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农村水利是发展农业的基础,是新农村建设的必备条件.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水利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但现有的农村水利设施仍存在一些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作为农业发达国家的美国、韩国和日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其农业发展史中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丰富经验,依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协调发展现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完善农村资金投入的相关立法、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多元化的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3.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农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对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及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重要作用。分析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研究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法国农村建设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采取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道路.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业补贴政策、健全农业科研、教育、培训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其新农村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牧区特点,加强和改善基础设施、加大牧区畜牧业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牧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和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是牧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农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对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及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重要作用。分析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研究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郭洪生  郭跃军  李建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864-6865,6869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论述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有利于拓展农村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列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生活设施建设。提出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途径与方法,一要加大资金投入,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二要制定科学的村庄规划,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性;三要调动农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段忠武 《吉林农业》2011,(10):205-205
农村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多年来农村水利有了长足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兴未艾。但现有的农村水利设施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制约因素,滞后于新农村发展,提高水利供给能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文章围绕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新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方向,就如何使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地方经济加快发展,提出了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条件;实施城市带动农村和调整优化农村布局,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中央对新农村建设宏伟蓝图的形象描给.垫江县县委十一届六次、七次全会对垫江县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全面布署.笔者认为,推进垫江县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开好头、起好步、抓住重点.因此,认真探讨垫江县"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资金来源、以及工业和城市如何带动农村发展等关键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党和国家从战略高度做出的正确决策,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社会的第五次改革。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业职业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展调查研究,围绕新农村建设,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拓宽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为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努力.  相似文献   

11.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而发展绿色农业模式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沿点。  相似文献   

12.
安县新农村建设中推进休闲农业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平  侯立白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3):2887-2890
利用安县优良的自然资源和农业基础,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是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条可行之路.通过分析安县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建设情况,提出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适合平坝、丘陵和山区各自特点的休闲农业模式,并指出在发展休闲农业过程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及其历史必然性,提出了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认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周阳  王浩翔 《北京农业》2012,(33):181-182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农业产业化既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举措,又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的现实选择和突破口。分析并阐述了南疆农业产业化在发展进程中的现状,总结出南疆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南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钟莉传  周晓欢  张慧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805-16807,16849
生态农业建设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广西恭城县经历了20多年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探索出了全国知名的"恭城模式"。通过对恭城县当前生态农业建设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恭城县生态农业建设成效突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对恭城县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结合当前在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三农工作中存在的农业建设问题,针对甘肃省农业现状以及制约农业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利用农业高等学校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信息资源,为我省今后农业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帮助和前沿服务。  相似文献   

17.
发展农业高职教育,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政策倾斜,是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是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的需要,是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政策倾斜,尽快出台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生免费入学实施办法,出台涉农专业学生专项助学金政策,给予招收涉农专业学生院校项目支持,允许涉农专业学生自主招生,设立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重大改观,为促进观光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契机。观光农业在带动农村经济增长、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经营管理不规范、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破坏资源环境、传导不良文化等与新农村建设相背离的问题,为此,经探讨提出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推动观光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胡江川  胡国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74-14875,14898
分析了绿色农业的含义,指出发展绿色农业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人民安全消费、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现实要求,并且能够推进农业机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分析了廊坊市绿色农业的发展现状,指出其发展成果在于绿色农业基地、模式初具规模,农产品质量监管和检测体系逐步完善,农村环境初步改善,同时也指出了廊坊市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人们对绿色农业的内涵认识不清;政府扶持力度不足,缺乏资金投入;绿色农业生产及配套技术不完善;绿色农产品市场开发较晚,营销网络和市场体系不够健全。通过对廊坊市现有绿色农业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以期为其进一步发展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严杰 《现代农业科学》2008,(12):132-133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农业会展搭建起展示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发展成果、沟通产销渠道、缔结友谊桥梁的大平台,有效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无锡市农业博览会为例,简要分析了农业会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