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关于绒螯蟹属的分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绒螯蟹属包括日本绒螯蟹、中华绒螯蟹、狭额绒螯蟹以及台湾绒螯蟹四个种 ,后两个种被极少数学者从绒螯蟹属中割离出来 ,先后建立新绒螯蟹属和扁绒螯蟹属 ,但一般学者认为这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2.
<正> 平刺石蟹Lithodes aequispina Benedict,属甲壳纲,石蟹科,石蟹属.体形前狭后宽类似堪察加蟹,体色呈鲜紫红色.头胸甲长约15.7cm,宽14.5cm,表面分区可辨,粗糙凹凸不平,密布大小疣状突起和锐刺,额部具9刺,额角锐向前突出,末端成“V”字形分叉,额背脊前后具2对刺,额角基部两侧有2对侧刺.体周边缘具28~31刺,第二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绒螯近方蟹和肉球近方蟹12S rRNA基因部分片段的序列,前者为569 bp,后者为570 bp.二者的核苷酸序列A、T、G、C的含量相似,分别为40.4%、35.7%、14.8%、9.1%;40.9%、34.8%、14.7%、9.6%.不包括1处插入/缺失位点,2种蟹类序列间有45个变异位点,核苷酸差异率为7.91%,其中转换32个、颠换13个,碱基转换与颠换比约为2.5.基于已知的弓蟹科13种蟹类的12S rRNA基因324 bp同源序列构建的系统发生树的拓扑结构显示,弓蟹科的厚蟹属、仿厚蟹属、近方蟹属、绒螯蟹属的蟹类分别聚为一支,支持其分别为一单系.  相似文献   

4.
四种绒螯蟹的区别我们收到不少读者来函询问绒螯蟹属所属四种蟹的形态生态区别,现根据“我国的虾蟹”一书整理列表如下,供读者参考。该书由沈嘉瑞、刘瑞玉著,1976年科学出版社出版。属农村科学实验丛书。绒螯蟹属四种蟹的形态生态区别(张民楷)养殖动态四种绒螯蟹...  相似文献   

5.
2种相手蟹线粒体12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定了红螯相手蟹和褶痕相手蟹线粒体12s rRNA基因部分片段的序列,前者为572 bp,后者为576 bp.二者的核苷酸序列A、T、G、C的含量相似,分别为42.5%、37.6%、11.9%、8.0%;42.0%、37.0%、12.5%、8.5%;不包括8处插入/缺失位点,两序列间有48个变异位点,核苷酸差异率为8.42%,其中转换30个、颠换18个,转换与颠换比约1.67.对国内外相手蟹长度为383 bp的12SrRNA基因同源序列进行分析,A T含量为76.6%~81.4%,明显高于G C的含量,且存有84个多态位点.系统发生树的拓扑结构显示,所有的相手蟹分别聚为3大支,代表着3个不同的属即相手蟹属、栉齿蟹属和仿相手蟹属;这与形态学分类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洪家春 《内陆水产》2000,25(6):24-24
1蟹虾混养的利弊1.1蟹、虾皆属甲壳动物,栖息水层基本相同,两者混养有争夺空间的一面,但青虾由于个体小,能居于河蟹不能栖息的狭小空间,且对河蟹掘洞穴居习性无影响,能充分利用河蟹不能利用的剩余空间,保证水体不被浪费。1.2蟹、虾基本都属杂食性,两者混养可能会争夺食物,但蟹偏向于动物食性,食性偏大,虾偏向于植物食性,可利用河蟹不能利用的食物碎屑及残饵,净化水质。1.3蟹、虾都需要水质清新,溶氧丰富的环境,蟹池混养青虾,由于蟹的耐氧性比虾高,在水体缺氧时,虾首先表现出不适反应,能起到“警示”的作用,从而能提醒人们尽早采取…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科研人员领衔团队近日在国际专业期刊发表两篇论文,分别介绍了在缅甸发现的德曼蟹属淡水蟹和南鳅属鱼类的新种。一篇在《甲壳动物生物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报告了在缅甸南部德林达依省发现的两个淡水蟹新种,被分别命名为刘氏德曼蟹和莱厄亚德曼蟹。另一篇在《动物分类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报告了在缅甸伊洛瓦底江流域发现的两个南鳅属新种,被分别命名为法兰南鳅和高尾南鳅。  相似文献   

8.
成蟹养殖是指将幼蟹养成商品蟹的过程.目前我国的河蟹人工养殖发展较快,技术趋于成熟.以养殖水域的类型来划分,主要有池塘养蟹、湖白养蟹、稻田养蟹、河沟养蟹等.  相似文献   

9.
<正>蟹种是成蟹养殖的基础,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1龄蟹种培育技术已趋向成熟,目前蟹种培育大都达到亩产量100千克、高产池塘达250千克以上的水平。但在蟹种培育过程中,"懒蟹"与"早熟蟹"比例偏高成为困扰广大养殖户的难题,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分析了"懒蟹"与"早熟蟹"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供养殖户参考。一、产生原因1.育种池塘过大育种池塘小而适宜,幼蟹相对集中,饵料容易做到均匀投喂,每只蟹获取饵料的机  相似文献   

10.
测量辽河、黄河、长江、瓯江、珠江及南流江六个水系绒螯蟹群体的 32个外部形态特征 ,进行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聚类分析将辽河、黄河、长江和瓯江四个北方水系的蟹划为一组 ,把珠江和南流江两个南方水系的蟹划为另一组 ,两组之间形态差异极显著 (P <0 .0 1)。判别分析亦可将北方蟹和南方蟹完全分开 ,判别准确率达 10 0 %。至于样本所属水系的判别 ,对北方四水系蟹的判别平均拟合概率为 86%,其中长江最低 ,为 73%,黄河最高 ,为 97%;对南方二水系蟹的判别平均拟合概率为 95%,南流江为 96%,珠江为 94 %。又对区别水系所属贡献较大的特征参数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 ,计算差异系数 ,根据Mayr等 [1953]提出的 75%规则 ,认为北方蟹与南方蟹之间的形态差异是亚种以上水平的差异 ,而北方蟹内部与南方蟹内部各水系之间差异则属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蟹文化与蟹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化是精神财富,也是社会物质文明的体现。蟹文化泛指人们对蟹的一些认识,包括利用,乃至形成一种产业。一个信息化社会,必须注重文化对产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国贤 《水利渔业》2005,25(2):30-32,85
无公害河蟹质量要求分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和安全卫生指标。从扣蟹培育、池塘养殖和围栏养殖方面详细论述了无公害中华绒螯蟹的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3.
河蟹具穴居性,以往的河蟹饲养常常忽视这一点,目前,河蟹的养殖生产中出现性早熟,成蟹规格变小等问题,作者利用塑料带编织的网箱,在箱内设置蜂窝式人工蟹巢,进行立体分隔饲养,旨在按河蟹生活特性,创造一个良好的小生境,避免个体间的残杀和争食,减少病害,达到提高成活率和养成规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李锐  熊向辉 《河南水产》2003,(3):13-13,12
河蟹通称毛蟹、螃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价值较高,深受人们喜爱,素有“河蟹上席,百味淡”之说。水库围栏养蟹充分利用水库水质好,溶氧量高,水草螺蚬等饵料生物丰富等有利条件,从而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围栏养蟹对调整优化水库养殖品种结构,提高水库渔业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1水面选择围栏养蟹水面要求水域面积大,水流平缓,避风向阳,水位变化幅度较小,平均水深以5米左右为宜。底面要求平坦,黄泥或淤泥底质。一般选择在库湾、库汊的浅水区内,要求水草、螺蚬等底栖生物丰富,水质清新、无污染。2围栏设施围栏水面的形状…  相似文献   

15.
1 亲蟹的选择和强化培育技术 由于天然蟹苗资源的枯竭和数量不稳定,目前河蟹的苗种绝大多数来源于人工育苗,苗种的生产单位以江苏为主体,2006年江苏人工蟹苗的产量占全国蟹苗产量的83%.但目前我国大部分河蟹育苗场忽视亲本的选育复壮,导致种质退化,"原种不原,良种不良".  相似文献   

16.
1 蟹文化 河蟹乃天下一大美食也.古人盛赞:河蟹"美如玉珧之柱,鲜如牡蛎之房,脆比西施之舌,肥胜右军之脂".千百年来,想你、爱你、恨你,谁知晓?  相似文献   

17.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松辽平原西部,境内大中型水库、湖泊、泡塘等水面资源十分丰富。为了充分挖掘水库的渔业潜力,调整水库的养殖品种结构,提高水库经济效益,2004年我们在盐铺调度管理站开展了水库养殖河蟹技术试验,效果较好。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网围养殖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sinensis)在南方部分省市是主要的养殖方式之一 ,北方少见。自 1 999年我市一养殖户在水库内进行了网围养蟹生产 ,连续两年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现将其主要技术总结如下。1 自然条件兴隆水库属小型丘陵型水库 ,面积 2 0hm2 ,深 3m ,水源为地下水 ,水位变化在 0 5m内 ,水库上游有少量沉水植物 ,以菹草为主。网围设置地点选在避风向阳、泥沙底质、有微流的水库上游北侧 ,网围面积 0 2hm2 ,设置网围处水深 0 5~ 1 2m ,墙网网目为 1cm ,竹桩间距 2 5m ,墙网底纲上有石笼 ,踩…  相似文献   

19.
三疣梭子蟹综合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属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大型海产蟹类.20世纪80年代初,山东沿海进行了三疣梭子蟹土池育肥和蓄养试验,并取得了初步成功[1].目前,我国沿海各省均开展了三疣梭子蟹人工养殖,尤其在山东、江苏和河北等省养殖规模较大.三疣梭子蟹人工养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养[2],另一种是与对虾、贝类等综合养殖[3].笔者对三疣梭子蟹综合养殖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三疣梭子蟹人工养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第八讲 河蟹的疾病防治 (上 )  一、蟹病的预防(一 )河蟹为什么会生病 ?河蟹生活在水中 ,与水环境建立统一的联系。正常情况下 ,生存环境发生变化 ,河蟹的生理活动必然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 ,如觅食、避让和隐蔽等。但如果环境条件的变化过分剧烈 ,如水温、盐度的突然急剧升降 ,细菌、寄生虫的严重感染、寄生 ,以及高密度运输、缺氧和干燥等 ,河蟹适应不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便会罹患疾病。(二 )蟹病的防治原则河蟹栖息在水底 ,生病后往往不易被发觉。再者河蟹养殖尚处在起步阶段 ,人们对其不少疾病尚未完全了解 ,许多蟹病一旦发生后就不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