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我县稻田养鱼的现状 在党的三中全会精神贯彻以来,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逐步完善,近几年,我县稻田养鱼得到了很快的恢复和发展。稻田养鱼面积自八。年的4300亩,增加到八三年的39592亩,产量也相应地由293担,增加到3157担。这四年来,我县稻田养鱼的产量已达5624担,单产7.9市斤。  相似文献   

2.
《淡水渔业》1974,(2):24-25
我县一些养殖场.在从事养鱼和植莲的生产实践中.结合本场情况.开展了一些科学实验活动.经与有关人员座谈总结.初见成效的有下列几个项目:  相似文献   

3.
斑点叉尾鲴俗称沟鲶.原产于美国,该鱼属淡水温水性鱼类,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易饲养、适应性强、产量高、起捕率高等生产属性,其肉质细嫩、无鳞少刺、易加工。该鱼自1996年引入我县进行养殖以来.其养殖效益明显高于常规养殖品种.深受广大养殖户的喜爱。为适应渔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解决我县在该品种养殖中苗种短缺问题.在我县斑点叉尾鲴人工繁殖取得规模生产发展的基础上,2004年.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与城北湖渔场对斑点叉尾鲴苗种池塘高产培育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随着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我县的渔业生产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堰塘、水库已逐步由农民承包养鱼,一个群众性的挖凼养鱼、稻田养鱼的高潮正在兴起。水产生产也和农业生产一样,,成为千家万户的家庭生产。实践证明:家庭经营水产生产,便子饲养管理,有利精养高产。在我县的家庭经营水产比较好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5.
我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两江左岸,水源充沛,水域宽阔,水产资源十分丰富,不仅是我省重点商品鱼生产基地县,也是我国重点产淡水鱼的县份之一。多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县的渔业生产得到了迅猛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渔业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县养鱼水面已达到23.1万亩,其中精养面积达到2.6万亩,水产品产量已连续六年超过万吨,达到了16280吨,其中  相似文献   

6.
吕红  崔秀兰 《畜禽业》2009,(6):43-45
<正>目前,随着我县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开展,小规模的奶牛饲养量占到奶牛存养总量的60%以上,笔者通过调查(2008年9月2009年2月)了解到,大多  相似文献   

7.
王嘉君 《内陆水产》2005,30(7):33-34
近几年来,我县稻田水稻产量长期徘徊在450kg左右。而把提高稻谷产量的主要技术措施放在投入大量的肥料和农药等方面,使稻田无机化的进程加快.忽视了稻田生态系统营养物质的再循环.致使稻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在鱼稻共生的生态理论指导下.为了探讨我县农业开发的新路子,笔者在石羔镇的冲天村、兴隆街乡的新坪村实施了“鱼稻双千”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8.
《淡水渔业》1974,(9):29-29
我县黑鱼(生鱼)养殖有一定的历史。但近年来黑鱼产量一直下降,1966年我县黑鱼出口120多吨,1972年只有17吨,减少了85%,其主要原因是朝塘大大减少,而管养不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过去我县黑鱼生产大部分是靠野生和自然繁殖捕捞。普遍认为黑鱼是家鱼的敌害.只捕不养,怕养了黑鱼会影响家鱼的生长和产量,  相似文献   

9.
《内陆水产》1993,(10):3-4
我县是全国商品鱼基地县之一。1991年跻身子全国渔业百强县。全县共有各类水面98万亩,其中可利用水面57.7万亩,农村人平近1亩.近年来,我县在渔需供应、水产品流通上狠下功夫,实现以供销促生产,生产活流通,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渔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全县水产品产量由“六五”期末的1.1万t上升到1992年的2.92万t,  相似文献   

10.
几年来,我县的水产养殖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全会以来,实行了联产承包,场长承包和大包干等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使产量年年提高.效益逐年增加。但是由于多年沿袭下来的重鲤轻鲢,重投饵轻施肥,以吃食鱼为主的养殖模式,在现阶段来看不适应市场需求,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生产的发展。使养殖成本增加,成鱼销售困难,效益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11.
池塘养鱼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在我县池塘养鱼则起步较晚,是一项年轻的事业。在五六十年代,虽然修建了100多亩池塘,开始发展池塘养鱼,但当时仅限于国营水产生产企业。我县大面积的群众性池塘养鱼.还是从“六五”期间建设商品鱼基地开始的。现已遍布全县十多个乡镇,池塘面积5484亩,占全县养殖总水面的13.2%。  相似文献   

12.
淡水有核珍珠初步试养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渔业》1977,(4):16-18
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引下,我县无核珍珠生产几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1976年产量已接近三吨。但无核珍珠在圆,大,光的质量上还达不到出口标准.为了更好地支援外贸出口,支援社会主义建设,我县沙湖养殖场、斜塘渔业大队等一些生产单位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试养了有核珍珠,初步获得了成功。现将试验过程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嘉善县地处沪杭线与杭申公路中段.改革开放以后.养猪行业从八十年代的计划经济率先步入市场经济.生产发展.技术进步。生猪品种结构与养殖方式在不断变化与创新.九十年代规模养猪兴起.推动了养猪业的快速发展。新世纪后。养猪业从风云变幻中稳步前进。养猪是我县农户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我县渔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高广大养殖户的水产养殖技术水平.12月15日.元氏县水务局利用冬季渔民农闲时节.对其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渔业养殖生产培训。水产领导小组技术人员对渔病防治、诊断、选用药物注意事项、日常管理、饲料投喂技术进行了学习指导。  相似文献   

15.
黄志平 《内陆水产》2006,31(4):14-15
虎纹蛙肉质细嫩、味鲜、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欢迎和养殖户青睐。我县上个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了虎纹蛙养殖.但是由于本地虎纹蛙个小、长速慢,泰国虎纹蛙又不易越冬、死亡率高,影响了虎纹蛙的养殖效益,制约着本地区虎纹蛙养殖的发展。为培育出适应性强和性能优的虎纹蛙良种.提高养殖效益.我县于2001年开展了虎纹蛙良种繁育技术的研究。经过多年的研究和生产性试验,取得成功,并投入了规模化的苗种生产。现将虎纹蛙良种的繁育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据1982年统计,我县有540只船进行兜捕生产,兜捕墨鱼一千五百吨,马面纯二百六十吨,沟鯵六百吨,平均单船兜捕产量为四十三吨多。为使兜捕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6,(8)
发展陕南白山羊养殖是我县政府结合当地畜牧业发展实际提出的,其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发展节粮型畜牧业,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就我县精准扶贫的项目陕南白山羊的适度规模养殖有关技术措施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我县近两年来珍珠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育珠蚌自然资源逐渐减少,尤以生产优质珍珠的三角帆蚌比例更小(据测定,三角帆蚌仅占育珠蚌的2%)。为了人工增殖优质蚌资源,八二年我县国营渔场在珊珀湖进行了三角帆蚌的人工繁殖试验。共用亲蚌450只,其中雌蚌200只,雄蚌250只,进行自然排卵受精,人工孵化,到目前为止共获3-5.5厘米的幼蚌33万余个。  相似文献   

19.
我县河渠纵横交错,池塘、山塘水库星罗棋布。全县总水域面积22.5万亩。河蚌资源丰富。据调查,各类水域中不仅有无齿蚌、丽蚌广泛生长,在锣圩、府城、仙湖等主要河流中,还有较多的三角帆蚌生长。这是我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今后发展河蚌育珠的物质基础。为了开发利用这些河蚌资源,发展珍珠生产,我局自1981年起,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1998年起在全省实施渔业扶贫致富工程。全省在45个县建立140个稻鱼工程、生态渔业示范村,有1.2万农户参加,养殖面积4.2万亩,共生产鱼、虾、蛙等2534吨,产值2676万元,纯收入1873万元,有32万户123万人通过养鱼脱贫致富。其中,89个稻鱼工程示范村3.l万户,户均收入462元,sl个生态渔业示范村012万户,户均收入3129元。这项渔业扶贫致富工程因为动手早、标准高,所以效果很好,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各级政府领导十分重视渔业扶贫致富工程,要求将发展渔业作为调整农村结构,培育农村经济增长点和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