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标杂 A1是利用常规叶型的转基因抗虫棉作母本 ,与超鸡爪叶、无腺体的自交系作父本 ,采取人工去雄授粉方法杂交而成的强优势抗虫杂交棉。标杂 A1为鸡爪叶 ,大株型 ,株高 1 .3~ 1 .4m,种植方式是单行宽行稀植 ,行距 1 .5~1 .7m,株距 2 5~ 30 cm,公顷密度1 .95万~ 2 .7万株 ,为立体采光群体结构。该品种早熟性好 ,生育期1 2 0天左右。生育进程快 ,结铃性强 ,单株果枝 40个左右 (包括营养枝上的二级果枝 ) ,单株成铃 40~60个 ,每公顷皮棉产量为 1 50 0~2 2 50 kg。不整枝不打杈 ,营养枝全部保留 ,也可对营养枝采取去弱留强的简化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标杂A1杂交棉生育进程及结铃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标杂 A1的杂交优势强、产量高首先表现在生育进程快 ,6月 1 0日至 7月 2 0日 ,其株高、果枝和果节的生长量 ,相当于生长总量的 70 %以上 ;特别是标杂 A1的蕾期短 ,平均 2 3天 ,开花较集中 ,为实现早熟奠定了坚实基础 ;标杂 A1营养枝长势强 ,一般单株有营养枝 3~ 4个 ,因而在同等时间内单株果枝、果节的增长量高出常规棉的 2~ 3倍 ,而且二级果枝的铃不晚熟 ,单铃重和单铃经济系数与主茎果枝铃相当 ,表明营养枝成铃是标杂 A1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主茎成铃仍然是构成产量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在高产、优质、多抗杂交棉品种选育、采取宽行稀植、简化整枝、调整种植方式及棉田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大面积示范推广 ,有效地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与产值 ,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2 0 0 2年河南省鹿邑县 2 .67万公顷棉花只种标杂 A1一个杂交棉品种 ,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一县一品种”的产业化规模。1打破常规种植模式 ,实行“五改”1 .1改常规种为杂交种。标杂 A1、标杂 A2 杂交棉是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在高产、高效套种条件下选育出的适宜宽行稀植和间套种的专用品种 ,具有生长势旺、鸡脚叶通风透光性好、上桃快、结铃性…  相似文献   

4.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位于东经82°1 5′~ 82°2 8′30 " ,北纬 44°46′2 0 "~ 44°5 4′1 0 " ,属西北内陆棉区。全年无霜期平均 1 74.9天 ,年≥1 0℃有效积温为 35 68.6℃左右 ,年降水量 1 30 .4mm,4— 1 0月日照时数平均为 2 0 2 5 .5小时。为寻求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质高产棉花新品种 ,2 0 0 1、2 0 0 3年该团引进标杂 A1杂交棉进行试验示范。2 0 0 4年推广种植了 333hm2 ,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应。1种植表现标杂 A1杂交棉株型高大健壮 ,鸡爪叶 ,结铃性强 ,铃重 5 .5~ 6.0 g,衣分 44%~ 47% ;生育期 1 2 6~ 1 2 8天 ,属早熟…  相似文献   

5.
提高新疆杂交棉种植密度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目前北疆种植的杂交棉品种标杂A1,进行了两年的杂交棉密度试验,为建立杂交棉高产优质栽培体系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农五师位于新疆博乐,该垦区属于早熟棉亚区和特早熟棉亚区。植棉面积为2.8万hm2,杂交棉种植面积4000hm2,并呈逐年增加趋势。主栽品种为标杂A1,密度每公顷15万~18万株之间,产量较高,在2250kg.hm-2以上。1近两年的气候状况与历年气候条件比较博乐垦区历年无霜期平均为168天,而2005年无霜期是184天,2006年达到了210天,分别比历年高16天、42天;≥10℃的有效积温3985℃和4159℃,比历年的3568℃分别多417℃和591℃。特别是2006年…  相似文献   

6.
标杂A1和标记杂交棉一号的选育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忠义 《中国棉花》2005,32(6):38-39
标杂A1和标记杂交棉一号是我国植棉史上种植推广的鸡脚叶棉花杂交种中面积最大的两个品种,开创了棉花杂交种宽、稀、简的栽培方法,在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上有较大突破。标杂A12004年在新疆博乐市农五师八十九兵团皮棉单产达3255kg·hm-2,创北疆皮棉单产历史之最;标记杂交棉一号2002年在河北阜城与西瓜间套作种植,皮棉产量3465kg·hm-2;2003年在廊坊皮棉产量3250.8kg·hm-2;2004年在新疆105兵团试种,密度只有2.25万~4.00万株·hm-2,每公顷总铃数115.5万多个,铃重6.19g,比当地推广品种98-2铃重5.23g多0.96g,衣分43.29%,比98-2衣分40.61%高2.68%…  相似文献   

7.
标杂A1杂交棉(简称标杂棉)是山东省2002年唯一通过审定的棉花新品种,它集带有鸡脚叶标记性状、适宜宽行稀植、简化整枝修棉,减少病虫防治、适合间套增效、高产优质、省工省本诸优良性状于一身.  相似文献   

8.
标杂 A2 是利用叶型和腺体含量明显不同的两个自交系杂交而成 ,是一个有超常优势的亚鸡脚叶棉花杂交种。在 2 0 0 2年河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中 ,公顷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 4437kg、1 770 kg和 1 62 7.5 kg,在试验中均居第一位 ,分别比对照中棉所 38增产 1 8.9%、2 6.5 %和 32 .3%。在 2 0 0 3年河南省杂交棉生产试验中 ,比对照豫杂35分别增产 4.9%、0 .8%和 4.2 %。标杂 A2 利用个体增产潜力 ,充分发挥营养枝的生长优势 ,实行宽行稀植 ,密度由常规棉的公顷 5 .2 5万株降为 1 .80万~ 2 .2 5万株 ,行距由原来的 90~ 1 0 0 cm改为1…  相似文献   

9.
丁庆永 《中国棉花》2004,31(8):43-43
近年来 ,鹿邑县委、县政府从提高农民收入入手 ,致力于农业结构调整 ,狠抓杂交棉产业化生产 ,不断优化、调整棉花品种结构 ,从 1 997年的引进667m2标杂 A1试种 ,到 2 0 0 3年的全县种植标杂棉3.5万公顷 ,仅用 6年的时间就实现了杂交棉全县单一品种种植。几年来 ,该县已累计推广种植标杂系列杂交棉 1 0多万公顷 ,创产值近 1 6亿元 ,累计为农民增收 5亿多元 ,棉农人均年增收 5 0 0多元 ,成为全国最大的标杂系列杂交棉推广种植基地县。针对 2 0 0 3年该县涝灾严重 ,农民收入较低的现实 ,为确保 2 0 0 4的 4万公顷杂交棉生产顺利开展 ,切实增加…  相似文献   

10.
标杂 A1 是集高产、优质、抗病虫诸多性状于一体杂交棉 ,经过两年的示范种植和邻近县市的经验 ,总结出了一套和常规棉花品种套种的栽培模式 ,2 0 0 3年在全市示范种植 3.3hm2 ,平均单产1 830 kg。1种植模式。有两种种植模式 :一是采用幅宽 1 4 5cm地膜 ,中间种 1行标杂 A1 ,株距 30 cm,每公顷保苗 2 .38万株 ;两边各种当地早熟品种 1行 ,株距1 5 cm,行距 5 0 cm,膜间距 40 cm,每公顷保苗 9.5 2万株 ;二是采用幅宽 1 4 5 cm地膜 ,边行种植 1行标杂 A1 ,株距 30 cm,公顷 2 .5 1万株 ,在距标杂 A1 5 0cm处种两行当地早熟品种 ,行距 33cm,株距…  相似文献   

11.
超级标杂棉的选育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借鉴玉米选育自交系配制杂交种的理论 ,1 983年我们开始选育棉花自交系 ,经过南繁北育 2 0代的自交纯合 ,于 1 994年选育成功具有超鸡脚叶、无腺体两个遗传标记性状的棉花自交系 Y2 -2 ,利用Y2 -2 配制杂交种 ,1 995年选配成功标记杂交棉。标记杂交棉经过 6年的试验示范 ,累计面积达到 7万公顷以上 ,优势表现突出 ,并总结出了宽行、稀植、简化整枝的栽培技术体系。大田生产一般皮棉产量每公顷在 1 5 0 0~ 1 875 kg,高产地块达 2 62 5 kg左右。在此基础上于 1 998年春提出了超级标杂棉的选育研究。经过 4年的实践 ,取得了可喜进展。1超级标…  相似文献   

12.
新疆杂交棉的适宜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内陆棉区是典型的矮密早种植,常规棉播种量60~90kg.hm-2,收获株数24万株.hm-2。2001年新疆建设兵团农五师从河南省农科院引进标杂A1杂交棉试种成功后,2004-2006年,连续创造了北疆棉花的高产新记录。2007年新疆建设兵团杂交棉面积超过5.3万公顷,虽然采用了精量点播技术,但大多数还是常规棉矮密早栽培的密度,18万~24万株.hm-2,用种量22.5~30kg.hm-2。杂交棉增产潜力大,但制种成本高,如果仍以“矮密早”方式种植,用种量就成为杂交棉在西北棉区大面积推广的首要限制因子。而且,如果过分密植,杂交棉长势旺、生育进程快、株型高大、结铃性…  相似文献   

13.
20 0 2年河南省鹿邑县实现了 2 .6万公顷标杂棉单一品种种植 ,2 0 0 3年又落实种植标杂棉 4万公顷 ,占全县植棉总面积 ( 4 .0 4万公顷 )的 99%以上 ,再次实现了全县棉花单一品种种植 ,其中标杂 A1为 3.67万公顷 ,标杂 A2 (标杂 A1改良型 )为 0 .33万公顷。标杂 A1在鹿邑县表现出产量高、品质好、抗棉铃虫、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等优点 ,管理上不需整枝打杈 ,省药省时。 2 0 0 2年全县平均公顷产皮棉1 60 5 kg,最高的公顷产皮棉 2 370 kg。由于实现了“一县一种”化 ,保证了棉纤维品质的一致性 ,生产的原棉每吨售价超过市场价 5 0 0元 ,并…  相似文献   

14.
 在新疆北疆生态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杂交棉标杂A1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群体冠层光截获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标杂A1在收获株数13万~16万株·hm-2条件下,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在生育前期保持较高值,且生育后期衰退缓慢,单株生长势强,产量水平较高;收获株数21万~23万株·hm-2条件下,棉株个体生长受到限制,单株铃数和铃重较低,但群体优势明显,单位面积总铃数较高,最终产量水平也较高  相似文献   

15.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89团,2001年率先先从河南省农科院引进标杂A1杂交棉进行小区试种,以后连续几年进行标杂A1杂交棉的高产高效栽培试验,2005—2006年又连续刷新棉花高产记录,最高皮棉分别达到3624kg·hm-2和4129.5kg·hm-2,对西北棉区杂交棉的快速大面积推广起到了很好的带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试验,用反射仪法测定在不同施钾条件下杂交棉品种杂4各生育期叶柄钾离子含量,并对植株钾素营养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杂交棉在各生育期叶柄钾离子含量与植株全钾、植株生物量有很好的相关性,在花铃期和铃期叶柄钾离子含量与植株全钾、产量有很好的相关性。由此确定了杂交棉现蕾期、盛蕾期、初花期、盛花期、花铃期和铃期的钾离子临界值,分别为6.36 g.L-1、5.65 g.L-1、6.73 g.L-1、6.88 g.L-1、6.44 g.L-1、6.02 g.L-1。初步确定了杂交棉不同生育期钾素营养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湘杂棉8号是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种.是2005年首批通过安全性评估和国家审定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具有高产的潜力,针对湘杂棉8号的特性,提出了培育壮苗、合理密植、施好五肥、精细整枝、科学调控、防台风、防涝、防病虫、防烂铃、及时采摘等一系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标杂棉在新疆的种植表现及其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标杂A1、标记杂交棉一号(以下统称标杂棉)从2001年在新疆试验示范以来,表现出了超常优势,比生产品种增产30%~35%,深受当地棉农欢迎及兵团领导的重视。1新疆标杂棉的试种及表现2001年河南鹿邑县棉麻公司将标杂A1引到博乐农五师八十九团试验示范,2003年、2004年标杂棉的育种人又将标记杂交棉一号引入石河子、南疆阿克苏等地示范。2003年新疆示范种植标杂棉20多hm2,2004年示范种植333hm2,2005年发展到1660多hm2。2003年农五师八十九团种植标杂A120多hm2,平均公顷产皮棉2448kg;2004年种植330多hm2,其中2.8hm2皮棉单产达3255kg,创北疆棉花单产…  相似文献   

19.
张勇  刘霞  王士领 《中国棉花》2007,34(7):26-27
自2003年北疆引进内地杂交棉品种标杂A1示范种植以来,以其增产效果显著、优质及多抗等特点,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棉农和植棉单位的欢迎。2006年125团进行了标杂A1杂交制种,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杂交棉高效制种关键技术,以供应用者参考。1制种田的选择制种田应选择地势  相似文献   

20.
标杂 A2 是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在对标杂 A1 杂交棉研究的基础上选配的新型棉花杂交组合 ,抗病、抗虫、高产、优质、栽培密度小、耐旱、不早衰 ,适宜与多种作物间作套种 ,利于机械化操作 ,管理省工。近几年在河南省的周口、南阳、开封、商丘 ,山东省的济宁、菏泽 ,安徽省的亳州、蚌埠、安庆 ,湖北省的襄樊、荆州 ,河北省的唐山、廊坊等地的试验示范种植中 ,其抗逆性和丰产性表现非常突出 ,受到试验示范地区专家和棉农的一致好评。鹿邑县棉办多年来在省农科院植保所的指导下 ,连续对标杂 A1 、A2杂交棉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攻关试验 ,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