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探索桑树与银杏树套种新模式。每667m^2植桑800株,低干养成,套种胸径2.5~3cm、高3m的银杏树70~80株,并对其中的30~35株进行嫁接,定干2.5m高,未嫁接银杏实生苗在5~7年嫁接树挂果后出售,通过售苗和(白)果每年每667m^2可增收1500元以上,25年后桑树进入衰老期银杏刚进入盛果期,此时每667m^2的售果收入超过6000元,经济效益仍远远高于其它经济作物。由此说桑、银杏套种具有高效生态农业特性,有很实用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1银杏与桑树间作的模式 1995年春季,泰兴市张桥镇西桥村在23.3 hm2成年桑园中套栽了3 700株米径3.5 cm左右的实生银杏苗,栽植规格为8 m×8 m.栽植时每株银杏的周围均挖除了3~5株桑树,预留1 m2的营养生长面积.嫁接品种为泰兴大佛指,嫁接高度为1.5m~1.8 m.实行了上层长银杏、中层产桑叶、底层长蔬菜的立体种植新模式,按照银杏、桑树各自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管理,通过控肥、修剪,直至挖除部分影响银杏树生长的桑树,确保银杏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前5年主要收益于蚕茧和蔬菜,1998年部分银杏始花,1999年有30%的树始果,白果产量逐年增多,效益日超明显,达到了银杏、蚕茧、蔬菜远中近高效益互补.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桑园的综合效益,增强蚕业抗市场风险的能力,2001年,我们在蒋垛镇朱高村、仲院村小面积试验桑树丹参间作模式,获得初步成功。平均每667m2桑园增收700元以上。2002年我市桑和丹参间作面积扩大到15hm2,对桑和丹参间作技术作了进一步探讨。1材料与方法试验2001年在我市蒋垛镇朱高村、仲院村进行,设7块桑园,面积1.68hm2,土壤类型属中沙土,肥力中等。桑树品种育71-1号,桑园规格为宽窄行(1000株/667m2),即行株距为(2,0.67)×0.5m,南北行向,宽行为丹参间作区域。养蚕布局保持全年春、中秋、晚秋3期蚕不变;丹参品种为常见的紫丹参。丹参入园…  相似文献   

4.
苗启军  周帅 《北方蚕业》2010,31(3):51-52
近年来,幼龄桑园和老龄桑园锯桩芽接改造后,桑园套种其它经济作物可提高面积桑园的经济效益。在不影响桑园丰产性能的前提下,中药材白术可与1-2年未成园的桑树间作套种,一般可产白术干货120kg/667m2,每667hm2桑园可增收1500-2000元。  相似文献   

5.
在桑树栽植密度和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对春伐桑树不同技术处理与土壤理化性状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是栽植密度为每667m2种植1 000~1 200株、N∶P2O5:K2O=10∶5∶5的施肥比例,每667m2桑园面积留条7 500~8 000根,低干无拳式树形的组合,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桑树生长发育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摘要:以4年生中桃红玉丰产树为试验对象,设每株不同留果量(40个果、60个果、80个果、100个果)4个处理,以不疏果为对照,连续3年研究疏果对中桃红玉产量、果实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果提高了单果质量、优质果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对照提高了1~2 %,显著提高了果实品质与产量,有效解决了中桃红玉果实整齐度不高、优质果率低的问题,每667m2 可增收1000 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橄榄矮化早结树形的整形修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橄榄又名青果 ,是南方特有的亚热带常绿果树。橄榄富含钙质和维生素C ,每 10 0g果肉含钙 170~2 0 0mg。橄榄除鲜食外 ,还可制成多种加工品。目前橄榄生产中尚存在实生种植 ,管理粗放 ,栽植后 8~ 9年才开始结果且品质参差不齐。 2 0世纪 80年代福建省橄榄产区推行嫁接繁殖 ,并采用三主枝自然开心形矮化树形。嫁接苗栽植后 3年即进入初果期。据笔者调查 ,树龄 5~ 6年 ,树高 3m左右 ,单株产果 10~ 15kg ;树龄 10年 ,树高不超过 4m ,单株产果 2 5~ 5 0kg,最高达 6 0kg。现将其矮化早结树形的整形修剪技术介绍如下。1 幼树整形 定干及主…  相似文献   

8.
桑树夏伐后的副产品--桑条多用来做燃料烧掉或堆积园内自然腐烂,造成极大浪费.自2000年以来,我们试验推广利用桑条末作原料培植黑木耳获得成功,试验表明:每667m2产干桑条300~400kg,产干木耳30~40kg,价值1 200~1600元,再加上蚕茧收入每667m2桑园收入3700~4000元.其技术简单易学、投资少、效益高,现将该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根据桑树嫁接原理,对现行嫁接技术进行改革。研究表明,不同桑树品种间,育苗成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农桑8号、盛东1号、农桑14号、农桑12号、荷叶白、海宁桑,分别为91.1%、89.4%、86.3%、84.6%、82.0%和80.5%:利用本技术,自行育苗,经济效益为3535元/667m^2;生产嫁接体出售,出售单位经济效益1000元/667m^2(2.5万株),种植农户经济效益2290元/667m^2。  相似文献   

10.
桑园通过间作地黄,掌握地黄种植技术,每667m2桑园可增收2000元以上,能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桑园产出率。  相似文献   

11.
殷庆委 《江苏蚕业》2007,29(3):34-34
<正>睢宁县现有桑园4600hm~2,全年发种10.62万张,每667m~2发种1.52张,产茧60.8kg,产值2016元。老桑园经济效益比同年成龄桑园亩效益低近千元,667m~2产茧、产值不高的主要原因是老桑园面积较大,上世纪80年代栽植的桑园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挖除老桑更新桑园,见效慢、桑苗价格高,每亩需要桑苗成本500~600元,蚕农接受不了。我们于2005年春在睢城镇石土庙村刘一组用嫁接体套栽更新桑园2330m~2。根据调查,嫁接成活率为74%,每667m~2成活1852株,嫁接苗有效条4510根,有效条长6300m,产叶量625kg,老桑留条1700根,有效条长2400m,产秋叶255kg,晚秋养1.5张,产茧57.2kg,套栽嫁接体更新老桑园当年基本成园。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特约通讯员朱清华 )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委、县政府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 ,把开发银杏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骨干项目来抓。 2 0 0 0年该县成立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确立了 10个乡 (镇 )中的 10 0个村为重点 ,力争用 3年时间投入 60 0 0万元资金 ,引进银杏穗芽 15 0 0万个 ,嫁接繁育银杏苗60 0万株 ,把开江县建成目前四川省惟一具有 0 67万hm2 (10万亩 )规模的银杏生产基地县。开江县委、县政府在该县明月坝乡进行了近 5年的银杏开发试点。现该乡已成功发展银杏树 5万多株 ,其中 5 0 %的嫁接树已开花结果 ,许多农民靠银杏都发家…  相似文献   

13.
2005年采用多头高接,将0.53hm2中晚熟温州蜜柑改接宫川早熟温州蜜柑,高接后进行轮换结果、科学修剪、合理施肥、花期摇花、保花保果和病虫害优化防治,第一年恢复树势,高接第二年实现丰产优质高效。2006年每667m2产量1.88t,精品果率约50%,精品果销售价10元/kg;实现年产值8万余元,是高接前的5倍多。高接前果实化渣性差、糖度低、固形物含量10.5%左右,高接宫川后品质佳的中小型果比例提高,果实化渣性好、糖度高、固形物含量超12.5%。2006年~2011年年平均单产2.73 t/ 667m2,每667m2平均产值16041元,比高接前每667m2平均产值1875元增6.6倍。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陕西省城固县把柑桔"密改稀"工作确定为今年重点工作。全县现有柑桔绝大多数为20世纪90年代建园栽植,当初为实现早投产、早丰产、早见效,密植建园,每667m2定植220株,株行距1.5m×2m;计划10年进入盛果期后,隔株间伐后每667m2保留110株,株行距2m×3m或1.5m×4m。目前,多数果园树龄已达10~15年,应按计划间  相似文献   

15.
桑园间作黄芩,每667m~2桑园可增收3 000元以上。介绍了陇南地区间作黄芩的生产经验,总结提出桑园套种黄芩生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摘 要:研究不同栽植密度对广西农科院园艺研究所自主选育的大果甜杨桃1号、大果甜杨桃3号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选择最合适大果甜杨桃栽培的密度,为生产高产优质的大果甜杨桃、完善甜杨桃相关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4组不同的栽植密度(22株/667m2、44株/667m2、88株/667m2、176株/667m2)处理,连续测定第3年、第4年、第5年果树的产量及果实品质生理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栽植密度对大果甜杨桃果实产量的影响差异显著,当栽植密度为88株/667m2时,5年生杨桃树产量达到最大且高于其他处理组;而果实品质指标与22株/667m2、44株/667m2的2个栽植密度间差异不显著。对栽植密度为176株/667m2的4年生杨桃树间伐至栽植密度88株/667m2,栽培的第5年杨桃果实产量明显提高,但仍然低于最初按照88株/667m2密度栽培的产量。结论:4种密度试验中,大果甜杨桃栽植密度为88株/667m2时产量最高,果实品质好,经济效益最大为最佳栽植密度,可在生产上广泛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据在安徽省东至县试验 ,黄花梨采用有干自然形整形修剪 ,可促进早成形和早期优质丰产。试验园 1992年春定植 ,行株距 4m× 3m ,主栽品种为黄花梨 ,授粉品种为湘南 ,按 4∶1配置 ,树形为有干自然形 ,其他管理措施如常规梨园。定植 5~ 6年成形 ,每 667m2 枝量约 10万个。定植后第 3年开始结果 ,平均株产 2 5kg ,第 6年进入盛果期 ,每 667m2 产量2 4 2 5kg。进入盛果期后产量稳定 ,无大小年结果现象。优质果率在 92 3%以上 ,平均单果重 175g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8 0 %~ 12 0 %。1 树体结构 树体由中心干、主枝和结果枝组构成。…  相似文献   

18.
元销胜 《蚕桑通报》1996,27(2):56-56
为了利用幼龄桑期有限的时间,空间以提高新栽桑园的经济效益,1995年我县苏村在新栽629亩桑园中进行了间作棉花的示范,结果,桑树生长良好,间作棉平均亩产26公斤,增收25.9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一、间作做法①桑园栽植密度 桑园的桑树栽植采用宽行密株,其行距2米,株距为0.65米,亩栽500株左右.②种棉前的准备 清明节前后,在桑树行间施土杂肥80—100担,碳铵50公斤,磷肥40公斤,浅耕一遍,耙平地面、做到土细、无根茬,在桑树行间起一条高10厘米左右,垅底和垅背各宽80和60厘米左右的长城,上盖塑料薄膜,即“低垅双行根区覆盖法”以备棉花播种.  相似文献   

19.
不同栽培模式下,经济效益最好的是银杏与金银花立体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每667m2收入为28327.1元,比单独栽植银杏增收23047.1元,增幅为436.5%;比单独栽植金银花增收1406.5元,增幅为5.2%;该模式的土地资源空间利用效率最高,表现出很强的产量优势、效益优势和生态优势.  相似文献   

20.
广西是全国著名银杏主产区之一 ,年产银杏4 0 0 0t左右 ,居全国第二位。广西银杏产区集中于桂林市的兴安、全州和灵川 3县 ,容县也有少量栽培。 2 0世纪 80年代末至 90年代中期 ,银杏市场价格上扬 ,每公斤售价达 30~ 4 0元 ,一株银杏树年产值达 10 0 0~ 30 0 0元 ,多的上万元。良好的收益 ,激发了产区群众种植银杏的积极性。 1993— 1996年 ,桂林市掀起了银杏种植高潮 ,至 1996年底 ,全市已发展银杏 3 2万hm2 。近年来 ,通过银杏速生早结丰产项目的实施 ,全区出现了一批 5~ 6年生的幼树早结果园 ,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 ,目前我区银杏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