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樟子松幼苗盆栽与圃地接种菌根真菌生长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盆苛与大田樟子松幼苗接种各种菌根真菌试验,筛选出黄空柄牛肝菌(Gyroporuscyanescens)与彩色豆马勒270号菌株(Pisolithustinctorius270)为樟子松(PinussylvestrisL.Var.mongolicaLitv.)的两个优良共生菌根真菌。  相似文献   

2.
在温室花盆中播种白桦 (B .platyphyllaSuk .)种子获得白桦幼苗 ,并对幼苗接种外生菌根真菌进行菌根合成试验。所用的外生菌根真菌有 :灵芝 (GanodermalucidumKarst)、铆钉菇 (Gomphidiusviscidus)、厚环乳牛肝菌(Suillusgrevillei)、褐环乳牛肝菌 (S .luteus)、彩色豆马勃 (Pisolithustinctorius)、美味牛肝菌 (Boletusedulis)、赭丝膜菌 (Cortinariusrussus)、土生空团菌 (Cenococcumgeophilum)。接种两个月后 ,在灵芝、铆钉菇、厚环乳牛肝菌、褐环乳牛肝菌、彩色马勃和美味牛肝菌接种的白桦幼苗上观察到了外生菌根 ,而赭丝膜菌和土生空团菌接种的白桦幼苗上未形成外生菌根。进一步对形成的外生菌根做组织切片观察 ,在细根皮层细胞间均形成明显的哈蒂氏网 ,证实了6种外生菌根真菌与白桦幼苗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3.
板栗共生菌根真菌种类及其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调查能与板栗形成外生菌根的真菌有13属29种,分布的优势真菌有马勃属(lycoperdon)、须腹菌属(Rhizopogon)、秃马勃属(Calvatia)、红菇属(Russula)、牛肝菌属(Boletus)、鹅膏属(Amanita)、松塔牛肝菌属(Strobilomyces)等。外生菌根真菌与板栗共生关系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真菌种类,马勃类和须腹菌与板栗共生菌根发育最好,其次为红菇属及牛肝菌属。不同真菌发生的规律不同,但子实体“潮”的出现与降雨最为密切。土壤通气性好、湿度较大有利于菌根真菌子实体发生,新开展育苗的苗圃地菌根种类不甚丰富。菌根的生长伴随着板栗新根的发生和生长。  相似文献   

4.
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对柏木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柏木幼苗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土生空团菌(Cenococcum geophilum)、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us)和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进行接种与不接种处理,测定其生长指标,结果表明:与CK比较,接种3种外生菌根真菌后促进了柏木幼苗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其中松乳菇对柏木苗高生长影响最大,其次为土生空团菌和彩色豆马勃;对柏木苗地径生长以土生空团菌影响最大,其次为松乳菇和彩色豆马勃。相关性研究表明,柏木苗接种与不接种处理高生长和地径生长之间呈显著相关性,但不同的接种处理相关性不同,其中相关系数最小为不接种处理(CK),最大则为松乳菇接种处理。总体上3个菌种生长促进效应最好为土生空团菌和松乳菇。  相似文献   

5.
周文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5):161-162
[目的]研究不同菌根菌对湿地松生长的影响,促进湿地松的生长。[方法]对湿地松接种不同剂量的厚环乳牛肝菌和彩色豆马勃菌,研究其对湿地松菌根侵染率、枝长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及土壤氮、磷含量的影响。[结果]接种厚环乳牛肝菌和彩色豆马勃菌后,湿地松根部菌根侵染率、小枝生长量及叶绿素含量得到明显提高,对湿地松而言,接种厚环乳牛肝菌的效果好于接种彩色豆马勃菌的效果;接种的剂量越多促进效果越好;接种菌根菌有利于湿地松对土壤氮、磷的吸收。[结论]对生长不良的湿地松,可采用接种菌根菌的方法促进其生长。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以人工接种褐环乳牛肝菌的四年生油松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稀释平板法研究了外生菌根真菌褐环乳牛肝菌对油松幼苗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为菌根复合肥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褐环乳牛肝菌显著影响油松幼苗根际土中微生物总数和解磷钾细菌的数量。接种褐环乳牛肝菌的油松幼苗与不接种的油松幼苗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相比,细菌增加了114%,放线菌增加了163%,固氮菌增加了100%,真菌增加了71.0%,解钾细菌数增加了24.4%,无机磷细菌增加了38.0%,有机磷细菌增加了100%。人工接种褐环乳牛肝菌通过增加油松幼苗根际微生物的数量尤其是解磷钾细菌的数量从而改善根际环境,促进宿主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接种外生菌根真菌灰鹅膏菌(Aminita vaginata)、乳黄粘盖牛肝菌(Suillus lactifluus)和绒粘盖牛肝菌(S.tomentosus)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油松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式,研究施氮量(0,4.5,9和18mg/L硝酸铵)和接种外生菌根真菌(灰鹅膏菌、乳黄粘盖牛肝菌和绒粘盖牛肝菌)对油松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二者的交互效应。【结果】(1)同一氮水平下,接种外生菌根真菌的油松生长量和生物量积累均高于不接种对照,不同菌种的促生效果不同,以灰鹅膏菌效果最好,乳黄粘盖牛肝菌和绒粘盖牛肝菌次之,后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接种外生菌根真菌的油松幼苗生长量和生物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或不变,施氮量为9mg/L时生长量和生物量都达到最大。(2)接种外生菌根真菌的油松幼苗,其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Fv/Fm和ΦPSⅡ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施氮量为9mg/L时,以上指标均达到最大值;其中接种灰鹅膏菌能显著提高油松的净光合速率。【结论】施氮量和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对油松生物量和光合速率有交互效应,且以接种灰鹅膏菌并附加9mg/L施氮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利用分离培养制备的铆钉菇(Gomphidius viscidus)、牛肝菌(Boletue sp.)两种外生菌根真菌,分别对油松播种苗进行接种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接种菌根真菌对苗木形态和产量均有明显的影响,能有效提高苗木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黄空柄牛肝菌是油松能够在干旱石质山区生长的关键菌根真菌之一。经组织分离与菌丝体的纯培养,其营养生理代谢特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C、N源、PH值对菌丝体的生长均为极显著,菌丝体在MRD培养上基生长势最好,酒石酸氨是其生长的最佳N源,同时该地有机N源的利用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林木菌作为树木共生营养体,其生物技术已被世人所公认,实践证明,厚环乳牛肝菌、赭丝膜菌、彩色豆马勃等林木菌能促进落叶松苗木吸收养分和水分,增加抗逆性,提高造林成活率和生物产量,现将落叶松菌根真菌的菌种生产、菌落培育的技术要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内外菌根文献资料,综述了外生菌根真菌的氮营养吸收特性,并阐述了重金属污染对外生菌根真菌氮营养吸收的影响。由于外生菌根真菌能增强寄主植物的氮营养吸收状况,所以找出适合外生菌根真菌大量快速繁殖的氮源,为菌根生物技术更好的应用与农林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外生菌根真菌对难溶性磷的活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9种外生菌根真菌在纯培养条件下,对磷矿粉的活化利用情况。结果表明:不同菌根真菌对磷矿粉均有活化作用,且它们之间对磷矿粉的活化程度存在着很大差异性。影响菌根真菌对难溶性磷活化的主要因素包括菌液的酸度及有同酸的种类与含量。菌液中pH值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难溶性磷的活化,但与有效磷含量无明显相关性。菌液中有机酸的分泌与难溶性磷的活化有密切关系,且分泌的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因菌种不同而差异很大。9个菌种都可分泌草酸、乳酸、顺丁烯二酸和反丁烯二酸。  相似文献   

13.
对黑龙江省伊春林区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谷地云冷杉林内的线虫、云杉树体各个部位的受害症状、病原菌及菌根真菌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黑龙江省东部山区谷地云冷杉林衰退的原因。结果表明:线虫的数量和种类与云杉死亡无明显关系;云杉林内的虫害是次期性的,不是直接的致死因子;云杉本身的病害不是导致云杉林衰退的直接原因;云杉菌根呈现出的衰退局势可能是导致云杉林衰退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细根是树木吸收养分和水分的主要器官,在陆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人们已经理解了细根对碳和养分循环的重要性,但是对细根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响应和适应机制仍需深入探索。本文通过比较同一树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细根形态的可塑性以及不同树种细根形态上的差异,了解环境因子和外生菌根侵染对细根形态特征的影响。方法以东北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多年冻土区(伊春冻土退化区、南翁河冻土退化敏感区、漠河永久冻土区)的优势树种兴安落叶松和白桦为研究对象,在植物生长季节采样,挖掘法获取完整根系,测定初级发育根(1、2级根)的细根直径,比根长,比表面积,组织密度,等形态特征和外生菌根侵染率。结果土壤有效氮、土壤全碳以及生长季月均温是影响细根形态特征的主要因素。在伊春冻土退化区、南翁河冻土退化敏感区、漠河永久冻土区条件下,兴安落叶松细根形态差异均不显著(P > 0.05),外生菌根侵染率差异显著(P < 0.05);白桦细根直径、比根长、比表面积和外生菌根侵染率差异显著(P < 0.05),组织密度差异不显著(P > 0.05),白桦细根直径在南翁河冻土退化敏感区最小,而比根长和比表面积最大。兴安落叶松和白桦两树种之间细根形态特征和外生菌根侵染率存在较大差异(P < 0.05)。兴安落叶松和白桦菌根侵染率与细根直径显著正相关(r = 0.64,P < 0.01;r = 0.61,P < 0.01),与其他细根形态特征相关性不显著。结论土壤养分和生长季月均温是影响不同冻土区兴安落叶松和白桦细根形态的主要因素,兴安落叶松主要依赖外生菌根真菌适应环境变化,而白桦则是通过调整细根直径、比根长、比表面积以及外生菌根侵染率以响应环境空间异质性,外生菌根真菌的存在是兴安落叶松和白桦的重要替代性吸收策略。   相似文献   

15.
毛白杨外生菌根麦草菌剂最佳配方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麦草等几种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的原料,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了毛白杨外生菌根菌剂的最佳配方,生产出的麦草菌剂在白毛口蘑、漆蜡蘑和硬皮马勃的回接试验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外生菌根对白皮松( Pinus bungeana)光合作用的影响,设置200、400、600 mL 3个菌肥剂量,干施、湿施2种施用方式,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田间8年生白皮松苗的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适合白皮松光响应曲线的拟合。施用菌肥显著提高了白皮松的光合生理特性,表现为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并降低了暗呼吸速率和光补偿点。菌肥剂量与光合作用间无明显规律;施肥方式中,湿施处理比干施处理更能提高白皮松叶片的光合特性。各处理组在促进白皮松光合作用上,200 mL施肥量、湿施的处理方式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7.
外生菌根真菌改善树木钾素营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钾是树木需要量最多的必需营养元素之一。森林通常不施肥,主要依靠树木的根系吸收土壤环境中的钾来满足自身营养的生理需要。外生菌根真菌感染树木根系后形成共生体——外生菌根,它们普遍存在于森林生态系统中,有益于活化利用土壤中的无效钾,改善树木钾素营养,促进林木生长。对外生菌根真菌在改善树木钾素营养中的作用及活化土壤钾的可能机理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筛选出高效活化土壤无效钾的优良菌株,生产菌根化林木奠定基础,以有益于生态建设和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18.
彩色豆马勃高效胶囊菌根制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研究了高效囊菌根制剂的生产工艺,筛选出了高效胶囊菌剂的最佳固化剂,固化时间,固化浓度及其固化填充物,同时探讨了菌根菌剂和菌根苗木工业化生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无钾、低钾、中钾和高钾的液体培养基培养3种外生菌根真菌28d,研究了外生菌根真菌的生物量、氢离子的分泌状况以及真菌菌丝体内氮、磷、钾含量。结果表明,外生菌根真菌在中钾的条件下生长最好,无钾、低钾或高钾时生长受到抑制;在无钾和低钾时分泌氢离子的速率最高,有利于土壤中无效钾的活化;钾的供应水平对真菌体内氮、磷、钾的含量有不同程度地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