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介:郑国顺先生,生于1958年,安庆市人,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理事,安庆市盆景艺术研究会会长,安徽省盆景艺术大师。他生长在皖江文化名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投入盆景创作与研究上,尤其致力于松、柏盆景创作。十多年来,他潜心钻研微派盆景的传统技法,在继承和发扬徽派盆景传统方面有所突破,创作上走出了徽派传统模式。其作品弘扬微派雅士盆景中借景抒情的特点,在盆景艺术共性中追求自己的创作个性,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  相似文献   

2.
《花木盆景》“盆景赏石版”2004年11期第6页上刊发的“安庆市第二届盆景展览作品选”,读后感到这些作品的艺术水准均达到较高的层次,展现出徽派盆景的新的形象,现就其中的三件作品与大家一起赏析。  相似文献   

3.
胡光生  璞子 《花木盆景》2013,(12):46-49
2013年10月25日-10月27日,安徽省盆景艺术精品展在合肥市举办,这是安徽省盆景艺术协会自今年7月成立以来举办的首个大展,展会共展出140盆盆景精品,艺术造型突破了徽派盆景历史上的“游龙式”和“三台式”的传统,凸显徽派文化的特色,大气、优雅.体现了当代盆景创作者的创新精神,为徽派盆景注入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花木盆景》2014,(5):18-18
朱宝祥,中国盆景艺术大师,通派盆景代表人物,江苏南通人,生于1914年,因病于1994年9月13日在南通逝世。享年81岁。朱宝祥自12岁开始学艺,在盆景艺术领域辛勤耕耘近70个春秋,一生致力于通派盆景艺术发展,并在传统“两弯半”造型上,总结出“满、残、清、奇、古、怪”的选材六字诀,推出独树一帜的“贴骨棕”棕法。在盆景创作中,他继承传统,博采众长,敢于创新,创作出《源远流长》、《听涛》、《金蛇狂舞》、《五本同源》、《峰峦叠翠》等盆景精品。他还十分注重通派盆景艺术理论研究,对通派盆景艺术特色与剪扎技艺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1989年,建设部城建司、中国园林学会、中国花卉盆景协会联合授予朱宝祥先生“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5.
《花木盆景》2007,(12):9-15
岭南盆景产生于明清,建国后形成独特风格,是我国传统盆景艺术五大流派(苏派、扬派、川派、徽派和岭南派)之一。 岭南盆景师承画理,融会岭南画派的艺术特点,几经传承,形成了雄伟苍劲、纯朴自然、飘逸挺拔的鲜明风格。截干蓄枝和分段培育是岭南盆景的主要技法,  相似文献   

6.
钟易 《花木盆景》2003,(12B):18-19
杨作祥先生从事盆景艺术创作已达十六年余,他为人虚心好学,在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贺淦荪的影响、教育、传授下,渐有所得,特别是对树石盆景创作情有独钟,颇有造诣。他的盆景创作思想是崇尚自然,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以自然界的树木形态为创作范本,结合创作艺术原理,大胆加以施艺创新,以此来反映其创作的主观意趣和思想情感,从而使其作品既有自然美,又有艺术美,以达到“动势飞扬”、“清新自然”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徽派盆景源远流长,有着辉煌的历史。所谓“徽派”,是以安徽徽州而命名的盆景流派。  相似文献   

8.
当今中国盆景以崇尚自然为基调,创作上呈现多元化的格局,体现了对中国艺术传统和创作规律的自觉回归,对传统规则式盆景的否定、超越,并在对其它如台湾、日本等不同盆景艺术的吸收借鉴中逐步走向成熟。崇尚自然的审美倾向在岭南盆景艺术中表现尤为突出,孔泰初与素仁作为岭南最杰  相似文献   

9.
郭纹辛作品     
1967年生于云南曲靖,1992年开始从事盆景创作。现为云南省盆景赏石协会理事。从接触盆景到喜爱盆景再到痴迷盆景,他深刻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盆景艺术的无穷魅力。在二十余年的盆景之路上,由于身边没有老师教,幸好有《花木盆景》这位无声的老师教导着他,让他受益良多。之后,他经常到盆景发达的省份学习观摩,拜访名家,并积极参加全国盆景展,从中不断提升自我的盆景修为。其作品曾在中国盆景展上获得过一银两铜。  相似文献   

10.
雀梅盆景《古韵脱颖》(见《花木盆景》1999年12期封三)是盆景艺术家胡光生先生所创作的徽派盆景作品中较为成功的佳作之一。整个作品恰似一幅精美的新安派画卷,散发出阵阵浓郁的古皖文化墨香气息,赏后使人为之振奋,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1.
胡光生 《花木盆景》2007,(10):12-13
朱祥勇先生,1967年生,安徽合肥市人,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合肥市盆景协会理事,2006年被评为”安徽省杰出盆景艺术家u0他钟爱盆景艺术事业,工作之余全身心投入盆景的研究与创作。师从安徽盆景艺术大师朱秀文先生,在前辈梁永贵会长的悉心爱护下,多年来在杂木类盆景研究上颇有建树,作品以“端秀”见长,尤其是近几年来在松柏类盆景创作上,将杂木的“端秀“与松柏的“气韵“充分相融合,形成了“端庄、清秀、飘逸、大气“的作品风格。其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及省市大奖。  相似文献   

12.
陈向前 《花木盆景》2003,(7):16-17,6
初识戴富舜先生学是10多年前的事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一是他质朴的为人,还有就是他出神入化的盆景作品。戴先生出生在江苏盐城,人杰地灵的历史古城孕育了他丰厚的文化底蕴。80年代初,他师从著名的盆景艺术大师朱子安学习盆景创作技艺,深得朱老先生的赏识,20多年来醉心于盆景艺术,  相似文献   

13.
《花木盆景》2007,(8):22-22
梁鉴钊是广东省中山市南头镇人,1946年生,现为广东省盆景协会会员、中山市盆景协会常务理事、中山市黄圃镇盆景协会艺术顾问。中山市盆景协会常务副会长。业余创作盆景三十多年,作品在各大型展览上屡获殊荣,对水旱盆景及动势盆景情有独钟,特别对杂木类树桩的构图、布局、枝托走向、整体效果等有所心得而受到同行认可。他认为创作盆景应博采众家之长,素材选取不拘一格,  相似文献   

14.
盆景是一门既劳力又劳心的视觉欣赏艺术,其中树桩是盆景构成的主要材料。由于树桩生长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从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个性形态,这种个性形态远远满足不了树桩盆景艺术的欣赏要求,使之在盆景创作中留下了许多遗憾。  相似文献   

15.
朱宝祥一生致力于通派盆景艺术的发展。在长期的艺术生涯中,深思传统盆景存在着造型呆板、姿态单调、千篇一律的格局,已不能满足于人们的审美观念,现有的盆景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他决心在通派盆景“两弯半”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16.
扬州水早盆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极其鲜明的民族风格,极具艺术力地渲染出作品的生境、画境和意境。现代扬州水旱盆景,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更为明显的地突出了中国盆景“微型园”、“立体画”和“无声诗”的创作构思,成为一种既古老又新颖的盆景形式,在国际文化交往中成为亲近自然、个性丰富、广受欢迎的现代盆景艺术。  相似文献   

17.
喻荣品 《花木盆景》2003,(9):18-18,4
王宜泉同志系安徽含山县人,他在盆景界名不见经传,是一位新人。但他制作的盆景作品在艺术上有一定特点,清秀、自然,寓艺术美于自然之中,在当地已受到盆景爱好者的广泛认可和赞同。现品读他的一组盆景,意在抛砖引玉,希望盆景界关注新人的作品,注重对新人的培养,使盆景界新人辈出,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18.
趣怡园     
《花木盆景》2007,(3):21-21
吴成发先生是香港盆景雅石学会名誉会长及香港尊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48年出生,祖籍广东中山。在一个非常偶然机会,他接触到盆景,从此迷上了这富有生命力的国粹艺术。多年来他四处寻找各类优美盆景,并加以改造及再创作,将其个人风格融入作品之中,所有作品都亲自剪扎造型,不假手于人。  相似文献   

19.
苏铁与其它树桩所不同的是形态上的极大差异,也就是说,苏铁没有大自然造化所形成的那种曲直多变、形体怪异的姿态,其树干挺直而缺枝无姿,缺乏盆景创作所需要的立体空间。因此,苏铁历来未纳入盆景佳材的范畴。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因素,在盆景艺术殿堂,真正意义上的苏铁盆景一直无法出现,这无疑是盆景艺术领域的一大误区。  相似文献   

20.
高非洲     
《花木盆景》2014,(9):8-8
现任贵州盆景艺术协会副会长兼常务副秘书长。1974年生,自小便对绘画和工艺技艺情有独钟,1990年前后开始跟随其父学习盆景制作。1994年天津第三届中国盆景展览上其火棘盆景作品荣获银奖;2001年苏州第五届中国盆景展览上其柏树盆景作品荣获银奖;2012年安康第八届中国盆景展览上其盆景作品荣获银奖及铜奖。他从事商品盆景生产及庭院景观设计已经二十余年,是名副其实的老"新人"。自从业以来,他一直致力于如何让盆景艺术这一复杂而又极具魅力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融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