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卫生 《农家参谋》2011,(10):47-47
肺与秋季相应,秋令主肃杀,而秋季肺气旺,故秋季既是养肺之际,又是伤肺之时。 中医认为,燥为秋之主气,也是致病原因之一。肺善清肃濡润,烦躁最易犯肺伤津,使人出现咽干鼻燥、干咳声嘶、皮肤枯涩等症状。故秋季宜多选食一些生津润肺、养阴清燥的食品,如芝麻、银耳、藕、梨、香蕉、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甘蔗丛孽病的原生质与3种主要病害有关:甘蔗白叶病(SCWL)、甘蔗丛孽病(SCGS)和甘蔗黄叶病(SCYL)。在亚洲许多地区甘蔗丛孽病和甘蔗白叶病正成为甘蔗种植业的主要威胁。甘蔗丛孽病和甘蔗白叶病的症状表现为完全丧失叶绿素的白叶和大量的分蘖,使植株像草一样丛生。在印度,甘蔗丛孽病植原体正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影响甘蔗产量。  相似文献   

3.
1 甘蔗主要虫害 1.1甘蔗螟虫(又称钻心虫)是对甘蔗危害最严重的害虫,对甘蔗的整个生长期都造成严重危害。苗期造成枯心苗;中后期造成虫蛀节,遇风易折断,严重的造成枯梢(俗称断头蔗)。可造成甘蔗减产10%~40%,同时使甘蔗糖分下降。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保山地区甘蔗学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昌宁召开1994年8月24日至25日,保山地区甘蔗学会第二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昌宁召开,到会人员有全地区甘蔗学会会员及从事甘蔗生产的管理人员共80多人,会议收到甘蔗科技论文30篇。为期两天的甘蔗学术交流会...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系统分析、系统设计方面论述了云南甘蔗专家系统的研究。该研究根据专家系统的模型知识表示特点和甘蔗专家栽培知识规律,归纳出36种栽培模式和12种宿根管理模式,丰富了甘蔗专家系统知识,并使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提高。  相似文献   

6.
墨西哥甘蔗科技考察报告段昌坪,范源洪(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云南开远661000)根据中墨1995年-1996年科技合作协定,云南甘蔗考察组一行四人于1995年6月9日至23日对墨西哥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访问和考察,执行"甘蔗种质交换"、"甘蔗产区作物...  相似文献   

7.
经测定,蔗地深耕深松对甘蔗前期吸收N、P、K有促进作用,且旺盛生长期甘蔗+3叶的叶长,叶宽超过对照,叶面积系数比对照增加10%左右;甘蔗产量比对照增加2.68—16.80%;甘蔗蔗糖分比对照高0.32—2.27%。因此认为:蔗地深耕深松有利于旱地甘蔗前期早生快发,促进后期糖分积累,使甘蔗增产增糖。  相似文献   

8.
甘蔗高效液肥“蔗丰灵”在武鸣府城镇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于生长早期叶面喷施,可使甘蔗植株增高,蔗茎增粗,从而使甘蔗增产,并提高蔗茎品质,增产幅度15-20%,提高蔗糖分1.18%(绝对值)以上。  相似文献   

9.
屯昌水田甘蔗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屯昌县随着甘蔗灌溉条件的改善,水田甘蔗面积逐年扩大,但由于栽培管理粗放,缺乏科学种植技术,致使水田甘蔗单产较低,与其它经济作物相比,效益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蔗农生产的积极性及收入水平。为提高屯昌县水田甘蔗单产,在深人分析各地蔗区高产栽培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屯昌县的自然气候特点,总结出了一套适宜屯昌县的水田甘蔗丰产综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广西甘蔗收割遭遇“用工荒” 眼下,正是甘蔗收割、糖厂开榨的季节。在广西各地,处处是大片等待收割的甘蔗地。然而,找不到收割工人正成为困扰蔗农的一大难题。西南部地区农业生产出现“用工荒”着实让人感到意外。  相似文献   

11.
金秋时节,易引起燥咳,使老年人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燥咳表现为干咳不止。无痰或少痰。难略出,痰中带血红,伴有口干咽痛、喉痒、声音嘶哑、舌红少津等。下列食疗便方,对燥咳、急慢性支气管炎、感冒引起的咳嗽。都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创新育种思路,大规模开展甘蔗品种选育和改良,“十一五”以来自主选育的7个甘蔗新品种已成为云南省新一代主推品种,今年选育开发出6个新品种并实际应用于生产,使云蔗型品种首次超过了外引种,成功实现了云南省甘蔗品种由自育种、引进种平分天下到自育种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13.
甘蔗的养分效应及缺乏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alav.  E  莫森 《广西热带农业》1997,(2):54-56
养分效应氮(N)。甘蔗的根际和根有时可以生物固氮。在大田条件下,伴存着根瘤菌,每公顷每年可固氮50~99.5公斤。1992年,Urquiaga等人报导了一类新型的迄今未为人知的植物性细菌,有3个种:Aceto-bacterdiazotrophicus,Herbaspirillumseropedicae和H.rubrisubalbicans是专性的内生种;在土壤里找不到,但在甘蔗的叶和茎里却很多,将甘蔗种在装满瘠土的大罐里,施用P、K和微量元素,不施N,连续收获3期(包括两期宿根蔗),单位面积产量高于巴西的平均水平。据算,在甘蔗的3次收获量中,生物固氮满足了甘蔗需N量的60%左右。N促…  相似文献   

14.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燥有2种不同的性质:一偏于寒,一偏于热。分类秋燥临床上分为“凉燥”、“温燥”2种类型。①凉燥。临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鸣鼻塞,类似感受风寒,但本病有津气干燥的现象,如唇燥溢干、干咳连声、胸闷气逆、两胁窜痛、皮肤干痛、舌苔薄白而干等症状。②温燥。临床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干咳无痰、咳痰多稀而黏、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闷胁痛、心烦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舌边尖俱红等症状。  相似文献   

15.
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对甘蔗经济性状的效应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在甘蔗的分蘖初期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处理。结果表明:50mg/L,100mg/L浓度的乙烯利用处理明显促进了甘蔗前中期的生长,改善了甘蔗的经济性状,使蔗茎的节节间长度,茎长、茎径、单茎重及有效茎数均有所提高,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并且明显提高了甘蔗的蔗糖分及品质。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蔗糖业复苏后的思考王鉴明(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广州510316)1蔗糖业的沉与浮广东省1993年甘蔗生产的滑坡,使甘蔗种植面积减少了7.1万公顷,产量比上一年减产了30%;甘蔗产量67.3吨/公顷,减少了6.57吨/公顷,减少率为8.8...  相似文献   

17.
《广西农学报》2008,23(2):F0004-F0004
广西甘蔗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一个以新品种、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国内最大的省级甘蔗专业研究所。设有育种研究一室、二室、三室、生物技术研究室、农艺研究室、植保研究室、甘蔗良种繁殖中心、甘蔗试验场、国家糖料改良中心广西甘蔗品种改良分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农业部甘蔗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宁)等。现有研究员(教授)19人,副研究员20人,博士13人等。主要的研究方向有甘蔗常规育种、生物技术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新技术、甘蔗病虫综合防治、甘蔗生物固氮、甘蔗脱毒健康种苗技术等。  相似文献   

18.
巴西政府日前预计,2007年巴西将收获5.28亿吨甘蔗,其中2.37亿吨将投入乙醇生产。巴西2007年有望产出200.1亿升乙醇,创历史最高纪录。巴西官方作出上述预测的基础是,该国2007年的甘蔗种植面积同比增加了7.4%,达662万公顷。同时,新品种和新技术的采用也将促使巴西甘蔗产量增加。巴西还计划在5年内使甘蔗乙醇的产量增加到340亿升,因此,甘蔗乙醇产量将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扶绥县渠黎镇境内的酒精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液,为了充分利用这些酒精废液,使其变废为宝,2005年2月,该镇政府组织有关人员前往广东、上思等地考察学习利用酒精废液种植甘蔗技术,并请专家对本地土壤进行化验对比,分析得出在本地利用酒精废液种植甘蔗可高产的可行性。据专家介绍,酒精废液是一种质优价廉的高效复合液肥,富含甘蔗所需的各种肥料,对甘蔗生长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20.
甘蔗地膜覆盖技术是运用综合性技术措施,利用地膜升温、保温、保水、保肥的特殊优越性小气候,从而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使甘蔗早出苗,快生长,缩短大田萌芽时间,增加甘蔗有效生长量,提高产量和提早成熟,从而获得高产、高糖、高效益。该技术除了采用地膜外,还要配合其他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