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当代生态农业》2009,(3):101-122
建设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雨养生态农业,既是实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平衡的创新工程,又是保护农业自然生产力资源得以持久利用的根本大计。在一不掠夺自然资源二不污染生态环境和三不超生人口的前提下,应从一靠天降雨水养二靠绿色植被养和三靠生物菌肥养的闭路循环作为切入点,努力实现合理结构的生物良种与自然环境的光、热、水、气、土等因素的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2.
调查研究大型生产建设项目施工建设期间周边森林植被的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可以为生产建设项目施工过程生态破坏管控、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等提供借鉴.为此,调查和分析了广东清远抽水蓄能电站库周森林植被的植物种类、群落特征及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774种,隶属于152科382属;植物区系组成...  相似文献   

3.
新建青藏铁路沿线各生态区植被分布特征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建青藏铁路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的特殊性、敏感性及脆弱性决定了植被恢复和重建的重要性。通过实地考察,采用β多样性分析了青藏铁路沿线(格尔木-拉萨段)植被生物多样性及生境分割程度,并讨论了环境因素对植被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物种及优势种种数均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大;从整体看,铁路沿线植被口多样性在相邻群落间的指数值要比不相邻群落间的指数值小,但也存在不符合此规律的情况,如一、三生态类型区间的Whittaker指数值(2.05)小于一、二生态类型区间的Whittaker指数值(2.12),这可能与各生态类型区内人为因素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有关;年平均温度、年均降水量以及土壤含水量对物种丰富度及生物多样性指数有一定的影响;人类活动也是植被丰富度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生物结皮作为沙丘固定的明显标志,影响着沙土水分的变化特征,生物结皮的研究对我国荒漠化地区植被的合理配置、稳定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实验于2010年7月中旬进行,以宁夏盐池县沙泉湾生态实验站为实验地,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布设16块样地,在样地内进行植被调查,测量植被和生物结皮盖度、生物结皮厚度以及植被高度和冠幅,运用人工降雨的方法,对油蒿、羊柴和花棒下方生物结皮阻水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植被覆盖下生物结皮厚度表现为:花棒〉羊柴〉油蒿。在有植被条件下和在裸地条件下,以及在油蒿、羊柴和花棒下方生物结皮阻水特性表现为:花棒〉羊柴〉裸地〉油蒿。通过对不同植被覆盖下生物结皮阻水特性的研究,总结出生物结皮阻水特性的规律,对当地植被的恢复、营造,以及合理放牧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生态型多层养鳖装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生态型多层养鳖装置的结构原理。成鳖养殖试验表明,养鳖水经过红萍的生物净化后可以循环使用,水体中NH+4-N含量保持在10 mg/L以下,成功实现高密度、超浅水、集约化养鳖。  相似文献   

6.
红壤侵蚀区植被重建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重建和恢复植被是水土流失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回顾和分析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的历史与存在问题,论述了今后植物重建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有群落演替原则、群落结构原则、适地适树原则、生物多样性原则、生态系统原则、重建与利用原则和群落稳定性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植被重建的研究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7.
 面对黄河上游地区生态失衡的严重现实,作为植被恢复重建重要手段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其水保功能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有十分迫切的实践需要。退耕地人工植被的建立,是一种仿拟自然植被的过程,植物种数越多,垂直层次性越复杂,植被的水保功能也越高。在黄河上游脑山区,物种丰富度指数最高的阶段,往往为植物群落演替的中间阶段,此时植物层次较多,一般可达3~5层,种类繁杂,生物基因保存多;同时,多层次的植物群落结构,对降水的截留作用明显,水保功能突出,以青海云杉为主的针阔混交类型,就是其典型代表之一。退耕地植被随着林分年龄增加,其水保功能逐步提高。一些退耕20多年的人工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高,垂直层次结构复杂,水保功能甚至超过一些天然植被类型,直逼水保功能表现最好的50多年生天然青海云杉针阔混交林。在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中,通过仿拟自然植被结构,建造复层、混交的植被类型,来实现稳定的退耕地人工植被水保功能的整体思路,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滨州北部贝沙堤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滨州无棣贝沙堤作为天然的防潮大堤,在保护人类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孕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贝沙堤面临着萎缩,植物多样性减少,部分物种面临灭绝,通过对滨州北部无棣贝沙堤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了王子堡、大河口地区植被的物种组成和分布特点,在调查样地共发现砂引草、芦苇等20种植物和7种群落类型.通过相关分析,贝沙堤中的水溶性碳、水溶性氮对植被物种丰富度、生物多样性指数、生物量和盖度有显著性影响,而含盐量、含水量、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对植被群落结构没有明显影响.此外,由于人为因素的干扰,王子堡地区与大口河地区的物种分布、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存在差异显著.由此可见,人类活动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今后的植被恢复工作中,应减少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9.
农田边界与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综述了农田边界内涵和不同类型农田边界的特点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并依据对生物的保护功能和管理方法,可以把农田边界分成昆虫栖息地、保育边行、作物边界、休耕边界、无植被边界、开花植被边界及无作物野生生物边界。同时根据我国耕地资源和农田特点,提出研究农田边界生态学功能的必要性和进一步研究方向;即:边界生态系统与其生物多样性维持的关系,边界的植被结构与有害生物的关系,边界杂草种群和群落与节肢动物的关系,边界内生物的食物链关系,边界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茵陈蒿群落垂直结构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究茵陈蒿群落不同垂直结构对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垂直结构的茵陈蒿群落坡面侵蚀过程。结果表明:在植被盖度相同条件下,茵陈蒿多层群落结构(茵陈蒿+狗尾草+生物结皮)和双层群落结构(茵陈蒿+生物结皮)的减流、减沙效果显著优于单层群落结构,二者的减流效益分别为40.5%和22.6%,减沙效益分别为86.6%和73.5%。不同垂直结构的茵陈蒿群落累积产沙量均可表示为累积产流量的幂函数(R~20.98),表现为累积产沙量随累积产流量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群落结构层数的增加,3种垂直结构群落的累积产沙量增幅减小。植物根系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降水入渗,减少地表径流,是影响产流、产沙过程的关键因素。因此,群落垂直层次多、组分复杂、整体预防水土流失的能力也相应较强。对易于形成植被空层的草地群落,应当重视其低层植被建设,加强草地群落垂直结构及其水土保持功能的相关研究,以期为黄土高原草地植被恢复和结构配置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四川西北部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养分库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四川西北部沿都江堰-映秀-小金在不同海拔梯度选择16个典型群落类型森林土壤测定了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揭示了该区域不同群落类型森林土壤氮储量及其垂直分布和土壤养分库状况,分析了不同群落类型土壤碳氮关系和碳氮与养分因子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森林植被类型土壤氮储量差异明显,全氮含量在0.78~3.51g/kg,密度在0.77~2.84kg/m2。亚高山森林植被类型土壤的氮含量整体上高于低山森林植被类型;16种森林植被类型土壤养分库有明显差异,在36.07~73.45kg/m2之间。总体上原始天然林较人工林的土壤养分库高,反映出植被越原始则养分库越高,16种森林植被类型土壤中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和全氮均表现出显著线性关系,其中活性有机碳含量为29.63%~87.00%,密度分配为29.49%~76.08%,以落羽杉人工林为参照碳库管理指数为70.63%~2 138.11%,碳库质量优良;碳氮比为6.89~13.80,对林木生长较为适宜。其成果为该区域森林经营和因5.12地震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晋北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选择宁武县张家山流域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验,多方位探讨了生态自然修复下,辅以人工促进措施,对植被恢复的定性定量影响。试验选择乡土树种补充种源,按树种风媒传播范围确定补植密度,因地制宜配置混交方式,采用大营养袋定植等综合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经过5 a试验,当年造林成活率达90%~95%,保存率达80%~85%,试验区植被盖度达72.2%,年均增幅达8.3%,人工补充种源新增盖度10.6%,新增生物产量33.72%。植被群落逐渐向物种分布均匀,高低错落的结构演替。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气改善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能源结构,天然气管道的铺设翻山越岭无疑会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进行防治。介绍了由深圳市大自然生态园林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生物砖排水沟"专利技术在深圳坪山门站出站管线沿山辐射段天然气管道工程植被恢复中的应用效果,实践证明,生物砖排水沟的生态景观效果好、生态功能强、有利于土壤保墒和植被的恢复、可减缓排水沟内的水流速度、施工进度也不受天气的影响、施工便捷快速、工程造价低,可有效解决植被恢复中的排水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4.
黄土丘陵区影响生物结皮退化因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植被-枯落物-生物结皮的样方调查,分析植被、枯落物及结皮自身生长状况与结皮退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植被盖度和基盖度的变化对生物结皮退化影响较大,而对枯落物下结皮退化度和枯落物下结皮盖度的影响不明显,说明高等植物对植物间空地生物结皮退化的影响不明显;2)生物结皮的自身生长状况与其退化过程的关系不明显,其退化主要是受到其他因素的作用影响;3)枯落物的厚度和盖度是枯落物下结皮退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影响结皮退化盖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调整农村能源结构 促进生态自然修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喀左县位于辽宁省西部,属低山丘陵区,区域内气候干旱,土质瘠薄,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为使区域的生态环境实现自然修复,必须采取一系列因地制宜,行之有效的措施,科学、合理地调整农村生活能源结构,改传统炕灶为节能炕灶,大力推广沼气池,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以电、液化气和煤代柴,彻底改变农村生物能源严重浪费现象,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6.
蛇屋山金矿生态环境损害与尾矿植被恢复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矿的开采,对矿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基于矿区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的相关理论,通过野外调查和试验分析,研究金矿开采对矿区生态环境的损害以及植被恢复的模式。结果表明:1)金矿开采导致土壤结构不良、养分流失、肥力下降、重金属富集和有毒物质残留,造成矿区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或丧失、群落结构单一化;2)基于对现有植被恢复模式存在问题的讨论,通过限制性因子、生物生态学特性和环境修复能力分析,确定科学的植被恢复物种,提出"乔灌草搭配、灌草先行"和"人工恢复与自然演替相结合"的配置与恢复模式,确定"首先先锋植物(人工选择草本植物)+自然生长草种,然后灌木,其次乔木"的矿区植被恢复过程。研究结果可为开展金矿尾矿植被恢复和同类矿迹地生态重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人为裸露坡面植被自然恢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根据1990年至1996年对苏南孔山地区人为裸露坡面的年际观测结果,分析了坡面的植被自然恢复过程和影响植被自然恢复的自然因素。观测区人为裸露坡面形成的第2年(1991年)裸露坡面上植被自然复过程开始出现,1996年植被自然恢复过程结束,土壤侵蚀趋于停止,指出人为裸露坡面土壤侵蚀的防治不能只靠植被自然恢复过程来实现,应采取其它措施防治土壤侵蚀。  相似文献   

18.
对1982-2006年华北地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不同气候指标(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干燥度指数、生物热量指数和生物干湿度指数)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2-2006年华北地区植被NDVI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农田和灌丛的植被NDVI上升趋势最明显;1982-2006年华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和生物热量指数呈显著增加趋势,年降水量、干燥度指数和生物干湿度指数呈减少趋势;整体上华北地区植被NDVI年变化与当年的干燥度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上一年的年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草地植被NDVI与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呈现显著正相关,与干燥度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农田和灌丛植被NDVI与年均气温显著正相关。此外,华北地区植被NDVI与不同气候指标的相关性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不同植被群落下喀斯特土壤养分及生物化学性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植被群落对喀斯特土壤养分和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对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养分、基础呼吸、微生物量碳及酶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群落之间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著,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和有效磷表现为裸露地<草丛<灌丛≤乔林;土壤基础呼吸表现为裸露地<灌丛<乔林<草丛,诱导微生物量碳为裸露地<灌丛<草丛=乔林,而熏蒸微生物量碳为裸露地<草丛<灌丛<乔林;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蔗糖酶活性高于裸露地,但不同植被群落间差异不显著,土壤脲酶活性有着裸露地<草丛=灌丛<乔林的趋势,而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表现为裸露地<灌丛<乔林<草丛;土壤呼吸商和诱导微生物量与熏蒸微生物量比值均表现为乔林=灌丛<草丛=裸露地。结果分析表明,不同植被群落下喀斯特土壤养分水平及其凋落物差异影响着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活性,而土壤微生物执行着土壤营养元素生物化学过程,其群落结构和活性又影响着土壤养分水平及养分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植树造林是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民生福祉的具体行动,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具体措施。北方土石山区植被稀少、土壤贫瘠、气候干旱、灾害频发,加之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使得区域内植被破坏严重,导致一系列生态与环境问题,形成大片岩石裸露地,水土流失严重,植被恢复是此区域生态恢复的关键。本文就目前北方土石山区植被恢复的研究现状及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评述,包括植被恢复中植被配置模式及造林技术的选择、影响植被恢复的环境因子、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讨论了不同树种配置及造林技术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指出树种多样化、合理调控树种水分利用是土石山区植被恢复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对土壤肥力、水分、地形及地带性差异对植被恢复的影响,以及植被恢复的水文、水土保持、土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效应的讨论,发现土石山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加快了区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恢复与提升。同时发现土石山区内植被变化的地形效应研究相对缺乏,土壤养分对植被恢复的影响机制也还未明确。最后针对土石山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存在的树种选择不合理、研究时间尺度较短及数据资料有限、植被恢复经济效益研究不足等问题,提出筛选优良乡土树种搭配种植、建立植被演替长期定位监测网络、进行植被恢复综合效益监测与评价、明确植被对极端气候的响应机制,是下一步土石山区植被恢复工作中应重视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