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疆柽柳幽柽木虱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新疆的柽柳属植物上发现3种木虱,对其中的柽柳幽柽木虱进行了研究。该种木虱在新疆阜康地区1年发生1代,以4龄若虫在柽柳多年生枝条上越冬。越冬若虫翌年4月中旬开始取食,并使枝条顶端形成虫瘿,若虫在虫瘿内发育到5龄,至6月开始羽化,成虫平均寿命7.3d。雌成虫将卵产在花苞内,若虫在花苞内取食形成虫瘿,4龄若虫10月中旬爬出虫瘿转移到多年生枝条上越冬。发现若虫寄生蜂1种。  相似文献   

2.
杏球坚蚧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球坚蚧又名杏虱子 ,是杏树上普遍发生的 1种害虫。近几年来 ,成为宣化县杏生产的严重障碍因素。1 999年调查 ,深井镇杏受害株率 1 0 0 %,减产减收 3 0 %以上。造成杏树叶片大量脱落 ,杏芽不发、枝干枯死。严重者整株杏树枯死。1 发生规律经调查明确 ,杏球坚蚧在宣化县 1a发生 1代。以二龄若虫在枝条上越冬。第二年 3月上旬开始出蛰活动 ,群集固着在 2~ 3a生枝条上为害 ,但由于气温低而活动慢。 3月下旬虫体逐渐膨大 ,分散固定为害 ,体背开始分泌蜡质。 4月上旬雌雄性分化。分化后 ,雄性若虫分泌白色蜡层包被 ,于 4月中旬在蜡壳内化蛹 …  相似文献   

3.
樟个木虱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个木虱属同翅目个木虱科,在河南信阳危害香樟,一年发生3代,以2龄虫在香樟叶背越冬,3月上旬开始生长发育,3月中旬有少量羽化,羽化盛期为4月下旬,4月中旬于春梢上开始见卵和若虫,6月中旬随着夏梢不断萌发,成虫陆续羽化,5月下旬夏梢上开始见若虫,即为第二代若虫。9月上旬第二代若虫开始发育、羽化、交配、产卵于秋梢、秋叶,孵化发育至2龄后越冬。  相似文献   

4.
陈昀 《植物保护》2008,34(2):151-152
柠条鞘蛾是一种中国新记录种柠条种实害虫。该虫在西宁地区1年发生1代,以幼虫被鞘在土壤表层覆盖物下越冬,每年4月初进入化蛹期,4月底开始羽化,5月进入羽化高峰期。5月底产卵,6月中旬孵化,7月下旬出现老熟幼虫,被鞘越冬。  相似文献   

5.
柠条鞘蛾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活史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昀 《植物保护》2008,34(2):151-152
柠条鞘蛾是一种中国新记录种柠条种实害虫。该虫在西宁地区1年发生1代,以幼虫被鞘在土壤表层覆盖物下越冬,每年4月初进入化蛹期,4月底开始羽化,5月进入羽化高峰期。5月底产卵,6月中旬孵化,7月下旬出现老熟幼虫,被鞘越冬。  相似文献   

6.
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s)是江西茶园茶树(Camellia sinensis)叶片上的重要刺吸性害虫。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调查该虫在南昌地区的生物学特性。调查结果表明:该虫在江西黄马茶园1年发生8~10代,主要以成虫和少数若虫越冬。以若虫越冬的个体3月中旬开始羽化;以成虫越冬的个体4月上旬开始产卵。4月中旬茶园始见初孵若虫。11月出现的成虫和少数若虫进入越冬。成若虫喜食嫩芽和幼叶,导致叶片组织坏死。在22~30℃条件下,温度对茶黄蓟马发育历期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升高,卵期、若虫期和成虫寿命都逐渐缩短,卵期8~3.83 d,若虫期15~7.4 d,成虫寿命26.92~16.9 d。  相似文献   

7.
黄杨金星尺蠖Calospilos suspecta(Wawen)严重为害大叶黄杨,过去研究甚少。本文根据作者自1983年以来的观察研究记述该虫的发生与为害情况,包括试用7种农药对其防治的初步结果。证实该虫在武汉地区1年发生3代,以第三代蛹越冬,第二代蛹越夏。越冬代成虫出现在4月中旬到5月下旬。第一代幼虫发生在4月中旬到5月中旬,成虫出现在6月上旬至下旬。第二代幼虫发生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成虫出现在8月下旬到9月下旬。第三代幼虫发生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为害最重的是第二代。化学防治以选用乐果或敌百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肉桂泡盾盲蝽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 ̄1997年对肉桂泡盾盲蝽进行了系统观察研究。该虫每年发生4 ̄5代,直冬虫于4月中、下旬孵化、若虫危害枝梢和树干。第1、2、3、4代3 ̄4龄若虫出现时间分别于6月上、,中旬、8月上、中旬、9月中、下旬、10月下旬。第4代成虫于11、下旬产卵越冬。根据泡盾盲蝽发生规律,采取掌握虫情,合理修枝,清除野生寄虫,控制虫源地综合防治措施,可达到控制虫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桃园蚧类及其天敌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莱阳市近几年桃发展迅速,现栽植面积已达2000hm2。由于化学药剂的不合理使用,杀伤了大量的蚧类天敌,导致往年发生轻的蚧类的为害日趋严重。1998~2000年,笔者对本市桃园主要蚧类及其天敌进行了调查与观察,并对蚧类的防治做了初步探讨。1主要蚧类及其生物学特性1.1朝鲜球坚蜡蚧DidesmococcuskoreanusBorchsenius在本市1a发生1代。以二龄若虫固着在枝条上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从蜡堆里的脱皮中爬出,此后雌雄分化。4月上旬雄若虫羽化并与雌成虫交配,5月上旬雌虫产卵,卵期2…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桃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2014—2016年,采用性诱监测方法对浦东桃园梨小食心虫田间成虫种群动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该虫在上海地区每年发生4—5代,4月上、中旬始见越冬代成虫,越冬代和第1~4代发生高峰期分别为4月下旬、5月中、下旬、6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下旬和9月中旬。7月中旬是该虫全年为害高峰期,蛀梢率达18.50%~36.40%,蛀果率达9%~23%。  相似文献   

11.
2012—2019年,于云南大理对李树朝鲜球坚蚧发生为害情况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大理的李树上朝鲜球坚蚧1年发生1代,2月上旬雌雄虫分化,3月为雌虫为害高峰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卵孵化盛期,5月中、下旬至10月上、中旬为1龄若虫期,约150 d;10月中、下旬若虫进入2龄,在11月中、下旬至翌年的1月以2龄若虫越冬。不同李树品种的受害情况不同,早熟品种受害较严重。提出冬春季修剪、人工防除及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越冬若虫出蛰期至雌虫虫体膨大初期开展化学防治等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赣南地区湿地松粉蚧生物学特性和生活史进行观测,湿地松粉蚧在赣南地区1年发生4代,以1龄若虫聚集在老针叶的叶鞘内或叶鞘层之间越冬,次年3月开始活动,卵期9~19 d,若虫期22~34 d,越冬代若虫期136~176 d,成虫分有翅型雄成虫、无翅型雄成虫和雌成虫3种,雄成虫生命极短,虫期不到1星期,雌成虫虫期24~37 d。  相似文献   

13.
自90年代以来,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本地发病面积不断扩大,为害逐年加重,据统计1999年,全台州地区发病面积已达到1.33万hm2。其中以连作晚稻发病最重,一般发病田块丛发病率为10%~30%,严重的达30%~80%,最重的田丘丛发病率达95%以上。业已成为当前威胁我市水稻生产的一种灾变性病害。该病是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传毒所致,在目前生产上尚未抗病免疫良种与有效治疗病毒病药剂可提供的状况下,治虫防病成了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主要手段,但治虫防病的效果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尽人意。笔者认为要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应搞清传毒昆虫灰飞虱在本地的发生规律及侵染特性,其次是了解水稻的主要感染期,并依此来制订防治方法。本文是根据我们近几年来在台州临海市病区基点开展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实践的成功经验。对该病治虫防病策略的报道。 1 传毒昆虫灰飞虱的发生时期   根据我们室内饲养和田间调查,灰飞虱在本地一年发生6代,各代发生盛期是:越冬代成虫在3月上、中旬;第1代若虫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虫在5月中,下旬;第2代若虫在6月上、中旬,成虫在6月中、下旬;第3代若虫在7月上、中旬,成虫在7月中、下旬;第4代若虫在8月上旬,成虫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第5代若虫在9月上、中旬,成虫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第6代(越冬)若虫在10月中、下旬,2代后各代发生期相互重叠。  相似文献   

14.
棉绿盲蝽寄主多,活动范围广,全年发生5代。越冬卵孵化后先在棉田外取食、活动,三代起陆续迁入棉田繁殖危害。近两年,我地湖桑面积扩大,并套种蚕豆、黄花作物等,4月中下旬一代盲绿蝽若虫盛期,湖桑田内虫量极大,为绿盲蝽的主要虫源田。据观察,湖桑枝上若虫自二龄起向套种作物上转移。因此建议: 1.提倡湖桑田套种绿肥等作物,次年在一代绿盲蝽三至四龄若虫盛期埋青,不仅增加土壤肥力,并可减少虫量。要注意从四周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瓢虫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瓢虫在菏泽市常年发生3代,个别年份4代,世代重叠。以成虫越冬。4月中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4月末5月初开始交配、产卵。5月至9月为害,10月中旬后越冬。本文研究了该虫的年生活史、生活习性及影响发生因素,并提出了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根据观察,栗链蚧在苏北地区1a发生2代,有世代交替现象。防治上抓住受精雌成虫越冬期和第一代若虫孵化至虫体固定介壳形成之前两个关键时期,并加强检疫,可有效控制其发展。  相似文献   

17.
茶扁叶蝉Chanohirata theae(Matsumura)近年来在贵州部分茶园中偶有发生甚或暴发成灾,为了解这一害虫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调查对其形态特征、生活史、发育历期、生活习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茶扁叶蝉在贵州一年发生2代,第一代发生于4月上旬至9月下旬,第二代发生于7月中旬至翌年5月中旬;若虫共5龄,以5龄若虫在茶树中下部叶片上越冬;发育历期受温度影响明显,温度越高发育速率越快,第一代卵期(23.42d)明显长于第二代(15.73d),相反,第一代若虫历期(56.33d)明显短于第二代(218.28d);成、若虫均喜静伏于叶片正面取食,交配多于白天进行,雌成虫一般由叶片正面将卵产入叶肉组织内;成虫具较强的趋光、趋黄的特性。建议于成虫盛期悬挂黄板或开灯诱杀,于若虫1~2龄盛期施药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8.
在陕西省安康市开展了为期3年的茶脊冠网蝽发生情况调查和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茶脊冠网蝽在安康市茶叶主产区一年发生3代。以卵越冬。4月中、下旬,7月中旬,9月上、中旬的若虫盛发期是防治关键时期。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6 g/667m2或10%联苯菊酯水乳剂30 m L/667m2、20%啶虫脒可溶粉剂8 g/667m2对控制该虫为害具有较好的效果。为害隐蔽、农民防治意识不强、防控手段较少是该虫在当地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桑白介壳虫又名:桑盾介壳虫、桑介壳虫、桃介壳虫;兰州叫白蛇螃子。属同翅目介壳虫科,学名Pseudaulacaspis Peneagona Targ。 桑白介壳虫主要为害桃,在我国分布很广。其次为害、杏、李、梅、梨、苹果、樱桃、柿、等果树,也为害桑、梧桐、白杨等树木。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生活史观察和成虫动态监测发现,苹果蠹蛾在新疆库尔勒市1年发生2代和一个不完整的第3代。以老熟幼虫在枝干或树干翘皮、裂缝和树洞中越冬。越冬代老熟幼虫在4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为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6月上、中旬为1代幼虫蛀果为害期,7月上旬为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2代幼虫为害高峰期,9月中、下旬出现第3代幼虫。6月上旬至7月上旬,一直能够诱到苹果蠹蛾成虫。在越冬代成虫和第1代成虫之间没有间断期。说明其世代重叠现象较明显。根据当地苹果蠹蛾的发生消长动态,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