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母牛繁殖率是发展养牛业的关健,是直接提高养牛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母牛繁殖率,目前我国要求母牛受配率、受胎率和犊牛成活率分别达到70%、80%、90%。我们在抓母牛繁殖工作方面,逐年有所提高,如我所一九八四年繁殖母牛45头,受配44头,受配率97.78%,受胎44头,受胎率100%,产犊32头(当年配种部份下年产犊),成活30头、犊牛成活率93.75%。比规定指标,受配率、率胎率、  相似文献   

2.
应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提高奶牛繁殖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39头黑白花奶牛中进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RH-A)提高繁殖力试验,其中381头母牛在授精时每头肌注LRH-A200μg,158头母牛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肌注LRH-A的临床健康母牛一次输精受胎率为78.88%,显著高于对照牛的48.05%;肌注LRH-A的排卵延迟母牛一次输精受胎率为73.33%,情期受胎率68%和总受胎率85%,显著高于对照牛的25%、26.86%和64.28%:产后14天肌注LRH-A的母牛产犊间隔为360.31±27.67天,显著短于对照牛(394.73±0.32天)。结果表明,应用LRH-A处理能明显提高奶牛繁殖力。  相似文献   

3.
适龄母牛的受配率、受胎率以及犊牛的繁殖成活率,是鉴定适龄母牛总繁殖率的重要指标。提高适龄母牛的繁殖率,是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缩短饲养周期,降低饲养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应抓好以下几个措施。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自20世纪70年代推广牛的冷配技术以来,牛的受配率、受胎率、产仔成活率逐年提高,但与发达省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根据国内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和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就如何提高内蒙古母牛繁殖率的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1母牛繁殖率低的原因笔者在农村牧区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试验认为,影响母牛繁殖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母牛繁殖率低的突出表现为受配率低、受胎率低、产仔成活率低。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认为“三率”低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1.1基础母牛营养不良是造成母牛繁殖率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牛场肉牛繁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牛场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肉牛情期受胎率的高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提高肉牛的情期受胎率是母牛场繁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影响母牛受胎率的饲养管理、营养水平、健康状况、肉牛场生产环境、人工授精操作水平等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提高肉牛繁殖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养牛效益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母牛饲养管理是否合理。要使母牛发挥最大潜力,创造最佳效益,必须从提高母牛繁殖率入手。而母牛受配率、受胎率是决定繁殖率的基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笔者现从技术角度谈谈如何提高母牛的受配率和受胎率。1提高母牛受配率的技术措施1.1搞好清群,确保冻配效率在开展牛群改良、发展肉牛产业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清群,淘汰劣质公牛和母牛,大力发展地方良种公牛和引进外来优秀牛种,如西门塔尔、夏洛  相似文献   

7.
产后母牛冷配受胎率的高低,是影响繁殖率的首要因素,根据多年工作实践,要想提高产后母牛冷配受胎率,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加强母牛饲养管理水平母牛放牧应实行小群体放牧为主,采取早出、晚归,延长放牧时间,使母牛群能放好、吃饱;收牧后要每天补喂适量食盐,饮水充足,每头牛日补精料0.5 ̄1.0kg;为保证母牛体况,哺乳犊牛最好采取6月龄断奶。只有使母牛达到上等膘情,才能保证受胎率的提高,从对比试验,上等膘情母牛受胎率与膘情差的母牛相比,冷配受胎率可提高30% ̄35%。2掌握给母牛冷配输精的适宜时间2.1根据母牛发情的外部表现母牛从开始发情到…  相似文献   

8.
产后母牛冷配受胎率的高低,是影响繁殖率的首要因素,根据多年工作实践,要想提高产后母牛冷配受胎率,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加强母牛饲养管理水平母牛放牧应实行小群体放牧为主,采取早出、晚归,延长放牧时间,使母牛群能放好、吃饱;收牧后要每天补喂适量食盐,饮足...  相似文献   

9.
母牛繁殖力主要体现在受配率,受胎率和犊牛成活率上,原来农村大多采用传统的养牛方法,一般母牛繁殖率和受胎率都很低.因此,必须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合理调整,提高母牛繁殖力,以促进养牛生产发展和提高养牛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提高空怀母牛的受胎率是提高母牛繁殖率的基础,是提高养牛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我们的作法是: 一、调查分析,弄清原因,为降低母牛空怀率提供依据。为了弄清母牛空怀的原因,1989年我们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300头4~11周岁的繁殖母牛进行了认真地调查,调查的结果是:空怀母牛166头,占被调查中的55.3%。剖析原因,主要有6个方面:一是母牛多,公牛少,长期失配空怀的母牛56头,占166头空怀  相似文献   

11.
<正>牛的增产赖于母牛繁殖率的提高。目前无法缩短怀孕期的情况下,要尽量缩短产犊间隔,如乳牛要求产犊间隔12个月,1年中除产犊后2个月空怀外,要尽量提高母牛受胎率,使空怀母牛及时受胎,缩短产犊间隔。影响母牛受胎的因素很多,如母牛的营养、健康状况、输精时间等。为了提高母牛的受胎率,应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2.
经过30多年的改良过程,我县所饲养的绝大部分母牛是由西门塔尔、夏洛来、荷斯坦、利木赞等优良的多元高代品种,这为我们发展优质肉牛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基础保障。提高这些优质母牛的繁殖率是发展优质肉牛的关键“抓肉先抓配”,其中提高母牛受胎率更是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如何提高母体受胎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改良牛市场前景好,每头改良牛比本地牛多增收800—1000元。如果母牛情期受胎率较低,将直接影响其繁殖率和经济效益。笔者结合多年从事黄牛改良业务实践,综合国内外有关技术的应用,谈谈如何提高母牛受胎率的几种技术举措。  相似文献   

14.
目前,奶牛作为畜牧业的一个新兴产业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然而,奶牛养殖户所饲养的部分奶牛繁殖率偏低,主要表现为母牛产犊后发情推迟、情期受胎率低等,严重制约了奶牛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奶牛饲养者必须高度重视影响母牛繁殖率的各种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充分提高奶牛的繁殖性能,以便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提高母牛配种受胎率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牛配种受胎率的高低是决定肉牛、奶牛繁殖率以及奶牛产奶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提高母牛配种受胎率,被列为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的攻关课题。本文仅就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从选择优良冻精解冻液、运用科学的输精时间、输精部位,以及在母牛产前、产后、配种前后使用激素或...  相似文献   

16.
<正>1母牛的饲养管理由于环境气候和管理水平差异,牛群繁殖率也有明显差异。饲养条件差,往往造成母牛,特别是哺乳母牛发情差、受胎率低,产犊间隔大大延长。营养因素影响母牛的生殖内分泌活动,使母牛初情期延  相似文献   

17.
提高繁殖率始终是奶牛场面临的当务之急,也是提高奶牛养殖生产效益的基础。当前,随着育种水平的不断提高,牛群单产水平呈大幅提高的趋势,但母牛的繁殖力也随着发生了变化。尤其是高产奶牛,在产后的泌乳高峰期由于受到各种应激,表现出发情症状不明显、不发情、受胎率低及胚胎死亡等,从而导致繁殖率下降。为了提高奶牛繁殖率,现结合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产犊后月内发情的母牛药物处理提高受胎率母牛产犊后一个月内发情并伴有正常排卵,随着哺乳期的持续、母牛体质逐渐减弱,继而出现持久性休情。为了缩短母牛的产犊间隔,提高母牛的繁殖率,在产后20天开始密切观察、及时揭发母牛发情。在确定输精时间的前10小时左右...  相似文献   

19.
作者从诱导发情、提高受胎率、缩短产犊间隔、超数排卵及诱导双胎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生殖激素提高母牛繁殖率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20.
要想提高母牛受胎率必須了解其生活條件和受胎率之間的關係。我們發現母牛的受胎率和季節是有很大關係。「斯大林」集体農莊的畜群受胎率在冬季只到22—35%,而夏季就是41—62%。亦有說明母牛受胎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