 kg·hm-2,22.5 kg·hm-2,45.0 kg·hm-2,67.5 kg·hm-2,90.0 kg·hm-2)的拉巴豆与青贮玉米混播,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各处理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青贮玉米单播的鲜、干草产量分别为82.09 t·hm-2和25.21 t·hm-2,显著高于青贮玉米与播量为45.0 kg·hm-2,90.0 kg·hm-2拉巴豆混播(P<0.05);不同播量拉巴豆与青贮玉米混播饲草的粗蛋白、粗灰分、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青贮玉米单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经灰色关联度分析,拉巴豆播种量为22.5 kg·hm-2与青贮玉米混播综合性状排名第一,优于其它混播处理和青贮玉米单播,可作为宁夏雨养区适宜播种量推广。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探究密度对不同生态区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影响。研究以中原单32 (ZYD32)、宁单40 (ND40)、银玉238 (YY238)和桂青贮1号(GQZ1H)为材料,于2020—2021年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密度试验,分析密度6.75万、7.50万、8.25万株/hm2下青贮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产量以及品质的变化。结果显示,不同种植密度下,各品种的含水量和干物质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泾源县,ZYD32以8.25万株/hm2密度种植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最高,YY238在密度8.25万株/hm2下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最高,GQZ1H在密度7.50万株/hm2下粗蛋白(CP)含量最高,ZYD32在密度6.75万株/hm2下淀粉(SH)含量最高。在原州区,ND40在密度7.50万株/hm2下NDF含量最高,GQZ1H在密度7.50万株/hm2下ADF含量最高,YY238在密度8.25万株/hm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添加不同微生物菌剂及不同压实密度对玉米青贮营养成分及发酵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全株青贮玉米为原料,选取4种微生物发酵菌剂,设置2个压实密度(750 kg/m3和850 kg/m3)和2种微生物菌剂添加方式(推荐添加剂量和相同水平添加剂量)。微生物菌剂A(A组,由粪肠球菌、副干酪乳杆菌等7种菌组成)、B(B组,由布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组成)、C(C组,由布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组成)、D(D组,由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组成)的推荐添加剂量分别为2.5×1011、1.1×1011、2.9×1011、1.0×1012CFU/t;相同水平添加剂量为5.0×1011CFU/t。2个压实密度下,均设置不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对照组。发酵120 d后取样,测定并比较不同微生物菌剂添加水平及不同压实密度下玉米青贮营养成分和发酵指标。[结果]在750 kg/m3压实密度下,当添加推荐剂量的4种微生物菌剂时,D组干物...  相似文献   

16.
试验探究压实度及切割长度对青贮玉米品质的影响。以蜡熟期收获的曲辰9号青贮玉米为材料,在不同压实度和切割长度处理下青贮50 d,测定其感观特性、发酵特性、营养指标及有氧稳定性,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切割长度1~2 cm、压实度700 kg/m3时,感观评价等级最优,总分达88.21。同一切割长度下,随着压实度增加,青贮玉米干物质(DM)、粗蛋白(CP)、淀粉(ST)、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升高,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降低。同一压实度下,随着切割长度增加,青贮玉米DM、CP、ST、WSC的含量降低,NDF和ADF含量升高。同一切割长度下,随着压实度增加,乳酸含量逐渐升高,乙酸、丙酸、氨态氮的含量及pH值逐渐降低。同一压实度下,随着切割长度增加,乳酸含量及pH值逐渐降低,乙酸、丙酸、氨态氮的含量逐渐增加。研究表明,1~2 cm切割长度、700 kg/m3压实度处理的青贮玉米有氧稳定性较高、得分较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7.
以第2茬初花期(10%植株开花)刈割的紫花苜蓿为原料进行青贮,针对甲酸添加剂和青贮时间设计两因素试验,甲酸添加剂浓度为3(A1)、6(A2)和9 mL·kg-1(A3),以不添加作为对照(CK),分别在发酵30、60和120 d开袋分析。结果表明,适量的甲酸添加剂和适当的青贮时间能够改善青贮品质,甲酸添加剂能够显著降低青贮的pH、氨态氮/总氮及酸性洗涤纤维(ADF)值(P<0.05);除粗蛋白(CP)外,青贮时间对青贮原料的其他营养品质均有显著影响(P<0.05),在所有处理中,甲酸添加剂浓度6 mL·kg-1(A2),青贮时间60 d,苜蓿青贮效果最佳;甲酸添加剂和青贮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粗脂肪(EE)含量(P<0.05),对其他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饲用苎麻(Boehmeria nivea L.)木质纤维素过多的问题,本试验设计了4个处理,在混合青贮(80%苎麻+18%麦麸+2%蔗糖)中分别添加不同的添加剂,各处理发酵30 d后开包取样分析各项指标。结果显示,4个处理组都显著提高了青贮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干物质、粗蛋白和乳酸含量(P<0.05);都显著降低了乙酸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pH和氨态氮/总氮比值(P<0.05)。添加黑曲霉菌液处理组和添加黑曲霉菌液+纤维素酶处理组酸性洗涤纤维及酸性洗涤木质素降解效果明显优于另外两个处理组(P<0.05)。添加黑曲霉菌液可有效进行木质纤维素降解,提高青贮品质,并且节约成本,为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不同播量拉巴豆(Dolichos lablab)与甜高粱(Sorghum dochna)混播后对混合饲草青贮品质的影响,分析了甜高粱单独播种(播种量为22.5kg·hm-2)青贮(S0),不同播种量拉巴豆(S1、S2、S3、S4分别为22.5、45.0、67.5和90.0kg·hm-2)与甜高粱混播后的混合饲草青贮,室温(约25℃)发酵60 d后测定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甜高梁单播的鲜、干草产量均最高,分别为75.61和23.04t·hm-2。混播处理组混合饲草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降低,粗蛋白含量则显著提高(P<0.05)。混播处理组的混合饲草青贮饲料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单播甜高粱青贮饲料,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单播甜高粱青贮饲料(P<0.05)。与S0处理相比,S2处理显著增加了乳酸含量,同...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全株燕麦(Avena sativa L.)的饲料化程度,本研究以无添加剂组为对照,探究了添加植物乳杆菌(LP,1×10-5 cfu·g-1)、糖蜜(ML,0.4%)、食用油(OL,1%)、丙酸(PA,0.4%)、茶多酚(TP,0.4%)以及茶多酚和糖蜜组合(TP+ML,0.4%+0.4%)对全株燕麦贮饲料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P,ML,PA以及TP+ML添加组增加了乳酸含量(P<0.05),减少了好氧性细菌数量(P<0.05),提高了发酵品质。有氧暴露阶段,TP+ML添加组的有氧稳定性最佳,超过48 h。综上所述,TP+ML添加组提高了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可作为青贮添加剂生产优质全株燕麦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