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以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中国春、长穗偃麦草?穴Thinopyrum elongatum ?雪及其双二倍体、二体异附加系、二体异代换系为材料,采用SDS-PAGE分析了种子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长穗偃麦草高分子量麦谷蛋白基因在中国春背景中编码一条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其迁移率与中国春1By8亚基相同,命名为1E8亚基,控制该亚基的基因位点Glu-E1位于长穗偃麦草E组染色体第一同源群的长臂上。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y亚基基因重复区域的特异引物进行扩增,长穗偃麦草1E8亚基编码基因(Glu-E1)扩增出1 300 bp的片段,而中国春1By8亚基编码基因(Glu-B1y)扩增出1 950 bp的片段。  相似文献   

2.
斯卑尔脱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鉴定分析了80份斯卑尔脱小麦(Triticum spelta L.)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特点,3个位点上一共检测到13种不同的亚基类型,其中在Glu-Al和Glu-Bl位点上,以1和6+8亚基出现频率最高,分别高达93.75%和78.75%,与普通小麦(T.aestivum L.)相比,斯卑尔脱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具有其明显的组成特点。在Glu-Dl位点上,斯卑尔脱小麦以2+12亚基出现频率最高(87.5%),5+10亚基次之(11.25%)。表明2+12亚基和5+10亚基为其主要变异类型,这与普通小麦的研究结果相似,但远低于粗山羊草(Aegilops squarrosa L.)1D染色体上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变异形式。另外,研究还筛选出9份具有5+10优质亚基的材料,为提高斯卑尔脱小麦与普通小麦是杂交种的品质杂种优势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3.
小麦品种Waxy蛋白的鉴定和筛选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49  
鉴定了“中国春”小麦及有关染色体缺体-四体系,中国地方小麦品种“白火麦”及国内外400多种品种(系)的Waxy蛋白亚基类型,并从中筛选出43份不同的Waxy蛋白亚基缺失类型材料,特别是筛选出3份Wx-D1亚基缺失类型材料;分析了二倍体小麦,四倍体小麦和原始六倍体小麦的Waxy蛋白带型,进一步明确了在小麦的进化过程中,染色体4AL上的片段曾与7BS发生过相互易位,使原来在7BS上的荷载有Wx-B1基  相似文献   

4.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与小麦面粉白度密切相关,为了从外引资源中筛选出更多优良基因型用于品种改良,本研究利用与PPO活性有关的2个遗传位点相连锁的3对STS分子标记,对250份引自俄罗斯和125份黑龙江主栽春小麦品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于2AL染色体上的共显性STS标记PPO18而言,俄引品种中182份(72.8%)品种扩增出685 bp特异谱带,即高PPO活性的PPO-2Aa等位基因;68份(27.2%)品种扩增出876 bp特异条带,即低PPO活性的PPO-2Ab等位基因。黑龙江品种中76份(60.8%)品种扩增出685 bp特异谱带,45份(36%)品种扩增出876 bp特异谱带,4份(3.2%)品种未扩增出谱带。对于2DL染色体上的显性互补STS标记PPO16/PPO29而言,俄引品种有109份(43.6%)品种扩增出低PPO活性的PPO-2Da等位基因,141份品种(56.4%)扩增出高PPO活性的PPO-2Db等位基因;而黑龙江品种有60份(48%)品种扩增出低PPO活性的PPO-2Da基因型,65(52%)份品种扩增出高PPO活性的PPO-2Db基因型。2个位点不同等位基因组合共有5种,且在俄罗斯与黑龙江品种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其中,黑龙江品种中双低PPO活性等位基因组合PPO-2Ab/PPO-2Da较俄罗斯的多5.6%。研究结果为俄引资源用于黑龙江小麦品种改良提供了分子遗传学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植株对介质中磷素的吸收及磷素在体内器官组织间的转运,是通过位于细胞质膜上的磷转运蛋白(PT)介导完成的。高亲和PT在介导植物对低磷逆境下的磷素吸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小麦中国春遗传背景的整套B染色体双端体为材料,对小麦高亲和PT基因TaPht1; 4的染色体定位特征及其与低磷下小麦品种磷效率的联系进行系统研究,旨在为今后小麦品种磷效率分子鉴定和磷高效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培法培养中国春(CS)及其遗传背景B染色体组双端体幼苗。三叶期时收获各供试材料根系,提取各材料基因组DNA,通过PCR特异扩增TaPht1; 4,鉴定TaPht1; 4在染色体上定位。通过对各供试材料三叶期幼苗进行24 h低磷胁迫获取丰缺磷处理根叶样本,采用半定量RT-PCR及实时定量PCR分析TaPht1; 4在丰缺磷下的表达。采用上述幼苗培养、 丰缺磷处理和基因表达分析技术,研究不同磷吸收效率小麦品种磷效率参数和TaPht1; 4表达特征。【结果】 1)与CS及其他双端体材料能特异扩增目标基因不同,在3BS中未扩增到目标基因TaPht1; 4; 采用半定量RT-PCR和qPCR对丰、 缺磷下CS和各双端体根、 叶中TaPht1; 4的表达研究表明,丰磷下各供试材料根、 叶中均检测不到TaPht1; 4 表达,缺磷下各供试材料叶片中也均未检测到TaPht1; 4表达,但在根中除3BS未检测到TaPht1; 4 表达外,CS和其他双端体均具有较高的TaPht1; 4表达水平。表明TaPht1; 4定位在3B染色体长臂,呈低磷诱导和根系特异表达特征。2)丰磷下,3BS单株干重与CS没有差异; 缺磷下,与CS相比,3BS单株干重显著降低。表明缺少TaPht1; 4及所在3B染色体长臂后,植株干物质生产能力受到较大影响,这可能与因缺乏该染色体臂丧失TaPht1; 4造成低磷下植株的磷素吸收能力降低密切相关。3)对丰、 缺磷下不同磷吸收效率6个小麦品种TaPht1; 4 的表达水平以及单株干重、 全磷含量、 磷累积量和磷效率研究表明,缺磷下各小麦品种表现为随品种磷吸收效率提高,TaPht1; 4表达水平也随之增高。表明TaPht1; 4 表达水平与低磷下小麦品种磷素吸收能力和干物质积累具有紧密联系。【结论】小麦高亲和PT基因TaPht1; 4 定位在3B长臂。低磷条件下,3BS的单株干重和磷累积量较CS显著降低。丰、 缺磷下,不同磷吸收效率小麦品种TaPht1; 4 表达水平与植株干重和单株磷累积量密切相关。TaPht1; 4 能显著增强小麦在低磷下磷素吸收能力,可作为小麦品种耐低磷能力的参考分子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利用102对微卫星引物对5份黑麦(Secale)、4份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1份分枝小黑麦(Triticale)进行SSR分析,引物Xgwm614能在分枝小黑麦中扩增出一个387bp的特异DNA片段(记为FZ387,GenBank登录号为EF179137),而黑麦未能扩增出。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该片段与一粒小麦(T. monococcum)(AY485644)和栽培二粒小麦(T. turgidum)(AY494981)A基因组中Gypsy Ty3-LTR反转座子fatima的一部分分别有94%和95%同源性。根据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在FZ387内部设计1对特异引物FaF和FaR。引物Xgwm614F和FaR能在含有A基因组的物种中扩增出约350bp的条带(记为A350),而其不含A基因组的物种都未扩增出该条带。利用小麦二体和端体代换系材料对其进行定位,结果显示该片段分布在所有A染色体的长臂和断臂上。此外,引物FaF和Xgwm614R能在含有A、B或AB基因组的物种中扩增出约350bp的条带(记为AB350),而不含AB基因组的材料未扩增出目标条带。利用这两对特异引物对小麦属近缘物种进行PCR扩增,发现只有中国春能够扩增出A350和AB350。序列比对结果和FZ387两侧SSR引物结合区的规律性变化表明该反转座子在进化上可能存在属间多样性和属内相似性。A350和AB350也可以分别作为分子标记检测A染色体和AB染色体。  相似文献   

7.
家蚕耐氟笥RAPD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含有耐氟主效基因的家蚕品种T6和高敏感品种733新及其近等基因系NF733新中,采用200个RAPD随机引物进行扩增,获得了与家蚕耐氟性有关的两个分子标记OPD-08850和OPB-10917,用OPB-10917,分子标记在加交世代中进行检测,其结果是各回交世代耐氟性个体都出现同样的特异带,从而验证了分子标记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植株对介质中磷素的吸收及磷素在体内器官组织间的转运,是通过位于细胞质膜上的磷转运蛋白(PT)介导完成的。高亲和PT在介导植物对低磷逆境下的磷素吸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小麦中国春遗传背景的整套B染色体双端体为材料,对小麦高亲和PT基因TaPht1;4的染色体定位特征及其与低磷下小麦品种磷效率的联系进行系统研究,旨在为今后小麦品种磷效率分子鉴定和磷高效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培法培养中国春(CS)及其遗传背景B染色体组双端体幼苗。三叶期时收获各供试材料根系,提取各材料基因组DNA,通过PCR特异扩增TaPht1;4,鉴定TaPht1;4在染色体上定位。通过对各供试材料三叶期幼苗进行24 h低磷胁迫获取丰缺磷处理根叶样本,采用半定量RT-PCR及实时定量PCR分析TaPht1;4在丰缺磷下的表达。采用上述幼苗培养、丰缺磷处理和基因表达分析技术,研究不同磷吸收效率小麦品种磷效率参数和TaPht1;4表达特征。【结果】1)与CS及其他双端体材料能特异扩增目标基因不同,在3BS中未扩增到目标基因TaPht1;4;采用半定量RT-PCR和qPCR对丰、缺磷下CS和各双端体根、叶中TaPht1;4的表达研究表明,丰磷下各供试材料根、叶中均检测不到TaPht1;4表达,缺磷下各供试材料叶片中也均未检测到TaPht1;4表达,但在根中除3BS未检测到TaPht1;4表达外,CS和其他双端体均具有较高的TaPht1;4表达水平。表明TaPht1;4定位在3B染色体长臂,呈低磷诱导和根系特异表达特征。2)丰磷下,3BS单株干重与CS没有差异;缺磷下,与CS相比,3BS单株干重显著降低。表明缺少TaPht1;4及所在3B染色体长臂后,植株干物质生产能力受到较大影响,这可能与因缺乏该染色体臂丧失TaPht1;4造成低磷下植株的磷素吸收能力降低密切相关。3)对丰、缺磷下不同磷吸收效率6个小麦品种TaPht1;4的表达水平以及单株干重、全磷含量、磷累积量和磷效率研究表明,缺磷下各小麦品种表现为随品种磷吸收效率提高,TaPht1;4表达水平也随之增高。表明TaPht1;4表达水平与低磷下小麦品种磷素吸收能力和干物质积累具有紧密联系。【结论】小麦高亲和PT基因TaPht1;4定位在3B长臂。低磷条件下,3BS的单株干重和磷累积量较CS显著降低。丰、缺磷下,不同磷吸收效率小麦品种TaPht1;4表达水平与植株干重和单株磷累积量密切相关。TaPht1;4能显著增强小麦在低磷下磷素吸收能力,可作为小麦品种耐低磷能力的参考分子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
选用我国的38个冬小麦品种(系)和2个加拿大春小麦品种(系),利用RAPD标记进行小麦基因型之间分子标记遗传差异研究,探讨分子标记在建立小麦杂种优势种中的应用。利用59个随机引物对40个小麦基因型PCR扩增结果表明,其中29个引物(占49%)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表现多态性,这29个引物共扩增出168条带,其中78条带(占46.6%)具有多态性,每个引物可扩增1 ̄6条多态性带,平均2.7条带  相似文献   

10.
PCR法快速检测小麦回交后代HMW-GSDx5基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小麦早代品质性状选育的技术和方法,对小麦品质育种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Panye等[1]通过系统的比较研究,发现在其研究的所有HMW-GS中,Dx5和Dy10亚基对面包烘烤品质的贡献最大.D'Ovidio和Anderson等[2]报道凡Dx位点携带Dx5基因的材料均能扩增出450 bp特异条带,而未携带该基因的材料不能扩增出此条带,检测结果不受Dx相同位点2、2.2、2.2*、3和4基因的影响.本研究采用PCR技术,在小偃22×SOISSONS组合中,对其BC1、BC2、BC2F1单株和BC2F2株系的Dx5基因进行了系统性的鉴定和筛选,试图选育出面包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