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采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PG600及HCG+苯甲酸雌二醇分别对乏情青年母猪进行了诱导发情研究。结果表明:乏情青年母猪经上述3种激素制剂处理后,发情率分别为62.5%、85%和87.5%;情期受胎率分别为60.00%、88.24%和57.14%。与自然发情的青年母猪相比,乏情青年母猪肌注PMSG后,其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分别提高1.2、0.9头,断奶-发情间隔缩短5.5d;而用肌注PG600的,其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分别提高1.4、1.0头,断奶-发情间隔缩短5.6d。  相似文献   

2.
<正> 三合激素(上海第九制药厂出品)的主要成分是:每毫升内含丙酸睾丸素25毫克,黄体酮12.5毫克,苯甲酸雌二醇1.5毫克。据报导能引起雌性动物的发情同期化。根据这一原理,笔者于1983年在涟源县园艺场猪场对21头生理性乏情母猪注射三合激素,试以此法诱导发情。结果表明此药对促进生理性乏情母猪的发情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该例21头乏情母猪系经产母猪(已产仔3—6胎),其中大约克夏母猪5头,长白母猪16头,体重在130—160公斤之间。因饲  相似文献   

3.
1发情鉴定母猪在仔猪断奶后一般3~5 d即可发情,仔猪断奶后体况良好、超过10 d不发情的经产母猪可肌肉注射8 mL“三和激素”(每mL含丙酸睾丸素25 mg、黄体酮12.5 mg、苯甲酸雌二醇1.5 mg)注射后3~5d即可发情。  相似文献   

4.
后备母猪在达到成熟日龄后,往往有个别的发情不明显或不发情,给养猪生产造成经济损失。作者以其猪场1987年秋近400头母猪经两个情期配种后余下的26头未见发情的后备母猪为材料,做了三合激素催情的试验。三合激素注射液中,每毫升含丙酮睾丸素25毫克、黄体酮12.5毫克、苯甲酸雌二醇1.5毫克。试验分四个组,头  相似文献   

5.
三合激素 (丙酸睾酮、黄体酮、苯甲酸雌二醇 )注射液具有刺激生殖器官引导发情、促进排卵的作用。试验注射配种期母猪 12 7头 ,用药后总体发情率达 78.74 %,情期受胎率为 84 %。试验表明 ,83%的母猪在用药后 36~ 96h间发情 ,最早发情时间为 12 h  相似文献   

6.
蔡正华 《畜牧与兽医》1993,25(3):99-100
10头大白×长白初情前期青年母猪随机分为两组。处理组于140日龄起连续3天按5微克/公斤体重肌注苯甲酸雌二醇制剂,对照组仅注以栽体溶剂。所有母猪在160日龄又用雌二醇处理,并于205日龄屠宰。从175日龄至屠宰期间借助于外激素用目测作发情鉴定,屠宰前排卵的青年母猪数,对照和处理组分别是1头和3头。结果表明,多次注射雌二醇可以诱导青年母猪提早成熟。  相似文献   

7.
书讯     
《养猪》2004,(5):21-21
张晓菊等选取长大及大长繁殖性能正常、营养状况一般的经产母猪78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头(两组母猪的胎次、生产成绩基本相同)。试验组母猪于断奶当天每头肌注VAD3注射液0.5mL(上海第九制药厂生产,每0.5mL含VA2.5万IU、VD2500IU)和VE-亚硒酸钠注射液10mL(江苏动物药品厂生产,每10mL含亚硒酸钠10mg、VE500IU),于配种前12~24小时颈部肌注促排3号200μg(宁波激素制品厂生产);对照组母猪不做任何处理。记录断奶7天内、10天内的发情母猪数,断奶至配种间隔天数,情期受胎数,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28日龄窝断奶仔数等指标…  相似文献   

8.
三合激素对母猪的催情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三合激素对母猪的催情效果,于1985年3月至1986年底,我们先后对34头空怀母猪用三合激素作了催情处理。一、材料与方法三合激素系上海第九制药厂生产,每安瓿1亳升,内含丙酸睾丸素25毫克,黄体酮12.5亳克,苯甲酸雌二醇1.5亳克。催情母猪,均为无生殖道疾患的空怀乏情猪。根据母猪体况等分别一次颈部肌注三合激素2亳升、3毫升、4毫升,注后每6小  相似文献   

9.
尚芳 《中国猪业》2013,8(10):41-42
为了研究氯前列醇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本文选择80头临产的大白母猪,按胎次,膘情及妊娠时间对等的原则分为4组,每组20头。试验1组和2组采用药物诱导分娩,试验3组和4组采用自然分娩。试验1组和2组分别肌肉注射氯前列醇钠注射液0.10和0.20 mg/头,试验3组和4组于耳后肌肉注射注射用水2 mL。结果表明,药物诱导组(试验1组和2组)母猪断奶后发情配种率和断奶至发情间隔均优于自然分娩组(试验3组和4组)。与自然分娩组相比,药物诱导组使仔猪断奶重增加,降低了胎衣包裹窒息死亡仔猪头数和产后12小时内仔猪死亡数,仔猪死亡率明显降低(5%vs 37.5%)。  相似文献   

10.
《饲料工业》2017,(16):49-52
为了研究同期发情+定时输精对母猪发情率、妊娠率及产仔数的影响。试验1:将200头后备母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0头。所有后备母猪连续饲喂四烯雌酮(ATL)(15 mg/d)14 d,第15 d开始查情。试验组后备母猪停止饲喂ATL 24 h后肌注促性素(PMSG)、再过72 h肌注生源(Gn RH),肌注Gn RH 24 h后开始输精1次,过24 h再输精1次;对照组后备母猪停止饲喂四烯雌酮后有发情就开始输精,过24 h再输精1次(如还发情,第2次输精过24 h后再输精1次);试验2:将200头断奶母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0头,断奶第2 d开始查情。试验组断奶母猪断奶24 h后肌注促性素(PMSG),再过72 h肌注生源(Gn RH),肌注Gn RH 24 h进行输精1次,过24 h再输精1次;对照组断奶母猪发情就开始输精,过24 h再输精1次(如还发情,第2次输精过24 h后再输精1次);精液剂量为80 ml(2×109个精子细胞)。试验1结果显示,试验组的后备母猪的静立率(P>0.05)、妊娠率(P<0.05)、分娩率(P<0.05)、窝产仔数(P>0.05)均高于对照组。试验2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断奶母猪的发情率、妊娠率、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窝产仔数也高于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母猪肌注PMSG和Gn RH,可改善母猪的发情率、分娩率、窝产仔数,减少隐性发情母猪的漏配率。  相似文献   

11.
1989年以来,应用三合激素(上海第九制药厂出品,每毫升含丙酸睾丸素25毫克、黄体酮12.5毫克和苯甲酸雌二醇1.5毫克)对长期不发情的河南地方品种母猪(包括满8月龄体重超过50公斤未发情的青年母猪、产后长期不发情的经产母猪)开展了催情试验。  相似文献   

12.
我地区大白猪、长白猪及其二元母猪初情期晚,一般在9月龄后;第一二胎繁殖母猪在仔猪断奶20d内不发情。对此,我们选择了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三合激素进行对比治疗试验。 选择生长正常无疾病的繁殖母猪24头。每组12头(其中初产8头,二产4头)母猪,第1组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2000单位/头。第2组用三合激素2~4ml/头,肌肉注射。用药后两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产后保健方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择120头健康的“长白×大白”二元杂种妊娠母猪作为研究对象。试验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激素组、抗生素组和激素+抗生素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母猪不作保健处理;激素组母猪产后第3、6、12天肌内注射氯前列烯醇钠,每头注射剂量为2.5 mL;抗生素组母猪注射生理盐水500mL+10g阿莫西林(480万U),连续输液3d;激素+抗生素组母猪每头肌内注射1.25 mL氯前列烯醇钠,生理盐水500 mL+5 g阿莫西林(480万U)输液3 d;试验记录试验母猪的发情、分娩情况及仔猪的生产情况。结果发现:激素+抗生素组母猪的发情率、受胎率和正常发情受胎分娩率高于激素组和抗生素组母猪的,分别为96.7%、96.6%和96.4%;激素+抗生素组母猪窝产仔数最多,显著高于对照组母猪的(P <0.05);产后不同的保健方式对仔猪初生重、断奶体重和断奶成活率影响不显著(P> 0.05);试验说明氯前列烯醇钠和阿莫西林一起配伍使用可以提高产后母猪的发情率、受胎率、分娩率和窝产仔数。  相似文献   

14.
不同激素组合处理乏情母猪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三合激素、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PMSG)分别结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对产后乏情母猪进行诱情处理 ,结果表明 :(1 )PMSG处理后 5d内诱导发情率为 1 0 0 % (比国外同类试验高 8%左右 ) ,第一情期受胎率为 83.3% ,比三合激素处理组高 76 %。 (2 )三合激素处理组受胎母猪的平均产仔数 (8.2 2± 1 .6 2 )头 ,明显低于PMSG处理组 (1 0 .5 0± 0 .82 )头 (P <0 .0 5 ) ,说明PMSG +HCG处理乏情母猪效果较好。三合激素处理组的未孕母猪返情受胎率高 ,说明第二情期多为正常发情。 (3)两种处理均对乏情母猪的繁殖机能有促进作用 ,且对处理后的母猪没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处理方法:成年产仔母猪于断乳(50天)前一天,对8月龄以上,体重达60kg仍不发情母猪肌注DES6—8mg或2~3ml三合激素。对不发倩青年母猪,于用药后48小时配种,间隔12—24小时再复配一次。处理结果;通过81~85年对38头成年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氯前列烯醇(PG-CL)对断奶后10 d以上不发情母猪进行诱导发情,发情后结合促排3号,采用人工授精进行输精.结果表明,累计诱导断奶母猪50头,发情38头,发情率76%,进行人工授精输精后妊娠35头,受胎率92.1%,产仔数413头,平均窝产仔数11.8头.对照组在断奶后10~31 d自然发情24头,发情率48%,...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合生素在生猪生产中使用,试验选择36头长大杂临产母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头,即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三组基础日粮相同,试验1组、试验2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上再添加合生素800g和500g。试验结果表明合生素在改善哺乳母猪生产性能方面有显著作用,添加合生素800g和500g的试验组,仔猪黄白痢发生率分别减少15.4%和13.81%,仔猪成活率分别提高10%、9%,仔猪日增重分别提高35.24g/头(p0.05)和28.09g/头(p0.05),断奶窝重分别增加14.23kg(p0.05)和11.61kg(p0.05),母猪断奶后发情天数减少5.4天,试验组断奶后7天内发情率为100%,对照组为88%。  相似文献   

18.
定时输精对断奶母猪的发情、受胎率及产仔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定时输精具有减少人工劳力,减少精液成本及高效使用优秀公猪的精液,维持猪群健康状态,利于规模化猪场的批次生产,减少母猪的非生产天数等优点。为了研究定时输精对断奶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将200头断奶母猪分成两组,每组100头,断奶第2天开始查情。试验组断奶母猪断奶24 h后肌注促性素(PMSG),再过72 h肌注生源(Gn RH),肌注Gn RH 24 h进行输精1次,过24 h再输精1次;对照组断奶母猪发情就开始输精,过24 h再输精1次(如还发情,第2次输精过24 h后再输精1次);精液剂量都为80 m L(2×109个精子细胞)。结果显示,试验组断奶母猪的发情率(97%vs.83%,P0.01)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受胎率(85%vs.76%,P0.05)、窝产仔数(10.55±2.41 vs.10.03±1.71,P0.05)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性不显著。综上所述,通过肌注PMSG+Gn RH可提高断奶母猪的发情率、受胎率、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减少对隐性发情断奶母猪的漏配率。  相似文献   

19.
GnRH类似物和孕酮对猪排卵及受胎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取正常发情青年母猪 16头 ,其中 8头在发情开始后 2 0 h肌注 L RH - A30 .2μg/ kg,结果明显提高了母猪的排卵数和排卵率 ,分别比不作任何处理的 8头对照组母猪增加 6 .12个排卵数和 2 8.5 6个百分点的排卵率。另取 38头母猪 ,随机分成 4组 ,分别在发情配种前 6~ 8h肌注 L RH- A30 .2μg/ kg( 组 )、在发情配种后 2 d肌注孕酮 6 0 mg( 组 )或 L RH- A3与孕酮重复处理 ( 组 ) ,结果表明 ,L RH- A3可提高母猪的受胎率 ,明显提高产仔数 ,而孕酮处理组 ( 组 )与对照组 (不作任何处理 )比较无明显差异。经血清孕酮检测发现 ,L RH- A3可显著提高怀孕早期母猪的血清孕酮水平 ,怀孕后 10、2 0 d,分别比未用 L RH- A3处理的母猪平均高出 7.10 7、8.80 3μg/ L  相似文献   

20.
<正> 有些经产母猪,在哺乳结束后不发情,时间长的竟达半年以上。为解决经产母猪不发情的问题,为掌握、控制母发情的时机,吉林省舒兰县亮甲山畜牧兽医站在近二年应用三合激素促使母猪发情,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三合激素的主要成份 应用的三合激素为上海第九制药厂生产,每支1毫升,含丙酸睾丸素25mg,黄体酮12.5mg,苯甲酸雌二醇1.5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