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用沼液对辣椒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沈丰2号辣椒为试材,分别施用25%、50%、75%和原液4种浓度沼液,研究不同配比浓度沼液的施用对辣椒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沼液浓度的增加,辣椒的株高、茎粗、干鲜质量、单果质量、叶绿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有机酸含量等生长生理指标与对照比均有所提高,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整个栽培过程中,不同时期施用不同配比的沼液可有效提高辣椒生长势及品质,其中,苗期施用配比浓度为75%沼液更能够起到显著的壮苗作用,果期施用沼液原液可以显著提高辣椒果实的品质;生长期施用配比浓度为25%沼液的植株在生长势方面显著优于其他配比浓度处理。结果表明,25%在苗期及果期虽然不是效果最佳的,但是在整个栽培管理过程中对辣椒的生长及品质都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是最适宜的施用配比浓度。  相似文献   

2.
玉米间作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玉米辣椒间作条件下提高辣椒产量和品质的最佳栽培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L9(34)法研究玉米与辣椒间作密度、剪叶剪枝及微肥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所考察的因素对辣椒产量的影响程度为:辣椒密度>微肥>剪枝剪叶>玉米密度;辣椒产量高的栽培条件为处理6(种植玉米2.340万株/hm2,辣椒4.650万墩/hm2,不剪枝剪叶,喷施0.2%硫酸锌溶液);对辣椒素含量的影响程度为:玉米密度>剪叶剪枝>微肥>辣椒密度;辣椒素含量高的栽培条件为处理8(种植玉米2.805万株/hm2,辣椒3.315万墩/hm2,不剪枝剪叶,施浓度0.2%硼酸溶液)和处理6;对辣椒Vc含量的影响程度为:微肥>玉米密度>剪叶剪枝>辣椒密度;辣椒Vc含量较高的栽培条件为处理2(种植玉米1.995万株/hm2,辣椒3.315万墩/hm2,辣椒剪枝,喷浓度0.2%硫酸锌溶液)、7(种植玉米2.805万株/hm2,辣椒2.580万墩/hm2,玉米剪叶1/2,喷浓度0.2%硫酸锌溶液)和处理6;辣椒干物质含量较高的栽培条件为处理6。[结论]综合来看,以处理6产量最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桶式栽培、槽式栽培、袋式栽培等3种不同栽培方式,对辣椒生长状况、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桶式栽培下的辣椒地上部生长与袋式栽培和槽式栽培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根系生长势明显优于其他2种栽培方式;同时,桶式栽培显著提高了辣椒的单株产量和果实数,增加辣椒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3种栽培方式对辣椒植株各部分5种主要元素含量的影响中,桶式栽培和槽式栽培在氮含量和钾含量上显著优于袋式栽培。说明采用有机基质桶式栽培有利于提高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可在生产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以亚硒酸钠为外源硒肥,通过在土壤中施入不同浓度硒肥的方式,探索硒肥对辣椒产量和不同生育期植株各器官对硒的富集规律,为富硒辣椒的生产及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硒浓度在10 mg/kg以上时可使辣椒增产7.50%~10.8%;辣椒不同生育期植株各器官对硒的富集规律存在明显差异,在苗期时,辣椒植株硒含量随土壤硒浓度增大呈现显著的先增大后降低而后保持稳定的趋势,开花坐果期时辣椒叶部硒含量呈现持续增加态势,茎部及根部富硒规律与叶部存在明显不同;收获期时,辣椒叶部硒含量明显高于植株其他器官,各器官硒含量高低依次排序为:叶>根>果实>茎;单株辣椒果实的硒累积量变化规律与辣椒果实硒含量变化规律一致,并在10 mg/kg浓度处理水平达到最高值。综合考虑辣椒产量、硒含量及果实硒累积量因素后认为,10 mg/kg的土壤硒浓度是最适合辣椒进行富硒栽培的土壤硒浓度。  相似文献   

5.
沼液在辣椒栽培上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利用沼液作为营养液和营养基质,对辣椒进行基质栽培和试验,总结了沼液栽培能明显提高果实中V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并且能提高辣椒产量和品质,并对沼液栽培辣椒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不同辣椒栽培种萌发的差异,对3个辣椒栽培种Capsicum annuum L.(CA)、Capsicum baccatum L.(CB)、Capsicum chinense Jacquin.(CC)萌发过程中的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辣椒栽培种萌发后期的可溶性糖、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均低于萌发前期,而萌发后期的氨基酸含量高于萌发前期;可溶性糖含量在萌发过程中的波动较大,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分别在萌发第6 d和21 h迅速下降;不同栽培种在萌发过程中内含物的消耗速率不一,CC栽培种的可溶性糖和蛋白质消耗速率大于其他2个栽培种,淀粉和氨基酸含量则无明显差异。由此可知,可溶性糖和蛋白质是辣椒栽培种萌发过程中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CC栽培种的能量消耗大于其他2个栽培种,推测与较快的萌发速率有关。  相似文献   

7.
在施用定量铬渣钙镁磷肥的基础上,添加序列浓度的六价铬,盆(或微区)栽小麦、水稻、小白菜,根据这些作物的生长反应和收获物中的六价铬含量,并参照有关的卫生标准,建议施用铬渣制钙镁磷肥中六价铬的控制指标是,对旱作物,六价铬最大添加量为20ppm;对水稻,六价铬最大添加量为100ppm。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玉米辣椒间作复合体系中主要栽培因素对辣椒品质的影响,为改善辣椒产量性状指标、提高辣椒产量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玉米播种密度、辣椒播种密度、玉米辣椒剪叶剪枝和喷施叶面微肥(硼肥与锌肥)为处理因素,分别设置3个水平,探讨间作栽培措施对辣椒维生素C、辣椒素和干物质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辣椒综合品质最佳组合是A2B3C1D2,即玉米播种密度为28500株/ha、辣椒播种密度为39000墩/ha、不剪枝剪叶、喷施0.2%硫酸锌溶液,其辣椒维生素C含量为145.906mg/100g、辣椒素含量为152.346mg/100g、干物质含量为15.594%。【结论】在玉米辣椒间作复合体系中,合理安排玉米、辣椒种植密度,配施叶面肥,无须剪枝剪叶,即可改善辣椒品质。  相似文献   

9.
采用塿土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铬对玉米、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与其浓度和价态有关,浓度愈大对作物的危害症状越明显,六价铬的毒性显著大于三价铬。施入六价铬浓度大于5ppmm时,植株茎叶出现危害症状,干物质减产10%;大于10ppm时,出现死苗;而三价铬浓度大于400ppm时,才有危害症状产生。小麦出现六价铬危害症状的浓度为40ppm,三价铬为200ppm。小麦籽粒中铬的含量大于玉米。同一作物茎叶中的含量大于籽粒。CrCl_3对玉米、小麦的危害大于Cr_2(SO_4)_3  相似文献   

10.
闫琦  车引 《吉林农业》2011,(5):173-173
辣椒,辣椒属茄科植物,别名番椒、海椒。辣椒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有机酸、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含量为菜中之首,还含有辣椒素,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在我国已有300余年的栽培历史,无公害辣椒生产是目前国内蔬菜栽培的热点。文章详细介绍了辣椒育苗栽培过程中应该着重抓好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曹国璠  丁飞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9):1112-1115
【目的】研究玉米辣椒间作复合体系中主要栽培因素对辣椒品质的影响,为改善辣椒产量性状指标、提高辣椒产量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玉米播种密度、辣椒播种密度、玉米辣椒剪叶剪枝和喷施叶面微肥(硼肥与锌肥)为处理因素,分别设置3个水平,探讨间作栽培措施对辣椒维生素C、辣椒素和干物质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辣椒综合品质最佳组合是A2B3C1D2,即玉米播种密度为28500株/ha、辣椒播种密度为39000墩/ha、不剪枝剪叶、喷施0.2%硫酸锌溶液,其辣椒维生素C含量为145.906 mg/100 g、辣椒素含量为152.346 mg/100 g、干物质含量为15.594%。【结论】在玉米辣椒间作复合体系中,合理安排玉米、辣椒种植密度,配施叶面肥,无须剪枝剪叶,即可改善辣椒品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沼液、沼渣在辣椒栽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沼液、沼渣作为营养液与营养基质,为辣椒实施基质栽培。结果:沼液、沼渣栽培可以显著提高辣椒果实的V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并降低硝酸盐含量,提高蔬菜产量。结论:沼液栽培以处理T4效果最佳,沼渣栽培以处理R1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张弢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8):142-143
以辣椒幼苗为材料,在不同浓度(0、150、200、250、300 mmol/L)的NaCl溶液中胁迫处理,研究不同NaCl浓度胁迫处理下辣椒幼苗叶片内叶绿素、游离脯氨酸、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辣椒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然后下降,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低温胁迫下硝酸钙处理对辣椒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营养液栽培的辣椒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低温(5℃)胁迫下Ca(NO3)2处理对质膜透性、MDA、POD、SOD及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钙处理能显著提高辣椒幼苗叶片在低温胁迫下的保护酶活性、保护性物质的含量,降低电解质渗透率和MDA含量,其中以Ca(NO3)2浓度10 mmol/L处理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5.
辣椒属于茄果类蔬菜,适应性强,产量高,供应季节长.南北各地普遍栽培,不但可以露地栽培,而且也适于保护地栽培。主要营养成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有机酸及少量的蛋白质。辣椒果实中维生素C的含量很多,  相似文献   

16.
以贵州典型土壤(黄壤和石灰土)为盆栽供试土壤,以朝天椒8024为材料,通过模拟制备不同浓度Cd污染黄壤和石灰土,将辣椒幼苗分别种植于Cd污染的土壤中,测试不同土壤中辣椒的株高、生物量及相关生理特性。结果显示,随着土壤中Cd浓度增加,辣椒株高、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且黄壤中辣椒株高及其生物量均高于石灰土中的辣椒;MDA含量均表现出上升趋势,且同一浓度处理下,种植于黄壤中辣椒MDA含量高于石灰土中辣椒MDA含量;SOD活性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黄壤中Cd浓度在2.5 mg/kg时SOD活性达到最高值,石灰土中Cd浓度在0.5 mg/kg时SOD活性达到最高;POD活性在黄壤土中表现出上升趋势,但在石灰土中表现出下降趋势。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种植于黄壤中的辣椒对Cd抗性的评价D值大于石灰土。表明高浓度Cd抑制辣椒幼苗的生长,且种植于黄壤土中辣椒的Cd抗性高于石灰土中的辣椒。研究结果为辣椒种植和土壤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山西农业科学》2016,(6):797-800
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辣椒、小白菜、黄瓜和茄子幼苗对重金属Pb的吸收和累积以及不同浓度Pb对蔬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蔬菜幼苗根和茎叶累积的Pb含量随土壤Pb浓度的增加而加大,且在同一处理浓度中,根中Pb的含量高于茎叶中Pb的含量;蔬菜苗期根对Pb的敏感性大小排序为黄瓜小白菜茄子辣椒;茎叶对Pb的敏感性大小排序为黄瓜小白菜辣椒茄子;低浓度的Pb对叶绿素的合成有一定程度的刺激作用,但随Pb浓度的增加,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8.
水肥耦合对基质栽培辣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设施基质栽培辣椒灌水施肥不合理造成的水资源浪费,肥料成本浪费,辣椒品质下降等问题。用基质槽栽培方法,研究控水控肥对辣椒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W2F1处理下的辣椒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各水肥耦合处理;控水控肥可有效降低辣椒硝酸盐含量;W2F1处理下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高出其他各水肥耦合处理14.5%~33.2%;控水控肥可在不影响辣椒Vc的前提下节约成本;综合考虑辣椒N、P、K养分含量可以得出W2F1处理可促进植株和果实对N、P、K养分的吸收。因此在基质栽培条件下,控水控肥可获得辣椒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9.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淀粉糊为粘合剂与秸秆粉混合制作栽培基质。通过测定栽培基质的基本性质并观察辣椒幼苗的生长状况及生理指标来确定制作基质块的适合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基质的基本性能均符合栽培基质要求。处理3(T3)基质(浓度3%淀粉糊液为粘合剂)的辣椒幼苗出苗率、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最高,分别为95. 07%、0. 012 9、2. 17 mg/g、217. 91μg/g,辣椒幼苗生长状况良好,生理指标更接近土壤。处理3的玉米秸秆基质有作为育苗基质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在日光温室越冬茬辣椒栽培过程中,推广应用宽窄行高垄栽培、膜下暗灌、挂粘虫板及操作行铺设干草,加上物理、农业、化学综合防治等绿色生产技术,增加土壤内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减轻病虫害发生概率,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了辣椒品质,实现绿色生态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