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前,一批大学生村官已正式进入农村基层工作岗位,担任村支书助理、村主任助理等职务,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近一段时间的调查,笔者发现大学生村官要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还需要加强三个方面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农春仕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9):130-132,134
"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新举措."大学生村官"适应了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为解决农村的人才短缺开辟了新渠道.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分析了大学生村官服务基层的内外部阻碍因素,从大学生自身、村委与村民、政府和管理层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促使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北京远郊四个区县的四个乡镇的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在农村的履职情况,调查显示:大学生"村官"助理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村官"在遇到困难时会积极调整心态,寻求多元化的社会支持;总体上,大学生"村官"比较满意自己在农村的各项工作。同时也发现个别大学生村官存在心理适应等问题。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出台引起了社会很大程度的关注,大学生村官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不容忽视的力量。基于此,通过对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张闻骥 《吉林农业》2010,(10):19-19
大学生村官是指拥有大学学历且有志于新农村建设事业的优秀大学生下村为官,主要目的是为新农村的建设出谋划策,带领农民朋友积极参与新农村的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文章从大学生村官概念入手,论述了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中的大学生村官多元化激励体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曾国平  张甲庆  赵璨  吴士健  权英  乔太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922-17923,17926
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重要作用和制约大学生村官作用充分发挥的多重因素,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多元化激励体系。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大学生村官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背景,深人分析新农村文化的内涵及其建设现状,并探讨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途径,包括: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文化活动开展,夯实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推动农村法制进程,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传播先进思想,丰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涵等.  相似文献   

8.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任职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举措,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抉择。以大学生村官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大学生村官确立正确价值取向的意义,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村官确立正确价值取向的途径:重实干,做实用型村官,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有作为,做创新型村官,促进新农村政治建设;善学习,做学习型村官,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讲奉献,做奉献型村官,促进新农村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
选任大学生村官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任大学生村官,拓宽了大学生就业渠道,是人才培养和锻炼的新模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是大学生就业、人才培养和新农村建设的多赢之举。面临部分地区大学生村官被精简的现状和大学生村官自身存在的问题,要加强大学生村官的制度性建设,严格条件选好人,用好政策激励人,严格制度管好人,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村官"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其能力和素质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影响。高校作为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和输出基地,在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村官"自身存在问题的分析,积极探究高校培养大学生"村官"的有效途径,为广大农村地区输送优秀的大学生"村官",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选任大学生村官是人才培养和新农村建设的双赢之举。基于当前新农村建设对大学生村官的基本素质要求,采取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发展现状,以校园文化营造、培养方案优化、教学模式创新、管理互动发展等内容为支撑,构建高校、农村和大学生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村官"跟踪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张晓云  尤扬 《农技服务》2010,27(3):419-420,423
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当前推进新农村建设、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双向流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就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保证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顺利实施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村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发展和推进民主政治的需要。应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创业优势、文化优势和技术优势,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当村官——新农村建设的创新之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好的带头人。在挑选带头人的过程中,要按照管理民主的要求,尊重农民意愿,选拔出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实事、人民群众信得过的村官,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北京市就着手招聘2000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随后在河南、山东、河北、江苏也相继出现大学生村官。他们给农村基层带去了什么?这一举措能否破解新农村建设人才之难题?注入新血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的介同彬任淇县原庄村党支部副书记。2002年,他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承包了村…  相似文献   

15.
在回顾新农村建设历史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村官的发展历程和基层服务现状进行研究,并对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更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邹家敏 《河南农业》2016,(35):61-62
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大学生加入村官行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大学生村官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7.
建立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以来对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为保障大学生村官方案的顺利实施,从当前大学生村官建设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如何构建长效机制作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公共选择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段小力 《江西农业学报》2008,20(10):140-142
相对偏低的人口素质、落后的思想观念、单向的青壮年劳动力转移,使新农村建设面临农村人力资本的低水平陷阱。大学生农村干部政策是国家针对新农村建设和工业反哺农业提出的又一项伟大战略决策。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村官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社会效应,针对目前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才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赵永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10081-10083
在阐述政府和学者对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的基础上,剖析了大学生村官职业角色失调引发的问题,指出由于大学生村官职业角色的模糊,导致大学生村官在开展农村工作时存在职业角色障碍,使大学生村官很难适应所从事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岗位。为此,提出应着眼于基层农村建设的需要,加强大学生村官队伍的职业定位研究,赋予大学生村官职业感。  相似文献   

20.
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为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从2006年开始,全国各地在不断加大选派工作力度的同时,完善管理、使用、培养机制,使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大学生村官崭露头角,担当重任。在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山西省有2224名大学生村官通过选举进入农村两委班子,其中平顺县2006年、2007年的59名大学生村官全部当选(2008年选聘的有2名当选),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大学生村官由过去的组织委任为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主任助理,转变为由村民选举,依法任职,肩负更重的担子,发挥更大的作用,是一个质的飞跃,是一个向上的台阶。这里面凝聚了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心血,也凝聚了大学生村官的汗水,更有值得总结和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