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生活污水厌氧消化系统相关后处理技术的技术特点和研究进展,着重分析了好氧处理、稳定塘处理及土地处理三种后处理技术方法,简要介绍了户用一体化装置的研究及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2.
畜禽粪污厌氧消化液自然处理模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厌氧消化技术具有能耗低、回收能源、技术成熟等特点,是目前畜禽粪污一级处理的主要应用技术。厌氧消化处理后产生的沼液需要进一步处理利用,而"污水达标排放"仍然是土地紧张地区畜禽粪污处理不得不面临的选择。文章主要综述了3种自然处理工艺(稳定塘、人工湿地、人工砂滤系统)对畜禽粪污厌氧消化液的应用研究情况及其处理效果。概述了厌氧消化液自然处理工艺的优缺点、工艺类型、工艺对比及组合工艺应用、工程运行效果等研究现状及调研情况,最后提出在实践中需针对厌氧消化液的特性组合应用不同自然处理工艺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杰  万鹏  王军  郭炜 《中国沼气》2019,(2):57-61
文章依据青岛某污水厂现有污泥中温厌氧消化沼气热电联产系统,计算得出污泥高温厌氧消化下相关数据,设计采用吸收式热泵-高温水源热泵供热系统供热,并对污泥高温厌氧消化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得到结论:污泥高温厌氧消化系统比污泥中温厌氧消化系统产气量多,净发电量大,系统需热量大;采用吸收式热泵-高温水源热泵供热系统为污泥供热,可充分回收发电机组烟气热能和中水热能,提高一次能源使用率;污泥高温厌氧消化系统与污泥中温厌氧消化系统相比,年电费收益较小,环境效益大。  相似文献   

4.
在厌氧消化产沼气过程中乙酸、丙酸和丁酸等挥发性有机酸是重要的中间代谢产物,其中丙酸最为重要。通常厌氧消化系统有机负荷的提高等因素会导致系统丙酸的累积,从而引起系统酸化,抑制厌氧消化系统中微生物的生长、影响系统稳定性。因此,丙酸的降解被认为是厌氧消化过程的限速步骤。然而由于丙酸降解为乙酸,CO2和H2反应所需自由能较高,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研究表明丙酸的降解可以通过丙酸氧化菌和氢营养型产甲烷菌等互营合作而完成。文章将从厌氧消化过程中丙酸累积及调控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丙酸累积的几大原因,并总结了近年来针对丙酸累积提出的调控办法和丙酸互营氧化菌群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厌氧消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有机磷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持久性污染,文章研究了利用厌氧消化法来降解有机磷农药。厌氧消化的原料采用废弃大白菜,有机磷农药采用乐果。利用乐果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抑制作用得原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乐果在废弃白菜厌氧消化系统(湿发酵)中的浓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乐果农药在厌氧消化系统中具有降解趋势,初始乐果滴入量越少厌氧消化罐中的乐果降解周期越短,在实验所设置的厌氧消化系统负荷之下,160 mg·L~(-1)的乐果是此系统能够消解的极限。实验结果同时表明,乐果的浓度达到90 mg·L~(-1)以上时,逐渐开始出现对厌氧消化系统产沼气的抑制作用,系统的产沼气能力降低,乐果浓度在150 mg·L~(-1)以上时已对产气造成了严重抑制。  相似文献   

6.
水力剪切条件对IC工艺处理猪场废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畜禽养殖场废弃物特别是规模化猪场粪污已成为我国诸多村镇的主要污染源,基于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IC高效厌氧反应器的研发大大提高了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系统的生物持留量和污染物去除效率。文章开展了水力剪切条件对IC系统运行性能及厌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低有机负荷4 kgCOD.m-3d-1条件下启动的IC反应器在外加氮气后可保证体系内一定的剪切力(1.0 Pa左右),在系统低负荷启动初期对泥水混合、颗粒形成作用显著;而高有机负荷10~12 kgCOD.m-3d-1条件下启动的IC反应器通过自身产气搅动,保证体系内剪切力维持在2.0 Pa左右,利于形成高活性、结构稳定的厌氧颗粒污泥。  相似文献   

7.
厌氧消化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污泥生物处理方法,但是传统污泥厌氧消化法存在有机质厌氧转化率低、停留时间长、产气率较低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文章在分析剩余污泥处理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预处理技术,投加生物酶促进剂,微生物菌种技术,多种技术耦合,混合基质共消化,分级分相厌氧消化等厌氧消化强化技术类型及其处理效果,以及技术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单体厌氧消化器和串联式厌氧消化器是两种常见的沼气工程形式。把厌氧消化系统作为一个液压系统考虑,建立两个系统的数学模型,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分别对系统的液位变化进行仿真,结果反应了两种形式的厌氧消化器内部液位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单体厌氧消化器的回复性和稳定性较串联式好,建议对于中小型沼气工程或管理比较粗放的沼气工程,采用单体或并联式厌氧消化器形式。  相似文献   

9.
详述了环境条件对生活垃圾厌氧消化处理的影响,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阐明了合理的厌氧消化工艺流程,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处理技术在我国的推广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用厌氧技术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已有多年,并在我国南方地区得到推广,使这项处理技术逐步成熟。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县沼气技术开发公司在多年的实践中取得不少的经验,下面笔者就有关部门谈谈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目前,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池采用厌氧技术,具有不耗能、占地少、投资分散、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出水基本达标等特点。其主要结构为:前处理池、厌氧消化池、后处理池等。各部分主要作用如下:(1)前处理池。前处理池主要作用是进行无机沉淀。在前处理池中,有机物在好氧条件下水解,并沉淀分离,同时将一些难处理的固体物质分离。(2)厌氧净…  相似文献   

11.
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SRB)厌氧生物法作为一种高效的脱硫技术,在含硫酸盐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已有较广泛的应用。介绍了电厂脱硫废水的水质特点及危害,以及国内外现行的处理技术。探讨了SRB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对脱硫废水的处理原理及可能性。总结了SRB厌氧生物技术在脱硫废水和与其性质相似废水中的应用实例,同时展望了脱硫废水SRB处理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高硫酸盐有机废水厌氧处理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本文通过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菌的竞争、硫化物对产甲烷菌的毒害二方面,论述了在高硫酸盐有机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中,硫酸盐还原作用对产甲烷菌活性的抑制机理,同时,介绍了当前高硫酸盐有机废水的厌氧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3.
养猪场废水治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养猪场废水是农业重大污染源.本文介绍了养猪场废水的水质特征,对养猪场废水的各种处理工艺进行了较全面的比较分析.目前主要采用厌氧技术治理养猪场废水,但是单一的厌氧技术是难以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组合工艺才是使处理水质达到排放或回用标准的最好方法.自然生态处理方法具有能耗省,投资成本低,处理效果好,资源回收利用率高等特点,是一个值得推崇的养猪场废水理想的后续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污泥厌氧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水生物处理的应用产生了大量污泥,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已成为污水处理厂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填埋、焚烧等传统污泥处理方法,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消耗大量能源,而厌氧发酵处理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污泥处理方法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等优点。传统的污泥厌氧发酵处理存在反应效率低、污泥降解性差、停留时间长等不足,污泥预处理在改善其厌氧发酵性能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根据污泥的理化特性、厌氧发酵特点,论述了各类预处理方式的不同作用机制,分类比较了不同类型预处理的处理效果及其对污泥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深入分析了影响不同预处理强化污泥厌氧发酵的主要因素。同时,对其强化污泥厌氧发酵存在的不足及其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了简要的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猪场废水厌氧发酵后的沼液具有较高浓度的腐殖酸等难降解有机物,虽然其有机物浓度明显下降,但在后续好氧处理中更难为微生物生长利用。本文采用常规的SBR工艺处理猪场养殖废水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液,重点考察SBR工艺处理猪场沼液的可行性,以期为猪场废水资源化与达标处理探索出一条经济高效的厌氧发酵-兼氧/好氧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6.
废水中磷的去除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颖  邓良伟 《中国沼气》2005,23(3):11-14,19
废水中大量磷酸盐的存在是引起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富营养化给自然水体(包括淡水和海水)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在污水排放到环境中之前将磷除去.本文概述了几种除磷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化学沉淀法除磷、人工湿地系统除磷、利用多种微生物的超量吸磷作用除磷以及一些改良了的除磷工艺等.有关厌氧条件下除磷的方法和机理的研究刚刚开始,厌氧过程中磷去除的工艺控制条件还有待得到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豆制品废水生物处理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陈洪斌  高廷耀  唐贤春 《中国沼气》2000,18(3):13-16,20
本文讨论了豆制品废水的厌氧、好氧处理、着重分析了该类废水的各种厌氧处理工艺效果和微生物生态学特点,适当介绍了豆制品废水污染物的资源化研究进展,指出豆制品废水处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厌氧工艺具有许多好氧工艺所不具备的优点.本文分析了厌氧处理工艺未能在国内外的低浓度生活污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对厌氧处理技术的认识存在误区,并对这些认识误区进行了理论解析.  相似文献   

19.
废纸制浆造纸废水的厌氧可处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我国造纸工业实际,对废纸制浆造纸废水一般特性进行了研究。定量地描述了废水的污染负荷,同时用生物测试技术对废水的厌氧生化可降解性进行了相关测试。结果表明:1.废水的污染指标较高,应进行适当的处理后才可排放;2.废水pH满足厌氧反应器正常运行的要求;3.废水适于厌氧生物处理,其厌氧生物可降解性BD%在80%以上;废水悬浮物浓度高,但易于通过沉降法分离。此结果对于该类造纸工业废水治理工艺的选择、工程规模的确定及废水处理效果估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