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0 毫秒
1.
西双版纳位于北纬21°—22°30′,东经99°55′—101°51′,在北回归线以南。西双版纳处于横断山系南部,为无量山脉和怒山山脉的余脉。位于澜沧江的桦竹梁子,海拔2429米,为西双版纳地区最高点。南腊河与澜沧江交汇处水面海拔仅475米,为本区最低点。区内地貌结构以山原为主,又分布着呈环状的低丘和低山山地。具有四周高、中间低,南部又有较多缺口的地势条件,便于西南季风向内部不断深入,在伸入过程中遇到两侧高起的山地和逐渐升高的地势,使湿空气抬升并凝结,形成丰沛的降水和较高的气温。另外,西双版纳地区北部及外围地势较高,对北方冷空气的入侵起到了阻挡和削弱的作用。因此,西双版纳虽处于北纬21°  相似文献   

2.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发现,保护区内及周边区域共有外来入侵植物22科、46属、54种,这些种类中多数对保护区的影响较小,基本不会影响到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而为害较重的有4种,占总数的7.4%,这些种类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有效控制外来入侵植物在保护区的扩张,提出了生物防治、开展监测、制定长期防控方案及开展合理利用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还有什么地方能比冬天的西双版纳更让人动心吗?由盛开的鲜花和参天的大树构成的热带雨林、温暖气候、少数民族风情以及各种美食,都让人流连忘返。但对观鸟者来说,西双版纳最吸引人的,莫过于这里种类繁多的热带鸟类,它们中的很多种都是国内独有。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就是西双版纳最有名的观鸟胜地之一。  相似文献   

4.
《林业实用技术》2014,(3):15-15
<正>2014年3月6日讯近日,《西双版纳的兰科植物:多样性和保护》与广大读者见面。这本书由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共同研究出版。全书系统介绍了西双版纳地区兰科植物的多样性,汇集了科研人员长期对西双版纳兰科植物保护和相关研究方面的成果。全书共5章,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西双版纳地区108属365种兰科植物,标注了每个种的濒危状况等级,并介绍了兰科植物综合保护相关知识和保护成果。  相似文献   

5.
根据香荚兰生长发育特性及其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和西双版纳的气候资料,综合分析和评价西双版纳香荚兰栽培的有利气象因素和不利气象条件,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西双版纳海拔800m以下各乡镇进行香荚兰宜植度的区划。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云南西双版纳92个自动气象站2007-2016年期间日气象资料和DEM数据的分析,应用GIS数据插值和地图代数计算,得出西双版纳精细化橡胶树寒害风险区划;西双版纳植胶区主要以辐射型寒害为主,平流型寒害影响相对较轻,主要植胶区均分布于橡胶树寒害中、低风险区,能够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和有效规避、减轻寒害风险。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西双版纳农业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西双版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就是现代生态农业,进而探讨了建设西双版纳生态农业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西双版纳野生蔬菜资源十分丰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及生物工作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随着西双版纳"生态立州"战略的深入实施,特色生物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野生蔬菜青睐程度的不断提高,对西双版纳野生蔬菜资源的研究亟待深入和拓展,进一步摸清西双版纳野生蔬菜资源现状,基于此,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价值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西双版纳夹竹桃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在园林中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西双版纳地区夹竹桃科植物标本的调查和野外考察,西双版纳夹竹桃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共有62种之多。讨论和分析了它们的观赏特性、生长环境、园林用途。最后对夹竹桃科野生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0.
经国家林业局批准,2003年建立西双版纳自然博物馆,2004年竣工并验收合格,博物馆采用多种多样形式,全方位介绍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相关知识,2005年1~10月接待社会各界人士和学生11 488人次,受到各级领导高度评价,对西双版纳自然博物馆建设与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中山市外来入侵植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整理,初步确认中山市有外来入侵植物81种,隶属于30科63属,其中以菊科的种类最多,有18种。外来入侵植物来源于世界各地,以来源于美洲居多,有64种,占79.0%。入侵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有57种,占70.4%。外来入侵植物主要通过有意引入和无意传入等方式入侵中山。它们的入侵,特别是一些恶性杂苹的入侵,给中山市农业、林业、人民健康以及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和评估,恢复当地植被和物种的多样性,开展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是防范外来入侵植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外来入侵生物研究新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爱卿 《广东园林》2008,30(5):79-80
本文从外来入侵物种相关法规及信息管理体系的建立、入侵机制的研究、控制技术的研究、外来有害生物的检疫鉴定与除害处理、风险分析标准化与定量化、风险预测模式的建立等6个方面阐述了外来入侵生物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13.
Small-scale Forestry - Most of the studies on invasive species are disproportionately focused on their ecological effects and more investigations are needed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invasive...  相似文献   

14.
减少外来生物入侵造成危害的重要手段是阻止可能造成入侵的物种进入适合其生存的地区.以南京紫金山为研究对象,以3个W EB数据库为主要信息源,通过农业气候相似矩从国内外9种林业入侵物种中筛选出研究区域松材线虫、日本松干蚧、美国白蛾3种潜在的外来入侵生物,并在此基础上收集研究地区数字高程模型、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Q u ickB ird,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 rcG is 9.0为空间分析平台,确定影响潜在入侵物种空间分布的主导生物地理因子并数字化为不同的图层,通过图层叠加生成外来入侵物种潜在适生性评价图,从而为具有很高历史文化保护价值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Species diversity and ethno-medicinal usage of 39 species of invasive plants were explored in and around two protected areas, Khadimnagar National Park (KNP) and Rema-Kalenga Wildlife Sanctu- ary (RKWS), of northeastern Bangladesh,. Status of invasive plants were investigated in 60 sample plots with 5 different habitat types, including forest, roadside, homestead, fallow land and others (ponds, canals, water logged areas, agricultural land, etc.). Data about the usage of invasive plants in traditional health care were collected through interviewing 110 households. Among the five habitat types, fallow land (28 species) pos- sessed the highest number of species, followed by roadside (25 species), forest (23 species), homestead (22 species) and others (13 species). Based on the survey, invasive plants of study areas were also categorized into five degrees of invasiveness e.g., naturalized, introduced, possibly invasive, moderately invasive and highly invasive. Additionally, there is the linear trend between degrees of invasiveness and use percentage of invasive plants. Total 39 species of invasive plants belonging to 29 fami- lies were recorded, which are generally used to treat 37 diseases, ranging from simple headache to highly complicated eye and heart diseases. The majority of the species used by the local inhabitants were herbs (16 spe- cies), followed by some shrubs (11 species), climbers (5 species), trees (5 species) and grasses (2 species). The use percentage of aboveground plant parts were higher (70.58%) than that of underground plant parts (16.18%).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主要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在介绍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种类的基础上,论述了其侵入途径、分布范围及危害状况,提出了人工防治、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综合防治等预防和控制措施,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今后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7.
Eleven species of alien invasive forest insect pests have been found since the early time that insect species had been taken recorded in China. Their origins, inland distribution, invasive time, hosts, causing damage are recorded in this paper for the evidence of biological invasion. Their control methods are also studied or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外来植物种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入侵及其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外来植物入侵的监测和研究表明,鼎湖山的外来维管植物占所有维管植物种类的比例已达23%。外来植物入侵程度在保护区不同功能区内差异明显,进一步证明人为干扰是影响外来种入侵的主要因素。自然保护区内外来种入侵的来源主要是人工引入,少量自然侵入者也与人为干扰有关。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生物多样性水平愈高,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愈低,反之可入侵性越高。入侵性外来种通过影响生态系统的环境因子,破坏生态系统功能,同时亦干扰破坏群落原有种的生理活动和过程,成为植物杀手,从而降低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文内还提出了在自然保护区防止外来种入侵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郑勇奇  张川红 《林业科学》2006,42(11):114-122
外来树种如果形成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会产生多方面影响,其中最严重的是对入侵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生物入侵造成的危害具有爆发性和长期性,且不可逆转.与其他种类的生物相比,外来树种的入侵具有很长的时滞,预测比较困难.我国引种的外来树种数量多,过去对外来树种的生物入侵研究很少,开展外来树种入侵性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估,制定统一的技术规程和标准,确定各种外来树种的入侵性等级,对我国林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我国在外来树种生物入侵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建立外来树种信息系统,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制定外来树种入侵评价标准与风险评估体系,研究建立外来树种监测及生物入侵早期预警系统是未来的研究重点.正确处理林木引种与生物入侵的相互关系,对外来树种进行生物入侵风险评估,制定生物入侵防范战略,可以有效地防止生物入侵的发生.同时也要针对树木的生命周期长、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特点,避免夸大外来树种的生物入侵风险,更好地促进外来树种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美国俄勒冈州的生物入侵问题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点介绍了俄勒冈州的生物入侵问题, 指出其生物入侵现状, 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 以及遇到的主要困难。最后指出在处理生物入侵问题方面我们应该汲取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