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正> 我社是蚕桑新区,桑园面积发展较快,全社共有新老桑园2830亩,平均每个生产队有桑园8.4亩。集体蚕室经过几年来的建造有一定基础,群众养蚕技术水平不平衡性较大,在推行管桑养蚕生产责任制过程中,有过多种形式:有桑蚕分别包的,有管桑养蚕合并一起,联产到专业组,实行包定奖赔责任制等  相似文献   

2.
<正> 贯彻中央(80)75号文件以后,全省农村各地推广了“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调动了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了摸索加强和完善蚕桑生产责任制的经验,改善蚕桑生产的经营管理,加快发展步伐,为“四化”建设服务,最近我们到蚕桑生产经营体制形式比较多的泗阳县进行了调查访问。  相似文献   

3.
启东市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省重点产茧县。几年来,我市在抓好蚕桑科技普及,依靠科技促蚕茧增产的同时,不断改善蚕桑生产责任制。1989年,在部分乡试引小蚕共育联产计酬责任制。1990年逐步推广到全市34个乡的663个共育室,获得了成功。提高了共育室的科学管理水平,也增强了共育人员的责任心。一、小蚕共育联产计酬责任制的基本做法小蚕共育联产计酬责任制是以不改变共育室性质为前提,以改进共育技术,提高共育质量为目的,以经济奖赔为手段。其实质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年,我县开辟了蚕桑生产的新项目,至今年,桑园面积已发展到2200多亩,蚕种发放数达120余张。为了加速我县蚕桑生产的基础建设,今冬明春,县计划发展新桑园3800亩,总面积达到6000亩,其范围扩大到八个公社(镇),38个大队。由于普遍缺乏经验,技术基础薄弱,去年以来,管桑养蚕的责任制一直未得到落实和稳定,仍停留在各级督促、集中辅导下进行生产。随着各项生产责任制的进一步完善和稳定,蚕桑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已刻不容缓。据调查,各地打算以下述几种形式承包: 1、专业承包。采取专人专职管桑、养  相似文献   

5.
兰溪县孟湖公社西祝大队共有4个生产队、98户、396人,耕地面积454亩,荒山杂地栽桑34亩,其中采摘面积20亩左右。1978年以前由于经济政策没有落实,种桑养蚕生产无指标,劳动没责任,成本不核算,好坏设奖赔,因此,蚕茧产量一直徘徊不前:1976年9.4担,1977年10.6担,1978年11.3担。三中全会精神贯彻以后,大队成立了常年固定的蚕桑组,进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制定“四定一奖赔”蚕桑生产责任制,实行定人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农村正进行着经济调整、推行各种联产责任制、大力发展农副业生产的新形势下、为了提高蚕桑生产的竞争能力、充分调动社员养蚕的积极性,以促进蚕桑发展:必须首先从提高养蚕劳动日值入手。根据1980年顺德县的调查资料,蚕桑标准劳动日净产值占甘蔗收入的51.4%,占塘鱼收入的52.6%,占稻谷收入的72.8%;说明蚕桑收  相似文献   

7.
我们公社发展蚕桑生产有六年长的历史,一起一落,不够稳定。77年最多,种桑450亩。因技术跟不上,体制不落实,80年面积下降到180亩。根据这种情况和蚕桑生产的发展要求。公社农科站81年办起稚蚕共育室。随着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群众对发展蚕桑生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特别是今年以  相似文献   

8.
省蚕桑学会于1982年12月22~24日在杭州召开了蚕桑生产责任制学术讨论会.参加代表30人,并有7个先进大队的代表应邀列席了会议.会议由学会副理事长钱旭庭、理事求相超同志主持.会上有12位同志介绍了有关蚕桑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调查研究、经验总结材料,7个先进大队的代表也在会上介绍了他们几年来实行多种形式的联产承  相似文献   

9.
<正> 近几年来,我们注重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合理调整农村产业布局,不断完善蚕桑生产责任制,强化服务体系,加强了蚕桑重点基地的建设,促进了蚕桑生产的持续稳步发展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全县现有桑园11.6万亩,蚕农100422户,户平承包桑园1.16亩,其中承包桑园1亩以上的57016户,67280亩,占58%;2亩以上的12590户,27840亩,占21%;3亩以上的4439户,14560亩,占10.5%。蚕茧总产连续七年居全省首位。  相似文献   

10.
<正> 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变革,近两年来,我县蚕桑生产责任制出现了专业组、专业户、重点户、大队办场、平均分到户等五种形式,究竟那种形式好?大家议论纷纷,各有见解。最近我们调查了方渡公社潭东大队实行重点户包蚕桑的经验认为:重点户包蚕桑好处多,适应目前蚕桑生产的具体情况,有利于蚕桑生产的巩固、提高和发展。现将调查情况介绍于下: 方渡公社潭东大队共有八个生产队,303户,1301人,1600亩耕地,他们从一九七六年起,就注意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  相似文献   

11.
<正> 桑叶是养蚕的基础,桑叶产量决定饲养量和产茧量。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涌现出不少蚕桑生产高产典型。石泉县力建村钟桂琴3.7亩桑园,1987年平均亩产茧197公斤,顺风村刘启秀1.5亩桑园,亩产叶达到2730公斤就是其代表,但大面积生产仍停留在低水平状态,1985年石泉县21000亩桑园,平均亩产茧26公斤,1986年提高到31.5公斤。安康地区260000亩桑园,  相似文献   

12.
<正> 随着农村联产责任制的落实,以户营蚕桑生产已成为主要形式,但旧的生产管理体系已不能适应新的生产形势。如生产任务的落实,新技术的推广,生产资料的供应,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产品的收购和流通销售渠道等,都出现了新问题。农村千家万  相似文献   

13.
<正> 蚕桑是武进县农村的传统副业之一。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我县桑田逐年恢复,茧产逐年增加。特别是(81年)冬天,我县认真贯彻中央“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方针,调整农业内部经济结构,发展了新桑28196亩,今年83年我县产茧28623担,比去年增46%。创建国以来最高水平。我们认为蚕桑生产能较快的发展,落实好蚕桑生产责任制是关键一着。现将我县对蚕桑生产责任制落实的情况及目前完善的内容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今年,我县在获得夏粮大丰收的同时,春蚕达到1755800斤,比去年春蚕增长26.4%,无论发种量、总产量、净增数量都是历史上最多、最高的一年。社队干部和社员群众一致反映,今年春蚕大增产,多亏了责任制。去年以来,全县97%的生产队实行了以大包干为主的多种形式的联产计酬责任制,对多种经营生产实行了四专一包。责任制的落实,为蚕桑生产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一、责任制促进了大育苗、大栽桑。去冬今春,全县栽桑1300万株。今春又培育良桑苗2922亩,可产苗1500万株以上。县河、关家、石梯、大同四个公社育桑百亩以上。关家公社去秋栽桑69万株,一季接近前几年植桑总和。县河公社关沟大队去年集体育桑  相似文献   

15.
<正>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广大农村打破了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经济只能是统一经营、集体劳动、评工记分的老框框,推行了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经济蒸蒸日上,欣欣向荣。随着农村联产责任制的落实,分户养蚕已成为我省蚕桑生产的主要形式。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由于推行了把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的承  相似文献   

16.
<正> 在全面推行、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中,我县3563个有蚕桑的生产队57000多亩桑地,全部承包给了76809个农户,并签订了管桑养蚕的承包合同。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原有的蚕桑技术辅导体系已不相适应。为了探索技术辅导的新路子,在1983年初,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同时借签了其它行业创立示范户的经验,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了蚕桑示范户。通过一年来的努力,蚕桑科技示范网已初步形成,并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了它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实行蚕桑“三包”的成绩和缺点庆丰社是1956年秋由一个高级社和四个半低级社组成的高级社,全社204户,有耕地2,286亩,其中水田1661亩,桑地531亩,白地94亩,生产内容以水稻为主,蚕桑占第二位。该社在1956年冬季就制订了蚕桑三包方案,实行蚕桑分别包工包本包产责任制,做法是:(1)桑叶:桑叶包产以1956年春小社时掌握的  相似文献   

18.
<正> 射阳县特佣公社兴胜大队是蚕桑生产的新发展地区,1979年仅有桑园27亩,80年拓植了新桑200多亩,目前全大队桑园面积达261.5亩,每人平均约二分桑。蚕桑生产在这个大队是一项新发展的副业,技术基础和物质基础都十分薄弱。因此,在1982年推行蚕桑生产承包到户的责任制时,不少群众不敢承包,有些群众虽然想承包,但他们不是为了管桑养蚕,而是想在桑园内套种其他作物。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蹲点  相似文献   

19.
西樵公社民乐大队大地望生产队有桑地面积97亩,鱼塘面积202亩,是一个以鱼塘蚕桑为主的纯经济作物地区,从一九六四年开始直至一九八一年这十八年时间里,坚持细蚕共育、实行两级分养,促进了蚕桑生产的发展,在一九七九年第一期《广东蚕丝通讯》曾报道过,自党的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改变,蚕桑生产也从一  相似文献   

20.
马安公社是我县唯一有蚕桑生产的一个公社,一九八一年冬生产队体制有桑42.2亩,随着生产责任制形式的改变而被淘汰,从一九八一年冬以来开始以户为单位恢复发展蚕桑生产。几年来我们坚持以马安公社马安大队上角一队为蚕桑高产示范点,开展了蚕桑生产五项技术推广工作,起到了高产多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